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196章

作者:月关

  “杨相,凉山土蛮连胜几场,愈发嚣张。

  欲平凉山州之乱,此时以抚代伐,岂不愈发助长他们的气焰?

  难道他们不会得寸进尺吗?”

  “代价,当然要比之前安抚,要大的多。”

  杨沅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不过,凉山土蛮没有称霸一方的野心,要以抚代伐,便不无可能。”

  黄旭道:“那么,西夏之乱,又该如何?”

  杨沅斩钉截铁地道:“先平凉山之叛,再定川峡之乱。

  在此之前,朝廷不能出兵西夏,所以,可命刘锜将军守住河西。

  至于河套,已经成了这般模样,还能乱到哪儿去?

  只待朝廷腾出手来,再图西夏便是了。

  有刘锜守住河西,河套之乱,平定起来,倒也不难。

  只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还是先解决源头问题吧。”

第887章 传檄西南

  听了杨沅的话,勤政殿上顿时陷入一片沉默。

  杨沅见状,便缓缓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诸位,不要以为,本相说的很轻松,似乎就真的很轻松。咳咳……”

  杨沅捂着胸,轻咳了几声:“为何本相听闻西夏生乱,病体未愈就急于还朝?

  诸公以为,当完颜亮知道我大宋所面临的内忧外患时,他……会没有动作吗?”

  众大臣面面相觑,继而怵然一惊。

  是啊,如果完颜亮趁着大宋焦头烂额,突然再掺和一脚,那……岂不是雪上加霜?

  杨沅缓缓走到大殿正中,在皇帝的御书案前稳稳站定。

  “鉴于本王因病不能视事期间,诸公对内对外的一应军政决策,所出现的重大失误!”

  “鉴于如今我大宋所面临的,四方动荡,民生凋零、军事惨败、国土沦丧之事实!”

  “从现在起,我大宋对内对外一切最高决策,均由官家和我,大宋首相杨沅直接决断。”

  “如果诸公有不同意者,可以,那就请你出来,这个烂摊子,由你去收拾!”

  “如果你做不到,那么,本相需要绝对的决策力量!”

  “本相会请官家传檄于天下,宣布我大宋进入战时状态!

  一应人力、物力、财力,在此状态下,全部接受朝廷统一调度安排。

  一切政治、经济、文化,一切农、工、商、兵、士,皆无条件接受朝廷的调遣、安排与任命!”

  听到这里,陈康伯等人马上就要炸了。

  但杨沅话风一转,又接了下去:“相应的,本相郑重承诺,于正旦日之前,平定凉山州之乱、平定川峡四路钱荒之乱、民变之乱。

  承诺于今年正旦之前,完成收复西夏路之一切准备。

  本相若是做不到,即于正旦之日,向官家请辞一切职务、褫夺爵位,接受朝廷一切惩处!”

  这句话一说,原本准备化身大喷子的一些大臣便登时哑声了。

  就像一个赌徒,梭哈之后又把自己扔到了牌桌上。

  人家跟你赌命了,你跟不跟?

  权知户部的黄侍郎目光一闪,第一个出班,高声说道:“下官赞成!”

  盖章宰相陈维清和马重远一见,不甘落于人后,也是马上出班附和:“下官赞成!”

  钱端礼有些担心女婿冒失了。

  凉山州千里之外的地方,谁知道现在乱成了什么模样?

  万一说了大话,到时候无法完成他所承诺的事情,那该怎么办?

  难不成真来一个请辞相位?

  杨沅已经到了这一步,没有退路了,一旦失去权力,后果不堪设想啊。

  不过,现在是杨沅自己把自己架起来了。

  钱端礼虽是百般担心,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和他唱反调的道理。

  所以,钱端礼缓缓站了起来:“下官也赞成!”

  郑远东略一思索,目光深沉地看了杨沅一眼,暗暗叹了一口气,终也是站了起来:“本枢密,也赞成!”

  黄旭向仍在犹豫的陈康伯、陈俊卿、张浚等大臣悄悄递了个眼色。

  黄旭已经把肃清朝纲的希望,寄托在了“暗杀权奸”杨沅这一计划上。

  所以,他才不在乎杨沅是不是要趁机揽权。

  答应他,首先就能麻痹他,让他放松戒备。

  其次,还可以最后一次利用一下杨沅的政治智慧。

  等他对平定凉山州,稳定川峡四路,做出一系列安排。

  然后,再一举擒杀之!

  则朝内朝外,旦夕可定也。

  陈康伯等人不太明白黄旭抢先站出来赞成的原因,但他们却很清楚,黄侍郎是坚定的反燕党。

  要论对官家的忠心和亲密,连他们都比不上。

  所以,黄侍郎如此表态,应该另有原因。

  再者,杨沅本来就是首相,如今这样要求,也不过就是权力更集中了一点,这不是还有陛下可以节制他呢么。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个烂摊子,他们真没三成以上的把握去解决。

  更不要说,在正旦之前就解决了。

  如今距年底还有多久?

  不过四个月时间啊!

  光是传达旨意到叙州,只怕就得耗去半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来得及。

  想到这里,陈康伯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老夫也赞成!”

  一见左相也表了态,张浚和陈俊卿自然不再反对。

  于是,这场没有皇帝在场的御前会议开罢之后,首相杨沅便统揽了朝政大权。

  杨沅以右相身份统揽朝政后,便以皇帝名义下达的第一道政令:

  罢黜沈虚中潼川路经略安抚使之职,命其回京待参。

  理由是“不遵国宪王法,治政昏庸无能,用兵损兵折将”。

  而继任者,则是从利州中路调过去的时寒将军。

  至于利州中路,则由独臂大侠陈涿光升任御前诸军都统制。

  接着,杨沅又以皇帝名义,给凉山叛乱者下了一道安抚的圣旨。

  这道圣旨,把一切罪责都推到了已经被乱军吊死的铸钱司监司孙浩瀚,以及刚被罢黜的潼川路经略安抚使沈虚中身上。

  最后对叛乱的凉山十二州土民说,本王杨沅,遵圣谕兼摄天下军民事务,自然也包括平乱剿匪镇抚事宜。

  念及尔等事出有因,旨到之日即刻放下刀枪,还耕田林。

  绿州金铜矿一应事务,全部恢复旧制。

  另外,从原来的分配比例中,再拨一成,交由凉山十二县土著首领自行分配。

  而护矿兵缺失的这一成军饷,朝廷不是一直要把他们的军饷发放由朝廷节制吗?

  这一成军饷,自然由朝廷补足。

  尔等体恤上意,感念天恩,即刻归顺,罢战为民,各安其业,则一律不咎。

  如若不然,叙州马湖蛮,即为尔等前车之鉴!

  本王将亲率大军,赴凉山州平叛!

  大军所到之日,首恶诛族,胁从尽斩!

  杨沅又是恐吓,又是利诱,一道圣旨颁下,随之而去的,还有一道军令,一道国书。

  军令是给驻扎叙州,已经变成厢军的疯魔军的,是杨寿亲自携带军令赶去的。

  疯魔军即刻复为禁军,由杨寿统领,若凉山州十二蛮不肯罢战,即刻开拔,平定叛乱。

  同时,又有密令一道,是给凉山州护矿军的。

  老子恢复你们的一切待遇了,别待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坐吃山空能吃多久?

  就不想给你的儿孙攒下一份拿得出手的家当吗?

  第二天,杨沅同准老丈人钱端礼匆匆会晤了一回。

  与钱家的文定之书,在没有邀请任何见礼人的情况下,便匆匆完成了。

  第三天,朝廷便又下了一道旨意,以钱端礼为四川宣抚使。

  命其立即奔赴四川,解决一系列的经济混乱状态。

  只要凉山州金铜矿恢复生产,凉山州铸钱司恢复输入,其实就能解决川峡经济的主要问题。

  但是现在爆发的一系列事件,已经给川峡地区的民生经济造成了许多不可逆的重大创伤。

  这个过程,自然恢复可能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而有了钱端礼这位精于财政的财神爷,会解决大问题。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