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大宋的台谏官是有权向朝廷举荐和弹劾官员的。
尤其是在推荐地方官员方面,如诸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地方监司、郡守等官员时,台谏官特别有推荐权。
因为作为台谏官,他们更了解地方官员。
秦桧想让两个台谏官推荐的户部侍郎钟世明和镇江知府王循友都是秦桧一党。
“措置”是个临时的差使,但是执行差使期间,拥有灵活的调兵权。
而建康知府和镇江知府也大不相同。
镇江知府只是一个知府,而建康是陪都,建康知府是要兼任江东安抚使和行宫留守的,必要的时候,也拥有调兵权。
只要钟世明任建康“措置”,王循友任建康知府兼江东安抚使和行宫留守。
又有他忠心耿耿的大管家丁禩为江东马步军副总管,就可以把陪都建康经营成铁板一块。
秦桧这是在给秦家留退路,一旦刺杀失败并且被怀疑,又或者拥立赵璩时出现变故,便马上裹挟赵璩逃赴陪都,再立一个大宋,与临安并立。
当然,拥立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因为即便是被赵构狠狠铲除了一批党羽,朝廷中只要有他在,便仍然占据上风。
后宫里他对太后有恩,又与皇后有亲,赵璩又是两宫最宠爱的孩子,岂有拥立失败的道理。
他担心的是刺杀失败。
虽然这种可能性也很小,却不能不防。
林一飞略一思忖,便明白了秦桧的用意。
林一飞欣然道:“相爷此计甚妙。沈该和万俟卨因相爷举荐而拜相,对于相爷任命这样一个地方官员,便不好回绝。
而他二人刚刚拜相,正是官家拉拢的时候,也是宰相立威的时候,他们提名的第一个官吏,官家便不好拒绝。”
秦桧欣赏地看了林一飞一眼,一飞这孩子果然慧黠,可惜……
这时,管家何立的声音在外面急促地响起来:“相爷,有要事。”
“进来!”
何立也是秦桧的铁杆心腹,方才商量的大事虽然没必要让一个管家与闻,但也不用特意回避他。
何立急急而入,向秦熺和林一飞略一颔首,便对秦桧急急道:“相爷,镇江知府王循友向朝廷上《加九锡文》,请求朝廷赐相爷金根车,加九锡!”
秦桧茫然了片刻,不敢置信地道:“你说什么?”
何立显然也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他面带苦色地把方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秦桧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才压下了想要吐一口老血的冲动。
他现在想往建康调人,都千方百计借助他人之手,不想过于暴露锋芒。
而王循友这个蠢材,他居然上书朝廷,要为本相赐金根车、赐九锡!
受赐九锡的有好人吗?
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懿、石勒、石虎、桓玄、侯景、杨坚、李渊……
全他娘的反贼啊!
秦桧的身子禁不住地打起了摆子。
他紧咬牙关,半晌,才强抑怒气,颤声问道:“王循友……他疯了不成?莫名其妙的,上什么《加九锡文》?”
秦熺听了便觉得脑后生风,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呃……,王循友这是打算向父亲表示忠心和谢意吧?
前几天父亲决定提拔王循友任建康知府后,他就赶紧写信告诉王循友了。
他本意是想提前知会一下,让王循友对他心存感激。
毕竟,这是父亲为他打造的将来的班底之一。
可是……,他也没想到王循友激动之下,会上《加九锡书》啊。
此时此刻,看着父亲铁青的脸色,秦熺一句话都不敢说,哪敢告诉父亲是他透露了升官的消息给王循友知道。
秦桧的脑子嗡嗡的,老夫正想搞死皇帝换个更听话的傀儡,王循友这老狗……
九锡!
对了,李严曾劝诸葛亮受九锡,被诸葛亮严词拒绝。
孔明做得,我秦会之也做得。
只是……,王循友这老狗是做不成建康知府了,这一环,该让何人补上去呢?
第385章 扑朔迷离
秦桧回归之后的前两道奏本,都是给人加官进爵的。
但他这第三道奏本,却是痛斥镇江知府王循友谗谀媚上、鲜廉寡耻,恳请官家下诏罢他官职的。
为了把这件事的影响尽可能地控制住,秦桧使尽浑身解数,竭力补救,心中真是把王循友这个猪队友骂了个狗血淋头。
杨沅也很忙,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没有过过一天安闲日子。
当帮闲时,他忙。
建立“有求司”时,他忙。
向国信所展开复仇时,他忙。
加入机速房后,他还是忙。
现在,他成了清游队长,整天跟在静海和尚身边,东跑西颠,依旧是忙。
杨沅是负责外围警戒和清街任务的,因此静海的行程他都会提前知道。
静海出行时,有使团随行人员,有接伴使及其随从人员,有接待方及其随从人员,所以静海从未见到站在外围警戒的杨沅。
就连花音和小奈也是一样,谁会注意一个在外围警戒的杂役兵头儿呢。
杜让眉邀请静海和尚游西湖的时候,两个惨白脸、腥红唇的“女鬼”在等候登船的时候,站在那儿说悄悄话。
“原来这就是西湖呀,真的好美。”
“嗯,不知道少爷说的青团是什么滋味儿。”
“你个贪吃鬼,难道不是要和少爷一起游西湖才最开心嘛。”
“不对,要和少爷一起游西湖,还要少爷喂我吃青团,那才最开心。”
当时,杨沅就站在她们俩旁边不足两丈远的地方,背对着她们对外警戒。
杨沅听着花音和小奈的悄悄话,把小奈的愿望记在了心头。
等上元节事了,他会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带小奈来乘船游湖,实现她心中梦想的。
到时候,两只青团加一只象拔蚌,应该能喂饱小奈了吧。
……
机速房里进行了调整。
冷羽婵正式上位,成为了负责大宋对内军事谍报的“鱼字房”掌房。
袁成举和郭绪之做了冷羽婵的左右副承旨。
肥玉叶则调入“蝉字房”担任掌房,负责大宋对外军事谍报,寇黑衣为副承旨。
同时,郑都承还从机速房系统调了一个名叫丁羽的人,也到蝉字房担任副承旨。
也就是说,蝉、鱼两房,现在全都配备了两个副承旨。
而且……还都是男的。
这是郑都承痛定思痛,做出的决定。
薛冰欣跟着一个“该溜子”跑了,就连七品承旨的官位她都不要了。
这件事给郑都承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
眼看就年底了,过了这个年,冷羽婵双十年华,肥玉叶也有十九了,两人全都奔着老姑娘去了。
天知道她们哪天想通了,就像薛冰欣一样一走了之?
薛冰欣可是机要衙门的重要官员,掌握着许多绝密资料,要不是为她除籍的是皇后娘娘,她能说走就走?
郑都承是真害怕了,万一哪天肥玉叶和冷羽婵也突然撂挑子怎么办?
冷羽婵是内廷的人,内尚书折夫人一手调教出来的女弟子。
肥玉叶她爹则是皮剥所处置使,是个叫人一看就心里发毛的狠角色。
哪个他能不放人?
所以,郑都承痛定思痛,开始作未雨绸缪之举了。
……
腊月十二,百福日。
这一天,民间百姓会贴窗花,接百福。
“拈花小筑”的姑娘们也入乡随俗了。
她们兴致勃勃地贴起了窗花,并且对“拈花小筑”开始“扫尘”。
“菊庭”里,就只有薛冰欣一个人在洒扫。
这座院子最初住了六七个人,但是姑娘们发现杨先生似乎对艾曼纽贝儿情有独钟之后,她们就纷纷搬了出去。
她们想给杨先生和贝儿制造些便利。
但是,杨先生又亲自安排了一个漂亮女人住进了“菊庭”。
她们担心这个漂亮的宋国女子会抢走杨先生对贝儿的关心。
艾曼纽贝儿在“百福日”这天从建康回到了临安。
海伦和阿法芙老早就派了人赶去建康,催促贝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