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武圣 第481章

作者:夜南听风

  “师尊,尹前辈,两位参悟原初图,可是有所收获?”

  陈牧神色平和的走了过来,打了个招呼道。

  尹恒捋了捋胡须,微笑着说道:“受益匪浅呐,听梦君所说,你此次闭关,于淬体武道之上又有所精进?”

  陈牧神色泰然的说道:“些许成就,不足挂齿,不过对淬体武道我的确有了一些设想和体悟,尹前辈和师尊若是有意,正合一起探讨一二。”

  当下。

  便将神境之事,以及神下九阶,乃至淬体武道第八境换血与炼血之体悟,没有太多保留的与尹恒和秦梦君细细分说了一遍。

  神境与神下九阶,在这世间堪称绝密之事,唯有天人高手才知晓一二,这倒也并不只是这些信息价值无法衡量,主要是普通武者知晓这些,往往也是有害无益。

  道理也十分简单。

  武道往往秉持顺天而行,参悟天地,神道却是逆天而行,要超脱于天地之外,此两者乃是截然相悖的理论,境界不到反而会陷入困惑,影响武道意志。

  像陈玥、许红玉等人,如今都处于参悟天地,明确本心的阶段,知晓神道便是有害无益,但秦梦君和尹恒都已将淬体武道练至第八境,也是有足够的能力去知晓了。

  听罢陈牧的叙述。

  秦梦君和尹恒虽是惊讶异常,但内心中却也并无太多意外。

  到了他们所在的层次,都是要探索武道的前路,早在很久之前,陈牧尚未修成换血,尚未前往外海之时,他们就曾探讨过武道的方向,本就坚信前方必然有路。

  而今知晓踏入换血境,就走上了通往神境的最终道路,接下来的路途便是要违逆天意而行,心中倒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各自有所明悟,皆是若有所思。

  至于后面的,陈牧关于淬体武道的炼血心得,两人却都是沉思良久。

  陈牧自己也是依靠系统面板才踏入炼血圆满的境地,他对于炼血的修炼也的确是难以总结出一条完整明确的体系,或者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因此他能向秦梦君和尹恒分说的就只有他踏入炼血圆满后感受到的许多变化和心得。

  “淬体武道,与意境修行,到了这换血一步,依然还是相辅相成。”

  秦梦君沉思许久,方才缓缓开口。

  陈牧叙述的感悟她听了许多,有的无法理解,有的则能够体会得到,但无论是哪些玄妙,几乎都与‘心魂’脱不开干系。

  没有足够强大的心魂之力,就根本不可能对肉体掌握到至极至微的程度,要细致到每一滴血液,甚至需要更进一步的精妙掌控,才能更进一步的淬炼武血。

  越是想让武血更纯粹,对心魂之力的需求也就越高。

  而参悟意境,恰好也是磨砺心魂的方法,一旦踏入天人,经历天人合一,经历天地的一番磨砺,心魂自然能够更进一步的蜕变。

  “修成天人,恐怕也只是淬体武道更进一步的基础,甚至还是困难重重。”

  尹恒此时也是摇头叹息。

  世间天人高手也有许多,但他也没见过有几人,能在换血境走上多远的距离,能和陈牧相比的,更是一个都没有,说明修成天人,也只是更进一步炼血的基础。

  虽然有原初图在此,他也有把握在有生之年修成天人,但再进一步那就是奢求了,唯有秦梦君尚且年轻,还有机会追寻前路。

  “不错,天人亦只是基础,修成天人,经由天人合一的磨砺,心魂自然大成,可若想再进一步,尚需经由更多磨砺,练出一点不灭灵光……这一步纵然是在古往今来诸多天人中,也没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至于继续前行,那就是我也尚不了解的层次了。”

  陈牧在一旁微微点头。

  炼血这一步的确是极难,在当今这个时代几乎不可能练成,但若是他的心魂能够再提升数倍乃至数十倍,达到比肩神境的层次,那也未必不能做到像系统面板那样细致到极点的控制,将一身武血淬炼到圆满极限。

  欲练神体,先修神魂,欲练神魂,先悟意境……这里应当是有一条完善的淬炼心魂的体系和道路,只是目前世间武道尚未抵达这一步,也没人能够归纳总结并开创出来。

  “炼血以心魂为重,心魂以意境为重,参悟天地本质仍是唯一的途经。”

  秦梦君将目光再次投向漂浮在空中的原初图。

  她的目光比起之前更清澈了许多,尽管如今仍然没有具体的修行道路,但至少陈牧所叙述的诸多玄妙与感悟,算是真正为神境之路指明了一个方向!

  有方向,和没有方向,那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至少不会一头闯到错误的道路上。

  “师尊所言不错。”

  陈牧微微颔首,此时也来到那副原初图的前方,将目光投向图谱。

  接下来他也要参悟原初图了,看看以他如今的层次,需要耗费多久,能够彻底悟透乾坤八相,一步跨入天人层次。

第478章 修成天人!

  原初八相图!

  这是不知道多少岁月之前,众多当世顶尖的天人高手,于昆仑论道之后,将各自的感悟彼此交融,最终形成此图,以囊括天地万物之道,承载山河。

  也是从此图诞生之后,世间武道修行中,才有了完整的乾坤之道。

  作为原初图,它几乎是那些古老的天人高手毫无保留,将毕生心血烙印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他们对于这片天地的探索和感悟,是属于那一个武道时代的巅峰之作,相当于是汇集了整个世间之力,方才集成此图。

  纵然如今的陈牧,境界之高,已将武体修炼到了古今无双的地步,心魂层次也练就出了一点不灭灵光,但现在细致的参悟起原初图,仍然能感受到那种波澜壮阔之感。

  此刻。

  凝视着漂浮于空中的那副原初图,他一时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一座巍峨耸峙,撑起了天穹的一座巨峰之巅,前方则有一道道身影屹立。

  那一道道身影或在大笑,或在长啸,亦或是发出不甘心的怒吼,质问苍天,为何将他放在这个时代,让他只能路断于半途,而无法继续前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悟。

  这一切的一切,交汇到一起。

  或许其中任何一人,论及心魂层次,都不及如今的陈牧,论起体魄更是远远无法与陈牧相比,但他们的天人感悟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并且是诸多天人高手共同探究武道的前路,是所有人的参悟汇合为一,汇集于此图之内。

  恍惚间仿佛一道人影现身,他屹立于天穹之上,高大的身躯仿佛和浩瀚天穹交融为一体,缥缈的声音仿佛从天外传来,蕴含着莫测的威严。

  “乾为天,清而其上,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嗡!

  又一道身影出现,踏于大地,明明其人影相对于茫茫大地十分之渺小,但其背影却仿佛笼罩了整片山河,声音厚重而粗犷。

  “坤为地,浊而其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唰!

  又是一道身影浮现,伴随着雷霆滚滚,天音阵阵。

  继而又是第四道身影,第五道身影。

  ……

  陈牧就这么仰观天地,见一道道身影浮现,一种种关于乾坤八相的脉络和感悟,不断的在他的眼前呈现。

  这幅原初图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那些乾坤之感悟,还有这诸多古老天人的意志,令他的视线似跨越了数万年的岁月,看到了那一道道早已泯灭于岁月长河中的身影。

  他们的身影已模糊不清。

  但他们所遗留下的道路,为后世武者所开辟的道路,却始终清晰可见。

  这些道路将随着这幅原初图,永远的传承下去,被一代又一代的武者所走过,即使某一日,原初图也彻底损毁于历史之中,但他们的武道却永远不会消亡。

  一天,

  两天,

  三天,

  ……

  陈牧就这么沉浸在原初图的参悟之中。

  与他一同沉浸在参悟中的,还有秦梦君以及尹恒两人,三位七玄宗的太上长老,此时尽皆伫立于乾坤锁龙柱之侧,看着那副浩大的妖皮画卷,看着画卷上呈现的乾坤八相。

  三人皆在以自身修行的道路,与原初图展现的玄妙互相印证。

  不同的是。

  陈牧这边除了在参悟印证之外,他的系统面板上,武道的经验正在不断的积累增加着,这个速度虽然称不上多快,但却十分的平缓稳定,一点点的往上堆砌。

  常人纵是闭关习武,往往也需要饮水吃食,但禁地当中的三人,武道皆已练到了换血之境界,不谈陈牧,便是秦梦君和尹恒,也早都摆脱了五谷的束缚。

  时间悄然流逝。

  天下自陈牧平定中州以来,便再无战事,各处皆休养生息,寒北也一样是一片平静,尤其是七玄宗这里,更是一片安宁祥和。

  尽管如今的七玄宗,依旧还是坐落于寒北偏远玉州的一方宗派,但在整个寒北,纵是镇北府也要在七玄宗面前退让三分,甚至放眼天下,都难有敢招惹七玄宗的势力。

  虽说论及底蕴,七玄宗还远远不及统御世间千年的大宣朝廷,但只要有陈牧一人在,七玄宗就是天下势力当中的独一档,甚至超然于大宣朝廷之上。

  也正是因为这一片祥和之象。

  故而七玄宗的禁地更是一片安宁,没有任何事情惊扰到陈牧等三人。

  三人仿若三尊石塑,就这样于禁地中参悟着原初图,而岁月则是不断的流逝着,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几乎转瞬之间,就已是一年有余。

  伴随着这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大宣九分之天下皆一片安定,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只是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在京畿道之南与上雍道的交界处,却是逐渐的热闹了起来。

  此地。

  有着一片山脉。

  这山脉的名号,振聋发聩,可谓是天下皆知。

  昆仑!

  这里便是大宣天下第一山脉所在之处,而这群山之中,那一座耸立着的,仿佛撑起天穹的那一座最高的山峰,便是这九十九州天下自古以来的第一峰,号曰昆仑!

  昆仑山脉由于太过陡峭高耸,不适合寻常黎庶聚居,因此整个山脉之内,几乎都没有什么聚居地,但在昆仑山脉的外围,各个方向,却俱都是有十分繁华的县府乃至郡府。

  这些大大小小的聚落,将昆仑山脉围在中央。

  近来。

  昆仑山脉附近的县府、郡府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平常也称得上大人物的五脏境、乃至六腑境的武者高手,在这里开始四处出没。

  甚至那些往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宗师级人物,也是偶尔能够得见,能看到他们驾驭天地之力,踏空而行,从天穹之上掠过。

  某处偏远镇落。

  嗡!!

  就见一道弧光从天穹上一掠而过,其所过之处仿佛形成了一道火云。

  在下方镇落的一角,一名约莫七八岁的童稚,丢掉手里的小石子,吃惊的看着天上的一幕,指着天空说道:“爷爷,爷爷,快看,有神仙!”

  院子里。

  一名拄着拐杖,约莫五六十岁的老者,缓步走了出来,用那有些浑浊干涩的眼珠仰头看向天穹,脸上倒是没有太多的震惊,只是略有些感叹,旋即冲着幼童说道:“那不是神仙,是武人,很厉害的武人。”

  “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