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一想到李凤娘小鸟依人般站在杨沅身侧,一双灵动妩媚的眼睛只是睇望着他。
还有李凤娘那小心翼翼的小碎步,他心里就说不出的痛。
这皇后人选最好是武将之女,尤其是他现在这般处境下,你当他不知道吗?
可是他能随意调换的武将,不需要以皇后之位笼络。
他拿捏不了的武将中,现在也就李道家有适嫁的女儿啊。
赵惇不敢承认的是,其实他是胆怯了。
如李显忠、耿宏渊这般大军在手的武将,态度也是摇摆不定的,他未尝不可以争取。
就算这些武将家里没有适嫁的嫡女,旁支里总有待嫁的闺女吧?
可是,赵惇唯恐再被杨沅知晓提前截胡,那就真的无地自容了。
只是,他把怯懦藏的很深,羞与人言。
黄旭倒也不是真的要做保皇党,一门心思重振皇权什么的。
只是,他觉得在杨沅掌握大权之下,武将的地位日益提高,已经严重威胁到士大夫的生存环境了。
看看杨沅一直以来都干了些什么。
刚刚成为状元,就为岳飞张目。
接着,他又谗言让皇帝取消了士大夫的诸般特权。
《皇宋刑统》之下,士大夫竟与武将和庶民同罪了,简直是倒反天罡。
重振皇权,为的是打压杨沅的气势,重新回到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理想世界。
钱家是皇帝必须拉拢的一股强大势力,但是这股势力毕竟不体现在武力上。
于如今的小皇帝而言,他最需要的,是一支能绝对忠心于他的力量。
只是这小皇帝也不知怎么想的,偏要以钱氏女为后。
也罢了,四妃和尊位如果都舍出去,怎么也能笼络住四位统兵大将吧?
先把皇后之位定下来,那么至少就稳住了江南。
杨沅除非想起兵造反,以武力破坏一切、再重建一切。
只要他还承认是大宋之臣,还要在大宋这块招牌下做事,他就不能无视这股力量对官家的加持。
想到这里,黄侍郎一口答应下来,立即便往钱家去了。
他是听说过杨沅要和钱家联姻的风声的,不过他对官家没有透露半点。
首先,在他看来,双方还未正式文定,那一切就还作不得数。
在燕王侧妃和大宋皇后之间,钱家会怎么选,那还用问么?
再退一步,钱家就算真的不识相,不肯答应与皇家联姻,那对他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官家才多大,这个年纪的少年人,是受不了这种羞辱的。
一旦钱家拒绝,而仍坚持与杨沅联姻,那杨沅就会被官家深恨之。
到那时,官家就只能完全倚靠他们这些忠耿之臣,依靠士大夫的力量,想方设法把这个权奸除掉了。
黄侍郎乘上车子,命人打出官幡,驶往仁美坊。
进了仁美坊,黄侍郎便卷起了帘笼。
远远瞧见“三元及第”的石牌坊,黄侍郎便是冷冷一笑,重重地哼了一声。
此人,本该是我士林荣耀的,偏偏成了我士林之耻。
总有一天,我黄旭匡扶大宋天子重振声威!
到那时,我要亲手推倒你这座石牌坊!
忽地,黄侍郎看见一人,带着四名仆从。
那人本来是从石牌坊方向走来的,瞧见他的座车后,却突然神色一变,急急拐向一旁的巷弄。
本来这人若不是闪避的仓促,黄侍郎还不如注意到他。
这人急急转向巷弄,躲避的姿态太过明显,反而引起了黄侍郎的注意。
“那是何人?”
黄侍郎冷冷盯了那人一眼,向车侧问道。
他是打出了官幡而来的,所以一进仁美坊,坊正便带了两个坊丁毕恭毕敬地陪侍在车旁。
这时一听侍郎大人垂询,坊正连忙探头看了一眼,便向车中用着尊称禀报道:“少司农,那人是安顺侯李仁孝。”
“李仁孝?曾经的大夏国皇帝李仁孝?”
“正是。”
黄侍郎若有所思,忽然问道:“我看这李仁孝是从燕王府那边过来的。
他和燕王,走动很密切么?”
坊正一听就笑了起来:“不瞒少司农,这安顺侯和燕王殿下的确是走动密切。”
黄侍即眼睛一亮。
坊正笑着接道:“不过呢,他们可是冤家死对头。
安顺侯时常去找燕王殿下的碴儿,然后就会被燕王殿下打。
这安顺侯也是个没记性的,居然还乐此不疲。
少司农,您说,他是不是有病?”
黄侍郎笑了笑,没有接话。
方才李仁孝欲盖弥彰的身影,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杨沅和李仁孝真的是冤家对头吗?
照理来说,是的。
毕竟李仁孝的江山,就断送在杨沅手上。
但……昔日为仇,今日未必啊!
有没有可能,他们是在做戏给别人看?
此事,当请官家下旨,着令皇城司好好查上一查!
只要抓到燕王的大把柄……
第884章 官家有疾
黄侍郎把今日所见记在了心里。
待他赶到钱府时,钱端礼听说黄旭来访,心中倒是有些讶异。
他们两人虽然同在户部为官,照理说关系应该比其他衙门的官员更亲近。
但实际上,两个人的关系却并不好。
黄旭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而钱端礼是荫官,最后是皇帝赐了个同进士。
虽然在理财方面黄侍郎拍马都追不上钱端礼。
户部近些年来频频用兵,动辄就是数万、数十万人的大战役,
可是朝廷用度居然没有太大的影响,全靠钱端礼的经济手段。
但黄侍郎还是看不上他。
那感觉,就像他是正门儿抬进来的妻,而钱侍郎是角门儿抬进来的妾。
你有天大的本事,老娘也压你一头。
黄侍郎抱着这种心态,两个人的关系又怎么可能好的起来。
钱端礼一边揣测着黄侍郎的心意,一边亲自迎了出去。
待他把黄侍郎请到客厅落坐,叫人奉上茶来,黄侍郎便笑微微地拱手道:“钱相公,大喜,恭喜呀。”
钱端礼诧异道:“喜从何来?”
黄侍郎笑吟吟地道:“钱相公,不瞒您说,下官此番,是受官家吩咐,登门向贵府千金求亲来的。”
黄侍郎抚须道:“官家闻钱侍郎爱女星若,贤淑温婉,博学多识,甚是倾慕,欲册立为后,执掌中宫,这……还不是大喜吗?”
钱端礼一怔,又要娶我女儿?
不是,你哥就是娶的我女儿,现在我女儿还在宗阳宫里幽禁着呢。
现在,你这弟弟也要娶我女儿,我钱家欠你们赵家的?
我老钱家的江山都是被你们老赵家抢走的好吗?
钱端礼抚了抚胡须,淡淡一笑,便想拒绝。
他闺女青鸢还在宗阳宫里幽禁呢。
才刚刚十四岁的小女子,这得关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能不能放,怎么放,就是燕王杨沅的一句话,可是官家,您在哪?
叫我再送一个女儿去幽禁吗?
“呵呵,官家如此看得起小女,老夫自然是受宠若惊。只是……”
钱相叹了口气,微笑道:“小女星若,已经许了人家。”
黄侍郎明知故问,讶然道:“已经许了人家?这……,怎么从不曾听闻。”
钱端礼抚须笑道:“待下定之时,自然会邀请黄侍郎来见礼。如今只是双方口头有一个约定。”
黄侍郎道:“既然只是口头之约,如今可是官家要册后,钱相公,这水,才往低处流啊。”
钱端礼正色道:“我等这般人家,自然是一言九鼎。虽然只是口头之约,岂有毁约背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