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095章

作者:月关

  他们之中,居然有早就被任得敬策反的耳目眼线。

  不是说任得敬此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胸襟颇为广阔,实为一代枭雄的么?

  这与传说也不相符啊,怎么跟个女人似的。

  三十老娘倒绷孩儿,这下可完蛋大吉了。

第812章 踏破贺兰山缺

  西夏的军队按装备、技能和作战方式,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强弩兵等。

  按照兵卒的主要功能,可以区分为:

  撞令郎,这是以汉人和俘虏为主的炮灰兵、肉盾兵。

  擒生军,负责打扫战场,看管俘虏的军队,主要由西夏人的老弱病残构成。

  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两厢共十二军司的地方军区战兵。

  第四部分就是京城卫戍部队了。

  这是独立于两厢十二军司,直属西夏皇帝的一支精锐部队。

  这支部队,分为虎控军、大通军、威地军、宣威军和鸣沙军。

  每军五千人,共计两万五千人。

  这两万五千人的兵马,才是以任得敬多年对于西夏的控制,也始终未能掌握的皇帝的兵马。

  这五军皆由党项羌人组成,军官皆为党项羌贵族,待遇也是诸军中最高的,每人每月两石米。

  不过,这五军当中,轮换负责皇城安全的,只有虎控军和大通军共计一万人。

  而每晚值守于兴庆城内的,只有其中一部,五千人。

  五千人中,值守于皇宫的,只有一千五百人。

  任得敬要做的,就是:

  第一步:奇袭皇宫,突破这一千五百人的精锐部队防线,迅速生擒或斩杀李仁孝。

  第二步:第二步与第一步同步进行,迅速击溃、消灭或控制轮值于京城的三千五百名皇帝亲卫兵。

  第三步,控制京城,防范驻扎于京城左近的威地军、宣威军和鸣沙军攻打京城。

  第四步,调动由任家控制的右厢朝顺军司、左厢神勇军司、祥桔军司、嘉宁军司的兵马,围歼忠于西夏皇帝的威地军、宣威军和鸣沙军。

  皇宫里面,有太后任氏为内应。

  西夏皇宫现在只有两宫太后,分别是原皇后任氏,另一个是李仁孝的亲生母亲曹贤妃。

  李仁孝的亲生母亲比任氏入宫还早的多,而且儿子做了皇帝。

  尽管如此,两宫太后里,也是以任氏为尊。

  因为,李仁孝的亲生母亲原来只是一个妃嫔,而任氏却是先帝隆而重之金册玉印正式册封的皇后。

  因此,宫内事务大权,一直掌握在任氏手中。

  当然,任氏家的外戚太强大,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这样一来,有任氏在宫中做内应,虽然西夏宫城修的颇为坚固,奇袭兵马又不可能具备各种攻城器械,但击溃皇宫内一千五百名皇帝亲卫,迅速攻克皇宫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至于整个兴庆城……

  兴庆府尹就是任得敬的亲弟弟任得恭,另一个亲弟弟任得聪是殿前太尉。

  有这俩人儿在,收拾皇城里巡夜值守的三千五百名皇帝亲卫,胜算也是极大。

  只要这两点得以解决,其他几个步骤就容易多了。

  随着议和的消息传开,整个西夏的紧张气氛都随之放松了。

  李仁孝完全同意了国相任得敬和大宋使臣杨沅的和约,加盖玉玺之后,转交国相府,再经任得敬加盖印鉴,派人火速传往沙陀城去了。

  派去的人,就是一直以来,负责双方联络的拓跋黑衣。

  拓跋黑衣一到沙陀城,就被杨沅扣下了。

  “你……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

  “没错!”

  “为什么?”

  拓跋黑衣很激动,眼睛都红了。

  但是,他被两名中军士兵死死反绞着双手,根本动弹不得。

  “因为,我能拿下西夏的话,为什么还要让它独立为国?”

  “你凭什……,任得敬那老贼,要献土归降?”

  拓跋黑衣突然明白过来,不禁目眦欲裂。

  “那么激动做什么?好像西夏国是你的似的。”

  杨沅淡淡一笑:“皇帝不急太监急。”

  杨沅挥手:“押下去,关好了。”

  拓跋黑衣麾下有三千骑兵,原是地方军司的。

  凌度山一战,混杂了西夏六大军司的兵马打乱套了,拓跋黑衣所部逃到了河套平原。

  三千骑兵,在战场上已经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了。

  而且,杨沅很清楚,他是一个坚定的“保皇派”,此番自然是直接把他拿下,省得他来碍事。

  那三千骑兵群龙无首,能发挥的作用就相当有限了。

  拘押了来送国书的拓跋黑衣,杨沅大帅就带着美妾去“打猎”了。

  因为,尔咩伊萨、青棠和阿蛮,已经从天水过来了。

  对于杨沅身边有女人的事儿,韩监军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他只当没看见。

  西夏要归降了,要奉大宋为宗主国了。

  如此奇功,杨沅居首功,他这个监军就是次功。

  什么都不用干,就有这么大的功劳,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韩监军想开了。

  只不过,当天晚上,韩监军就慌了。

  因为,四川宣抚使杨沅跑了。

  回到沙陀城的,只有尔咩伊萨和青棠、阿蛮三个美少女,杨沅、杨寿带着八百疯魔兵,不知所踪。

  韩靖北又不能对杨沅的女人用刑,只好把此时驻扎沙陀的主要将领全都喊了来,苦苦逼问了一宿。

  直到天明,小青棠觉得自家大老爷已经跑的足够远,追不上了,这才把杨沅的留书从怀里拿出来。

  温热的书信还带着美少女的体香,不过几位大将可没有一丝旖旎念头。

  他们着急忙慌地把信展开,这才知道,杨沅已经夜渡黄河,潜入了西夏。

  杨沅汲取了上次只想提起枪亲自上阵杀几个敌人,就差点被杨万里死谏的教训,所以来了个“先斩后奏”。

  而他的真正计划,也在此时,才对诸位大将正式公布。

  和谈,那是不必要滴。

  西夏,收了吧!

  西夏国国相任得敬本为宋臣,受逼不过,胁从于西夏,一直对故国念念不忘。

  如今任得敬有意里应外合,与之谋划西夏,故杨沅先入西夏,与西夏国相任得敬一同谋划大事。

  杨沅制定了时寒、郭棣、高敢、慕容千羽等各部大将正式渡河进入河套平原的时间、路线、任务,还有西夏这边的接应人员。

  他命令各部,务必遵命行事,违令者斩。

  念到这里的时候,阿蛮就请出了“尚方斩马剑”,威风凛凛地看着众大将。

  众大将听了杨沅的计划,一个个呆若木鸡。

  如果任得敬愿意献土归降,那当然是好的。

  开疆拓土之功,他们也有一块,谁还不能捞个侯爵当当了?

  可是,杨沅就这么信得过任得敬?

  万一那老贼忽然对他起了歹念,他只带了八百人随行,根本不足以自保啊。

  可事已至此,他们除了照办,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自从议和的消息传开,宋军这边也一样懈怠了下来。

  如今各部将领纷纷赶回本营,约束将士,整顿军纪,做好了随时渡河,踏破贺兰山缺。

  这贺兰,才是真正名声显赫的贺兰山了。

  ……

  杨沅带着人过了黄河,就被任得敬的人接应,换了西夏人的袍服装饰。

  当他本人抵达兴庆城,进入国相府时,已经是月上柳梢。

  见到任得敬时,任得敬皱了皱眉,不悦地道:“你本不必亲自来的,太冒险了。”

  “我虽有把握,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你我都落在李仁孝手中,那就再无一丝生的可能了。”

  “许久没跟颜姐一起接案子了,机会难得嘛。”

  “嘁!有幸来到这个时代,你挺开心的吧,家里都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了。”

  “颜姐也就是‘投错了胎’,不然的话,只怕武则天、山阴公主的面首都比不了你多。

  大概是老天爷都看不过去,这才让你‘投胎’做了男人!”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