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769章

作者:月关

  杨沅说着,还轻轻抬了抬手臂,向刘嫣然姐弟示意了一下。

  “你们看,伤势不重,我打算明天就回都察院上值了。”

  他怀疑寇黑衣那冷不防的一招“刀中藏剑”手下留情了。

  从事后的调查来看,也印证了他的这个想法。

  枢密院派去抓捕寇黑衣的人伤了不少,但没有一个是被他用刀砍伤的。

  被迫用刀时,他用的也是刀背。

  “那就好!”

  刘商秋松了口气,瞟一眼姐姐,决定助攻一下:“我六姐听说以后,慌得跟什么似的,生怕二郎你有个好歹,不亲自来看看你,那真是茶饭不思了。”

  “嗯?”鹿溪、丹娘、羽婵、冰欣等女听了,不约而同把一双妙目向刘婉容看去。

  刘婉容嫩脸儿一红,掐死弟弟的心都有了,连忙掩饰道:“二郎对奴家有救命之恩,二郎受伤,奴家岂能不予关切。”

  杨沅打个哈哈,道:“追捕寇黑衣的人还没找到踪迹?”

  因为杨沅受了伤,现在养伤在家,所以很多事情他了解的不是那么及时。

  刘商秋道:“没有消息,这小子一下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杨沅点点头道:“他在皇城司经营多年,后来又去了机速房。

  他不仅了解我大宋谍探各种手段,对于各处关隘也知之甚详。

  他想藏匿或潜逃,自然不易抓捕。”

  杨沅沉吟了一下,道:“寇黑衣身份已经败露,留在临安再无意义,所以他一定会走。

  追捕还要继续,尤其是通往金国的各处要道,要严加盘查。”

  顿了一顿,杨沅又解释道:“此举,未必能抓到他,但是可以给他或他的同党制造障碍。

  以前为了不暴露寇黑衣,哪怕金国那边已经知道咱们的秘谍身份,也不会动他们。

  现在不同了,让寇黑衣及其同党的消息轻易传递不回去,才有助于咱们的人及时撤离。”

  刘商秋颔首道:“我明白,郑都承也是这么吩咐的。”

  杨沅道:“金国和西夏穿一条裤子,西夏秘谍那边……”

  刘商秋道:“你放心,自从我知道寇黑衣此人可疑,就已对他知道底细的派遣西夏的秘谍,全部做了调整。”

  杨沅松了口气,道:“不管如何,现在挖出了潜入机速房的金国秘谍,又解决了假会子案,临安可以安稳些时日了。”

  刘商秋却脸色凝重地道:“可是,枢密院提审何七七和他手下那些匠人,从他们口中得知,在他们被抓捕前,已经运出了大概两百万贯的假会子、假交子。”

  杨沅听了不禁皱起了眉头。

  北宋时期平均年财政收入在六千万贯上下,南宋时土地和人口虽然比北宋时少了,但财政收入却常年保持在一亿贯以上。

  按照这个比较,两百万贯似乎不多。

  但足足两百万贯本不该存在的货币流通于市场,尤其是只流通于临安一带的话,那么造成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更何况,之前这些金国秘谍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假会子,所以朝廷这边对于市面上出现大量足以以假乱真的假会子一事进行了封锁,金国间谍那边也不会张扬。

  可现在金国间谍已经失去了继续造伪钞的能力,这两百万贯假钞虽然会对大宋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以大宋庞大的经济体量也还是消化得了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金国秘谍主动自曝,让百姓们知道会子、交子已不可信,恐慌会让货币流通陷入停滞,那时造成的损失将不可计数。

  杨沅心中的危机感又起来了,沉声道:“所以,金国在我大宋,还另有一伙人,他们是负责把假会子、假交子散布到市面当中去的人……,必须得把他们揪出来,而且要快!”

  刘商秋道:“是的,此事非常严重,沈相、魏相、汤参政都分别下达了命令,机速房、皇城司、户部、临安府,四方各派干员,正在联手侦破此案。”

  杨沅想了一想,缓缓道:“要想把大量的假交子假会子顺利散发到市面上,最好的渠道就是通过商贸……”

  杨沅摇了摇头,道:“我看,我且不忙着回都察院上值了,就以伤势未愈为由再捱些时日。正好趁机暗中查访。”

  杨家现在有很多生意,涉及到诸多方面,如果想从商业渠道查找假会子的来源,杨家天然有着优势。

  鹿溪等女听说杨沅要以剑伤未愈为由暂不上值了,心中顿觉欢喜。

  夫君若不去都察院上值,哪怕需要私下去查访假会子的来源,留在家里的时间也比点卯上值要多的多。

  正值青春年少的她们,哪能不希望自己的夫君多些时间陪伴她们呢。

  ……

  刑部大牢外,进奏院监官苏乔、南风迟员外,相继被放了出来。

  经过仔细调查,这两位确与此案没有关系。

  走到阳光下,苏总编不禁仰天唏嘘,他也就是上值时摸摸鱼,一门心思编小报,怎就受了这等无妄之灾?

  南风迟却是满怀的庆幸,他是个商人,而且是个很有实力也很有名气的大商人,交游自然广阔。

  可他哪能知道他接触的那么多人,究竟是人是鬼?

  何七七在他印象里,是个很和气也很讲诚信的作坊主。

  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金人,竟然潜伏大宋已经这么多年呢。

  二人正唏嘘间,他们各自的家人便涌了过来。

  苏总编的夫人、南风迟的儿子,手里分别拿着柳枝,要先为他们扫去一身晦气。

  二人一个站在道左,一个站在道右,正由家人扫身,一乘二人抬的小轿就从道中间忽闪忽闪地走了过来。

  二人抬眼望去,就见这顶从刑部大牢里抬出来的轿子上,坐着一个极妖娆的女子。

  眼如秋水,眉如细柳,腰肢细细,不堪一握。

  和他们一样,也是从牢里出来的,可那轿中佳人却不似他们一般沮丧。

  虽然,女子那身烟云纱的轻衫,也因住了几天大狱有了褶皱,但她的神情却依旧婉约从容,犹如一朵风中的芍药,妖娆而又不失雍容。

  苏总编的八卦心再度暴发了,动容道:“此女是谁,她的小轿竟可直趋狱中相接?”

  正为他“扫晦气”的夫人顿时恼了,手中的柳枝便由扫改成了抽:“还看,还看,你这记吃不记打的老东西,若不是你和李巧儿勾勾搭搭的,怎会有这牢狱之灾。”

  水芙一双妙眸瞟来,看见苏总编老夫妻的这番举动,不禁莞尔一笑,便风姿优雅地过去了。

第584章 徐徐展开

  水芙坐在辇轿中,唇边带着一丝淡淡的笑。

  小轿转上了大街,行人渐渐稠密。

  人群中,来自于临安十几位高官权贵家的小厮、书僮、车夫,在看到水芙姑娘已经出狱后,便悄然散去,给自家老爷报讯去了。

  水芙被抓后,不少高官权贵明里暗里向都察院施压,要求放人。

  他们的理由是,水芙乃临安名妓,迎来送往的不是高官就是名士,交游者都是这一层次的人,其中有人出了事,与水芙姑娘何干?

  况且,水芙姑娘作为十二花魁之一,名头甚是响亮,无端把她抓起来,已经引得民间非议之声四起。

  因此,他们要求,若都察院有证据,那就尽快提交证据交有司审判。若是没有证据,便须尽快放人。

  都察院当然拿不出证据,这位水芙姑娘有什么私密的事情,大抵都是在床闱之间与人谋划的。

  无论什么行动,都不是她亲自去做的,要找她的证据,何其难也。

  也许,真正能证明她是谍探的,只有寇黑衣一人。

  但寇黑衣又迟迟不曾落网,就算落了网,他也得肯招出水芙才行。

  因此,在机速房始终拿不到水芙涉案的证据的前提下,郑远东亲自拜会了都察院朱倬,二人一番商量,既然如此,莫如放了水芙。

  现在还有两百多万已经印制完成的假钞在外面,这些假钞要流入市面上,也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

  因此,不妨把水芙放出去。

  如果水芙真是金国间谍,现在配合她的人抓的抓,逃的逃,许多事她就得亲力亲为,到时候不仅能把她再抓回来,还能通过她揪出更多的潜藏者。

  水芙坐在轿中,随着轻颠的轿身,轻盈的身子也是微微上下起伏着。

  她知道,她虽然被放出来了,而且有许多人替她上下打点了,机速房和都察院怕也不会轻易打消对她的怀疑。

  不过,有什么关系呢?

  你们以为,老娘与那不见下落的数百万贯假钞有关系?

  呵呵,不好意思,老娘真正的任务只有一个:陪达官贵人上床。

  水芙唯一的使命,就是利用色相和高明的床技,吸引诸多的达官贵人成为她的入幕之宾。

  然后,或者用话术引导,或者用关怀体贴,做这些达官贵人的倾听者。

  听他们得意洋洋时的吹嘘,听他们失意沮丧时的抱怨,听他们尔虞我诈时的互相贬低……

  或关乎民生、或关乎经济、或关乎治安、或关乎军事,或关乎朝臣们之间微妙的关系,亦或是一些官员对天下大事的态度和立场……

  她提供给那些达官贵人的,不只是绝色的容颜和曼妙的身体,还有叫人身心愉悦的情绪价值。

  而她获得的,就是在这样的倾听中,获取的大量最真实的,通过其他方式根本了解不到的重要情报。

  请问,你怎么抓我的把柄,又怎么防?

  想到这里,水芙微笑起来。

  那迷人的微笑,看花了路人的眼。

  一个挑担的路人,随着她的辇轿依依不舍地扭头,一脚踏上了路边摆摊小贩的干蘑菇上面。

  ……

  晋王、沈该、魏良臣、汤思退几个人在晋王府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晋王虽然摄政了,但也只是在朝会的时候入宫,在皇帝的御座旁边放一把椅子主持朝会。

  平时他是不会擅入皇宫的。

  这位鹅王虽然放荡不羁,但是大事从不含糊,他才不会恃宠而骄,做出太过分的事儿来。

  他们四位大佬召见了机速房都承官郑远东、皇城司提举木恩还有临安府通判刘以观。

  这三位现在是负责调查假会子案的三方主要负责人。

  但是听取三人汇报后,几位大佬的脸色却不太好看。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