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445章

作者:月关

  “都亭驿”现在俨然就是一座新的皇城司衙门。

  原本住在这里的一些官员、外臣,已经被迁到其他馆驿,馆驿的驿丞、驿吏和驿卒也暂时调走了。

  简单地说,这里现在被皇城司接管了。

  郑远东带着杨沅找到了木恩。

  木恩听罢杨沅所言,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

  杨沅道:“木提举,这些日子下官一直担任倭国使团的清游官,知道他们的返程时间,就是今天!

  我们必须得尽快决断,否则他们一走,真相我们将再无从查起了!”

  木恩沉声道:“事关外事,不是木某所能决定的,你跟我来,我们马上进宫。”

  本来只有木恩可以进宫,但是如果宫里有什么问题询问下来,木恩又来不及杨沅了解太多,他再出宫询问杨沅?

  此时此刻,显然是没有时间来回奔走的,只能特事特办了。

  木恩道:“郑都承,还请你在此稍待,或许一会儿宫里会有旨意下来。”

  郑远东道:“好,郑某就在这里等着,时间紧迫,木提举快去吧。”

  木恩向杨沅一摆手,急急向外就走。

  到了廊下,木恩立即高呼道:“备两匹快马,要快!”

  须臾,两匹快马牵到廊下,木恩快步走过去,对杨沅道:“快,上马!”

  木恩翻身上马,坐定身子,回头一看,杨沅一按马背,也纵身跃了上去。

  木恩立即一拨马缰,双腿一挟,叱喝一声,那马就从都亭驿的正堂前向着大门狂奔而去。

  两骑快马一前一后驰出都亭驿,向左一拐,沿着御道冲过六部桥,便径直奔向午门。

  宫中驰马,这是两宫临时授予木恩的一项特权。

  两人只在午门处匆匆接受了搜身检查,验看了腰牌并做了登记。

  一进午门,骏马依旧撒开四蹄,驰骋而去。

  宫里谁人不知天子遇刺、宰相暴毙,此时看见快马如飞,马上两人又俱着戎服,晓得必定有十万火急的消息,于是纷纷走避让路。

  二人一路狂奔,直奔皇帝的寝殿福宁殿。

  由于赵构现在昏昏沉沉的时醒时睡,有时可以直接向他请示,有时就得由两宫做主,因此太后和皇后基本就在御榻前守着。

  木恩带着杨沅快马赶到福宁殿前,甩缰下马,叫人禀报进去。

  片刻之后,内侍传见,木恩便领着杨沅急急进了大殿。

  “臣木恩(杨沅)见过太后、皇后。”

  二人被引到寝殿,隔着一道珠帘,就是赵构的卧榻,两宫正在珠帘后边坐着。

  太后韦氏道:“官家低热不退,刚刚服了些汤水,方才睡下。木卿有何要事奏报?”

  木恩叉手道:“臣有要紧大事,这是枢密院机速房官员杨沅送来的消息。

  因事情紧急,耽误不得,臣不宜转述,还请太后允许杨沅禀奏。”

  皇后吴氏乃将门之后,性情爽快,不像太后韦氏本是个婢女出身,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听到这里,吴后立即说道:“准!杨沅速速奏来!”

  “臣遵旨!”杨沅便把他对郑远东说过的话,隔着珠帘又对两宫复述了一遍。

  韦太后听了不禁惊怒道:“什么?难不成官家遇刺,竟然是倭人所为?”

  木恩道:“现在尚查无实据,但今天就是倭国使团回国的日子,朝廷须得早做决断。

  若是迟了,一日之内,他们就可出海,那便来不及了。”

  “这……”

  毕竟事涉外国,韦太后拿不定主意,不禁迟疑着看向吴皇后。

  吴皇后寒声道:“官家昨夜遇刺,倭人今日就回国,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杨沅昨夜水上所听的消息恐怕不虚。太后,我们该马上派人截停倭国使团,调查清楚。”

  韦太后听吴皇后这么说,马上道:“皇后说的是,把倭人留下,查清真相再说。”

  吴皇后见太后也允了,便匆忙取过旨意,匆匆提笔写就,加盖了两宫印玺,与兵符一起叫宫女递送出了珠帘,

  吴后沉声道:“你二人速去,调御前弓马子弟所官兵听候差遣。”

  木恩抱拳道:“臣遵旨!”急忙上前,双手接过了旨意和兵符。

  杨沅目光微微一闪,抱拳道:“臣杨沅请示两宫,若倭国使团不肯返回班荆馆,而强行闯关的话,臣该如何应对?”

  吴后杀气腾腾地道:“本宫叫你调兵去,不是当摆设的!”

  韦太后用力点头道:“对!”

  杨沅唇角微微一勾,旋即抹平,恭声道:“臣,领旨!”

  ……

  木恩和杨沅匆匆出了福宁殿,腾身上马,直奔御前弓马子弟所。

  御前弓马子弟所里,刘商秋枯坐堂上,两手托腮,正在发呆。

  昨夜携美而归,老爹虽然有些惊诧,不过,倒是欢喜更多一些。

  刘老爹已经想明白了,指望他老人家努力耕耘,怕是够呛了。

  刘家开枝散叶的重任,只能让刘商秋来了。

  可是像刘商秋这般貌美尤胜女子的男子,似乎天生都有一点自恋。能让他看进眼里,为之动心的女人实在不多。

  而刘商秋又是从小受宠,是刘家的掌上明珠,谁也不敢违拗他的心意,所以他自己不点头,刘老爹也不敢擅自作主给他找女人。

  现在儿子终于肯往家领人了,虽说这姑娘的出身……,左右不过是个妾,也就别挑了。

  所以,刘家上下对玉腰奴这个优伶出身的女子,态度倒还和蔼亲善。

  刘商秋和玉腰奴一夜春风,恩爱的很。

  今天他正想派人到“子弟所”知会一声,休沐几日,好陪一陪佳人,却传来了官家遇刺、宰相暴毙的消息。

  这种状况他还告什么假,只能赶回衙门待命了。

  昨夜与佳人一番缱绻,睡的晚了些,刘商秋枯坐半晌,正要打瞌睡,一个士兵便领着木恩和杨沅快步冲进了签押房。

  杨沅一见刘商秋在堂上坐着,便大喝一声:“青阳兄,快快接旨,披挂出兵啦!”

  刘商秋之最爱,就是“做男人!”

  他这个“做男人”可不是做榻上的伟丈夫,而是荷弓挎剑,浴血杀敌的真男人。

  陡然触动了“披挂出兵”这个关键词,刘商秋连什么人喊的,往哪儿出兵都还不知道,就两眼一睁,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按剑喝道:“击鼓、点兵!”

第397章 同道

  木恩点的全是骑兵,因为这要是步行出城,很可能追之不及。

  一百二十八骑风一般卷出了临安城。

  昨夜香积寺刚出了事,临安城中今日虽然依旧百业照开,但街上行人明显减少,所以一路奔驰倒也通畅。

  “木提举,这个时辰倭人很可能已经启程了,不如你我分兵,我往前路去拦,木提举去班荆馆。”

  木恩道:“好!”

  木恩当即带着五十个御前弓马所的骑兵和十多个皇城司的骑卒,依旧沿原路奔向班荆馆的大道。

  刘商秋道:“二郎,我和你去拦截。”

  两人领着剩下的六十余人截向运河方向。

  到了运河岸边,刘商秋勒住马儿,往上下游看了看,问道:“二郎,咱们该往下游追还是往上游迎。”

  杨沅道:“问一问再说。”

  眼看前方有一条沙船远远驶来,杨沅往河边又跑了几步,便勒马等在那里。

  待那条满载沙子的大船缓缓驶来,杨沅便向船上招手,示意它靠岸。

  那船夫见是一群荷刀持枪的官兵,急忙把船靠了岸,战战兢兢地道:“军爷有何吩咐?”

  杨沅问道:“你这一路行船下来,可曾看见过一条官船?”

  那沙船的船夫头儿努力想了想,怯怯地答道:“回军爷,小老儿不曾见过有官船驶来。”

  杨沅道:“你这船从哪儿驶来,在水上行了多久了?”

  那船夫又恭敬地回答了,杨沅便挥挥手,道:“你走吧。”

  那船夫如蒙大赦,赶紧叫人驾驭沙船离开。

  杨沅对刘商秋道:“这沙船凌晨就出来了,在运河上已经驶了两个时辰。

  既然他们不曾看见有官船,那倭船就应该还在他们后面。

  我们往上游迎一迎,找一处水域狭窄的地方设卡拦截。”

  刘商秋恍然道:“原来如此,不错不错。”

  二人领着人马往上游迎去,又走出约二里地,看到一段水面狭窄的河道。

  河边还有一个小渡口,有三两条小船在这里摆渡旅人。

  杨沅和刘商秋就驻扎在这里,征用了那几条渡船,把人马渡过河去一半,从河道两侧列阵等待。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远远便有大官船驶来,船上有宋、日两国的旗帜,迎风飘扬。

  官船一共有三艘,前边一艘是宋国的开道船,后边还有一艘宋国的护卫船,中间一艘便是倭人的大海船了。

  刘商秋一见船来,不禁振奋地叫道:“终于等到他们了!”

  刘商秋便让士兵挥手喊话,示意停船。

  大宋的“送伴使”杜让眉和“送伴副使”于吉光,需要把倭人一路送出澉浦港,才算完成这项外交任务。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