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995章

作者:月关

  她会偷偷摸摸下床,换一身新的小衣,去打盆井水,濯洗自己的衣裳。

  她的衣袍质料自然是极好的,早不是在峨眉山上时所用的粗布衣料了。

  只不过,她并未察觉这其中的区别,她正在悄然适应着这种变化。

  杨沅让刘嫣然操办,给刀妃妃家里准备了丰厚的聘礼。

  杨沅还委任了一位迎亲使者,寒千宸。

  这一次,寒千宸不是去勘察矿藏的,实际上是去测绘地理的。

  这位迎亲使者的真正任务,就是测绘出最精准的从大宋到大理的详细道路情况。

  杨沅如此大张旗鼓地给大理国刀氏下聘,此事一传开,一下子就坐实了一个原本只是暗中流传的传言。

  那就是,杨抚帅好美色。

  于是,各方豪绅巨室再来拜见杨沅时,最常携带的就是美女。

  川峡地区山水钟灵毓秀,历来都是滋养美人的地方。

  再加上历代每逢动乱,川峡地区都是南北贵族避难的最佳选择,会带来很多美女。

  而且四川毗邻金、西夏、吐蕃、大理诸国,民族浑杂情况更多。

  所以天长日久下来,川峡美女自然如天上群星璀璨。

  而且此间女子汇聚了天南地北各处美女的优点。

  因此,想搜罗一些美女敬献于抚帅,还是很容易的。

  甚至还有人给杨沅找来了一些混血美女,有白皮肤的,有棕眼睛的,比之汉女,身材尤为火辣。

  杨沅虽然有意强调自己好色的真象……

  但吴家有了眉真,大理有了刀女,一时间也差不多了。

  可是,有时候不想要也是个麻烦。

  无奈之下的杨沅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后宅接见前来拜访的各地豪绅,并且由嫣然和多子给自己作陪。

  一旦有人送上礼单,杨沅看也不看,立即转给嫣然和多子负责。

  这两个人一个曾是大宋的皇妃,一个是在本来历史上,做过皇后-太后-皇后-太后的女人。

  因为她实在太美了,美得那位新任皇太子不克自持,哪怕受到天下毁谤,也执意把她这位皇太后立为了自己的皇后。

  这两个女子的绝色美貌,何止是万里挑一。

  再加上长久的宫廷生活,熏陶出来的气质仪态,雍容华美,罕有人及。

  因此,她们两个将那些送来门来的美人儿遣回去的时候,谁也挑不出理来。

  很快,各方豪绅大户便明白了一个道理。

  杨抚帅好色还挑食。

  家世不尊贵的,他不要。

  姿色不及刘皇妃和那个东瀛美人儿的,他不要。

  这可就不好办了。

  杨沅也总算求了个清净。

  梵清对此全都看在眼里,对杨沅的印象倒是大为改观了。

  这人虽有所好,尚能有所节制,那便不会放纵丧志。

  这一日,有人来到府中,一副兴冲冲的样子。

  很快,得了信的杨沅一副兴冲冲的样子冲出了书房。

  梵清很自然地闪身出来,要保护杨沅同行,却遭到了杨沅的拒绝。

  “今日我要去的地方不方便你去,你就留在府上吧。”

  杨沅说完,扳鞍上马,带着一众侍卫随那报讯人扬长而去。

  梵清站在那儿,表情有些受伤。

  她已经习惯了陪在这个男人身边。

  但是,杨沅刚刚虽然说的婉转,态度也很温和,却让她心中刺了一下。

  她忽然发觉,原来……我只是一个外人啊……

  ……

  三台山上,杨沅在萧千月的陪同下,兴冲冲地测试了一系列的新式火器。

  手雷、地雷、炸药包、一窝蜂火箭……

  但最让他看重的,还是枪。

  杨沅虽然不懂具体的制造,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哪怕他说的只是他所知的一些简单的原理和构造,就足以让这个时代的匠人,对于火枪的概念有了更正确的思路,少走了弯路,也少了探索的过程。

  杀伤力感人,顶多用来骚扰吓唬人的“喷火枪”,直接被越过了。

  他们的研发直接进入了火铳阶段。

  火药的精度,现在已经达到了标准,

  火绳枪的技术其实也不难,杨沅一说,匠人们就懂了。

  但,难的是钢铁制造工艺的提高。

  千锤百炼的精钢也不是没有,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无法进行大量生产。

  不能大量制造,那就没有普及的价值。

  而能够批量制造和装备的武器,就只能用更劣质一些的钢铁。

  如此一来,管状火器为了不被火药炸碎,管壁就需要足够厚,所以,它实际上应该叫“火炮”。

  这种端在手里的迷你小炮,就是火铳。

  只不过,有了杨沅的描述,萧千月他们制造出来的火铳与历史上发明的火铳还是有区别的。

  他们这种火铳介于火铳和鸟铳之间。

  因为,粒状火药、定装火药、瞄具刺刀什么的都有了。

  只是因为钢铁质量的原因,它还无法真正成为取代冷兵器的关键。

  冶金技术……

  谈到这个,杨沅也是两眼一抹黑。

  “萧先生,你们认不认识善于冶金的匠作大师?”

  萧千月皱着眉轻轻摇头。

  “那就找,公开招募,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精于冶炼,我潼川经略安抚使司,便不惜重金也要聘请。”

  杨沅轻轻叹息一声,只可惜他不能把官职授受于工匠,这是独属于天子的权力。

  而工匠可既不属于恩荫,也未参加科考,武官序列也靠不上。

  不然的话,他的招贤令一出,一定轰动天下。

  如今,只能以重金打动人心了。

  萧千月道:“这火铳现在就卡在冶铁上,可这方面,萧某也束手无策。

  既然这火充还不符合抚帅的要求,那是不是除了这几枝样品,就先不造了?”

  “不,哪怕它现在还不是我心中最理想的武器,也要造。”

  杨沅道:“不造,如何发现大量制造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

  “不用,如果发现在使用中,它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杨沅道:“现在的火铳,还不能取代刀枪剑戟,但也不是毫无用处的烧火棍了。造,本官自有用处。”

  川中各地在杨沅的安排下,都组建了民团。

  杨沅决定,等他迁府治到剑州后,就利用剑州团练试操火器。

  火器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冷兵器,它在使用中必然形成全新的战术。

  而且,这种全新的战术必然催生新的军事制度。

  在它还不能取代冷兵器的前提下,贸然就用已经制度成熟的正规军去尝试,一旦出了问题,那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而用民团试验磨合,就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杨沅嘱咐道:“萧先生,火器严重依赖后勤,而且损坏率要比刀剑高的多。

  所以,制造标准越精密越好,必须严格统一。

  这样,一旦有损坏,而辎重物资不能及时运到,拆卸损坏的火器,也能重新拼装一支仍然可用的火器。

  尤其是弹药,如此才能通用。”

  萧千月郑重点头,道:“如果要大量制造,那就要另建工坊,大量招募工匠。

  抚帅打算把这个地方,设置在哪里?”

  “设在……蓬州吧。”

  杨沅微微一笑,投桃报李,也该让吴家尝到点甜头了。

  而且军工厂设在那里,龙州的硝石矿运输过去也方便。

  同时,蓬州附近就有铁矿。

  杨沅打算把在他前程未卜时便果断投靠他,为了他孤注一掷的吴家,打造成一个军火商。

  吴家获益,就能让川峡地区更多的豪门世家,看到投靠他所能获得的丰厚回报。

  火器研发基地放在潼川府,火器制造基地设在蓬州,火器训练基地放在剑州。

  而它的第一次实战检验,杨沅打算放在大理。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