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852章

作者:月关

  如果你够听话,我会央求二郎让你做我的陪房丫头,明白吗?”

  多子怯生生地道:“是,多子孤苦伶仃一人,唯有你在庇佑,自然唯你之命是从。”

  姬香满意地道:“这还差不多,你看二郎要做监军,我就能帮他许多,你除了往那一躺,还会什么?

  可不要生出非分的念头来,你斗不过我的。”

  多子委屈巴拉地道:“人家没有……”

  “没有就好。”

  “才怪!”多子在心里偷笑了一下。

  看她一口长刀在手,威风八面,以女剑圣自诩的样子,没想到竟然那么不抗打。

  难怪以前侍奉主人,都要花音和小奈陪侍,我还以为你是有多大方,敢情是因为你太废物。

  呵……那你拿什么跟我斗,女人要征服男人,哪有用男人一般手段的。

  真是个小废物啊我的姬香妹妹。

  你就等着被我踩在脚下吧。

  ……

  “我也要去!”

  次日,听说东瀛三女可以陪他前去军中,冷羽婵马上主动请缨。

  薛冰欣虽然羡慕,可她大腹便便的,自然不能凑这个趣。

  “带几个真正信任的人也好。”

  鹿溪接收到冷羽婵求助的眼神儿,温柔地替她说项起来。

  “军队自成系统,你此去就算是做将领,临时任命,也难得将士拥戴,更何况是叫将士们本能抵触的监军了。”

  杨沅一想也好,羽婵原本就是搞情报工作的,倒也用得上。

  见杨沅答应下来,冷羽婵大感兴奋,二人定情就始于当初一起出海,缉拿亦商亦盗的大食人。

  如今有种重拾当日美好时光的感觉。

  杨沅让她们先行准备,自己则先去殿前司报到,见一见将要共事的武将们。

  殿帅赵密亲自接见了杨沅。

  杨沅本就出身于军队系统。

  反正自从他考上了状元,军队系统的大佬们都很坚持这一点。

  当初杨沅刚考中状元时,如赵密一般大佬,在文官们面前,都是挺胸腆肚,扬眉吐气的。

  再加上之后杨沅和军队系统走的也很近,所以他是大宋朝廷里极少数身为文官,却不为军中大佬们所排斥,反而较为亲近的大臣。

  监军制度,从夏商周时开始,一直到现代,虽然职权范围和具体形式一直在改进,但从未消失。

  赵密唯恐杨沅不明监军职责,在军中大将们面前露了怯,很是耐心地给他讲解了一番。

  除了监视军将、记录赏罚,监军还负有运输补给、沟通诸军、在朝廷和军将之将上传下达之要务。

  杨沅听罢,便表态道:“多谢殿帅提点,本官明白了。此战关系重大,而近来朝廷多事,难保不会有人不顾大局,趁机在粮草补给上做文章,某身为监军,必然督促此事,以免将士后顾之忧。

  至于具体的军事行动,杨某一不限前军主将权柄;二不限前军主将用兵之法;三不限前军主将进退攻守之策。”

  赵密听了这“三不限”,不禁大喜,对杨沅愈发地欣赏了。

  这是多么通情达理的“甲方”啊,不愧是从我们军伍中走出来的状元!

  赵密马上在节堂升帐,传即将奔赴前线的各部主将来见。

  军鼓震震,禁军刀手左右侍立。

  殿帅赵密高坐白虎屏风下的公案之后,在侧方搭了一座,便是杨沅的座位。

  众将领披甲唱名而入,三通鼓罢,尽皆到齐。

  赵密便为杨沅一一介绍。

  两淮作战,主要分为东西两军。

  淮西战场,以建康都统制邵宏渊为主帅。

  淮东战场,以殿前司选锋军都统制李显忠为主帅。

  二人麾下,各有统制、统领等将校多人。

  此外,在两淮地区本有屯驻大军,如镇江、池州、鄂州、荆南、兴元、兴州等地。

  每支屯驻大军的兵力从一万至六万不等,也各有地方上的都统制节制兵马。

  此番是因为前方战事失利,而朝廷急于在官家返回临安之前收复失地,因此派出三衙禁军,配合屯驻大军,共同发起反攻。

  赵密介绍的很是仔细,努力让杨沅能听的明白。

  在杨沅听来,东路军、西路军都是由三司和屯驻军构成。

  但是,两路军中都有不同系统的军队交叉安排的现象。

  比如说东路军中,就有西路屯驻军的一些部队。

  而西路军中,也有一些东路屯驻军的部队。

  同时,像李显忠做为东路军的主帅,同时又是殿前司的都统制,他的一些老部下,这时却划在西路军辖下。

  而且,新老皇帝的交接,朝中权臣的更迭,新官家对军队进行的改革,使得此时整个大宋的高层军队人事正处于调整动荡期。

  一朝天子一朝臣造成的军事主官的调整;

  依附于秦桧、万俟卨等权相的将领随着他们的倒台而产生的调整;

  还有因为新制改革考核结果产生的调整……

  所以,这种临时混搭的军队构成,加上高层将官的调整动荡,会不会对这次战役产生很大的影响?

  杨沅不太确定。

  作为一个军事的门外汉,而且此前对于大宋军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不能贸然发表意见,否则马上就得和这些将领们产生冲突。

  而且他也不认为,自己在不了解军事,也不了解大宋军队的前提下,能够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单纯的质疑毫无意义。

  不成,我得把贝儿带上,蜀中无大将,贝儿做先锋……

  杨沅一面含笑见礼,和诸部将领打着招呼,一面暗自思索。

  其他几女都好办,可贝儿的模样,也不知能不能搪塞过去……

  从殿前司回来,杨沅便先去了趟拈花小筑。

  贝儿正在林荫下,指点李凤娘行军布阵之法。

  贝儿本是欧洲一名担任过军中将领的女骑士,但欧洲的战术、战法乃至由于兵种的构成、兵力的多寡,与宋国大不一样,所以有着诸多的不同。

  但是,战争的基本逻辑、战术的基本运用原理是没有区别的。

  她在阅读《武经七要》等宋国这边的兵书后,两相结合,取长补短,然后把她的心得体会讲给李凤娘听,倒也头头是道。

  而李凤娘本就是岳家军中大将李道的女儿,兼之从小顽劣,以前是不学女红厨艺,不学教经女诫,对于军事却是从小耳濡目染。

  因此这师徒俩说是一个教一个学,倒不如说是相互参详。

  贝儿和李凤娘聊的正投入,杨沅便到了。

  “贝儿,跟我去杨府。”

  杨沅见李凤娘也在,便没有当场说出用意。

  贝儿一听,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她期期艾艾地道:“现……现在就去吗?人家要不要准备什么礼物?完全……完全没有准备呢。”

  杨沅一呆,方才明白她是误会了要去给鹿溪敬茶,正式过门儿。

  杨沅忍着笑,道:“不用备什么礼物,我们走,时间赶的很。”

  杨沅说罢,拉起贝儿就走。

  李凤娘拄着大剑,气呼呼地道:“叔父,你又跟凤娘抢师父。”

  “去,自己玩去,实在没事就去陪陪宁儿。”

  杨沅挥挥手,拉着艾曼纽贝儿就走了。

  “人家才没玩,人家在学兵法。”

  李凤娘在后面气愤地抗议,杨沅充耳不闻,拉着贝儿扬长而去。

  “二郎,人家见了鹿溪夫人,应该怎么说啊,需要跪下敬茶吗?”

  “二郎,不准备见面礼,真的不失礼吗,鹿溪夫人会不会不高兴?”

  贝儿忐忑不安,一路不停地问着,直到进了杨府,被领到花音和小奈面前。

  杨沅已经决定让她们扮太监了。

  因为之前带着肥玉叶她们去北国时,就曾让她们扮做军士,每日都要乔装,还是蛮辛苦的。

  这一回身边带上几个小太监做监军随从,装扮比较简单,就能避免这个麻烦。

  但是,贝儿一头金发虽然问题不大,容易遮掩,蓝色的眼眸也好办,让她跟在身边,尽量不与外人亲近接触就行。

  主要是她的五官,人家不用特别注意的盯着她看,也是能注意到的。

  所以杨沅把她领来,让矢泽花音和椿屋小奈两位易容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贝儿这才知道杨沅突然把她拉来做什么。

  时隔数年,能够重回戎马倥偬的沙场,贝儿还是很兴奋的。

  她生怕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因此顾不得杨沅的戏弄,赶紧穿戴起来,扮成男装,站到杨沅等人面前。

  杨沅眯起眼睛看着一身男装的贝儿,金发暂时笼到帽子里去了,只看五官的话,鼻子尖了些,眼窝也比较深。

  这一点倒也好办,南方苗瑶、西域羌胡,都有类似的特征。

  只是她的五官眉眼组合起来,那种特有的欧式风格,比较……

  “似乎问题不大呢。”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