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守卫这样一座重要关隘的金军,属于女真族的官兵不及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而且他们普遍年龄偏大,还都占据着将校军官的职位。
可以想见,这种兵籍的构成,和女真兵不分良莠占据上位的方式,是金国不得已的安排。
但这也会造成普通汉籍士兵的士气低落,甚至是离心离德。
蒲察阿里布肯这么爽快地答应献关投降,完颜萍和李清露的劝说是一方面,对于完颜亮的失望是一方面,守关金军的现状,必然也是影响他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沅没有对这些守关金军单独安置,而是直接打散了编入了他的军队。
双方兵力人数相差悬殊,这种打散对宋军的影响有限,但能以最快最有效率的方式,抹去这支独立成军的武装力量。
杨沅把蒲察阿里布和瓜儿佳氏一家依旧安顿在箭筈关内原来的住处。
他告诉蒲察阿里布,做为一名金国的千户长,他的主动易帜,是大宋朝廷十分乐于见到的。
大宋皇帝一定会给予他丰厚的回报。
至于李清露和完颜萍,杨沅暂时把她们和蒲察阿里布一家安顿在一起,把阿蛮调过来陪伴她们。
阿蛮在金国欢喜岭上时,做为乌古论盈歌的贴身丫头,和李清露、完颜萍是认识的。
乌古论家族现在又是新金帝国的重要势力。
有阿蛮在,很多事便好安排。
杨沅暂时没打算让李清露和完颜萍离开。
他的大炮,在箭筈关上没有能一展威风。
但接下来打宝鸡城的时候,这大炮应该就能用上了。
大炮开兮轰他娘~
他打算到时候带上他的小班长和学委,让这两个好学生见识一下他杨老师的大炮。
他得让这两个丫头知道,哪怕没有她们的帮忙说服,自己想夺取箭筈关,其实也并不难。
顶多也就是为了把大炮搬上山来,需要多费点功夫。
似乎这么做了,就能抵消完颜萍和李清露对他的付出。
否则,如果有朝一日真的和新金对上,他担心自己下不了狠手。
可是,那又是他不可能放弃的目标。
肥天禄、于吉光他们已经成功打入新金内部,在军、政两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
通过九连城和上京海贸渠道,宋国在新金还发展了许多人。
原本只是济南私贩帮会的“六千会”,在他的暗中扶持资助下,已经扩张为遍布山东全境的庞大地下组织,辛弃疾即将行“加冠礼”,代替他的祖父,全面接管“六千会”。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很久以前就安排好的。
他不可能因为对完颜萍和李清露心软,就放弃布局这么久的图谋。
所以,他只能争取,少欠她们一些。
……
杨沅入住箭筈关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封闭消息。
所以,宝鸡城的金军,很快就获悉了。
正在大散关下指挥兵马反复攻取关隘的唐括乌野大吃一惊。
箭筈关被夺取,宋军从秦州方向杀过来了?
箭筈关被夺,也就切断了宝鸡和凤翔的联系。
唐括乌野在大散关下丢下一堆横七竖八的尸体,仓惶撤回了宝鸡城。
大散关下,金兵一退,关隘上的时寒、郭棣等人马上就知道,杨沅已经从秦州,顺利兵发至宝鸡城左近了。
此时,他还不知道杨沅已经兵不血刃拿下了箭筈关。
但他知道,杨沅的大军,一定是在宝鸡的北方。
为了防止唐括乌野突围,由箭筈关逃向凤翔,时寒、郭棣立即开关出兵,追着唐括乌野急急撤退的兵马,杀向了宝鸡城。
与此同时,他们派出了斥候,去寻找杨沅主力,与杨沅取得联系。
杨沅这边只用了两天时间接收箭筈关,收编箭筈关守军,第三天便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宝鸡方向杀来。
两军一南一北,困住了宝鸡城。
杨沅把蒲察阿里布带来了,他试图说服唐括乌野投降。
如果这位金国大将能够投降,能够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同时,他把完颜萍和李清露也带来了。
“先礼”若是不成,他的大炮就要开张了!
他的两个好学生,当然要为此做个见证!
第790章 老师毕竟是老师
大散关到宝鸡,不过二十多公里。
唐括乌野想要撤兵,甚至不需要交替撤退,有序布防。
他只需一道将令,半天的功夫,就全军龟缩于宝鸡城内了。
时寒在发现金军旗帜撤走时,这已是金军最后一支武装,是正在攻城的军队了。
不过,时寒并没忙着追赶唐括乌野的残兵。
此时出关,大军摆布不开,及至平地时,想追也来不及了。
因为宝鸡城太近了。
所以,时寒压根儿没理会金军的撤退,而是按部就班。
他将驻守大散关期间,陆续打造完成的重型攻城器械一件件搬出去,再缓缓押运向宝鸡城下。
因此,区区二十多里道路,时寒、郭棣的大军直至次日上午才抵达宝鸡城,并完成了扎营驻防。
杨沅这边的箭筈岭距宝鸡城不过三十多公里,急行军的话,也就大半天功夫。
但是因为要驮运大炮的缘故,所以也是直到第二天,和时寒的兵马差不多的时间,在宝鸡城下扎下了营盘。
时寒、郭棣等将领立即赶来参拜主帅。
他们赶来时,杨沅正在箭楼上观察宝鸡城内情况。
在杨沅身边,站着两个美丽的少女,一个甜美娇小,一个清丽高挑。
虽然宋军中早就不禁高级将领携带妻妾了,但是这么光明正大的带上战场,却还是十分罕见的事情。
不过,他们马上就知道了,这两位是说服箭筈关守将蒲察阿里布的有功之臣,并非杨沅的妻妾。
不过,对于她们的真正身份,杨沅并未介绍,只说她们是新金仪鸾司的秘谍。
不然的话,一个金国小公主,一个金国小郡主,这消息一旦传到临安去,杨沅也不确定,那位小皇帝会不会对他起了忌惮之心。
小皇帝是在他出任潼川经略安抚使期间继位的。
因为他负责着先帝布局于川峡的重要事务,甚至没能回临安向新天子述职。
在小皇帝登基之前,他和当时还是邓王的小皇子也没什么接触。
这对一位封疆大吏来说,其实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只不过,他是先帝倚重的大臣,明显是先帝为儿子留下的班底。
在朝里,他还有晋王这根定海神针。
所以,一时间倒不必有所担心。
不过,杨沅也打算在解决了陕川甘的问题之后,一定要回一趟临安。
堂堂封疆大吏,手握重兵、俨然一方诸侯,却和皇帝疏于接触,这是大忌。
“抚帅,攻打宝鸡的任务,就交给末将吧!”
时寒站在箭楼上,伴在杨沅身边,观望着宝鸡城上金兵匆匆做着的准备,信心十足地道:
“末将只需要三天,一定拿下宝鸡城!”
郭棣和时寒虽然私下里较着劲儿,可现在他俩却是同领一军,这个时候,自然也要共进退。
郭棣道:“时将军所言不错,我们驻守大散关时,打造了许多攻城利器,仅石炮就打造了五十具,砸上一天,就能把他们砸个人仰马翻。”
杨沅俯瞰着整个战场,没有应声儿。
宝鸡城居于要冲之地,兵家必夺之城,为了应付战争需要,建的十分雄厚结实。
城头宽广,可供九马并驰。
这样一座城墙,石炮没完没了的砸下去,的确能造成重大损失,但还不足以成为破城的关键。
而且,看城头上,金军也有石炮、床弩一类的远程重型武器。
杨沅相信时寒和郭棣能打下宝鸡城,三天时间他也不是不能等。
但是,这个过程,要多死很多人,那可都是他在潼川这三年来,一步步培养出来的精兵。
临战必有死伤,杨沅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
但是能够避免的无谓死伤,杨沅可就像一个守财奴般斤斤计较了。
杨沅摇了摇头,道:“本帅自有安排,回帅帐去。”
他又看了眼面前的雄峻城池,城墙高厚,诸多门楼、角楼、望楼、箭楼、女墙耸立其上。
城外有护城的壕堑,想来凤翔城也是如此这般,长安城则更要在其上了。
杨沅笑了笑,又看向自己这边扎下的营盘。
大型的野战营垒,堑壕、鹿砦、拒马、墙垒、车阵等一应俱全。
营盘前面,深沟高垒,纵深防御,宝鸡城内守军如果想趁夜开城偷袭,只怕是讨不了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