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面王仔
他有钱有人还有闲,真无所谓多带一个孩子,但是这事不是闹着玩的。
除了朝堂上的意见,万一有人看他不顺眼使点绊子呢?皇孙拉个肚子都够他喝一壶的。
见李元照还要开口继续追问,方正一赶忙调转话题道:“殿下找我来应该是有别的事吧,最近京城里发生什么了吗?”
见方正一不愿意继续叹下去,李元照叹道“确实有大事,你跟父皇不在的这段时间,锦衣卫出了一些变故,你原本在京的安排已经全被打乱了。”
方正一皱眉:“如何部署的?”
李元照道:“陶晖暂代你的位置之后,一直在大刀阔斧的改进。锦衣卫已经全部由明察改为暗访,也不在市面上进行宣传,而且还扩增的不少人手。”
“关键的问题是..他们现在在暗中搜查大臣的消息,内容无所不包,极其详尽,几乎连每一餐说过什么话都要打听出来。”
方正一心一紧。
这就是历史的惯性么?
新官上任动作竟然如此激进...
历史上的锦衣卫或许在影视里看起来很光鲜,但是实则臭名昭著。
按照他的猜想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早期的制度设计,以及跟皇帝的直接调命有关。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人一旦对自己的行为不设限,那么很快便会堕落下去。
对于锦衣卫这种大型组织,堕落的就更快。
他印象中的锦衣卫在明朝后期已经彻底堕落,对外战斗力拉胯,对内火力拉满。
手伸的极长,百姓怨声载道,跟东厂这老哥俩玩出无数花活儿。
自他就任之初已经极力在重新规定锦衣卫的行为准则,没想到现在竟然又要重走老路?
“这是陛下的授意,还是陶晖个人的做法?”
李元照摇摇头:“我对陶晖这个人又不了解,可是父皇不大可能干这种事,他一天到晚已经够忙了,哪里还有闲心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再说如果他要做早就做了。”
“不过..父皇曾说让你回朝任官,你说他是不是有可能是故意的?”
方正一陷入沉思。
倒不是没这个可能,之前李元照还跟他提起过,陛下有意要重新任用。
可是这真的是陛下的手笔么...不确定。
更大可能是陶晖个人的意愿,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
他管理锦衣卫的方法,还是利用了许多娱乐圈的手段。
看不上的人也大有人在,认为跟百姓走的太近并非好事。
罢了,反正无论如何他都干涉不了,无所谓!
“爱怎么样怎么样吧,臣也无力干涉。还有其他事么?”
他这么一问,李元照似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笑道:“有啊,你不在的这几天金国送了一批奴隶过来,专门饲养牲畜的。”
“那天来人全城围观,百姓都来看热闹...本宫记得很早之前,民间百姓都是有些畏惧金人,如今却是变了。”
“百姓不仅大胆,还有不少人还喊着要多弄些金国娘们过来,说那边吃不上饭咱们养着,民间热闹极了。”
方正一笑容逐渐收敛:“真有许多人这样说?”
“当然了,报社还登报了。”
“那你怎么没拦着点?”方正一心头愠怒
“拦他干嘛?百姓不就这样吗,过个嘴瘾,大家听个乐呵能有什么大事,再说半山报社关于民情也没少报,这能有什么事?。”
“过嘴瘾?这件事上了报纸就不是过嘴瘾了,我大景跟金国的边镇贸易已经重新恢复,这种话传将出去,让金人怎么想?金国百姓心里有怨气,我大景在金国的商贾到时候被人拉到黑地儿宰了都不冤。”
方正一苦口婆心:“这种事儿就是下贱啊,殿下。做人要有操守,金国是战败国,但是起码的尊重得给,光口嗨有任何好处么?”
李元照不以为意,耸了耸肩:“那都已经发了怎么办?”
“得了,以后慢慢洗吧,我先给帕巴回一封信解释一下。”
李元照嗤笑道:“看你这样像咱们战败了。”
“礼仪之邦,礼仪不能丢,再说把话挑明了,将来也能少许多麻烦。”方正一叹息道,“仗已经打完了还拉什么仇恨,得教育教育百姓才是,虽然咱们跟金国确实有冲突,但起码得做个人再讲立场吧,不能什么话都乱说,金国人也是人....”
听着方正一唠叨不止,李元照挤出了一个笑容,道:“知道了,不过你说教育,幼儿学堂你准备什么时候开?”
至于什么时候开,方正一还真没想好。
起码等他把教材编出来吧。
教材倒是好弄,他脑子里就用不着的东西多,直接编个几本故事书问题不大。
再找个戏班子演点真人版动画片吧...孩子童年没有动画片看像话吗!?
再有就是找人定制一些娱乐设施。
滑梯、爬网、秋千、扭扭车一类的东西,总之上辈子在幼儿园看过的设备都给他扒过来。
总得让宸予玩个痛快,现在还不着急读书,玩才是人生大事。
最后就是伙食,这孩子的伙食不容忽视,肯定要提供最好的。
这件事还得多找人研究研究,定制食谱。
“具体的时间臣还没想好,我得准备一下,现在又没有人要入学,我家里就我儿子跟张彪儿子,等我把学堂盖起来,再拉一批人来参观学堂方便招生。”
“有件事还要请殿下帮忙,帮我留意一下哪里有怀孕的牛,有多少我要多少,全收了。”
李元照疑惑道:“你要怀孕的牛干嘛?”
“喝牛奶呗!每天一斤奶,强壮景国娃!”
......
第895章 幼教之神方正一
既然决定为了孩子进行先进教育,方总便开始行动了。
方正一虽然偶尔有些懒,但是一旦决定做某些事那股超人的韧性便开始展现出来。
桃源县之所以能强力发展,离不开他这种特质。
如今为了孩子,这份后天锻炼的出来的才能,方正一再次展现了出来。
自李元照走后,他彻底像变了一个人。
每晚带着孩子讲故事,为儿子增加词汇量,十点准时睡觉,早上六点准时起床。
早上亲自动手给儿子做早餐,煮一杯牛奶,再煎个鸡蛋烤点面包,最后弄点沙拉。
隔天再换一顿,煮些海鲜粥,蒸点羊肉包子,腌一些小咸菜。
顺带着彪哥的儿子张小彪一块都给带了。
总结成一句就是中西结合,营养丰富。
反正是时间多,倒也不嫌麻烦。
早餐之后带俩孩子出去遛遛弯,到街上看看风景。
中午再来场午睡,最精彩的还是下午。
方正一花重工,在一天之内换了一个全新的书房,占地面积极大。
四面都是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经典,以及名家手抄。
北面做了一张巨大的办公桌,桌上一角堆满了书籍,笔墨纸砚应有尽有。
身后是一张巨大的警句【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败】。
屋内其余的地方都是散落的小玩具,供孩子玩耍。
方正一一天中最多的时间就耗费在这间书房里,每日埋头苦读,笔耕不辍,一坐就是坐到日头下山。
而两个孩子就由人带着,在屋里自顾自的玩。
这一日一如往常。
方正一端坐椅上,板板正正的拿着一本名家的诗集,聚精会神的看着。
李妙菡带着两个孩子在书房内摆弄玩具,一会儿左跑跑一会儿右跑跑。
两个孩子折腾的太过,一边大叫一边拿着玩具对打,李妙菡无奈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起身走到方正一身边,道:“夫君,真亏你还能看的下去,有必要这样天天陪着么?让下人带不也一样么?”
读书被打断,方正一抬眸看向李妙菡不满道:“当娘的陪孩子还嫌累?这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以身作则,夫君我天天看书不累么,我也累。让你在这不也是想让孩子看看咱们夫妻恩爱么,这样有助于成长。”
“耳濡目染,等孩子长大了就省了许多麻烦,你说咱们家业这么大,教出一帮小混蛋还不够他们败的!”
李妙菡道:“还真是从来没听说你这样带孩子的,我小的时候也是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嬷嬷在一起,父皇也没来天天见我啊。”
“那能一样么?你要是累了,就换小桃她们来...我还得看书呢。”
说罢,方正一捧着书继续聚精会神。
李妙菡美眸一蹙,伸出手去拿方正一的书,口中道:“看了好几天了,以前怎么没见你这么爱看书,看的是什么?”
猝不及防之下,方正一手中的书被抢走了。
李妙菡美眸圆整看着书中各种不看入目的内容...什么玉腿飞扬,粉面桃腮,苞米地里打滚..诸如此类。
方正一脸一白,顿时萎靡了。
“这书的封面是怎么回事?你竟然在孩子面前看这种书,我说你怎么那么上瘾!”李妙菡气的柳眉倒竖。
方正一赶忙起身,舔着个大脸凑了上去,耳语道:“娘子...我这不是学习嘛,说不定哪天咱就用上了。而且我是批判性的看,等我把书研究透了,就找人把写书这小子抓起来!”
“今天晚上我去你屋咱们实战....”
听着方正一絮叨,还不停吹气,李妙菡俏脸微红,伸出手狠狠的掐了他一把:“说什么呢,孩子还在这呢,这书万一被孩子看见怎么办?”
“没事,看不见,我都设计好了,都放最上层书架上,再说孩子也不识字啊。”
李妙菡抬头看着最高一层的书架,围了满满一屋子,震惊道:“最上面一层全是这种...?”
“哪能啊!我在你眼里就是那种人么,今天是凑巧!凑巧!”方正一赶忙解释,心中暗道不妙,这下在媳妇心里的形象要一落千丈了。
方正一说罢,又伸出手随手在上面捞了一本递给李妙菡:“瞧瞧,大部分都是好书!为夫天天在这装像容易么,只能找些轻松的书读一读,你看看这本我就很喜欢,几个小时就看完了,看了跟没看似的。”
李妙菡随手翻看起来,方正一继续道:“娘子,你要是累了就去歇会,要不跟凝心,小白他们去街上转一转,我一会儿要继续写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