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松毛易燃,火很快就烧得旺起来。
见到火光,葫芦包里的蜂子一下子变得躁动起来。
宏山不敢有丝毫犹豫,这种时候也犹豫不得,动作稍有迟疑,立刻就有不少葫芦蜂冲出来,那就麻烦了。
他抓起点燃的松毛,借着火光,直接一下子塞到葫芦包的裂口处。
紧跟着,他手脚麻利地将其余松毛借着燃烧的火点燃,塞到葫芦包周围。
一时间灌木丛中,火光变得热烈,将整个蜂包包住。
只听得噼啪声声作响,那是爬出蜂包的葫芦蜂被烧得炸开的声音。
葫芦蜂不断地从蜂窝里冲飞出来,又被火烧掉翅膀后掉落在地上,到处乱爬。
宏山忙着往火里添加松毛,让火烧得更旺的时候,陈安则是打着手电,将那些掉落下来,在地上四处乱爬的葫芦蜂见一个踩掉一个,不然一旦爬到身上,隔着衣服,照样螯人。
他还折了枝叶,将偶尔从间隙中飞出,落到旁边枝叶上可能会被碰触的葫芦蜂也打落踩死。
在这种时候,陈安其实挺希望能有一套防护服。
这些葫芦蜂是用来泡酒的好材料,这样弄,属实有些浪费。
可条件有限,也只能采用这种粗暴直接的法子,不考虑这些葫芦蜂了。
蜂包本就是葫芦蜂采集腐木和树浆粘连而成,每天风吹日晒,也是干燥,很快被火连着烧着。里面包裹着的蜂脾也显露出来。
宏山不断地添加松毛,火力凶猛,很快连着灌木丛的枝叶也一并点燃。
花了四五分钟,眼看那些葫芦蜂成虫被烧得差不多了,宏山在旁边拢了一堆小火,然后直接上手,将蜂巢饼一块块取下来,把上面趴着的被火烧掉翅膀或是火烟熏昏的葫芦蜂扫在火里烧掉。
还有不少葫芦蜂,干脆直接把脑袋插入巢眼中,只露出一个屁股在外面,这东西暂时不用管它们。
最底下的一个蜂巢饼,巢眼要大得多,在里面安放的都是未来的蜂王,密密麻麻的,巢饼不大,但也安排了至少两百个蜂王。
这些蜂王如果孵化出来,完成交尾成功越冬,到了明年,一个蜂王那就是一个蜂群,一百个,那就是一百群,它们的繁殖扩散能力非常的强。丝毫不用担心山里会缺少这玩意儿,感觉就怎么都弄不绝。
在宏山摘取蜂巢饼装袋子里的时候,陈安则是打着手电,注意着落到两人身上的葫芦蜂,及时清扫。
两人配合默契,没有被螯到,也没用多长时间,就把所有蜂巢饼取出来装袋。
在宏山提着收获退让到一旁后,陈安将燃烧的火堆和灌木丛的火扑灭,这才收拾东西装背篼里背着,叫上宏山一起往回走。
宏山很高兴地说:“这些蜂儿好满,感觉全部挑出来,少说也得有十斤往上!”
陈安肯定地点头:“背着挺沉,肯定有…希望明天能卖出去,要是能卖出去,价格还不错,我们哥两倒是可以在这段时间上山多弄上一些。”
“希望能卖,找这个东西比蜜蜂还好找些,一天上山找个两三个不成问题。”宏山也充满期盼。
“这树蓬蓬被烧成这样了,明天有经过的人应该能一眼就看出来,离村子太近了,不然那些散蜂没了蜂包,螯人更厉害,希望不要有人再像苏同远那样撞过来,不然够受!”
“管不了那么多,遇到了只能说他们倒霉。”宏山挺无所谓。
事实也是如此,山里人有不少人会弄蜂包,只要取走蜂巢饼,谁还管接下来的事情,要是进山不仔细点,误打误撞闯进去,惊动暴怒的散蜂,也只有自认倒霉的份。
两人回到大村子,宏山这段时间忙着弄房子的事儿,挺忙也挺累,也就没有去陈安家串门的想法,忙着回去睡觉。
陈安背着东西回到家里,想着明天早上要去黑市场,也是简单跟家里人随便聊了几句,叮嘱两个侄女不要乱动蜂巢饼,担心里面那些脑袋插巢眼里还活着的散蜂爬出来螯到她们,然后也早早地去睡下。
第二天早上四点左右,他早早起床,然后背着东西,领着四条猎狗赶往黑市场上。
他不清楚冯学恩的馆子里要不要这东西,就在黑市场上放下背篼等着买主。
黑市场的人比以往又多了些,也有人上前询问,见是蜂蛹,有不少人意动,都夸好吃,只是又舍不得给价,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才见冯丽荣挎着背篼来到黑市场。
冯学恩在县城里,往返一趟有不少路程,收购野味的事儿,主要还是交给冯丽荣张罗,然后找人托运回去。
冯丽荣在黑市场上逛了一圈,很意外地看到陈安,立刻兴奋地跑过来:“你啷个又来了?”
“这话说的好像见到我一点都不高兴一样!”陈安咧嘴笑道。
冯丽荣瞟了眼周围,见没人注意这边,握着拳头锤了陈安一下,这才笑着问道:“这次又卖啥子?”
“昨天回去,在山上遇到个不小的蜂包,我就摘下来了,看看在黑市场上能不能卖出去。”
“我老汉馆子里没有卖过这个,我也不晓得到底能不能卖…蜂儿是好东西,要不这样,我请人带回去,让我老汉告一哈,如果好卖,价格还可以,我来跟你说!”
到现在还卖不出去,对于陈安来说,除了带回去自己弄来吃,也没有别的用途。
尝试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最芳香可口的美味,相信有识货的人。
万一要是能搞,价钱也好,那这个秋季就能挣不少钱。
关键是量大,到山里专门找蜂包的人也不多,只要弄回来,所能赚的钱,绝对不比打麂子,刨竹溜子,打野鸡、斑鸠赚得少,甚至比打香獐子还赚钱。
一个阴干的麝包,在这年头的收购价格也就几十块钱而已。
想要找到一只香獐子,可不容易,那得花不少时间。
而且,找蜂包跟撵山打猎并不冲突,都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事儿,见到什么搞什么,只是多了一个可卖的东西而已。
“那就告一哈嘛!”陈安非常乐意尝试:“如果卖不出去,就让他们自己留下来吃,就是在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的人不适应,吃多了身上会痒,会起疙瘩,那可难受,你要记得给让人给你老汉叮嘱一句。”
各人体质不一样,蜂蛹虽然是美味,是不折不扣高蛋白的东西,营养也很丰富,但有的人会蛋白质过敏,还是不能多吃。
冯丽荣笑道:“我晓得,当我这些年在山里是白活的蛮?”
她四下看了眼,看向挑着担子卖抄手的小摊,伸手拽了拽陈安的袖子:“走,我请你吃抄手!”
陈安也不客气,提上自己的背篼,跟了上去。
抄手,这是一种类似于馄饨的小吃,以方块面皮包肉馅,煮熟后加清汤、红油和其它调料就可以食用,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
关于为啥被称为“抄手”,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从“抄手”的外观来看,很像一个人把手抄在胸前的形象。
第二种说法,是因为“抄手”皮薄,抄手之间,就煮熟了。
坊间流传过一个故事:曾经有个人问卖抄手的老板,为什么馄饨在蜀地要叫“抄手”。老板也不正面回答,只是将抄手往煮开的锅里一扔,而后便把双手抄在胸前。一分钟后,老板一边将碗端给食客,一边吆喝“抄手二两好咯。”
冯丽荣花了四毛钱,点了两碗红油抄手,在摊主弄好后,两人蹲到一旁,吸溜吸溜地吃了起来,吃一口就偷偷地看着彼此笑笑。
此时的眉来眼去,像极了得手后又不敢光明正大的小贼。
第164章 上工是不可能上工的
陈安今天过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忙,那就是买月饼。
今天中秋了。
在这年头的月饼,更像是一个奢侈品,只有到了中秋节,供销社里才有月饼卖。
物资供应还不充沛,月饼的供应量也很少,常常要费不少劲才能用粮票买上月饼。
在此之前,还需要专门的糕点票或是饼干票才能买。
市场上月饼的种类很少,有自来红、自来白、提浆等。提浆,提的是糖浆,只用简单的面粉、糖浆、麻油等去调和而成,做起来相对简单。
陈安也记不清现在供销社的月饼有些什么种类。
他手头有钱,冯丽荣收购野味的时候,也经常有人需要用野味换粮油布票等东西,她自己带着有,陈安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打个招呼就能换来。
两人吃过抄手,陈安陪着冯丽荣出了小镇到路边等运送青杠木炭的马车。
这年头可不流行排队,都是等着供销社开门,然后一股脑地挤进去,谁先抢到柜台边谁先买,就这还要看售货员的心情,她想先卖给谁卖给谁,一阵乱哄哄的,实在吵得影响心情了才会大吼一声:“排队!”
所以,陈安这个时候并不急,等供销社开门还有一段时间,完全可以等把东西交托出去再去挤。
虽然供应量不足,但一时半会也卖不完,毕竟,也不是谁都买得起,还有不少人也就是在家自己弄点蒸糕,或是做顿稍微像样的饭菜完事。
这次要买的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不少。
陈安准备给师傅李豆花送上两個,给上辈子教自己竹篾编织的篾匠送点,还有宏山家,当然,这肯定也少不了宁家爷仨的。
这次送木炭的人来得比较晚,冯丽荣将收到的野味交托给他以后,也没有急着回去,兴奋地跟着陈安往镇上的供销社跑,等两人到那里的时候,门口已经等着三四十个人,还有不少人从镇上四面八方地赶来。
正好赶上供销社开门,陈安和冯丽荣两人被背篼往旁边门口一放,立马跟着往里面挤。
不经意中,陈安忽然发现自己手里塞进来一只小手,低头一看,正是冯丽荣的。
他心里一热,赶忙拉紧,带着她一起往里面挤。
这多少有点坐公交车被挤得双脚离地的感觉,场面实在吵闹,连陈安都开始怀疑,这年头的人都这么有钱了吗?
但其实,他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身后的人儿,紧紧地贴在自己背上,每一次肢体的碰触,都能让他有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好不容易挤到柜台边,陈安一扫之下,发现月饼种类居然不少。
在陈安的记忆中,前两年的月饼,大都是包瓜子仁、青红丝和芝麻等馅料的
能吃上一块过上十多二十年并不怎么受待见的“五仁月饼”,就能让所有人羡慕。
而现在,柜台上摆放的月饼还是以青红丝馅料的为主。
青红丝,顾名思义,就是青色和红色的丝,叫“红绿丝”似乎更加准确一些。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橘子皮洗干净后,切成细条,然后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泡出来,让橘子皮变得更硬更有嚼劲,泡到清洗出来尝不出苦涩味道为止,然后一部分染成红色,另一部分染成绿色。
在食用色素还不发达的年代,通常用的是红曲米和菠菜汁。
最后加糖腌制、晒干,就成了糕点里的青红丝。
在这年头很多糕点里边,都有青红丝的存在,什么芙蓉糕、麻花、千层油糕…甚至连元宵都曾有过青红丝馅儿的。
只看这个做法,青红丝根本谈不上珍馐美味,糖腌的橘子皮,再难吃,也难吃不到哪里去。
在这多长时间吃不到一次甜食的年头,依然不妨碍它们成为很多孩童的心头好,毕竟很多人连这玩意儿都吃不上。
但在后来,这玩意儿成了很多人童年的噩梦。
原因只有一个,很多时候吃到的青红丝,连橘子皮都不是。
橘子皮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但橘子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总不能工厂没有橘子就不开工了。
于是人们发现,不仅橘子皮能当青红丝,西瓜皮、萝卜皮、冬瓜皮、芥菜…许多原料染色之后都能做成青红丝,工艺也都大同小异。
尤其是在物质没那么充裕的年头,五仁月饼里的坚果没多少,但青红丝一定少不了,很多人的童年噩梦就那么诞生了——“配色艳俗”“一股塑料味”“永远都咬不动”,这是在过上些年物资充沛手头有钱以后,人们对它的评价。
大概唯一的好处就是青红丝、冬瓜条加上大块冰糖馅饼的料特别足,质地很硬,一块月饼就可以啃半天。
让陈安意外的是,今年除了五仁月饼,还有莲蓉、豆沙这样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