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913章

作者:月关

  “嗖!”

  杨沅一箭射出,关博良身旁一个山贼惨叫一声,一头仆倒在地。

  多子击掌娇呼:“将军神射!”

  杨沅老脸一热,其实他箭法真的不错,曾经在弓箭社认真习练过的。

  不过他更擅长用弩,弩也比箭更容易瞄准,弓箭的话,他确实有些手生了。

  对于这一箭产生的美妙误会,杨沅倒也没有解释。

  多子赞美出声了,刘嫣然虽然没说话,近处看去,那薄薄帷纱下的眉眼上,也满是崇拜之色呢。

  杨沅又搭一箭,再次瞄准了关大寨主的后心。

  “嗖!”

  一箭射出,关博良疼呼一声,重重摔在了地上。

  跑在关博良身边的两个山贼略一犹豫,便撇下他不管,自顾逃之夭夭了。

  这时候,自然是“爹死妈嫁人,各人顾各人”了。

  杨沅那枝雕翎箭,射穿在关博良的大腿上。

  待我就任以后,这箭法得好好练练了。

  杨沅默默地反省着,淡然吩咐车前护卫:“那人是贼头儿,抓来车前问话!”

  车前侍卫这才明白,杨帅原来是有意留那人活口。

  立即就有两名侍卫提着刀,快步赶了过去。

  寨主被擒,众山贼更无斗志,立即崩溃,四散而逃。

  最后侥幸逃脱的,最多不过十来个人。

  跪地投降和受伤被抓的山贼三十多人,其余的全都变成了挂在马鞍上的人头。

  这边打扫着战场,就有三骑迎向一直在山坡上做“壁上观”的二十多名骑士,喝问他们身份。

  那短髭骑士忙拱手道:“吾等是旅人,行路至此,看见官兵拿贼,不敢打扰,故而避让等待。”

  说罢,他翻身下马,把刀往得胜钩上一挂,自怀中取出“过所”。

  他把“过所”拿在手中,高举着双手,向那三名骑卒走去。

  到了近前,短髭骑士献上“过所”,马上骑士欠身接过,翻开一看,便是微微一怔。

  “过所”中,竟然夹着三张“官交子”。

  短髭骑士赔笑道:“诸位将士英武不凡,却不知是哪位将军的部下?”

  那骑士沉着脸,仔细验了“过所”无误,将其中三张官交子夹在指间,“过所”抛还回去。

  夹在指间,是为了一会儿要分给两位袍泽。

  如果先揣起来,人家究竟给了多少,可就说不清了。

  他抛还过所,说道:“我家杨大帅,乃大宋右谏议大夫,潼川路经略安抚使、知潼川府。”

  短髭骑士听了目中奇光顿时一闪,他就是听说潼川路新任帅臣杨沅即将上任,这才匆匆赶回来的。

  想不到竟在此处碰到了。

  虽然听说这位杨子岳是得罪了官家,所以才被逐出京师,那也是他轻易巴结不上的大人物啊。

  却不想竟然有缘在此间遇到。

  短髭骑士急忙把“过所”揣进怀中,再拿出来时,里边又夹了几张“官交子”。

  他把“过所”再度奉与那名宋军骑士,赔笑道:“某乃蓬州吴家家主吴渊,正是潼川之民。

  杨帅牧守潼川,便是潼川民之父母。父母大人在此,为人子女者,安有不拜谒问安之理。

  劳烦将军禀报杨帅一声,可否容吴某马前拜谒,聊表敬慕之意!”

第676章 蓬州客

  杨沅此时正在亲自审问那些被俘的山贼。

  山贼们听说这位将军竟然是刚刚走马上任的潼川路经略安抚使,顿时吓了个魂飞魄散。

  谁能想到,他们只是为了打劫两个美人儿,居然劫到了潼川之主的头上啊。

  虽然说剿捕山贼需要劳师动众,这笔买卖对官府来说太不划算。

  可是如果他们真的动了这位安抚使,那潼川路官府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得把他们一个个绳之以法。

  杨沅可是“路”的经略安抚使,相当于一省的军政一把手。

  一时间,被抓的众山贼都暗恨寨主,你亲自去踩点儿,却连人家的身份都没打听明白,这你也敢劫?

  孰不知这位关寨主打着踩盘子的幌子,实则是带了两个亲信去山外镇上逍遥去了。

  这次发现有一股官兵护送了一位贵人,贵人身边有两个人间绝色,只是他顺道的发现。

  一俟知道杨沅是潼川最大的父母官,众山贼立即哭诉起了自己的不幸。

  那口吻,大抵和下海的小姐们差不多,离异的爸,生病的妈,未成年的妹妹,渣男的他……

  总之,沦落至此,不是别人牵累的就是别人害的。

  这些山贼也是一样的口吻。

  他们这些人所说的落草的理由,倒未必没有真的,但杨沅也清楚,哪怕他们所说的悲惨全都是真的,他们所做下的恶,也早已十倍于曾经受到的伤害。

  哪怕其中确实有人曾经披过一张人皮,他们现在也是一群灭绝了人性的畜生,杨沅会为之动容才怪。

  倒是刘嫣然从小不曾经历过这些,听的为之动容。

  杨沅却是懒得听他们卖惨,他想了解的是这些山贼人数的多寡,山寨的所在,平时为恶的范围。以及通过他们的角度,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形。

  这里已经属于潼川路范围,是他将来的治下领地和子民,自然要从各个角度去做些了解。

  这时,三名骑卒返回来了,杨沅听说是蓬州吴家的人要见他,不禁微感惊讶。

  略一思索,他便吩咐那员正将:“甘劲军,你带他们去一边继续审,我不要听他们废话,捞干的问!”

  甘正将答应一声,挥手喝令士兵们把那些山贼拉去了一边。

  杨沅这才吩咐那名骑卒把吴家家主带过来。

  四川的吴姓大族现在有两支,一支是本地吴姓,就是蓬州吴氏。

  这一支吴姓从唐末时候就兴起于蜀中,最辉煌时是蜀中七大望族之一。

  从北宋中期开始,蓬州吴氏开始日趋没落,现在只是蓬州一地的名门,在整个蜀中已经排不上号了。

  另一个吴姓,就是利州西路的吴氏军事集团。

  两个吴家并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如今驻扎四川的西军三巨头,祖上都不是四川人,而是清一色的甘肃人。

  就像杨沅现在入主潼川,他姓杨。

  利州中路的杨政也姓杨,但这两个杨大帅自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吴渊独自一人快步赶到杨沅车前,车前站着数人,但是从服色和气度,也能一眼认出杨沅是主。

  所以不用那士卒介绍,吴渊就已趋身下拜,毕恭毕敬地道:“蓬州吴渊,拜见杨帅!”

  此时,刘嫣然已经带着多子避进了车子。

  杨沅微微颔首:“起来吧,本官正去赴任途中,不想竟路遇我潼川缙绅,倒是有缘。”

  吴渊一听喜动颜色。

  任你是封疆大吏,想在地方上如臂使指,也少不得要拉拢地方士绅为其所用。

  只不过,如果等着这位封疆大吏自己来选择拉拢对象,他吴家可未必排得到前面。

  名次越往后排,以后在这位封疆大吏面前的话语权就越小。

  被拉拢的越晚,从这位封疆大吏手中获得的好处也就越小,可能最后保个平安,一切照旧,也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然而,现在正处于夔州路和潼川路交界地带,马上进入潼川路,自己是第一个接触到这位未来的潼川之主的。

  只要抱紧了杨沅这条大腿,还怕吴家不能发达?

  至于说杨沅恶了朝廷,绝了拜相的机会,那又怎样?

  对吴家来说,那可是县官不如现管,杨沅在潼川一直干下去才好。

  吴渊马上道:“久仰大帅威名,文能拔得三元之魁,武能夺得灵壁大捷,合纵使四海臣服,断案有神目如炬。

  大帅如此英明神武,从此为潼川之主,乃我潼川百姓之福。小民听说之后,欢喜的那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小民本来正有生意在襄阳,急急忙忙撇下一切就往回赶,只盼能亲迎杨帅大驾,亲聆杨帅教诲,不想竟有幸在此遇到大帅。

  若非遇到大帅,这伙山贼必然就是小民遇到了,恐怕那时就要性命不保。大帅实是小民的救命恩人,恩帅请受小民三拜!”

  吴渊说罢,立即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杨沅的唇角轻轻抽搐了几下。

  这位仁兄好歹也是巴蜀一方豪门的家主,这马屁拍的……这么露骨的吗?

  杨沅这回亲自上前,扶起了吴渊。

  毕竟……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听着确实飘飘然的很舒服。

  吴渊这才有机会细看杨沅长相。

  身姿挺拔,剑眉星目,看着虽然年轻,但顾盼之间,已有一种睥睨万物的森然气度。

  吴渊不由得更加信服。

  多子轻轻掀着一角帷幔,好奇地窥视着外边动静。

  吴渊目光忽然扫来,多子急忙放下帷幔。

  但吴渊眼光挺贼的,多子放下帷幔的速度虽快,还是被他窥见了容颜。

  虽然只是一刹,便觉丽光照人,眼前都有乍然一亮的感觉。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