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面王仔
少顷,所有百姓跪倒在地,爆发出了巨大声浪。
“方大人不能走啊...”
“太子殿下千岁!!”
“我他妈让你乌鸦嘴!打死你!”
.......
人群秩序开始消散,无数百姓用力推搡着前排的卫兵。
方正一见状眉头大皱,大吼一声:“都给我住手!”
一嗓子吼出,人群再次安静了下来。
景帝此时坐在大堂淡淡的看着外面,心中一片欣慰。
太子的民望有了,那就是喜事一桩。
方正一站在门口向内看了一眼,眼神与景帝对视。
就见景帝点了点头,于是高声喊道:“恭迎陛下!”
郭天养委屈到想哭。
狗日方正一,没进宫已经开始抢咱家的活儿了吗?
景帝起身,迈步朝门外走去。
待身着龙袍走出门外,原本跪在地上的百姓立刻又兴奋起来。
集体磕了一个头。
接连就是山呼海啸般的喊声:“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不少百姓纷纷垂泪。
皇帝,天子这样的称号虽然时常听到,但那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一个人。
像太阳,像月亮,虽然你明知道他在那里散发着光辉,却是永远无法触碰。
可如今这些被拯救的灾民竟然感到自己真真切切的触碰到了太阳。
桩桩件件的救灾活动,生活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发生了扭转。
再没有比这深刻,更直观的体会了。
声浪依然在呼啸着,没有一丝停止的意味。
景帝突然被这股声浪震慑住了!
怔怔的站在原地,心潮澎湃,一股股热血涌上心头。
是了,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极少会再出现。
而如今面对这些感恩戴德的百姓,景帝有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但是下一秒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意味深长的看向了方正一。
方正一也看向了景帝,淡淡一笑。
景帝回过头来,看向人群:“平身!”语调平顺但却有力。
郭天养紧跟着喊了一句。
周遭百姓纷纷起身,抻着头看向景帝。
就见景帝表情逐渐柔软,接着带着一股悲悯之情,高声道:“朕,来迟了!”
咦!?方正一心里一惊,连忙看向景帝!
怎么回事儿?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朕没想到南方灾情已经严重至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此乃朕之过也。”
“朕,有愧于国家,有愧于百姓!”
景帝还是满脸悲悯,语速不快不慢,节奏拿捏的已经近乎完美了。
方正一看的呆了,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已经让他看出老戏骨的深厚功力了。
好家伙...我还是嫩呐!原来您才是表演界的大手子,记笔记!!
两句话一出,周围百姓又开始抹泪。
时不时传出两声陛下万岁。
“所以,自今日始朕决定免去灾区三年税赋!”
“流离失所者分发土地,自行耕种。”
郭天养凑上前来,展开圣旨读起了分田,免租细则。
百姓们听着,眼泪熠熠闪烁着泪光,但是又带着兴奋。
待圣旨宣读完毕,景帝唤过新任知府,嘱咐道。
“朕走后,切记勿扰百姓,无为而治!”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朕会时刻关注这里。”
景帝这边还在说着什么,方正一突然看见了人群里竟然有不少眼熟的商贾聚在一块。
忍不住走过去。
开口笑道:“大家好呀,本官要走了!”
“方大人!方大人!”
孙甲城跟王启寻挤在人群里,看向方正一的眼光有些担忧。
皇帝亲临,自己犯了这么大的事儿,这些天都没有睡好。
自己的把柄可还在人家手上呢!
方正一也看见了孙甲城,对视一眼后,高声道:“大家安心做生意,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平平安安!”
“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给本官写信,课不能让你们白报!”
“你们的孩子现在都怎么样啊?”
听方正一说这话。
不少人商贾顿时愤愤不平起来,看向方正一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异样。
原本只有报课前三名给补课,架不住大家意见太大,索性方正一就全帮他们集中到一块补了。
补课自然不是补文化课,自己都没啥文化,补个屁!
当然是教做人!
一群小富二代集中到一块,方正一想也没想直接打包送到工地。
特意找了桃源县的人当监工。
挫折教育,全是挫折,一点水分没有。
这群孩子免费搬了一个月的砖。
回到家后,不但那股子颐指气使的劲头被磨没了,反而多了几分呆头呆脑。
总之回家之后个个都听话......
“怎么都不说话?难道本官没有把你们孩子教好吗?”
一群商贾强忍着泪水,怒吼道:
“谢大人!好极啦!!”
第269章 回桃源县
回京的车队启程了。
相送的百姓呼声震天,一直涌到了路旁,陪着走了好远。
不少人还喊着方大人慢走之类的话。
方正一看不了这个,直接躲进了马车中。
待走出去老远才算松了一口气。
下了马车换成骑马。
马车实在是不怎么舒服,能骑马还是骑马来的好。
车队分成两队。
桃源县一队,景帝的龙辇则是在后方。
或许是想儿子了。
自打百姓逐渐脱离视线,红光满面的太子就被叫到了龙辇中,也不知父子二人说着什么。
方正一这边则是谢闲陪着,还在继续汇报着建江的情况。
“老爷,咱们出来带了十万两,这次花了不少。”
"该入府库的都已经入了府库。"
“扣除帮助那些老弱孤寡的费用,现在账上有十五万两,加上良田两千亩,画舫一座,风花楼会所,还有上好的宅子两套。”
“离开前都已经安排好人管理了。”
“主要是商贾的咨询费跟一部分工人的中介费,还有广告设计费,风花楼会员费.....。”
“两千亩土地已经安排农户去种植红薯,免租五年。”
“还有这是您让从刘洵那扣下的珠宝。”
谢闲说着拿过身后背着的包袱,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不少漂亮首饰,簪子手镯之类的东西。
方正一满意的点点头:“还行!这一趟不白来!”
“给我留一千两拿去给报社弄点福利,十万两回县里归库。剩下的兄弟们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