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032章

作者:月关

  因为各方权贵的这种激烈反应,所以本就抽身置于事外的高家有点犹豫了。

  他们在考虑,要不要继续保杨连高?

  可现在大宋杨沅杀进来了,杨沅问罪的是大理段氏。

  不管杨连高自称与杨沅关系密切是不是吹牛,至少现在保段氏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所以,高贞明和高正大的态度软化了下来。

  将大兴皇帝杨连高送出了府门,高贞明便道:“大宋横插一脚,形势愈发诡谲难明。

  如今杨连高再三表态,倒也诚恳,只不知国相是怎么想的。”

  高正大道:“我马上去一趟无量山,把此事禀报国相,请国相决断,如何?”

  原来,国相高贞寿根本就不在丽江,杨连高只知道高贞寿所谓生病是假的,却不知道他现在的藏身之地也是假的。

  高贞明摇了摇头,道:“你掌握着皇城禁军,岂可轻离?还是我去一趟吧。”

  当日,高贞明便悄然离开大理城,快马加鞭赶往无量山。

  与此同时,杨沅已经带兵杀进大理,攻入凉山州,找到了王长生勘测到的那处铜金矿山脉。

  这处宝藏至今不为人知,周围没有部落聚居,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

  因此杨沅打来此处,并没费什么气力,几乎没有遭受到什么像样的阻击。

  “扎营盘、筑工事、把炮架上。”

  杨沅兴冲冲地吩咐一声,便让王长生和寒千宸领着他,跑去看金铜矿了。

  他琢磨着,没准运气好,他还能捡块狗头金什么的。

  狗头金当然没看到,他连铜都没看出来。

  寒千宸兴冲冲地指着那灰黑黄绿褐,唯独没有金色的石头土壤对他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杨沅一脸懵。

  他只弄明白了一件事,他还是看提炼出来的成品算了。

  隔行如隔山呐!

第766章 杀鸡

  无量山樱花谷,山清水秀,一派空明。

  一道玉带般的溪流旁,有精致竹楼一座。

  大理世袭国相高贞寿正端着玉碗,慢条斯理地喝着老母鸡炖松茸汤。

  汤汁鲜美淳香,高贞寿惬意地眯起了眼睛。

  到了他这个年纪,还能有很好的食欲,已经是不多的人生乐趣了。

  高贞明盘膝坐在对面,把杨连高的条件对高贞寿说了一遍。

  高贞寿慢条斯理地道:“你觉得,我们高家,应该答应杨连高吗?”

  高贞明想了一想,道:“大宋新君甫立,我大理便主动启衅,少年天子年轻气盛,是断然忍受不了这种屈辱的。

  如今,大宋三路大军南下,气势汹汹,如果杨连高所言属实的话,再想把段氏捧起来,是绝对走不通的。”

  高贞寿沉吟片刻,道:“所以,我们应该答应他?”

  “如果大宋真的站在他一边,我们别无选择啊。”

  “嗯……”

  高贞寿把碗放下了,一小碗汤喝的精光,里边的松茸吃光了,鸡腿肉也吮的只剩一根骨头。

  高贞寿沉默有顷,道:“杨家虽源自密宗,却早已自成一家,吐蕃那边早已心怀不满。

  这一次,他们答应出手帮忙,并不是被杨连高说服了,本就是施的‘捧杀’之计。”

  高贞寿顿了一顿,又看向高贞明:“如果我们高家这么做,吐蕃密宗,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高贞明不以为然地道:“他们不肯善罢甘休,又如何?带兵打过来么?”

  高贞寿微微一笑,道:“我们高家摆了杨连高一场,他现在就算没想通,早晚也能想明白。

  此人志大才疏、心胸狭隘,到时必然有所动作。

  而且,杨家把寺庙建到了各方权贵那里,偏生杨家自己也是拥有一州之地的权贵,而非纯粹的法师。

  一山不容二虎啊,杨家成为皇室的话……”

  高贞寿连连摇头。

  他说的这法师可不是会法术的禅师,而是指善于讲解经法并致力于传经布道的僧侣。

  经师则是指精通佛教经典的僧人。

  论师则是指精通论藏和论释经义的僧人。

  律师则是指善于背诵、讲解律藏的僧人。

  在吐蕃,宗教权力和世俗政权是两套并行的体系。

  而杨家人做了皇帝,可是宗教权和政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高贞寿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杨家成为大理皇室。

  只不过现在的大理皇帝一脉和他的关系不亲近,所以由着杨连高去做,事成之后,再由他们来摘桃子罢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四处拉人助拳的杨连高,居然能攀上大宋的川中王。

  至于凉山土兵袭击大宋的乌蒙,他现在心中有数,必是杨连高所为。

  只是,此事已经很难拿到证据,也懒得计较了。

  现在因为那个杨沅,他们已经不能如之前一般随意拿捏杨连高,所以得另思对策罢了。

  兄弟二人沉默良久,高贞寿轻声一笑道:“你且去歇息,待我想出个稳妥的办法再说。”

  “是!”虽然是亲兄弟,但两人差着二十多岁,高贞明对这个长兄一直敬若父亲。

  听他这么一说,高贞明便起身行礼,悄然退了下去。

  高贞寿又默坐良久,便起身出了竹楼,沿着溪流溯流而上,很快来到一块地势平缓,有苍松如盖的一处所在。

  松下石上,正有一个红衣老僧盘膝着,身旁清澈的流水漫过绿苔的青石,哗啦啦作响。

  “金刚智上人。”

  高贞寿站住脚步,先向那满面红光、血气充盈的老僧行了一礼,便在他面前蒲团上坐下。

  老僧微微睁开眼睛,看了高贞寿一眼,道:“相国有心事?”

  “是!”

  高贞寿就把大宋出兵,已进入大理国境的事对金刚智上人说了一遍。

  金刚智皱了皱眉,道:“宋人当真掌握了一种十分犀利的火器?”

  高贞寿苦笑道:“上人,宋人就算没有火器,也不是我们所能抵敌的。”

  金刚智道:“所以……倒杨已不可行?”

  高贞寿道:“只是不确定,杨连高所言是否属实。”

  金刚智眉头微蹙,眼神闪烁起来。

  借杨连高这个野心家之手,把与高家不和的段氏皇帝赶下台。

  再煽动各方权贵,重新捧一个听话的段家人做皇帝。

  接着打压成了叛逆的杨家,由密宗高僧取代杨家掌握的宗教权,杨家从此沦为三流势力。

  最后,高家满意了,吐蕃密宗也满意了,大理国诸权贵同样满意了。

  可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杨连高说谎了么?

  金刚智不这么觉得,杨连高应该不会用这样的大事来诳骗大众。

  凉山土兵侵袭乌蒙这件事,本身就透着蹊跷。

  所以,杨连高说的可能是真的,大宋真的支持杨连高,而且为他出了兵。

  这……该如何是好?

  金刚智闭上了眼睛,久久思索着。

  风吹松涛,流水潺潺,过了许久,金刚智呵呵一笑。

  “国相,既然这杨连高找了座大靠山,那就说服各地权贵安分下来,这皇帝,让他坐。”

  高贞寿疑惑地道:“如此,于我高家倒是没太大损失,可是于密宗……”

  金刚智道:“杨连高不是要娶高氏女舒窈为皇后么?到时候,让舒窈控制了杨连高,从此旨出于帝,而拟于后,那不就成了。”

  高贞寿道:“杨家岂会坐视?况且杨连高此人也不是会受女子摆布之人。”

  金刚智微笑道:“舒窈修明妃六相,有惑神之术。”

  高贞寿惊讶道:“可以迷惑、控制他人神智?”

  金刚智摇头:“只要不是太过分,就会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受她诱导,觉得她说的是对的,会下意识地循其意见思考、行事。”

  金刚智顿了一顿,道:“这本是有大修行的法师所掌握的一种法门,否则如何传经布道?”

  高贞寿道:“杨连高此人,也习密宗禅功,功力深厚,意志坚定,能诱导他么?”

  “只需再配上一种药,叫他长久服之,便会神志涣散,较之常人还要混沌,到那时再配合明妃六相,他必然言听计从。”

  高贞寿闻言大喜:“妙啊,既有如此妙法,倒是不怕……,嘶~,只是舒窈那丫头,并不喜欢杨连高……”

  金刚智上师微笑道:“那样岂不更好?不喜欢他,却被他占了身子,必对杨连高心生怨怼,以后操控起他来,便也不会心软。”

  高贞寿目光闪动,思量半晌,轻轻颔首道:“多谢上师指点,高某知道该怎么做了。”

  “国相慢走。”金刚智上人说罢,便重新闭上了眼睛。

  高贞寿复沿流水,逐浪而下。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