作者:夜南听风
许红玉应当是第一次冲击六腑境,毕竟他早前与许红玉亲昵之时,并不曾感知到她体内六腑有过细微变化,六腑境的瓶颈即使第一次无法冲过,也会留下些许痕迹。
不过看起来,许红玉并非只是简单尝试,也不是轻举妄动,显然是对于冲击六腑境已了解的十分深入,算是很郑重的一次冲击,哪怕略显生疏,但方法毫无过错。
陈牧本打算同许红玉等人告别,便就此离开玉州,但见许红玉尝试冲击六腑境,他心中短暂思量之后,便打算再停留一小段时日,虽说冲击六腑境只要方法了然于心,便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但他至少还是要在一旁护持一二。
时间匆匆。
许红玉的六腑境冲击异常顺利,六腑的前五腑几乎都没有太多的阻碍,便一路同行而过,直至最后的三焦之关,终于是让她陷入了难关。
毕竟她的五脏只淬炼了七次,血气与内息远不及当年的陈牧,且这又是初次冲关,抵达三焦之时,基本上已接近于强弩之末,那一股疲乏的内息反复的凝聚冲关,却一次次的失败,始终无法唤醒三焦之灵,使得六腑结合为一体。
“差了一点。”
陈牧一直在观察着许红玉的状况,看到这一幕,也知晓许红玉遇见了难关,若无外力的影响,恐怕这三焦之关是无法过去,此次冲关是要以失败告终了。
陈牧倒是有许多种方法能帮许红玉冲过六腑之关,甚至他自己都可以直接出手,但这些方式皆是揠苗助长,一旦这般做了,虽能让许红玉晋入六腑,但未来想要冲破玄关迈入洗髓,那就难上加难,想要破关的可能性就几乎微乎其微了。
不过。
要说没有副作用的法子,倒也有一种。
他不能直接用自己的内息,亦或者是其他天地灵物之类的外力来助许红玉唤醒三焦,那样虽能迈入六腑,但三焦的活性将远不及其他五腑,可若是以阴阳轮转之法,以他的内息牵引,倒是能助许红玉一臂之力……直白点说,就是合欢宗的双修之法!
恰好也是他和许红玉,使用这个法子并无什么负担,阴阳交合本就是天理循环,是正统之道,只不过合欢宗常常使用采阳补阴的法子,单方面的榨取,加上世人对这一方面本就喜欢又当又立,自然便被归类为魔门之中。
“红玉,我助你一臂之力。”
陈牧上前一步,在许红玉耳边轻语一声。
六腑境的冲击并非全程隔绝外界,许红玉早就知道陈牧一直在旁边替她护道,这会儿她一缕内息正困顿于三焦之关前,数次盘桓而难入,听到陈牧的话,心中顿起些微涟漪,紧接着就感觉到一双手抚上了她的双肩,轻巧的将她的外衫褪去。
“阴阳轮转之法依合天理,是唯一不会影响你六腑境之后修行的法子,不过需要你一心二用,我会稍加助你,放松便是。”
陈牧手指轻轻滑过许红玉的脊背,她身上的衣衫便层层剥落。
许红玉虽闭着眼睛,但知晓陈牧在做什么,两颊浮现出一丝微不可查的浅红,但内心中却并不慌乱,反而十分安宁,集中精神控制着自身内息慢慢的盘桓积蓄。
“嗯……”
待感受到身子漂浮向空中,犹如一朵白云落向山峰,被山顶穿过之际,她不由自主的轻哼了一声,心绪一下子有些紊乱,但随即眉心被陈牧指尖一点,一缕清凉落下,让她紊乱的心绪重新凝聚。
能修炼到五脏境,得以冲击六腑,许红玉的心性也是足够凝练,得陈牧之助后,立刻就镇定心神,以阴阳之法让自身内息循环轮转,透过四肢百骸,一连九次之后,形成完整的九转循环,那股原本颓然羸弱的内息渐渐恢复了些许旺盛。
继而。
许红玉没有过多迟疑,心意与内息相合,凝练的内息往三焦之关汹涌过去,连冲三次,终于苦尽甘来,令三焦泛起点点灵光,被悄然唤醒。
三焦之灵唤醒,体内唤醒的六腑终于相连成一片,继而又与五脏气机彻底贯通,许红玉终于是一步越过了六腑境的门槛,踏入了六腑境的层次!
六腑境。
即使是在玉州这一州之地,也称得上有身份地位的大人物了,毕竟能跨过六腑之关,修成宗师的,放眼整个玉州,十年都难出一两人。
六腑境就已是绝大部分武者所能抵达的尽头,哪怕像孟丹云这样的真传,若是没有机缘际遇,没有恰到好处的一线灵光和明悟,未来要想修成宗师也是极难极难。
苦修数载,终于破关。
许红玉睫毛轻颤,眼皮终于缓缓睁开,看着陈牧的面庞,心中浮现出一丝油然的喜悦和欢欣,道:“夫君,我成了。”
“嗯。”
陈牧看着眼前的玉人微笑道:“六腑之关你早晚能过,我也不过是助你提前一二。”
也就是他如今大成的乾坤武体,哪怕仅仅只是简单的阴阳相合,内息轮转,一个循环的吞吐,都对许红玉的内息有着显著的增益,否则的话想凭此令她破境,也并不容易。
轻轻拥了一下怀中的俏人,陈牧正要将她放下,却忽然被玉人环臂拥住。
许红玉靠在陈牧耳畔小声说道:
“夫君,我已入六腑境,不需顾虑血气损耗……”
后面的话并未说完,但陈牧已明白她的念头,许红玉毕竟是他的发妻,很早之前就想为他生育,只是数次为他所拒,他不希望许红玉耽搁武道的修行。
难怪许红玉会在这个时候去尝试冲击六腑境,尤其是最后三焦之关过不去,却仍然不愿放弃,百般盘桓,原来心中是想着这些。
他助她冲过六腑之关,倒是给了她最合适的理由。
陈牧倒也能理解许红玉的心情,毕竟他此次离去,不知道要多久会回来,且此行的凶险也远超过以往,要么登天而上,要么坠入深渊。
“伱想的话,那便试试罢。”
陈牧最终轻声回应。
第383章 再临瑜郡
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
紫竹屋。
“哥哥?”
陈玥的身影出现在屋外,并冲着屋内呼唤一声,然而并未得到回应。
她略微踌躇的目光先是凝住,继而略有些失措的跑进屋中,然后就看到屋子里空空如也,并无人影,竹床竹桌皆是光洁如新,除此之外再无任何长物。
凝视着空旷的竹屋,陈玥一时间怔怔失神。
走了吗?
来到灵玄峰这段日子,陈牧大多都在修行,但这几日一直都与她、许红玉等人呆在一起,指点她和许红玉等人的修行。
陈玥心思聪慧,知道陈牧的离别之日将近,但陈牧不说什么时候会走,她也就没有去问,只是每天都会过来找寻陈牧,此时看着那竹屋竹床,陈牧那中正温和的面庞仿佛还呈现在她眼前,淡笑着唤一句‘玥儿来了’。
陈玥走进屋中。
小手缓缓的抚摸了下那空空如也的紫竹几案,干净而油亮的桌面倒映出她的面庞,条条青丝垂落,俏丽的脸颊上早已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知性。
如今世间,无数视线汇聚于七玄宗,他为了许红玉多停留了几日,风险已是更多了些,自然不会再明确离开的日子,是夜收敛气息,便沿着七玄宗的地脉遁去。
就在陈玥思绪飘飞之际,又一道人影走进竹屋。
外海之行,不知要多久。
六年。
自从陈牧离开瑜郡后,她和陈牧之间就是相见少,离别多,哪怕之后她和许红玉等人搬迁到了玉州的州府,陈牧也依然是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外。
成,则举世皆寂。
“玥儿?”
许红玉看着坐在竹床上的陈玥微微一怔,继而目光掠过空空如也的竹屋,心中已然明白了什么,知道陈牧已经走了,为了避免麻烦,所以走的悄无声息。
忽的。
“红玉姐姐。”
她第一次同陈牧出行,离开瑜城,曾询问陈牧什么是江湖,陈牧说他们所处的地方就是江湖,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江湖之中,当时的她懵懵懂懂,如今却已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陈玥走过桌子,来到陈牧的床边坐下,举头望向窗外怔怔出神。
他前行的方向,却并非直奔外海,而是一路向南,渺渺间便已行走数千里路程,而今已悄然进入了瑜郡的境域,眼下是身处安瑜县内,在往瑜郡郡城而去。
她虽不是宗师,但如今也迈入六腑境了,她知晓从洗髓到换血那一关有多难,洗髓是‘登天关’,意为登天之难,换血则是‘生死关’,意为跨越生死之难。
尤其是陈牧崭露头角之后的那段日子,家里不再缺衣少食,她去了瑜郡内城习武的日子里,也是每日都期盼着陈牧的消息,会给陈牧传信,陈牧也会去看她。
他身穿一件朴素的麻衣,周身上下不见任何长物,看上去仿佛就是生活在平凡世间的寻常山民,但他每一步落下,身影都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原地,一步跨越百丈之遥。
一时间。
当世最年轻的乾坤宗师,最有希望问鼎天下之人,就是隐居到天涯海角,也会有麻烦源源不断的找上门来,哪怕是七玄宗这样的大宗门,也无法安宁,因此陈牧只有离开,离开七玄宗,离开玉州,去走这最后放眼天下的一步。
倘若可能的话,她希冀着能一家人在一起,在太平盛世的一隅渡过一生岁月,但世道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这世间终究是乱世,再偏僻的地方,也躲避不开纷争。
寻常宗师从跻身洗髓境,到迈入换血境,几乎再快也是在二十年上下,正所谓江湖生死两茫茫,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她曾在书中看到过‘开悟’的说法,也许就是那个时候,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茫茫天数落在陈牧身上,令陈牧开悟智慧,往后便步步崛起,龙行于天。
待陈牧归来之时,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她知道陈牧如今的身份不同了,地位也不同了,是名震玉州的大人物,是举足轻重的宗派高人,因此她也努力修行着,不曾懈怠,不能成为陈牧的累赘,但她依然有些怀念过去在瑜郡生活的岁月。
她一直记着陈牧离开瑜郡的时间,到今天总共已过去了六年多。
丘陵间。
一道人影漫步而行。
陈玥看着许红玉的动作,眼眸中闪过一丝讶然,旋即又抿抿嘴,再次扭过头,透过竹窗看向窗外,遥望向那绵绵的七玄群山。
许红玉轻轻抚摸自己的小腹,过去的清冷早已尽数褪去,眸子中是一丝柔和。
说着。
陈玥回过神来,看向许红玉,虽然她早就是该称呼‘嫂子’的,但以往唤的习惯,也就多年不曾改口,这会儿从竹床上站起,低声道:“你说哥哥这次,什么时候能回来?”
败,亦会在史书中留下一笔。
在瑜城的城南一隅,和陈牧在两间矮房里相依为命的少女,如今已亭亭玉立,来到了最风华正茂的年纪,武道修为更已迈入五脏境,在偏僻之地都能横行一方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会很久罢,十年,又或者二十年……”
这身影正是陈牧。
但那些岁月,都一去不复返了。
陈玥的心绪也有些飘飞,作为陈牧最亲近的人,从小陪伴陈牧长大的人,她对这悠悠十余载的经历也是有些恍惚,因为她记忆里前半程的陈牧,和后半程的陈牧,差别可谓天与地,仿佛就是陈牧那场大病之后,身上便具备了曾经没有过的灵性。
许红玉看向窗外,瞭望远处茫茫群山,道:
只是陈牧修行的乃是乾坤之道,天资悟性更是千年未有,那便无法计量了,或许要十年,又或许要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人能说得清。
陈牧天纵之资,一步步崛起,名震天下,但也注定了有进无退,踏上那条路就必须直走到底,尤其是到冰州地渊之战,一战惊世之后,再无回头路。
瑜郡有一人,他临行之前,要再见一面,那就是余家的余九江老爷子。
岁月流逝,生死轮转,余老爷子虽为五脏境高人,但早已到了大限之年,若非修行的坎水一脉注重养生,或许早已长辞于世。
余九江在他修为尚浅之时,对他呵护颇多,他此次外海之行不知要多久,或许一去再回之际,余老爷子便已天人永隔,他此去之前,还是要再来拜访一次。
上一篇: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