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695章

作者:月关

  这个杨学士,竟然化这么多的不可能为可能,简直是点石成金!

  金太公心中,那个不敢浮现的念头,就像一个穿着浴袍的大美人儿,若有意、若无意,时不时地就提起裙摆诱惑他一下,撩拨的他既不敢看,又想看。

  如果老夫按照杨学士的指点,金家或许真有机会……爬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哪怕是金太公已经如此高龄,他自己很可能不会看到那一天了,但是一想到那种可能,还是血脉贲张。

  “嗯,嗯,我知道了……”金老太公点着头,慢慢张开了眼睛。

  此时,他的眼中,已经多了一抹金玉贞从未在他看到过的情绪。

  那是从他成为金家老太公之后,就再没出现的一种欲望,它的名字叫--野心。

  金玉贞看着爷爷有点魂不守舍的样子,不禁好奇地问道:“爷爷,你为什么突然对杨学士的事情这么有兴趣了?”

  “啊哈,爷爷方才和杨学士一番长谈,觉得此人见地不凡,非常的了不起,所以对他的事情,便格外有了兴趣,哈哈……”

  “那当然啦。”

  金玉贞皱了皱鼻子,有些骄傲地道:“人家可是大宋的状元,而且是三元及第的状元呢。

  大宋随便拿出一个二甲、三甲的进士,到咱们高丽来,做个宰相也绰绰有余吧?

  那你说人家杨学士得相当于什么人物?自然是见地不凡啦。”

  金老太公笑眯眯地点头:“嗯,是啊是啊,听你这一说,果然是这样呢,哈哈……”

  金太公念头通达了,眉宇间的笑也轻松起来:“玉贞呐。”

  “诶?”

  “你觉得,咱们金家如果和杨学士建立一种更亲密的关系怎么样?”

  “啊?这……什么更……亲密的关系啊?”

  金玉贞脸蛋儿微晕,心情紧张。

  爷爷为什么忽然这么说,难道他知道了什么吗?

  不会是海平郡的知事崔大人,派人告诉祖父了吧?

  我就说,大早晨的不要折腾不要折腾,会被崔大人发现,那坏人偏不听。

  真是丢人死了~

  金太公抚须道:“更亲密的关系,除了血亲,当然就是姻缘啦?”

  金玉贞的脸蛋儿更红了,快要冒出蒸气的感觉。

  难道爷爷……想解除我和王家的婚约?

  金玉贞一颗心都要跳出了腔子,她垂下头,羞怯地道:“可是……可是,这有些难以启齿吧?”

  金太公颔首道:“是啊,毕竟他已经有了夫人,我们金家的女儿去给他侧室的话,有些丢人呢。”

  咳!其实,我也不是很在意啦。

  这句话都到了金玉贞的嘴边,却实在是……嗯,确实有点“难以启齿”。

  金太公想着,杨沅如今才二十多岁,就是大宋权臣,智计无双,可谓前途无量。

  如果与他结缘,有他的帮助,金家真有可能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与金家的辉煌未来相比,送个孙女给他做侧室又有什么。

  金太公拿定了主意,便道:“但是,他是大宋的状元,不是凡人。

  所以,你觉得,把你妹妹泰熙嫁给他怎么样?”

  “啊?什么?泰熙!”

  金玉贞顿时一呆。

  金太公微笑道:“是啊,如果是泰熙的话,杨学士会喜欢她吧?”

  金玉贞心里有点酸溜溜的,马上说道:“泰熙才十二岁,也太小了吧?”

  金太公不以为然地道:“十二岁还小吗?”

  高丽人的成亲年龄,比大宋这边早的多。

  各个朝代的婚姻政策都是不同的。

  比如在汉代,它是规定一个上限,女子十五岁之前必须成亲。

  年满十五岁还不出嫁,朝廷就要向这户人家罚收五倍的税赋。

  大宋国则是规定一个下限。男子年满十五,女子年满十三,就可以成亲,此前不可以。

  而高丽国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就算是高丽王室,也是很小就会成婚。

  高丽恭惠王后成亲时十一岁,贞熹王后成亲时九岁,贞显王后成亲时十二岁,你要是看他们的婚礼现场,就像是在看小孩子过家家。

  不过该国国情如此,倒真是可以嫁了。

  金玉贞慌了,偷了盈歌的男人,她就很亏心了。

  如果杨沅变成妹夫……

  要死!

  金玉贞赶紧劝阻道:“祖父大人,这件事请千万不要对杨学士提起。

  杨学士的正室妻子还没过门儿呢,而且他的正室妻子是被大宋皇帝册封过命妇的。

  在她成亲之前,杨学士不好公开迎娶侧室。况且依照大宋的律法,泰熙妹妹也还不到出嫁的年龄呢。”

  “这样啊……”

  金太公遗憾地叹了口气。

  当他意识到杨沅隐隐透露的事情不无成功的可能时,心里就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这种事情,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杨沅能够给金家的帮助实在是太多了。

  他能让完颜驴蹄那样一条丧家犬,摇身一变做了皇帝。那么,金家又为何不能成为杨学士手中的第二个奇迹?

  一旦有了这个念头,他就急切地想要和杨沅建立一种轻易无法断裂的关系,以期得到这位大宋的智者和权臣的支持。

  可是玉贞说的也在理,如果弄巧成拙那就不美了。

  金老太公叹了口气,道:“那么,此事就暂且不提了。

  玉贞呐,杨学士对我们金家,非常非常重要。

  你有助杨学士离开北国的功劳,借着这层关系,你一定要和杨学士保持密切联系。”

  “祖父大人放心,我会的!”

  金玉贞眉眼含笑地答应下来。

  这个任务,对她来说可是求之不得,以后可以奉命偷汉了呢。

第543章 一个尘劳一个忙,一自别离一得真常。

  金家为杨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接风晚宴。

  赴宴的不仅是金家的人、罗州王家的人,还有庆州地区的一群“两班尼”。

  有了白天时杨沅在书房的一番话,金老太公今晚格外注意酒席间文武两班的关系。

  在表面一派祥和的气氛下,他果然清楚地看到了文班的盛气凌人,还有武班貌似恭驯下隐忍的怨恚。

  杨学士没有说错,这么下去,早晚要出大问题的。

  这个问题,不是金家能够扭转得了的。

  但是金家既然预见到了,完全可以独善其身,甚至从中渔利!

  这个念头,使得金老太公晚宴时连一滴酒都不敢喝,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了所有人的敬酒。

  晚宴之后,“身体不适”的金老太公便突然生龙活虎起来,他把家族重要成员全都留下了。

  因为人数太多,会议是在金家祠堂召开的。

  这些人不是金家核心成员的全部,有很多金家子弟正在外面做官。

  不过,能够参与祠堂会议的都是各房的长者,足以代表该房的意见。

  这场关乎金氏家族未来的会议究竟开了多久,没有人知道。

  侍候在祠堂外的下人,只记得她们添了三回灯油。

  那灯火,从夜里一直照到天明,始终不见有人出来。

  ……

  宴会结束时,客人们纷纷散去,王善这才得到机会和儿子王帅说话。

  此前,父子二人是分别坐在不同席位上的,王善要在首席为杨沅陪酒。

  王善兴奋地道:“儿啊,杨学士已经决定在鸭绿江九连城开辟一条新的海贸航线。

  这条航线,将会全权交给我王家负责。

  你此前一直帮金家打理海贸生意,精通海贸事务。

  一会儿到为父房里来,咱们父俩好好谋划一下,看看该如何着手。”

  “好的父亲大人。”

  王帅看了一眼廊下,杨沅正与客人一一拱手揖别。

  王帅道:“儿先去和杨学士打声招呼。”

  “去吧,去吧,这位杨学士是咱们家的大贵人,你可一定要笼络好呀。”

  杨沅含笑送客人一一离开,眼见客人散尽,正要转身回厅,王帅就从长廊下微笑地走来。

  看到王帅,杨沅心中立时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可他又不好视若无睹,只好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王帅停下脚步,拱手道:“杨学士,某听家父说,学士打算另辟一条航贸线路,交由我王家全权负责。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