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86章

作者:指尖灵

  “也不多,零零散散,七八十块!”

  “七八十块钱,还不多…等以后进山,要教我哈。”

  “可以撒!”

  陈安在院子里四处转了转,见已经接近尾声,说道:“再有两三天,你这房子就该完工了。”

  宏山点点头:“我也盼着早点完工,盖个房子是真难,磨了好长时间了,还一心想着早点跟伱一起去撵山的。”

  “有的是机会,等你房子弄好了,休息上几天,我来找你…不耽误你干活,我回去了,等哈到我那里吃饭?”

  陈安将剩下的两条狗崽抱起来,准备回家。

  “是有啥子好吃的蛮?”

  “废话,肯定有好吃的撒,再说了,也不看看我婆娘啥子手脚,来不来嘛,来的话,我让多准备点!”

  “你又酸我!”

  宏山也不客气地点点头:“来,肯定来,省得我跑回家。”

  陈安笑笑,抱着两只狗崽往回走。

  回到盘龙湾陈安将两只狗崽放院子里,招财它们立刻围了过来,见两条狗崽胆大地朝着他们笨拙地走过来,反倒是连连后退。

  陈安是真担心两条狗崽被咬,不过,看到招财它们去嗅两条川东狗崽,表现得很温情的样子,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从小呆在一起,长大了也不会轻易大打出手。

  不然,这又是青川犬,又是凉山犬,又是川东犬的,还真不好相处。

  不过,话又说回来,猎狗有灵性,它们懂主人的意思,只要相处习惯了,在猎狗之间,也就是简单的打闹,哪怕是院子里养着的鸡仔,它们也不会去咬。

  进屋跟冯丽荣打了招呼,说了让宏山要过来吃饭的事情,正在蒸饭的冯丽荣,立刻又多加了一些米,然后塞给陈安一个筲箕,让陈安去菜地里摘菜。

  陈安正掐着豌豆尖呢,云兰云梅从后山下来,欢跑进院子,见陈安在菜地忙着,立马靠拢过来,

  陈安知道她们的小心思,直接让她们去找幺妈。

  不一会儿,就见两个小家伙各自拿着块芙蓉糕吃着从屋里出来,在院子里瞎逛,很快被院子里两只红毛狗崽给吸引,跑过去逗弄,反倒被两只狗崽奶声奶气地叫唤着,追着满院子地跑。

  陈安远远地看了一会儿,掐好了豌豆尖,又拔了两棵白菜,蹲在引来的泉水下洗着,见她们玩得高兴,随口说道:“幺儿,喜不喜欢这两只狗崽?”

  两个小侄女一人抱了一只,跑到陈安旁边,云梅道:“喜欢!”

  “那你们给它们取个名字!”

  “取啥子就叫啥子蛮?”

  “如果我觉得好听,就用你们取的名字。”

  “我抱的这只叫旺旺,刚才就数它叫得凶。”

  云梅还没说话,反倒是云兰先说话了。

  陈安点点头:“旺旺,倒也不错!”他转而又问云梅:“那你准备给你抱着这条取啥子名字?”

  云梅想了想:“叫娇娇!在老房子的时候不是也养过一只狗嘛,就是后来吃了死耗子被闹死的那只。那只就叫娇娇!”

  这话说得陈安微微愣了下。

  那是三年前的事儿了,狗就是被云梅从路上捡回来的,但只是一般的土狗,不是猎狗,云梅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死掉以后,云梅可没少哭。

  他没想到,云梅挺念旧,也挺重情。

  恰好,这也是只母狗,注定体型会比公狗小得多。

  川东猎犬,公狗能长到三四十斤,但母狗大多就是一二十斤的样子,这在狩猎上,也会有很好的运用。

  公狗搏杀更为凶猛,但母狗更为娇小的体型,让它们捕捉藏在土洞里的猎物,最是方便。

  这山里的野物,竹溜子、狗獾、猪獾、包括狐狸之类,就有不少喜欢住土洞里,有价值的也不少。

  见两个小侄女这么说,陈安也点头说道:“就按照你们说的,一只叫旺旺,一只叫娇娇!”

  结果,等宏山来到盘龙湾,陈安叫上两个小侄女一起吃过饭以后,云梅提了给她们买的糖果、饼干之类的东西要回去,云兰拖着旺旺的后腿就走,弄得狗崽一阵惊叫唤。

  陈安出来看到,连忙问道:“幺儿,你把狗拖出去干啥子?”

  “我带回去养!”云兰头也不回,走得更快了。

  陈安赶忙劝说:“那是幺爸买来养的,长大了要带着进山打猎,幺爸有用!”

  “我取的名字,幺爸,你家里面都已经有那么多狗了,我们家还一只没有。”

  小丫头片子说得理所当然,弄得陈安挺无语。

  “那你以后还想不想幺爸给你买好吃的嘛?想的话,就把狗送回来!”陈安知道这小家伙就不是能说理的,赶忙往软处着手。

  青沟位置也偏,也该有一条看家护院的狗,但陈平和瞿冬萍,那就是没心思养狗的人。

  主要是舍不得喂。

  之前养着的那条看家狗,完全被他们当成清理两孩子粑粑的工具,不然也不会跑去吃死耗子。

  就连陈安找来招财、进宝两条青川犬的时候,还因为陈安一句“我吃啥狗吃啥”,哥俩差点没吵架。

  陈平不撵山,不懂猎狗的好,只觉得它们能吃。

  在瞿冬萍的思想里,也认为以其养狗还不如养猪。

  陈安是真不放心将狗崽交他们手里。

  听到陈安这么说,云兰算是把脚步停了下来,犹豫好一会儿,在陈安的连番劝说下,将狗崽送了回来。

  看着朝自己跑来旺旺,陈安伸手揉了揉它的脑袋,算是松了口气,回屋子搅面糊喂几条猎狗。

  倒不是陈安舍不得喂好点,主要是猎狗不能跟着主人吃一样的,盐分重了容易脱毛,有麻辣香料之类的菜汤之类,又影响它们的嗅觉。

  陈安说的他吃啥狗吃啥,其实想要说的意思是,尽可能喂好点,这也有利于改变它们乱吃的习惯。

  下午的时候,一家子暂时没什么别的事儿,稍微一商量,带上工具行李,全都往后山走,去修理那条通往青沟的小路,挖土的挖土,找山石铺垫的找山石铺垫。

  陈平和瞿冬萍大概是听到了陈安和陈子谦砸石头的声音,过来看一眼后,也找来工具帮忙。

  有了几人的加入,进度大大提升,一下午的时间,这宽不过两尺的小道,修出五六十米。

  临到傍晚的时候,考虑到明天要进山,休息得早。

  陈子谦和耿玉莲带着工具回家,陈安和冯丽荣则是去找了些松柏枝叶回来喂寒号鸟。

  回到院子里,陈安特意去看了自己栽下的那颗崖柏,他发现,修剪掉不少叶片的枝条上,开始抽嫩枝了。

  活了!

第227章 吃柿子的果子狸

  能再次跟着陈安进山,陈平很兴奋,老早就到了盘龙湾。

  这次打肉,本就是为他新家办的酒席而准备,他自然也上心。

  冯丽荣和耿玉莲也起得早,两人在厨房为一家子准备早饭,还有干粮。

  陈子谦提了把椅子在门口坐着抽烟,顺便打着手电,照着陈安检查那把双管猎枪和两把火枪。

  撵山不同采药,采药见到有用、年份够且当季的药材的就可以采挖,不想采挖了,随时都能折返回来。

  但撵山,那是要追踪猎物的,往往很多时候,好不容易看到猎物痕迹,一路跟随,花了不少时间找不到猎物,心里终究不舍得就这么放弃。

  这是会跑会跳的目标。

  猎手总会对之前的努力不甘心,也总会想着可能再找找就能看到猎物。

  这是一种心理上非常强烈的煎熬。

  而不少时候,这种煎熬要持续数天的时间,经常在山里过夜都正常。

  当然了,采药人为了有更好的收获,也经常一进山就是十天半个月,但绝对没有撵山煎熬。

  也正是因此,足够的耐性和细致,是撵山人必备的素质,当然,还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这是非常辛苦的活计,不然身体可吃不消。

  见陈平赶来,饭菜做好后,冯丽荣招呼着一起吃饱饭,然后将准备好的火烧馍装布包里,放陈平的背篼里给他背着。

  他主要是出力气,又不会玩火枪,只带了一把柴刀,一把开山和一些绳索。

  四条猎狗见到陈安挎着猎枪,腰间绑了子弹带,似是知道要上山,一个个也变得兴奋,早早地从狗窝里钻出来,在陈安面前扑腾。

  几人动身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勉强能看路。

  “往哪里走?”陈子谦跟在陈安和冯丽荣身后,问了一句。

  这种事情,陈安早已经想过:“往风石岩那边的山里走,我们这几天一直在那边采药,看到过不少动物痕迹,先到那边山里的柿子沟看看,在那里应该能打到果子狸,我看脚印,还有野猪光顾。”

  秦巴山脉中,柿子的品种不少。有社里黄、关公脸、帽盔柿、牛心柿、火罐柿、方柿、秤锤、尖柿、磨盘柿等…

  这些大都是人为栽种嫁接的品种。

  据说还有一种叫番天印的柿子,那可不得了,方方正正,见棱见角,红如火,大如斗,甜如蜜,那是山里一等一的绝品。

  陈安没有见过,只是听人说过,翻天印他倒是知道,封神里的法宝,敢用上这样的名字,他也觉得稀奇。

  还有乌柿,顾名思义,是黑的。

  还有一种豆柿,果实小如豆。

  这两种都是能做盆景的好材料,上辈子,不少人上山采挖。

  陈安放羊的时候,在山里看到形状长得古怪的,也会挖一些桩材回来栽着,等有人上门的时候卖出去,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外面的人腰包鼓了,也就有了闲情逸致,不少人喜欢摆弄这些东西,尤其是一些退休后闲赋在家的大爷。

  后来,年轻人也多了起来,尤其是短视频火热后,很多人就是以挖这些下山桩为生,也诞生了很多盆景园。

  当然,山里更多的是野生的柿子,又叫山柿、油柿,这玩意没有经过嫁接,长得比较小,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奇涩无比。

  不过,山里人也经常会采一些回来,洗干净后装入缸里,然后用温水淹没,将缸口封严实,经过一天一夜,就能去除涩味。

  只是不能放多久,两三天颜色就发褐、变软。

  现在已经霜降入冬了,正是柿子成熟变得火红的时候。

  “抽個空,把老房子那两棵柿子树上的柿子摘下来,做成柿饼!”陈平插嘴说了一句。

  陈子谦说道:“晚了,这个时候,柿子已经烂熟,要做柿饼,得在白露刚过,柿子发红,还有些硬的时候才行,那个时候好削皮,晾晒和堆捂,现在还搞个锤子。”

上一篇:星际大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