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247章

作者:月关

  诸如启用关中士族管理州县政务、在六盘山重建军马场、重修郑国渠等等。

  此时,吴拱和陈涿光、夏荷葵木已经包围了长安城。

  吴拱主力屯驻咸阳原上,陈涿光在灞桥修建了移动箭楼,夏荷葵木控制了三原,切断了漕渠与长安的联系。

  攻城方面,三位大将更是配合默契,三路大军轮流攻城,让城中守军疲于奔命,片刻不得休息。

  火炮、抛石机、床子弩,

  冲城车、云梯、箭楼,猛火油柜,

  以及掩护地道挖掘的轒辒车、木驴车,尤其令金兵恐惧。

  因为,现在有了火药。

  以前在这种挖掘车的掩护之下,宋军要想挖地道进城,就需要真的把城下挖通。

  但是现在,不需要了。

  他们只需要塞入足够多的炸药。

  投降,已经成了长安守军唯一的选择、唯一的出路!

  很快,陕西方面的宋军也将全面光复京兆府路,并且北上进入河东北路与河东南路。

  金国,已日薄西山!

第926章 布武天下

  天下震动,震源则来自于洛阳。

  首先,大宋官家又禅让了!

  而这一回禅让的对象却不是赵家子孙,而是丞相杨沅。

  一个在军事上步步进逼,经济上也堪称体量第一的老大帝国,居然兵不血刃的换了王旗。

  消息传开,日本、高丽、新金、大理、吐蕃诸部,乃至以暹罗、三佛齐等国为代表的南洋诸国,立刻派遣使者,携带国书,赶来洛阳。

  这些国家和地方势力,不仅第一时间承认了大宋政权的更迭,而且马上做出了回应。

  这些国家和地区势力,哪个和杨沅没有特殊的关系?

  高丽金家、王家自不必言,日本的平清盛在配合杨沅军援新金过程中,也是获益甚大。

  杨沅甚至把一些已经被他技术淘汰的初版火器卖了过去,让平氏拿黄金和白银来换。

  他现在对杨沅的依附非常大,也因此稳定了武家的地位,同时也稳定了平氏在日本武家中的第一位置。

  南洋诸国现在和杨沅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

  其中有些小国也曾想过,用武力夺取杨家的海船,由自己来垄断贸易。

  只是他们实在不经打,杨沅的远洋船队现在可是具备着兼职海盗的强大实力。

  这样的小国,被鸭哥、三上千雅等人一通胖揍,直接就撵到了他们的王宫去,也早对杨沅敬畏到了骨子里。

  第二个震动天下的消息,就是在陕西全境即将收复之际,杨沅对仍然围困中的几座大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手段。

  他已经着手在被打烂了的陕西全境重建官僚体系,开始进行复产了。

  这比直接攻打那些城池,给受困者的压力更大。

  如果不是有着绝对信心,相信一定可以把他们拿下,杨沅怎么敢这么做?

  于此同时,杨沅开始抽调陕西战场的军队,进攻河东南路与河东北路,正式进入山西地界。

  可是,在陕军进入山西之后,原在山西战场上作战的中原军,却折向东去,横向直逼燕京路了。

  与此同时,中原宋军正式介入山东战场,开始与新金争锋。

  新金帝国本已占据了山东路的半壁,他们本打算对燕京路围而不攻,先往南、往西,与宋军抢地盘。

  眼见宋军进展神速,于是及时调整战略,掉过头来,想抢在宋军前面占领燕京。

  虽然金国还在,但是人人都知道,金国已经完蛋了,无人可以回天。

  这种局势,在杨沅的有意宣传之下,很快就传到了陕西战场上最后几座由金人控制的大城中。

  四月十九日,延安府金军献城投降。

  五月三日,长安光复。

  这段时间,杨沅一直驻跸于洛阳紫微城。

  身为帝王,他是不能轻易就御驾亲征了。

  尤其是,政权刚刚更迭,有太多的事需要他来处理。

  如果他御驾亲征,很多公文要追着他的行踪呈送。

  如此一来不仅耽误事,而且沿途未必平静,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确定了中枢所在,那就能建立稳定的传输渠道。

  不过,也因此一来,许多人都认为,新的国都将定在洛阳了。

  洛阳父老当然是欢欣鼓舞,求之不得。

  只是,杨沅现在新的国号都还没有对外宣布,国都定在哪里,大家也就只能是猜测而已。

  上阳宫,长生殿。

  昔日云屏冷落,画堂空空,重楼深锁的所在,此刻却重又焕发了光彩。

  花木葱郁,流水曲廊的亭榭轩廊中,杨沅正坐在几案后面,随意翻阅着几份需要马上处理的军情急报。

  桌上,殷红的葡萄美酒里,晶莹的冰块在灯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

  那是李显忠从西域胡商那里弄来的最好的葡萄美酒。

  西域酒,洛阳冰,浑然一体。

  在他身下,坐着的是由大理滇锦制成的坐垫,那是高舒窈派人送来的礼物之一。

  庭院中湖石突起数峰,稀疏有致,其间青砖铺路,花草幽深。

  高丽香袅袅其间,不仅有驱蚊除疫的效果,而且清香淡雅,令人嗅之心旷神怡。

  水畔是好大一片空地,月光和灯光之下,两列四排的美人儿,正在轻盈起舞。

  这都是鞑靼各部给他送来的美人儿。

  鞑靼各部倒是识趣,发现天下大势已不可逆,金国已不可依附,便果断选择了杨沅。

  他们别无选择,之前新金对他们的欺凌和掠夺太狠了,双方的仇怨已深,轻易不能化解。

  相比起来,倒是可以尝试倒向这位新的中原帝国的主人。

  而杨沅对于他们的投靠,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广袤的北方草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一直就是最需要慎重对待的地方。

  强如汉唐,也只能依靠和亲与短期的军事打击,在自身强大时,换得一时安宁。

  明朝数征漠北,杀的他们丢盔卸甲,可还是按起葫芦起来瓢。

  在拥有现代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技术之前,中原王朝那么多的智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征服这头草原狼,可惜一直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要说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倒是后来的清。

  清本就是边疆民族,理解游牧逻辑,而非单纯的中原视角,所以他们制定的策略,就比较成功。

  杨沅如今坐镇洛阳,已经不再考虑诸多具体的战策和战术,全是战略方面的问题。

  而且需要考虑的事情既要全面、又要长远。

  所以,北方鞑靼问题,业已纳入他的考虑之中。

  他认真分析了清能对蒙古实施比较好的控制手段的方法。

  最后总结出来就是:从政治、宗教、军事、经济四管齐下,形成“无法脱离的体系”。

  政治上,历代帝王持续联姻,建立血缘与制度纽带,同时设立盟旗制度,严禁跨旗游牧。

  如此一来,就加强了他们与中央帝国的联系,但彼此之间反而形成了竞争关系。

  旗长皆由朝廷任命,虽然是世袭,但继承人却需朝廷批准,切断了各部联合的可能。

  宗教控制上也是一个极好的手段,扶持一个教派。

  并且教派领袖由朝廷册封,杜绝宗教权力世袭化。

  这方面杨沅已经有基础了。

  乌答有珠珠和临安驻上京大萨满马克神父,已经把他们的创新版萨满教传播到了草原之上。

  经济方面,建立垄断贸易和封赏制度。

  建立通商口岸数处,哪个草原部落可以来通商,由朝廷依据该部落的表现,逐年核准发放凭据,据此进行贸易。

  至于茶、铁、盐、布等必需品,则完全由中原朝廷设立专司衙门负责批准和供给,禁止他们擅自与他国贸易。

  同时,这些强大部落的首领封王,动不动就得来朝觐,同时主动邀请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商榷与制定,加强归属感。

  在以上三项内容得以贯彻的基础上,再佐以武力威慑。

  一旦有不听话的,立即、坚决施以猛烈惩罚,杀鸡儆猴。

  如此,方能长治久安。

  当然,关于武力,这一点就属于打铁还需自身硬了。

  如果中原帝国自己腐败了,那它弱的也不会只是军事了,上述其他内容,也会因为腐败而彻底崩塌。

  如果到了那一步,任谁也没有办法,自己的基本盘都掌控不住了,还谈什么控制外边?

  不过,那种事能否发生,是几代人以后的事了,你想也没用。

  杨沅不会操那操不到的心,他只想努力做好他能控制的事。

  所以,对于鞑靼部落的示好,对于他们送来的牛羊、马匹还有美人儿,杨沅也就一并笑纳了。

  先安他们的心,那些政策的实施,得一步步来。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