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945章

作者:月关

  四口长剑纷纷折断,时寒又道:“入溪,你来还鞘。”

  刘入溪拿起四口断剑,一一插入鞘中。

  四口断剑都是被周无翼拗断,长短相差不多,但有细微差异。

  刘入溪还剑入鞘时,也是随手拿的剑鞘,未必就是原剑原鞘。

  时寒又道:“小潘,你来混剑。”

  这些人都是军头儿,常年在战场上杀人的主儿,方才虽有犹疑,一旦有所决定,却极果决。

  潘泓岳也不含糊,将四口剑插入一只瓮中,抱着瓮背转身去,一阵摇晃。

  时寒道:“我是老大哥,我最后一个选,你们拔剑吧。”

  周无翼道:“既然如此,那就年纪最小的先来,小刘。”

  刘入溪笑道:“先与后,一个鸟样,听天由命罢!”

  他大步上前,随手抓住一口剑,一按卡簧,拔出短剑,把剑鞘一甩,将断剑摆到了桌上。

  潘泓岳笑道:“该我了。”

  他也举步上前,如刘入溪一般拔了一口剑。

  最后一口剑是时寒的,时寒上前,拔出短剑。

  此时,桌上已经摆了三口剑,都是剑柄抵着桌沿,以此对齐。

  时寒把他的剑也放了上去,放到其余三口剑的最左边。

  四人一起往桌上看去。

  无需用尺子量也能看出,四口剑的断口虽然都是参差的,但第三口剑最短一些。

  其余三人脸上紧绷的肌肉不约而同地放松了一些。

  潘泓岳看看桌上四口剑,忽地一笑:“他娘的,赌钱的时候,怎不见我手气这么好?”

  他也不想死,但事已至此,他倒也洒脱。

  潘泓岳退后三步,向其他三人一一抱拳。

  “时大哥,周大哥,刘老弟,潘某的身后事,还有潘某的家眷,就拜托三位兄弟了。”

  时寒、周无翼、刘入溪三人并肩而立,向潘泓岳肃然抱拳一揖。

  时寒道:“小潘,我等今后,待你家人必如亲人,谁若有违此誓,神憎之,鬼厌之,死后堕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潘泓岳点点头:“我去调兵,几位兄弟可寻个由头往太尉府里候着。一会儿待我到了,可能要委屈几位兄弟一番,莫怪。”

  潘泓岳说罢,整一整戎装,大步而去!

第703章 可以上路了

  杨政接过药碗,那药汤黑褐色,闻着便极苦。

  杨政似乎早就习惯了,喝着竟全无异色。

  一碗药汤喝罢,用手帕擦了擦嘴,挥手示意了一下侍奉汤药的郎中。

  郎中会意,收拾了药碗,在两名杨政亲兵的监护下,背起药箱退出了卧室。

  杨政是去年末才检查出患了肝瘤的,依照郎中诊断,这是绝症,若换一个人,现在就已去世了。

  杨政身体底子好,再加上有足够的财力调养,这才撑到现在。

  杨政也从早期的厌食、腹泻发展到现在腹部持续胀疼难当。

  不过,他必须撑下去,至少撑到安排好后事。

  可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眼见说服不了诸将,才决心以雷霆手段达到目的。

  这个郎中是西川名医,自从聘请入府,就受到严格管制。

  杨政是担心自己的病情一旦泄露出去,会引起意外的变化。

  忽然,一阵喧哗声传来,杨政霜眉一皱,不悦道:“外面何人喧哗?”

  但,本该守在寝室外的侍卫却没能如往常一般及时回答,而且,室外还传来了清晰的刀剑撞击声。

  杨政脸色一变,穿着一身小衣就下了榻。

  他鞋也没穿,赤脚抢到墙壁边,一把摘下了他的七星宝刀。

  院中四处,刀光剑影。

  杨政经营多年,忠于他的兵马还是很多的。

  当然,这兵马并不驻扎在帅府里,但帅府里两百多名侍卫,也都是绝对的忠耿耿耿。

  潘泓岳领兵抵达帅府是很顺利的。

  这里本就是一座边城,最高首脑不是知府、知州,而是兴元府御前诸军都统制杨政,是军政府。

  有兵马调动来去,乃是常事。

  更何况还有时寒、周无翼、刘入溪等人暗中策应。

  但,进入帅府之后,就要靠硬碰硬的打进去了。

  府中处处刀光剑影,潘泓岳则领着数十名亲兵,直接杀奔杨政的卧房。

  杨政提刀走出卧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他的侍卫正个个以一当三四,陷入刀光剑影的苦战之中。

  潘泓岳在十余名护卫的簇拥下,正穿过激战的一个个小团体,缓步向他走来。

  杨政微微眯起了眼睛:“小潘!”

  潘泓岳站住了,按刀站定,欠身道:“太尉。”

  杨政冷冷地道:“你这是……要造反?”

  杨政虽老,余威犹在,哪怕潘泓岳已经存了必死之心,见到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畏之意。

  他沉声道:“不,末将只反太尉,不反大宋。”

  杨政想了一想,缓缓问道:“哪里出了问题,叫你铤而走险?”

  潘泓岳道:“掌书记陈涿光往定军山去做什么,太尉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何必明知故问。”

  杨政恍然,轻呵了一声。

  潘泓岳道:“末将追随太尉逾二十余载,一向敬重太尉。今事已至此,太尉,不如给自己留个体面吧。”

  杨政放声大笑,随着咳声起来,他才止住笑,缓缓拔刀出鞘,沉声道:“杨某一生,为战而生,以杀证道,若死在刀下,那也算是兵解了。

  如今既已提刀在手,安有束手就缚之理。小潘子,来吧!让老夫看看,你这几年,有多少长进。”

  潘泓岳轻轻摇了摇头,缓缓拔刀出鞘。

  老太尉是他敬重的人,如果非要送老太尉上路,那也得他亲自来,岂能让杨老太尉被乱刀砍死?

  那不该是这位迟暮英雄的死法。

  但,这时候,杨福和杨禄被推搡着押解过来。

  “爹!”

  “爷爷!”

  这一子一孙一叫,虽已形销骨立,却仍虎眸贲张的杨政杨直夫,登时泄了杀气。

  扭头看一眼他唯一的儿子和长孙,杨政举起的刀,缓缓地垂了下去。

  潘泓岳怜悯地看着杨政,低声道:“太尉,末将保证,令子与孙,绝不会受到牵连。”

  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一个才干庸碌、性格懦弱的杨福,一个妻妾成群却一无所出的酒色之徒,还有一个智商顶多十一二岁的小傻子……

  太尉一世英名,从一介无名小卒,直到今日俨然一镇王侯般的存在,子嗣却是这般不争气,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出息?

  听了潘泓岳这番话,杨政闭上眼睛,仰天长叹了一声。

  刀,呛然落地。

  彼此相交相知数十载,他相信潘泓岳的承诺。

  事已至此,他还能如何选择?

  杨政一生杀戮之重,致有“虎将”之称,此虎谓之西方白虎,主杀伐之神兽。

  可是,哪怕儿孙再不争气,在迟暮之年的他眼中,也是超越了其他一切的,必须庇护的存在。

  ……

  杨沅安排好了定军山的一切,着令韩金勋暂摄裘皮儿职权,自己则押解着徐夫人,带着裘氏一家回南郑。

  重伤未愈的陈涿光乘着一辆车子,加上裘家家眷的车队,绵延一路。

  陈涿光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南郑,太尉要知道栽赃成功才能动手。

  可是这个动机,他又不能直白地告诉杨沅。

  杨沅就算真是太尉的族弟,这才刚刚认下的亲戚,对方又是钦差,他也不敢轻易信任,以如此秘密相告啊。

  可如此一来,杨沅觉得他伤重,须静养,不宜奔波,他就没理由拒绝杨沅的好意了。

  也罢,就这么回去最多也就慢了两天,来得及。

  陈涿光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他们可以慢慢而行,杨沅却不想伴着大队缓缓而行。

  定军山发生的这些事,他需要尽快见到杨政商量。

  杨沅觉得,有定军山之事的发生,再加上陈涿光发现的书信,他应该有把握说服杨政,放弃交兵于吴家的打算。

  此事已经被他知道,杨政便也无法再对彼此勾连密谋的时寒等人进行报复打击,但双方的关系却必然因此恶化。

  这种情况下,只要他晓以利害,杨太尉审时度势,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老太尉不就是想为子孙谋划吗?

  他做为小叔爷,替杨政承担起照料这些晚辈的责任也就是了。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