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33章

作者:月关

  他也不知道自己唱歌怎么样,眼前这位可是临安……

  不,是整个大宋最火的歌伶。

  所以,他心里也虚的很。

  鸭哥哼完了,忐忑地看向玉腰奴。

  就见玉腰奴仰起脸儿来,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喃喃地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鸭哥正一头雾水,就见玉腰奴退后三步,双袖一展,如同落向花蕊上的一只蝴蝶,翩翩然便拜倒在地,向鸭哥郑重地磕了三个头。

  鸭哥目瞪口呆:“你你你……你这是做什么?”

  玉腰奴道:“奴家这是在叩谢宋歌公子的点化之恩,只憾恩人不能当面,让奴家大礼参拜。

  “奴家本是平凡人家一个平凡女子……”

  说到这里时,她的泪水已一颗颗落在地板上,声音也哽咽起来:“奴家一生造化,皆因宋歌公子而起。

  “公子之于奴家,无异再生父母!请小郎君转告公子,奴今后但有机缘,纵粉身碎骨,也报公子大恩!”

  ……

  西溪深处的一座草甸子上,各种不似人的凄厉惨叫声不时传出来。

  到后来,那声音已变得嘶哑衰弱几不可闻了。

  杨沅不但在摧残沈鹤的肉体,还在摧毁他的意志。

  正所谓攻身也攻心。

  他用罢了刑,坐在一堆不成人形的烂肉面前,慢条斯理地道:“你不说的意义,在哪里呢?他们是你的生死兄弟?

  “你死了,他们却可以高官厚禄,快活一生。每逢你的祭日,他们都不会想起你来。不如你招出来,让我去试试运气啊?

  “他们人多势众的,我不可能一直这么走运,说不定,我这一去,就死在他们手上,你就报了仇了,不是么?”

  “嗤~~”杨沅说着,左手抓起一把盐沫子往那堆烂肉上徐徐撒下去,

  又拿起一块通红的烙铁,烙在了那堆烂肉上,跟做烧烤似的。

  茅屋里,传出了沈鹤虚弱而崩溃的声音:“好!我说,我说,你愿意去死,那你就去,我说了,我说……”

第135章 钱塘江上潮信来

  夜晚的西溪,宛如遗世独立,暮色为它笼罩上了一层不真实的面纱,如梦似幻。

  远处,有渔火闪烁。

  那是一条小船上的渔人,正在做着晚饭。

  鸭哥坐在船上,几尾肥鱼在他脚下跳跃着,徒劳地想要逃回水里去。

  鸭哥把手脚绑了石头的那具不成人样的尸体,缓缓顺进了水里。

  它很快就没进了水里,看不见了。

  鸭哥叹了口气:“这儿的鱼,可得有一阵子不能吃了。”

  “也没什么,有些事情,只是看见和没看见的区别。这江河之中,哪天不溺死一个两个的。”

  杨沅坐在船的另一头,一边往炉里添着柴禾,一边说。

  那茅屋里血腥味太重,一时半晌用不了了。

  “世间万物,你吃我,我吃你。你不吃我,我还吃你,不过是一个轮回罢了,想开了,也没什么。”

  鸭哥觉得此时的二郎有种大德高僧的感觉。

  因为他说出来的话,让他觉得高深莫测,似乎非常的有道理,但是又禁不起细琢磨。

  一琢磨,就处处都是破绽,根本听不懂。

  油热了,杨沅提起一尾草绳拴着的已经改好刀的大鱼,把它滑进了油锅里。

  “嗤”地一声,鲜香的味道便散溢开来。

  ……

  鹿溪看着煎成金黄色的鱼,满意地点点头,开始加放各种佐料,加水。

  这是最后一道菜了。

  她现在沉迷于发明、烹制各种美食,她必须不断给自己找事做,才不会让她陷入无尽的焦虑之中。

  她现在总算明白,杨大哥刚刚去世的那几天,二哥为何总是在忙。

  有时一些明明可以托付给别人做的事,或者一些极小的事,他都抢着去做。

  他,只是不想让自己闲下来。

  可这般忙着,她瘦了。

  因为她不只忙,还吃不下,睡不着。

  一个时不时就能研究出一道让老饕赞不绝口的美味的人,自己却没有胃口吃饭。

  鹿溪甜甜的圆脸,已经清减得快要瘦出尖下巴来。

  她那双甜美的卧蚕眼,现在也老是带着黑眼圈儿。

  因为一沾上枕头,她就会忍不住胡思乱想一些可怕的画面。

  这些画面,远比她想象二哥哥跟盈歌小娘子去了北国,你侬我侬朝夕相伴还要让她揪心。

  她满腹的心事,却又不能对阿爹吐露半句,那不是凭白让他为自己担心么。

  ……

  杨沅原来所住房间隔出的一个雅间里,丹娘和青棠坐在位置上。

  桌上摆了几道精美的菜肴,以丹娘开酒家熏陶出来的眼光,也觉得这些美食无可挑剔。

  那个小厨娘,真的很会烹调美食。

  丹娘自问厨艺要比那个小厨娘还要高明一些,但是人家会研发新的美食品种。

  高下,由此立判。

  丹娘很清楚,假以时日,鹿溪将会是一位“天厨”、是“鼎俎家”、是“菜将军”。

  任何一个行业,开创一个源流的大宗师,那都将是高高在上的。

  而她所引以为傲的厨技,在人家面前将不堪一击。

  “好啦,这是最后一道,我调的一种新式鱼羹,丹娘姐姐,你尝尝味道如何。”

  鹿溪捧着盛汤的瓦罐走了进来。

  今天亲自下厨,是因为她遇到了一位知音姐姐。

  下晚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主一仆两位女子,品尝了店里新推出的几道菜肴,并逐一点评了一番。

  鹿溪研发的新菜,本来就是推出过程中不断听取食客建议,再逐步改善完善的。

  所以,她早就吩咐了小二,客人有什么意见,要及时记下,并且告诉她。

  今日这位客人所提的意见非常中肯,所做的赞誉也是恰好搔到她的痒处。

  由不得她不亲自迎出来,见见这位客人。

  不料,这位客人竟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姐,还特别会说话。

  鹿溪从小帮着父亲打理小食店,以前根本没有多少机会出去,在同龄同性中也难得有个朋友。

  因此和这位丹娘姐姐越聊越投机,就此成了闺中腻友。

  鹿溪亲自下厨,烹制了几道她目前最为得意的美食,拿来与姐姐分享。

  同时也是希望丹娘姐姐能提出更好的建议,将这菜式继续完善下去。

  “鹿溪辛苦啦,来来来,坐姐姐身边。”

  丹娘把一张座椅拉到自己身边,紧挨着,让鹿溪入座。

  鹿溪放下汤羹,坐到了丹娘身边。

  青棠立即起身,为她筛了一碗酒。

  “呀,我就不喝了吧。”

  “那怎么成?”

  丹娘笑靥如花:“店里又不用你掌勺,担心什么。姐姐与和一见如故,今后咱们是要时常走动的,闺中蜜友,安能无酒。来,咱们小酌一口,就一口……”

  盛情难却,鹿溪也只好举起杯来。

  ……

  丹娘初来宋家风味楼,本是为了查清杨沅奇怪举动的真相。

  来到青石巷后,从左邻右舍口中,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些杨沅家里发生的事情,心中便隐隐有了一些猜想。

  但这些人知道的,显然不可能比鹿溪多。

  而且,“丑媳妇难免见公婆”,她早晚是要和鹿溪相见的。

  如此一来,不如先见见她,一方面了解一些她的为人喜好,尤其是看看好不好相处。

  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她这儿了解更多关于二郎的事情。

  但,丹娘与鹿溪一见,几句言语下来,便觉十分的投契。

  丹娘是懂得话术的,什么样难缠的人物,她都有相应的应对方法。

  可是面对鹿溪的时候,她觉得所有这些所谓的话术、技巧,统统都不需要。

  人家无招,你以何招应对呢?

  这样一个单纯、可爱、性情开朗的小女子,只要以真情对真情,就足以得到她真挚的友情了。

  所以,在鹿溪面前,丹娘也卸下了全部的伪装和包袱。

  仅仅一个下午,两人便成了一对闺中蜜友。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