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758章

作者:月关

  刘太公见了,便与夫人飞快地对了一下眼神儿,看来更得女儿青睐的,还是这个言甚啊。

  刘夫人则是微现得意之色,因为之前老两口点评这三个女婿人选时,她就觉得,女儿会更喜欢言甚多些,谁不喜欢更年轻些的呢?

  何况三人之中,这个言甚容貌最是清秀俊逸。

  言甚写了一首唐诗,刘嫣然便写了一首宋诗。

  这是北宋时一位名士陈与义的诗,此人曾官至尚书,因其诗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名闻天下,被时人赞为“红杏尚书”。

  刘嫣然写这诗是为了展示书法,她用的也是瘦金体。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言甚为她研墨,正好站在她身边看她写字,那瘦金体的字,以言甚的眼光看来,比起他虽然要稍逊一些,却也相差不多了。

  而且那字虽美,身畔的美人儿却更美。

  方才刘嫣然站在船头,自杏花林中穿出时,已然令他惊艳了一回。

  此时二人站的很近,言甚只一抬眸,就能看到刘嫣然那莹润如脂玉的肌肤。

  那肌肤隐隐透出艳艳的晕红,脂凝玉润,艳若杏花,便是天然一段儿勾魂摄魄的风流。

  再看她微凝着蛾眉,玉指纤纤提笔挥毫,隐隐然又有一抹幽香透衣而出,简直是柔媚入骨啊!

  言甚不由得怦然心动。

  原本,他千方百计地接近刘家,只是看中了刘家的人脉,对于他立足临安的作用甚大。

  但是现在,他又多了一个动力。

  此女之美,令她心折。

  尤其是她的身份,她是皇妃,是赵构的女人,所以……她就是我的……

  一想到他和刘皇妃的身份,一种异样的禁忌快感便一下子充溢了言甚的身心。

  这一刻,他真的生起了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想要这个女人!

  ……

  对张宓的执刑,简直如雷霆一般。

  临安府在三司会审之前,就由刘以观亲自带队,在后市街和御待的交叉路口建起了刑场。

  皇帝御笔勾决,旨意一下,张宓就被立即押赴了刑场。

  高玉珩、何逍等三人虽然未判死刑,却也被拉来陪绑、观刑。

  长街之上,人山人海。

  当街砍头这种事,本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更何况临安百姓还真没太多机会,可以见到当街处刑这种戏码。

  就连刑部对于当街执刑都有点陌生了,他们是临时恶补了一下当街行刑的规矩流程,这才操办起来的。

  而今天要处死的张宓,他的恶行近来可是传遍了全城,不知遭到了多少人的唾骂。

  他的行刑,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四名犯人被押到刑台上,一个待斩,三个陪跪。

  刑部的监斩官还没念完判词,台上的垃圾已经堆得快有跪在那儿的四个人高了。

  “岂有此理,尔等不得喧哗,不得扬灰于市,要罚钱的。”

  监斩官大怒,吩咐捕快差役道:“去,叫百姓们肃静。刽子手,刽子手呢?”

  刽子手为了避免误伤,已经逃下行刑台,跑到一边儿去了。

  一听监斩官喊他,正从肩头往下摘菜叶子的刽子手连忙提着刀跑过来:“小人在此。”

  监斩官喝道:“去,立即行刑!”

  “午时三刻”什么的,只有明朝有这个规矩,其他朝代并不会刻意选在这个时间。

  不过,行刑大多是在中午前后,这倒是真的,但不是因为什么中午阳气重,所以要选在这个时间。

  而是因为从早上升衙当值开始,提调犯人,运抵法场,公开执刑,差不多也就到中午了。

  太早了要提前上班,太晚了要耽误下班,都是打工人,古人也是一样的不爱加班啊。

  此时,已经是午后未时二刻有余了。

  监斩官抛下亡命牌,刽子手立即提刀走上台去.

  四下里的百姓们被官差们盯着,一则担心乱丢垃圾被罚钱,二则该丢的也丢的差不多了,再丢只能撬砖头,所以也就安分下来,一个个兴奋着,只等着那不是人的畜生人头落地。

  岳班主挤在人堆儿里,认真观察着萎顿在垃圾堆里,面无人色、体若筛糠的张宓,暗暗点头。

  如果不是今日来观摩一番,他又怎么能够演绎得出如此传神的表现呢?

  这《杨沅智断藏尸案》的下部,马上就可以编排成杂剧,他这个饰演张宓的重要配角,自然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采风机会。

  现在,老戏骨心里有数了,他相信,他一定能把张宓演绎的很好。

  刘府这边,刘嫣然题诗之后早已随母亲离开,茶水蜜饯、文房四宝撤下,刘太公热情款待了三位客人。

  从他席间频频和言甚对话、吃酒,林教授和南风员外就知道,恐怕刘老太公是相中了言甚。

  酒席宴尽,告辞之际,言甚忽然道:“贵府嫣然姑娘,一手鹤体字飘逸若仙,独具韵味,学生很是喜欢。

  不知老太公可否将嫣然姑娘的墨宝赠与学生,让学生好鉴赏学习一番。”

  刘老太公听了,不禁莞尔一笑。

  女儿一向对陌生男子不假辞色,今日却为言甚和诗了一首。

  这言甚如今又索要女儿写的字,看来这是两情相悦了啊。

  刘太公老怀大慰,女儿的终身终于有了着落,以后只需要操心那个不省心的儿子了。

  他欣慰地一笑,说道:“自无不可,这字,言公子只管拿去。”

  林教授和南风迟站在旁边,什么城府都已兜不住他们难看的脸色了。

第578章 一幕毕 一幕启

  夜色已深,仁美坊中一片寂静。

  中瓦子却是一派繁华。

  岳佩莹和颜青羽久居北地,后来又去了西夏,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繁华如昼的夜。

  颜青羽只是好奇,岳佩莹则是女孩子喜欢逛街的天性。

  所以两人相约,在医馆闭馆之后,便到了中瓦子。

  买些小玩意儿,吃些小吃,忽然看到一处勾栏,挂着“杨公智断夹墙案”的牌子。

  杨府里那帮女眷,以鹿溪夫人为首,居然正往里走。

  岳佩莹抿嘴儿一笑,道:“杨家这几位夫人真是有趣,到勾栏里看别人演她们男人。

  也不知道这杂剧班子找个什么人演杨沅,走,咱们也去看看。”

  二人特意等着鹿溪、丹娘她们把已经显怀的盈歌护在最中间,进入勾栏以后,他俩才走过去,也买了张票进去。

  后台,卢承泽一身儒衫,正拉着贴了两撇鼠须即将登台的岳班主说话。

  “今儿下午,我看过你们那场演出了,很多地方都不够准确,也不够细腻……”

  岳班主翻个白眼儿道:“你哪位?”

  “咳,我乃都察院中一小吏,就在杨佥宪、卢御史他们身边做事的。

  关于这桩夹墙藏尸案的始末,我最清楚不过,我觉得你可以把你的剧再改改,将会更加生动。

  尤其是配角的刻画,配角不仅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更加精彩,还能够通过与主角的互动,丰富人物之间的关系。

  一个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配角,才能让主角也更加鲜活,正所谓红花还需绿叶陪衬……”

  “班主,该登台了!”杨沅扮演者出现了,冲着岳班主脆生生地叫了一声。

  岳班主本就听的不耐烦了,但……人家是都察院的人,哪怕只是一个小吏,于他而言也是官人,不好冒犯。

  这时可算有了借口,忙赔笑打断了卢承泽的话:“这位官人,小老儿马上就要登台了,实在抱歉。

  而且你看,现在每场演出都是爆满,小老儿实在无暇再改‘剧籍’(剧本)了。”

  “无妨!”

  卢承泽微微一笑,便从袖中顺出一本由他亲笔所写的“剧籍”。

  “我甚喜看剧,对杂剧亦颇有研究,这是我以你现在的剧情为基,重新编写的剧籍,送给你了。”

  还有这好事儿?

  岳班主赶紧接过来,顺手翻了翻,字字工整娟秀,一水儿的小楷,比印刷的还规整。

  随意扫了几句台词儿,太有感觉了,同样一句话的意思,从这本子上的台词体现出来,就格外地有感觉。

  这可是当朝探花郎很是用心地创作的剧本,以他的才情文笔,又确实是了解整个案子详细内情的人,那写的还能不好?

  可以做为公案剧的经典,流传千古了好嘛。

  岳班主大喜道:“官人不要润笔之资?”

  “不要!”

  “那么,请问官人尊姓大名,小老儿给官人题上名讳。”

  “呵呵,送你了就是你的,某不必留名。”

  “好好好,小老儿这杂剧班子,一天演出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

  今夜,小老儿就好好拜读大作,若来得及,明天上午,小老儿就重新编排剧情。”

  “好!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们的戏!”

  他的剧本,的确比岳班主写的生动多了。

  岳班主的剧本里,一共只有两个角色比较生动,一个是青天大老爷杨沅,一个是丧尽天良的张宓,其他角色都是脸谱化的陪衬人物。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