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23章

作者:指尖灵

  从那天以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陈安每天到镇上弄来豆花,帮着换药、做饭,照顾得无微不至。

  李承松又怎会看不出来,陈安绝不是路过,根本就是来找他学撵山、采药的。

  不然的话,一个刚碰面认识的小子,怎会做得比亲儿子还好。

  这些年,他拒绝了不少想拜他为师学撵山、采药的人,因为他深知,无论是采药还是撵山,是能把日子过得更安逸,可这也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山里太容易出意外了。

  而且,很多人根本就心不诚,他也不想教。

  可却偏偏在这种时候遇上陈安。

  看着陈安这样用心,他觉得也是场缘分。。

  陈安之前只是怕他为难,觉得是趁人之危,这才找借口说是路过。

  在李豆花看来,陈安是个心思细腻、体贴、实诚,而且挺有分寸的一个人。

  两人也就从此结缘,成了师徒。

  养伤期间在陈安过来照顾他的时候,就开始教授陈安到山里撵山、采药的各种经验技巧,腰好以后,更是经常领着上山,一一指点狩猎技巧的实际操作和草药辨识,教得相当用心。

  而对于陈安来说,李承松在他心里的地位,极其重要,丝毫不亚于双亲。

  上辈子,李承松不仅仅是陈安撵山、采药的师傅,更是在陈安遭灾残废后,生怕他吃不好,隔三差五往盘龙湾送点野味,生怕他缺穿的,还会随着天气变化,买些衣物送来,生怕他病痛缠身,经常送来些草药叮嘱他喝的人。

  原本上辈子陈安想着要多给李豆花一些照顾,结果到头来,反倒是李豆花一个老人照顾他更多。

  这样的师傅,陈安怎能不上心?

  能再次重活,再续师徒缘分,陈安今天只想陪着李豆花好好喝上一顿。

  通往石河子村和黑潭子村的土路,有一段是重叠的,到了岔往两个村的岔路口时,陈安领着两只青川犬钻进了中间的小道,又走了大半个小时,在山半腰看到坐落在山间沟谷小片平地上那座孤零零的茅草屋和小院时,眼睛不受控制的湿润。

  “师傅,我来看你了!”

  陈安小声地说了一句,然后大步走向木屋。

第37章 多少有些鬼祟

  小院围栏只是简单的栽了几棵木桩,然后用整根的野竹交叉编织而成。

  茅草屋屋顶的茅草,还是在秋末的时候,陈安帮忙铺上去的。

  此时,房门挂了锁,一看就知道李豆花不在屋里。

  进不去屋子,陈安干脆将带来的酒壶放在门口,取下自己的火枪,按顺序装入火药,轻拍平整后,将跟枪管插在一起的铁签子抽出来,扯了一团头发用签子捅进去挡住火药,然后装了些细颗粒的铁砂,再堵上一团头发。

  在火道里抖上一些引火药以后,用一小块胶皮盖住,然后轻轻放下击铁。

  用头发挡住火药和铁砂能防止它们顺着枪管滑出来,之所以不用其它东西堵塞而是用头发,那是山里猎人多年的经验总结。

  头发遇到高温,会立刻焦化缩成很小的一点点,不会影响到火药、铁砂的击发,比起其它东西,要强不少。

  而且,头发容易得到。

  家里有女人的,她们每次梳头,梳子梳下来的头发,通常都会挽成一团存放着,等有人进山收头发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卖。

  那块盖住火道的胶皮,能防止装好的引火药洒落、受潮,还能防止无意间走火。

  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细节,

  而且,不用枪的时候,还可以将火药、铁砂、引火药都给取出来保存,以后再用。

  对于穷困的山里人来说,别看只是些粗浅的东西,却也弥足珍贵了,可舍不得浪费。

  陈安装填弹药,就想在附近转转,等师傅回来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打到点下酒菜。

  李豆花是个很传统的撵山人。

  因为种种原因进入米仓山的人,让山里有很多姓氏,很多村社也是因此形成。

  忙时耕种,闲时打猎采药,靠山吃山成为主要的谋生手段。

  正是靠着这些手段,山里的人才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

  因此,山里人对米仓山充满感激,播种和收获、采药和狩猎,都会举行敬山的仪式,表达对大山的敬仰和感恩,尤其是采药人和撵山人,一直沿袭着这些习俗。

  而李豆花无疑是其中之一,传承自巫猎的他,更是讲究。

  他向来只取生活所需,打猎多年,哪怕有着高明的手段,也没有为了赚钱而大肆猎杀和采挖。

  所以,哪怕是在这茅草屋的周边,大的猎物不容易见到,但小猎物,还是有可能有的。

  不过,陈安并不担心自己靠采药、撵山赚钱这事儿会被李豆花反对。

  这年头创汇需要,皮毛、草药都有收购,何况是秦巴山脉这种物资丰富的地方。

  陈安曾经和李豆花说过这事儿,李豆花给的回复是:“不要把事情做绝了就行,撵山的时候,打该打的,打能打的,采药的时候,该留的留,该放过的放过,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行了。”

  山里人历来就有“怀孕的母兽不打,不成年的不打,已经受伤的不打”的三不打行规,讲究撵山的时候不斩尽杀绝,不可心狠。就连采药也是,只采挖合适的,很多药材为了来年还有,不被挖绝,也往往采取带走一半留一半的法子,让药材还能继续生长。

  这些规矩,作为活过一辈子的人,陈安明白这是与大山和谐相处的法门,竭泽而渔,是不可取的。

  但陈安更清楚,这就不是他一个小人物该担心的。

  他只想活好。

  让陈安没想到的是,他顺着山沟刚往里面走了一小段,欢跑在前的招财、进宝忽然双双停下脚步,竖起耳朵一动不动地朝前方山谷里张望。

  陈安也不由停下脚步,朝山谷看了过去,见有两人顺着山沟走了出来。

  这两人头戴貉皮帽子,身穿呢子大衣,脚蹬长靴,脖子上还裹着围巾,一看这装扮,就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领头的那人,牵着一条这年头在山里很少见的大狼狗。

  而后边另一人,则是低头看着手中展开的像是一块布的东西。

  是什么人?

  陈安微微皱了下眉头。

  就在这时,那条大狼狗也发现了陈安,停下脚步,冲着他这边叫了起来。

  那两人立刻停下脚步,朝着陈安所在的地方看了过来。

  随后,后面那人将手头的东西几下折叠,然后装进随身挎着的一个包里,拍了拍前面那人的肩膀,两人不再顺着山谷往外走,而是牵着狼狗拐进山坡上的林木间。

  很明显,他们不想跟陈安照面。

  这举动,多少有些鬼祟。

  陈安也懒得理会他们,更不想无端生事,只是陌生人而已。

  但正是因为陌生,更应该上心,鬼知道这些人究竟想干什么。

  虽然带了狗,却没有带枪,至少看上去不像是闲着没事儿在山里边晃悠想搞点野味的人。

  他将事情压在心头,然后领着两条狗继续往山谷里走,注意看着两边山林里的动静,仔细地听着周边的声音,希望能找到只猎物的踪迹,哪怕是只兔子或是野鸡也行。

  只是,逛了大半个小时,并没有见到任何值得打的野物。

  就在这时,山上有苍劲怪异的歌声从半坡传来:

  “不是我喜欢杀生,不是我心肠太狠;

  只因为肚皮饿哟,只因为身上冷;

  尊敬的天神呵,请宽恕你的子孙!

  ——无可奈何,不得不已。

  撵山人也有一条命呵;撵山人不是山鬼是凡人。

  呵嘿嘿,剥了它的皮,我才有衣穿呵,割下它的肉,我才有东西吃。

  我只有哟借它的命来养我的命,借它的‘刀头’敬鬼神!”

  陈安不是第一次听这首歌,正是师傅李豆花所唱,是巫猎进山打猎的祷告,他总是喜欢吼上几嗓子。

  而所谓的刀头,即刀头肉,宰杀猎物割下的第一刀血肉。

  陈安心头一喜,立刻领着两条青川犬顺着山坡爬上去。

  没多长时间,他上到山坡上的小道,等了不一会儿,见一个戴着捂耳帽子的精瘦老人,挎着一把火枪,领着条铁包金土狗的不急不缓地走来。

  很神奇地,那条被李豆花取名叫做巴豆的土狗没有像以前一样,见到陈安立刻欢快的跑过来,反而停下脚步,冲着他狂吠起来。

  之所以叫巴豆,是因为李豆花在将它抱来的时候正在窜稀,于是,因为一句“你龟儿怕不是吃了巴豆”,就有了巴豆这个名。

  李豆花看到陈安等在小路上,再看看自己的狗,不由骂了起来:“狗日勒,才几天没见就认不得了?不要嚎了!”

  说着,伸手作势欲打。

第38章 天气冷,会感冒,炖了!

  巴豆吓得缩了缩脑袋,耳朵往后贴在脑袋上,眼皮也不停地抖着,但却没有退让。

  这就是土狗,自己的主人哪怕是要打它,也不会想着立刻躲避,而是老实地等着。

  它并不是胆小,相反,巴豆撵山跟着李豆花好几年了,也非常厉害。

  李豆花并没有真的去打它,只是吓一下,让它闭嘴。

  随后,他一边打量着陈安一边走了过来,有些惊奇地说:“你娃儿啥子时候弄的狗弄的枪?”

  “狗是往汉中那边去,山里边一个老大爷家里的,我原本打算买,但是他后来送我了。至于枪,是今天我才去找镇上的铁匠大爷做来的。”

  陈安忽然想起那老大爷的嘱托,当即补充说道:“那老大爷认识你,叫你去得空去找他耍,请你喝酒,他家住在半山腰,旁边有棵大核桃树,叫鹞子岩。”

  “是那个老东西,我晓得了。”李豆花点点头。

  “他是啥子人?”陈安好奇地问。

  “是我以前的一个战友,一起去当的兵,也是跟我一样,伤退回来的。”

  李豆花走到陈安面前,先是看了看两条半大狗崽,又将陈安手头的火枪接过去看了一下,点头赞许道:“狗是两条好狗,枪也做得不错。两条青川狗,好好地训练一下,会是撵山的好帮手。”

  “晓得了!”陈安应道。

  李豆花的认可,至少说明陈安的眼光不错,算是学到了。

上一篇:星际大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