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面王仔
此时的黄生荣经过五天的人类精华萃取滋养,超长补水,面膜护肤,整个人跟之前比起来是白白嫩嫩的,脸上的皮肤看起来也滑了不少..
杀气全无,瘦的像个书生,还英俊了不少,精神也不像有问题的样子。
方正一给他斟了一杯茶,笑道:“恨我么?”
黄生荣摇头:“不恨,往事如烟,我现在只想回家。”
“好,你可以走,但是走之前还有件事要问你,你背后是谁?”
这个问题方正一其实并不太好奇,自己在京城里明显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仇人。
也没有跟那一个人有剧烈的利益冲突。
黄生荣这个蠢货八成就是狐假虎威,借着靠山的名头来报私仇的可能性最大。
黄生荣啜了一口茶,抿了抿嘴,皱着眉头似乎有些纠结。
良久才开口回道:“是吴王...”
"吴王?"方正一眉头一皱。
这是自从他进京之后第二次听到吴王的名号,上一次还是在藏香阁。
吴王在他眼里一直是个废物点心,桃源县白酒行当一直在跟吴王合作,但是吴王那边一直表现平庸。
可是见到藏香阁经营的有声有色,方正一心里就感觉有些不对,但是也没想太多。
或许人家就是擅长经营青楼呢?
没想到粪帮也跟吴王有联系,那就不一般了。
这些下九流的行业看似不起眼,但是往往能带动巨大的能量。
青楼可以看做半个情报部门,而粪帮又有底层巨大的动员力量。
如此看来,吴王绝对不是像他之前的那种刻板印象。
而且吴王从来没来过桃源县,但是肯定能通过管家对桃源县有相当的了解。
只不过为什么非要等自己进京才想到跟自己接触?
“吴王派你来害我?”
黄生荣摇摇头,苦笑道:“没,我没见过吴王,都是管家传话。”
“唉...只是让我来打探打探你的情况,并无恶意,仅此而已。”
嗯,这倒是对的上了...不过这种被人监视的感觉真是不爽呢。
“怎么,这次失败了回去之后怎么跟吴王交代?”
黄生荣再次摇摇头:“不知道,等管家来找我,或许不会来找我,动静这么大,应该早就从其他地方知道我的消息了吧。”
“再来问也没有意义了。”
“粪帮没有了,之后有什么打算?”
“出家。”
“老婆孩子呢?”
“家里还有些钱,不需要担心。”
方正一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明悟,原来这黄生荣是被灌顶成功了。
成佛的捷径被自己找到了?
“好,你现在就可以走了,不过从今天开始吴王那边所有传递给你的消息我都要知道,包括管家跟你说的任何话。”
“你也要尽量帮我套出更多的消息,听懂了吗?”
黄生荣毫不犹豫的摇头:“不可能!吴王知道我就死定了!”
“你在城北有一处宅子,私养了两房小妾,你那个悍妇老大住城南,家中三个儿子,一个十四岁,两个上蒙学。还有两个女儿,待字闺中....”
方正一一一平静道来。
“他们现在都被接到半山坊了,你那些孩子该上学上学,女儿在家里吃好喝好,老婆小妾都在医馆,医药费我出了。”
“考虑一下吧。”
“方正一!你无耻!”黄生荣立刻破防了。
“你第一天认识我?”
黄生荣原本平和的心境被打破,没想到方正一经过七年的时间竟然变得这样下流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笑了,摇了摇头道:“呵呵,我不答应。”
“你绝对不可能动我老婆孩子,我知道你下不去手,当初你在横江城到处收养孤儿我就知道你不是这种人,而且你之前在仓库也顾及着你那三个舅舅,我看的清清楚楚!”
方正一淡淡道:“是啊,你倒是挺懂我,我不会杀他们。”
“但是我可以让你老婆小妾反复改嫁,你那两个上蒙学的孩子天天挨同学打骂,长大了掏粪都没有自信。”
“你考虑一下吧。”
黄生荣面色一僵,几年不见方正一无耻的程度似乎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老婆死了改嫁都没问题,孩子天天挨打不行啊!
权衡半晌,黄生荣沉声道:“好!我答应你!不过我要先见见家人。”
“行,先让你跟你大老婆团聚。”
“那不必了!我现在就走!”
.......
第115章 神器出世
朝堂之上。
群臣激烈的讨论着关于建江水患导致粮食减产的问题。
建江那是南方的粮仓,水患冲击之下,无数的粮库报废,更重要的是还影响了今年的收成。
毫无疑问,今年南方大大小小的粮荒一定少不了。
景帝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群臣也是头痛不已。
方正一倒是老神在在,最近心情不错,一切都在正轨上,也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李元照进步的非常快,作为卫生队的老大经常带着卫生队队员街头巷尾的乱窜,检查工作中的漏洞。
同时排班也都由李元照负责。
要知道卫生队如今的规模可是有将近四千人!业务覆盖除了半山坊之外,还涉及周边十几个坊市。
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是非常困难的,而李元照手中那些人绝大多数还是不识字不读书的人。
当然起初也想过向兵马司求助,需要些专业人才帮助,但是被方正一断然拒绝了。
哪有当老大才当几天就向下面求救的,还混不混了?
李元照也没多说,赌气回去了,从队里挑几个老手帮他暂时稳住了局势,当然少不了方正一暗中帮助,目前进展越来越顺利。
篝火广场的抽奖活动,改成了一周一次,百姓学习进度喜人,基本上大部分都会写一到九了,后面从十到百的数字规则也都门清。
毕竟没有成本的赌钱谁不愿意参加?
之后方正一准备再进行两轮就停了,毕竟大家都学差不多了,坊内百姓的卫生习惯也已改善,之后可以改成别的活动。
最重要的是,桃源县第一批红薯种出来了。
而且随信给方正一寄来了一批,那些红薯个头不大,跟他印象中的不太一样,而且味道也没有前世吃的香甜。
大概就是品种太原始了,不过好在桃源县在信中称亩产达到了千斤,倒是让方正一松了一口气。
红薯事关重大,产量上的问题绝对不能出差错。
虽然方正一在桃源县一再弄出新鲜东西,新的商业模式,但是究其根本只能让一小部分人受益。
桃源县发展的好,只是在用高端商品吸富人的血。
一味的发展工商业不过是自欺欺人,吸富人的血造出新富,富人再吸穷人的血。
蛋糕不能做大那就成了零和游戏,这个世界还是一片地狱。
社会的发展先得让百姓吃饱肚子再说,有了高产的红薯,养猪业也会趁此机会发展。
方正一不是没打算过把桃源县的养猪方法进行推广,但是那没有任何意义。
百姓本身无粮,哪里还能有粮食去喂猪呢。
可有了红薯一切都不一样了,养猪养鸡甚至也可以趁此机会得到大的促进,光吃碳水百姓手脚无力。
要让百姓多吃些肥肉跟蛋白质才能强健其体魄。
到时天下的军民百姓才有力气去探索那些未能想象的地方,汪洋大海,无尽的宝藏。
粮食是一切的基础!那些穷人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种地已经耗费了所有,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再将人力抽调到工商业中无异于取死之道。
方正一在桃源县还敢这么玩,毕竟就那点人,自己也打算一辈子窝在桃源县躺平算逑。
如今有了红薯方正一怎么还能躺的住?
原本派人找过红薯土豆,没找到尚可以欺骗自己的良心。
如今都种出来了,我道德天尊方正一还能见着穷人挨饿吗?
这次朝堂上讨论这么激烈,是一个推广的好机会。
虽然南方的粮灾已经不可避免了,红薯解不了今年建江的粮灾,但是能解明年的燃眉之急,要是完全推广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但是不少狗大户家中存粮不在少数,大家紧一紧腰带日子总能一起过下去,不至于死太多人。
就是担心狗大户待价而沽!而且这种事儿是一定会发生的。
若是你一直存着自己吃也无所谓,可是偏偏是准备趁此机会饱饮穷人之血。
其实按照方正一的设想,粮食涨价也无所谓,市场毕竟会自动调节回来。
但这是古代,真的会饿死人的!,那些饿死的百姓最终汇总到朝廷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若是等市场自行调节回来,只怕早就先死一大批,饿殍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