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96章

作者:月关

  他马上把纸卷收了起来,问道:“送去哪里?”

  杨沅道:“巾子巷,春风楼,玉腰奴姑娘。”

  鸭哥顿时满脸八卦:“二哥,你在春风楼里有相好的啊?”

  “相好个屁!出去你可别乱说!叫鹿溪听见,我弄死你。

  “你就给我把这东西送去春风楼,亲手交给玉腰奴姑娘。

  “记住,不要告诉她我是谁,也不要暴露你和我的关系。”

  “好嘞!”

  鸭哥笑嘻嘻地答应一声,又听杨沅嘱咐了几句,便转身离去。

  ……

  巾子巷在太平坊北面,官称市南坊,俗称巾子巷。

  因为这坊内有一家著名的幞头铺子。

  由于朝廷在坊内设了一家惠民药局,所以也有百姓称这里为惠民巷。

  “春风楼”就设在这个坊里。

  刘商秋摇着小扇,缓步登楼,公子风采,卓尔不群。

  一些姐儿们见了他的丰姿,便自惭形秽起来,竟然不敢上前搭讪,只把一双秋波,缠缠绵绵地绕在他的身上。

  常妈妈得了讯儿,眉开眼笑地迎了出来。

  “哎呀,刘公子来啦,可是要找我们玉腰姑娘?”

  刘商秋停步一笑,颔首道:“正是,玉腰姑娘可得闲么?”

  “得闲,得闲,我们玉腰姑娘可就惦念着公子你呢。

  “公子快请上楼,老身这就去喊玉腰姑娘,叫她好生打扮一番,再来陪伴公子。”

  蝉翼姑娘扶着一位醉酒的客人正在下楼,听到这里,不禁酸溜溜地嘁了一声。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刚入行的小歌伎么?

  凭着一首歌、一个小故事,走狗屎运的成了我们“春风楼”的头牌红姑娘,还有没有天理了?

  我倒要瞧瞧,你就只凭一首歌,能红到什么时候!早晚有一天,老娘还是要踩到你的头上。

  一间单独的妆阁房内,一位红妆丽人正对镜而坐,眉眼都懒得舒展开来。

  这女子正是玉腰奴。

  她是歌舞伎,不宿在“春风楼”里,因此在这里没有闺房,只有一间专属妆阁,也就是化妆间。

  她的妆阁不算大,只有摆放梳妆台和挂衣架的地方。

  即便如此,在春风楼拥有一间专属妆阁,那也是头牌特权了。

  桌上摆着花钿和脂粉,可她坐了半天了,却仍是一副清汤挂水儿的模样儿,根本没有心思打扮。

  玉腰奴本是一个刚入行的小歌伎,名气不显。

  虽然赚的不多,但也足够她拥有很好的生活了。

  所以,玉腰奴很满足。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和蝉翼、裹梅、一捻红几个小姐妹一起出去游玩。

  她们先去青石巷子尝了些小吃,又去后市街上买东西。

  她的人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改变的。

  三个小姐妹挑选头面的时候,玉腰奴不想买那么贵的妆饰,便一个人走出了头面店。

  这时,她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人。

  那人戴着一顶竹笠,竹笠压得很深,遮住了他的眉眼。

  那人说,他有一首很好听的歌,问她要不要。

  玉腰奴确实担心过他是坏人,但是旁边那条小巷并不深,

  街上行人如织,只要她喊上一声,马上就能惊动一群人。

  所以,她还是心动了,鼓足勇气,跟着那人进了小巷。

  没想到,那人还真的给她唱了一首曲风新鲜,曲调优美的歌。

  那人还告诉了她一个故事。

  一首《花妖》,再配合那个令人缠绵悱恻的故事,故事发生地又是临安,一下子就叫她声名鹊起,火遍了临安城。

  可是,她不能一辈子就靠这一首歌撑着啊。

  现在,她又到哪里去找那个奇人呢?

  那个奇人在教完这首歌后,就悄然走掉了,没有留下名姓,也没向她索要报酬。

  玉腰奴原本对于做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歌伎也是很满足的。

  可是,当她攀上高峰以后,她回不去了。

  就算她还能坦然面对声名地位的起起落落,她也受不了曾经小姐妹的冷嘲热讽。

  自从她一举成名,连常妈妈都对她毕恭毕敬以后,昔日那些好姐妹便与她渐行渐远了。

  她们不再和她亲近,不再和她串用胭脂水粉、首饰头面,

  而且她们明里暗里,总是对她极尽嘲讽贬低,现在玉腰奴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呢!

  既然你们这样,那本姑娘偏要站在你们头上,永远站在你们头上!

  可是,发誓容易,她凭什么呀?

  她的姿容、她的歌喉、她的舞姿,在人才济济的临安城,算不上独一无二。

  她需要一首歌,需要一首独一无二的新歌,一首不逊于前作的新歌,狠狠打她们的脸。

  可是,那个奇人去哪了呢?

  有时候,玉腰奴甚至会怀疑,那个人会不会是一个神仙,游戏人间,兴之所至,才随手指点了她一下。

  仙人啊,我宁愿你不曾指点过我,已经享受过无上的风光与荣耀,我如何还回得去从前?

  你这不是要逼死我么?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小厮的声音:“玉腰姐姐,你点的’索唤’到了。”

第105章 不开心的国舅

  玉腰奴不耐烦地对外面道:“我不曾点过‘索唤’。”

  外边小厮有些惊讶地道:“奇怪,那闲汉说的信誓旦旦的,什么后市街宋歌楼。

  “小的也纳闷儿呢,这不午不晌的,怎么会这个时间送‘索唤’,小的这就叫他走。”

  玉腰奴哼了一声,不再理会。

  但,转念之间,她就一下子惊跳起来。

  后市街?

  那正是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地方啊!

  宋歌楼,是送歌人吧?

  妆阁的门“哗”地一声打开了,玉腰奴穿着亵衣,披散着头发就冲了出来:“你站住,他人呢?”

  她一边说一边向正走开的小厮后边张望。

  小厮被她急迫的模样吓了一跳,忙道:“那闲汉正在楼下候着。”

  玉腰奴拔腿就要往楼下跑,忽然注意到自己的穿着,忙又站住:“你去,快把人请上来,快快快。”

  小厮心道,就一个送索唤的闲汉,还用得请?

  不过,玉腰姑娘现在红着呢,东家都不敢得罪的,他哪敢说个不字。

  小厮急忙下楼去了,玉腰奴匆匆回到房间,换好衣衫,随意挽了个髻,也来不及精心打扮,便开了房门,站在那儿翘首盼着。

  一会儿功夫,小厮领了一个年青人上来。

  瞧那人肤色黎黑,貌不惊人,玉腰奴也不晓得他是不是就是那位奇人,那晚她实在没太注意那人的身形长相,这时自然也就无从比较了。

  玉腰奴强抑着激动,等鸭哥提着食盒走到近前,便不动声色地对小厮道:“好了,你且下去吧。”

  说完,她把鸭哥让进妆阁,赶紧把房门一关,便回身紧紧盯着鸭哥,忐忑地道:“小哥儿,你……你是……你是那晚后街巷的那个人么?”

  陆亚心中大奇,我家倒是住在后街巷,可我也不认识你呀。

  那晚是什么意思?这小娘儿跟杨二哥不会真有什么关系吧。

  陆亚便道:“姑娘,在下与姑娘并不认识,只是受人之托,给姑娘送点东西。”

  玉腰奴一愣:“送些什么?”

  陆亚便把食盒打开,里边并没有什么吃食,只是放着一个纸卷儿。

  陆亚捧起食盒,笑道:“那位宋歌宋公子说,这里边,有三首诗词,有词牌的直接就有曲子可以套用了,至于那诗,相信姑娘你也有合适的曲子套用。

  “那位宋歌宋公子,希望姑娘你能把三首诗词传唱出去,还要叫人晓得,这三位都是今科的考生,他们这诗词,是在望海楼观潮时……”

  陆亚把杨沅对他的交代,和玉腰奴全部交代了一遍。

  他希望玉腰奴能利用她现在的名声,把这三首诗词,迅速传唱开去。

  他还要求,借这三首诗词,若有若无的,也要替“水云间”酒家扬扬名。

  至于陆游等人那边,从中也是大有好处的,杨沅并不会损一方肥一方。

  要知道,唐朝时候科举采用糊名制的时间也就武则天、李隆基时期各实行了几年,其余都是不糊名的。

  因此家世背景和名气,对于一个人科考高中有着重大影响。

  不知多少人借诗词刷名望,诗词怎么传扬出去?就是靠青楼。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