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面王仔
方正一毫不客气的回怼了他一眼。
艹,出来混的手下蠢点没什么,但是最恶心的是当老大的没担当!
你个没出息的糟老头子,缩头怕事,竟然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群臣也是神色莫名,互相用眼神传换着信息。
方正一玩这一手是着实给大家整懵了。
朝廷里那点弯弯绕大家都门清,帮对手说话可奇了。
方正一不是小心眼么?这次怎么这么大度。
不过细一想,他好像还不是那么小心眼,就嘴贱,起码当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没有仗着特权故意为难过谁。
景帝眼中带着一丝笑意的看着众人的反应,问方正一道:“说的颇有些道理,那你认为该如何判罚呢?”
“臣认为...让他保持原职,戴罪立功。臣想新樟县的情况没有人比孙盛更了解,而且他是吃过亏的人,相信他认识到错误之后能迅速整改,百姓的生活也能及时的有所改观。”
“依臣来看,惩罚孙盛不是目的,目的是让百姓生活好转,临时换新官接任孙盛恐怕会白白的浪费许多时间,这是臣的一些浅见,还望陛下三思。”
群臣暗中啧啧称奇。
对方正一的形象开始在心中调整。
虽然这家伙脑子跟正常人不太一样,但现在看有一个好,办事好像都是冲事去的。
就这一点,你别说...啧!你还真别说...
“你们的意见呢?就没有一句想说的么?”
景帝都直接问了,而且方正一也挑了个头,大家自然不能再冒充鹌鹑。
李岩松好整以暇开口道:“回陛下,老臣认为方都尉所言有理,孙盛在任日久,如果改弦更张恐怕要扭转百姓生活就要耗费更多时间了。”
“老臣也相信,经平万县一行,孙盛也应该大有心得,这一点旁人无法比拟。”
“至于如何惩罚,还是交由日后再慢慢考量也不迟。”
李岩松话音刚落,群臣附和声响起:“臣等附议,李公老成持重所言有理。”
方正一嗤笑一声。
妈的!
我出的主意,夸到他身上了,一群双标狗。
耳听着一句句的声援,孙盛那颗心更加活泛了起来,泪目的看着方正一。
好人...这才是真正的好人啊,以前竟是误入歧途了。
什么正人君子,什么清流大儒...虚伪!
景帝思虑再三,对孙盛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在替你求情,那朕可以网开一面,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给你一年时间一年后朕会派人来新樟县考察,若无改观,后果你知道吧?”
孙盛涕泪横流,下跪叩首:“罪臣定当肝脑涂地以陛下天恩!”
......
第891章 你想回去做官吗?
是夜。
杨风帆寻了一家口碑上佳的酒楼,在三楼的最高处为景帝等人准备了一场丰盛的晚宴。
经过一天的奔忙,众人早已经是腹中空空,饥饿无比。
众人大快朵颐,好不快活。
酒宴正酣,景帝唤来方正一持着酒杯,凭栏远望。
方正一不知景帝要说什么,一口一口的饮着小酒,看向街景。
此刻的街面依旧人气非常,不少百姓挂着灯笼还在做买卖,路人也是往来其间,讨价还价。
良久,景帝感慨道:“正一,这一趟微服私访,朕获益良多。”
“朕常想,只要遵照祖制,遵照圣贤书所言便能大治天下。所以宽商一事,朕一直不敢轻易决断,今日见此景,朕方知你是对的。”
“商贾的力量被轻视已久,如今因为你一再谏言,力图求变才能让这么多人打开眼界。”
“朕欲在横江府施行平万县内的办法,再另设专司商事衙门,你觉得如何?”
方正一道:“陛下想在横江府继续扩大宽商的范围,臣当然同意,一开始臣就打算在整个横江府推行,只不过朝中阻力太大,如今再看应该已没有多少阻力。”
“至于新设衙门的事,臣建议还是暂缓....一切都在初期,还是让百姓自由生长为好,过早的干涉,只怕这根苗还没开花结果便已经被扼杀,如果陛下真要成立新衙门,那应当是约束官府为重,而非约束百姓。”
“不过,臣认为最方便的办法,还是陛下派锦衣卫,按照平万县的办法协助地方衙门。”
“陛下既然锐意求变,为何不在这向其他诸公说起?”
景帝不置可否:“此事还是要回去正式商谈,但是说起锦衣卫,你不在任上,清闲了这么久有何感?”
方正一抻了个懒腰,醉眼带着些朦胧:“说实话,儿臣通体舒泰!”
?!
这个混账这点倒是一点没变,还想找个话茬问问他想不想官复原职。
结果就说个这?
景帝哼了一声,淡淡道:“当初朕将你从桃源县请来,你也是辞官不做,到如今还真是一点没变,你就那么不愿意做官么?”
自觉有些失言,但方正一也不慌。
毕竟跟景帝处这么长时间了,又是一家子,没啥好慌的。
方正一道:“恕臣直言,能不能做官对臣来说并不重要。臣视权财如浮云,今生只求对得起自己就够了。”
景帝笑了:“如何才算对得起自己?”
方正一有些微醺,看着楼下的人流,眼中带着些回忆:“陛下看这些升斗小民他们的生活看似过的去,但是却担不起什么风险”
“他们无权无势,终日奔波,可以任人欺压,眼见父母老去,病痛缠身却又束手无策,终其一生都在生活中备受折磨。”
“臣的前半生对此深有体会,臣为官时可以影响一方,不为官也可以力所能及影响百姓,如此这就够了,对臣来说这已经是人格圆满,生而无憾。”
听完他一番话,景帝虽然有种老怀大慰之感,但仍感到暗自心惊。
前半生,那他才十多岁吧?十多岁的少年竟然有如此感悟,果然是神童中的神童!
“既然都是为了造福百姓,为什么不选择在官场,奋力晋升。你有宰辅之才,以你的能力造福天下,岂不是更加圆满?”
方正一又嘬了口酒,微笑道:“臣是凡人...是人他就懒啊,赶哪算哪随遇而安,现在又成亲有家业了,能不天天往外跑也挺好。”
“你...”
景帝刚准备怒斥这个没出息的女婿,忽然天边传来一整脆响。
“砰~啪!”
一道绚烂的烟花炸开,消失在天际。
这一声刚落下,却又有第二声紧接着响起,然后是连片的响声传来。
闪耀的铁树银花浮现天空,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风景。
原本还在酒桌推杯换盏的群臣也已纷纷起身走到栏边,凭栏而望。
盛放的烟花美不胜收,伴着响声,街边的百姓也纷纷驻足围观。
欢喜声,爆炸声不绝于耳。
景帝情不自禁的勾勒出一抹笑容,对杨风帆道:“卿家,这烟花是什么情况?可是你专门为朕准备的?”
杨风帆快速瞄了一眼方正一,然后道:“臣惭愧,没有想到专门为陛下准备一场烟花。”
“这烟花乃是县里固定时间会燃放的,只不过今晚恰巧赶上了,臣也是一时疏忽,未能提前提醒陛下。”
景帝摆摆手:“无妨无妨,县里固定时间燃放可有什么说法?”
杨风帆道:“回陛下,没有什么说法,每个月都会放上一两场。只因...考虑到城中百姓不辞辛劳,终日忙碌,而县里财政富余便收购一些烟花,公开燃放让全城百姓欣赏。”
“臣每月燃放一两次烟花,百姓看了心里欢喜,也能缓解一番疲劳。这笔银子...臣未向朝廷批报过,还请陛下恕罪。”
方正一帮腔道:“陛下,臣认为这笔钱花的值啊!百姓们本就没钱买不起多少烟花,衙门买烟花燃放,又花不了多少钱,百姓瞧了心里还高兴,臣认为这精神上的力量也是一笔财富,第二天他们去干活儿,有个好心情干的就更卖力了!”
众大臣喜滋滋的观赏着烟花秀,听到方正一说话纷纷点头。
景帝更是常在军伍,深知行军布阵要松弛有度。
而且买点烟花又没几个钱。
于是便欣慰道:“杨卿想的如此周到,难怪能将平万县治理的如此出众!看来朕将你调到横江府还屈才了。”
杨风帆欣喜若狂!
不愧是方大人啊!这招教的是真好!
“臣愧不敢当,尚有许多不足!”
景帝笑着微微摇头,转过身负手而立继续欣赏烟花。
....
宴席散去。
众人各自返回住处,景帝自然是单独安排的位置。
而方正一等人,由于人数太多,直接在附近找了家客栈安置。
方正一选了个靠窗的房间,正解衣欲睡。
这一天着实也给他累个够呛,事情推到现在总算是功德圆满了。
明天就回京继续享受生活,还得看儿子媳妇呢。
正要躺下,房门忽然被敲响了...
....
第892章 我儿子将来是君子
方正一隔着门喊了一嗓子:“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