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金牌县令 第828章

作者:板面王仔

再说老丈人是皇帝,没必要用好的,勤俭节约是美德。

“陛下,这确实是桃源县的产物。怀表在市面上一直火热,这些年制表匠也多了许多,桃源县有人专门精研手表,已经将怀表的规模缩小了不少,现在带在手上正合适,也是个不错的装饰物。”

景帝抬起腕子欣赏着,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漂亮,这东西确实漂亮。虽然原来那个怀表也极具美观,但是从方便程度上看,显然比这个手表差远了。

景帝放下手,看着方正一面露微笑:“不错,这东西朕很喜欢,你是不是有事要跟朕说?

......

第1083章 开银行

方正一心中暗笑。

呵呵,果然没有男人能抗拒这样的诱惑!

“臣给这手表起了一个品牌名字。”方正一没有直接回答。

“什么名字?”景帝好奇道。

“劳动力,劳动力手表。”

“劳动力....这什么怪名字?”景帝喃喃道,似乎有些不解。

方正一指着手表,喜滋滋道:“我大景百姓官员皆好劳动,准时上班,准时下地,按时加班。将来有一天他们都能戴上这手表,那就更准时了!”

“只要保持一直准时,咱们大景百姓的日子就越过越美,故此取名劳动力手表。”

“说的好,不过朕看叫劳力士显得更雅致一些。”景帝深有同感:“不过怀表本就不菲,现在手表造价就更高了吧?”

劳力士?是这个意思?

方正一差点笑出声,老丈人这脑回路着实给他整不会了。

快速整理了一番心神,方正一道:“确实如此,陛下手上这块金表价格无可估量,表中的每一个零件都耗费了最顶尖工匠的无数时间去打磨设计。”

“但是虽然手表精细,想要抛开手工,大规模生产手表并非不可能。”

“您瞧这表观,表盘还有上面的指针,以及内部的零件都可以实现快速生产。”

“此等精细之物,如何快速生产?”景帝问道。

“其实抛开奢华的装饰,就只看时间这个功能而言,现在手表最大的成本其实是人工,大部分零件都可以在铁板上用模具压制出,最后拼合组装在一起。我们有蒸汽机,通过改装就可以大批量制作零件,快速制造出手表,从而实现成本暴降。”方正一侃侃而谈道。

“刚才臣也说了未来的工厂都会引入蒸汽机改进生产方式,现在已经有极少一部分炼铁采矿的工厂使用上了,大多数还是利用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这极小部分也都是朝中的大家族手下的产业。”

“如果是换成普通的民间富商。就以建厂的那些人为例,臣都调查过,建厂已经让他伤筋动骨,后续要再购入蒸汽机设备,那恐怕不用等生产就先已经破产了,要知道咱们的蒸汽机不算改造维护的费用,每一台的成本已经是天价。”

“如此一来,便会有两个恶果,一是强者愈强,他们掌握着最强的生产能力,未来恐有隐患。二是,即使再强者也不可能生产出所有百姓所需的商品,民间商贾无力采用蒸汽机设备,本来大景该有的生产能力也得不到发挥。”

景帝眉头深皱:“确实如此,不过兜了这么大个圈子你到底想说什么?”

方正一正色道:“臣想说,朝廷现在急需帮扶建厂的富商,引更多百姓入局,在市场上跟大家族竞争。”

“民间智慧无穷,一定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因条件被圄困在现况得不到发展。如果我们能帮他们解决缺钱的困境,那就一定能对国家有巨大助益。”

“为此,臣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开钱庄,一个新式钱庄,或许叫它银行更为贴切。”

“银行?它跟钱庄又有什么区别?”景帝不解道,“你所说的无非就是借贷之用,眼下钱庄也可以借贷,你说的那些受金钱不足的商贾,完全可以去钱庄借钱,而且朝廷也可以借钱,现在想设立一个银行根本是多此一举。”

“不然。”方正一道,“陛下,当下的钱庄都是由个人或是大家族建立,各家规矩不同,利息高昂不说且借贷极为困难,非熟人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借出钱来。”

“朝廷就更不用说了,流程复杂,又要涉及到人情贿赂关系等事,难以监管,有些旧习气影响不佳。”

“钱庄本身实力也远远不够,我们要建立的银行会以金银作保,有多少金银就印多少银票,广泛的吸引百姓储银,再将银钱大规模贷给借贷人。”

“另外,在臣的设想中这银行也应该提供一些独特的业务,譬如与商贾合作,将他们的生意作为一款理财产品,百姓出钱购买后定期返给他们固定的利息。有比如也可以提供一些保险服务...”

“臣听说南方有人下海经商,曾组成一个名为海商会的势力,出海风险与成本巨大,海商会的初衷就是筹集资金分散风险,而当下这种模式在京畿附近似乎还没有出现,我们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又是借贷,又是理财产品,又是保险...

景帝心中有些担忧:“这...这能行么?万一哪一步走错,事关百姓,将来岂不是要闹出大乱子?”

方正一微微一笑:“其实臣做这些已经有些经验了,在桃源县就已经小范围实验过,眼下的时局正是银行该问世的时刻。”

“不过,大规模实行还是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臣今日不是来谏言朝廷成立银行,而是想由陛下入股,现在民间成立银行,若是试行成功再由朝廷接管。”

“不知陛下愿不愿意从内帑拿出一千万两占据一半股份?臣保证,就算亏也不会亏太多,如果赚那就是血赚!躺着赚!”方正一信心满满道。

大景没有正式的银行业务,眼下资本开始发展。

股市这个助推器已经成功了。

如果银行能再推上一把,毫无疑问会再次加快民间经济成长。

而且海外贸易一直在顺利进行,金银交易不会长久,将来早晚会出现的换汇需求,这又是钱庄不具备的能力。

钱庄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时代,正是趁势而起的好时机。

换做交给朝廷讨论,那想办成这事儿不知道得多少年了,最快的方案就是拉着皇帝先搞起来!

景帝听完则是沉默了。

一千万两....想想都肝疼,这不是要朕的命吗!

刚在股票上挣了点钱,一来就狮子大开口,如果几百万两他就不含糊了。

“你..有多大把握?”

......

第1084章 快餐有困难

“只要陛下愿意支持,那臣有相当大的把握能够成功。”方正一老老实实道,“臣这银行将来放出银票,想用陛下的龙颜作票面,用最好的工艺,那百姓见了您的天颜,还不是争相涌入银行啊?”

“最关键的是,一旦银票流通开来,您的尊荣那就是传遍天下了!史书中各朝各代的皇帝,留下的画像,有一个像的么?没有....但是凭借现在东大美术学院的绘画水平,保证能让您的形象深入每一个百姓心中。”

“这可是前人想做都做不到的事啊!”

想想咱可怜的重八大哥,那张鞋拔子猪腰画由于造型过于突出,在众多他本人的画像中脱颖而出,不知道流行了多少年。

明中期的画,据说是朱棣画的,屎盆子还一度扣到了辫子朝脑袋上....

大景当然也有不少前人留下的人物画,画的也都是大差不差那个风格。

没办法,方正一到来之前,受困于时代的技术发展,对透视关系等技法了解不够透彻,人像画只能画到那种程度。

当然也可以解释不同风格意境,但是现在桃源县私下卖出的精美春宫图和东郊大学美术学院接私活儿画本子的画师已经说明了一切。

哪个好,市场往往会给出答案....

景帝见多识广,见识过素描自然觉得以前画那些人像实在不像。

方正一这一提,不由得动起了心思。

确实如此啊,此法怎么前人没想到呢?若是将朕的画像印在银票上....

“将朕的脸印在银票上,万一被人涂抹、损毁....”景帝有些犹豫。

虽然能广泛且长久的提高美名跟影响力,但想到有人在画着他脸上的纸上乱来,心里就一阵不是滋味。

方正一耐心解释道:“陛下,您应该也知道,凡事就没有尽善尽美的,但是臣敢保证,天下超过九成九的百姓不会干这种事,这对于您来说就够了。”

“旁人都是千古流芳,您留的可不止是名声,还有伟岸的形象!”

景帝听得嗓子眼发干,忍不住舔了下嘴唇。

确实,没想到开个银行还能有这种收获,感觉哪怕不赚不赔也值了。

失败么...可能性不高,他对自己的形象还是很有自信的。

在心里反复衡量过后,景帝如释重负的道:“那就做吧,等朕将内帑的股票换成银子给你送过去,不过此事一定要万分谨慎,毕竟涉及到民财。”

“请陛下放心。”

.......

茶楼内。

方正一身着便服,李元照坐在一旁,两人安静的喝着茶吃着点心。

隔壁就是京城交易所,隐约还能听到其中传来的喧哗声。

四周都是些吃茶的客人,看穿戴都是身价不菲的模样。

此时,满茶楼的客人正盯着台上演讲的人眼珠一动不动,生怕漏过没一丝消息。

而茶楼正前方原本唱戏的高台,正有一人满脸的自信,手舞足蹈讲述着生意经。

此人正是鼎鼎有名的桃源首富,刘忠顺!

桃源新城加上交易所,刘忠顺的名气已经彻底打开了。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

他每一步几乎都按着方正一的指示踩在了时代的节奏上,自己也够争气。

现在他正如方正一当初教导的一般,没事就给同行做做演讲,说一说心得。

主要目的还是扩大在商行中的影响力,拉拢人脉。

台上,刘忠顺意气风发道:“说来惭愧,讲了这么多,今日大家来的本意是听说刘某也开始涉足铁路相关的产业,想了解一些经验促成一些合作。”

“刘某今日也不讳言,虽然是初涉这铁路生产的工厂,但是也已经有略有心得,所谓一窍通,百窍通。盖房卖房,与建厂生产不过是殊途同归。”

“经我总结,办厂理念简而言之就是九个字!”

下面屏气凝神静听。

“这九个字就是,大大大,买买买,合合合!有能力办厂的,自然是本金充足之辈,所以这厂开起来规模一定要大,没有熟练工人,不懂生产过程的,我们去买!买不到的那就合作,把相关的产业全部联合起来,最后共同携手形成稳固格局。”

“眼下市场正是大片空白,正是跑马圈地的时机,那后续等待我们的就是圈圈圈,好好好!”

下面一片掌声响起。

方正一挠了挠脸,感觉有点不对劲。

这玩意怎么好像在哪听过?

一旁的李元照脸上写满了无聊:“老方,你带我来就是为了看他在这胡说八道?我那边还忙着呢?”

不管台上发言的刘忠顺,方正一看向他问道:“殿下最近忙的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