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低处的或是土里的,直接烟熏火烧,在大树尖稍的,他直接动用猎枪,将它们打下来,待乱飞的马蜂稍微安定后补上一把火。
这些马蜂处理掉以后,屋后石崖上的蜜蜂总算是恢复正常了。
一家子的生活规矩,变得很平静。
冯丽荣每天在家,领着孩子,顺便打理家务,在孩子睡着以后,也抽空去地里弄些猪草、草叶回来喂猪和寒号鸟,做着早饭、晚饭。
耿玉莲每天都去那片瘦地上边的山上,刮些林间的腐殖土,用背篼背回来,堆在地边发酵着,等到来年散到地里,增加土地的肥力。
回来的时候,也会带上一背篼松针回来,堆在圈房边,用来垫羊圈、猪圈,这也是在积肥。
而陈子谦则是去青沟,领着瞿冬萍处理那些山坡上的山石,像盘龙湾一样,修出一台台窄地,用来在来年栽培茶树,下午的时候,则是领着圆圆、滚滚去放羊。
那些扦插的大叶茶,已经基本成活,长了细密的小根,也抽出了新的枝条,明年开春的时候,就得进行移栽。
陈安去跟着看了一下,圆圆和滚滚确实很乖。
事实上,它们大部分时间,除了吃就是睡。
到了野竹林里面,自己选着竹叶吃饱,或者打闹一阵,要么就直接在竹林里躺平,或者爬到树上趴着睡上一觉,天气特别热,还会到山沟的水塘里泡上一阵。
就是来回的路上比较麻烦一些,经常是拖拖拉拉地不肯走,走着走着,一屁股跌坐在路上,任凭怎么叫唤,就是不动。
这也就逼得陈子谦不得不拿出瓶瓶奶这制胜法宝了。
两条下司犬也有了名字,一个叫小白,一个叫小黑,简单粗暴。
三天下来,它们算是被狗帮给接纳了,旺旺和娇娇放开后,也不会再去咬它们,整天跟在狗帮后面,屁颠屁颠的,偶尔也会打闹一下。
陈安则是早晚练习一下蚩尤拳,在处理好马蜂群以后,身体的疲惫已然清除,腿脚的浮肿也已经消散。
第四天早上,他带着猎枪,背着藤绳,留下两条没有狩猎能力的下司犬,领着其余的猎狗进山。
他可没忘记在给孩子办满月酒的时候,村民给他说的坨坨岩那地方有着崖柏的石崖,他当即找了过去。
石崖上有崖柏,往往也会有喜欢以松柏为食物的寒号鸟在。
只是,石崖就在坨坨岩村子的背后,距离村子太近,很多人都知道五灵脂贵重,怕是不会给他留下。
但陈安就是冲着那些崖柏去的,只是抱着一点期望,万一悬崖太过陡峭,若是有五灵脂,没人敢去弄,说不定自己也有机会。
花了一个半小时,他赶到坨坨岩的时候,正是坨坨岩这山村炊烟袅袅的时候。
站在背后的山坡上,向下望去,坨坨岩村子就像一弯月,镶嵌在群山的夹缝之中,东河蜿蜒而过,田地依偎着河流,村居依偎着山脚。
山坡上有不少山核桃和毛栗子,有不少村民在里面捡拾着,不时呼喊两声。
陈安没有去惊动他们,从一侧绕到村子背后,找到了那片石崖。
石崖很陡,如同刀削一般,得有十多丈的高度,有不少地方,山石突兀出来,下边凹陷下的位置很难触及到。
陈安先顺着石崖脚底看了一遍,果然找到几个崖柏的陈化料桩子,还有几棵造型挺好的活着的崖柏,料子不大,但拿回去做成盆栽挺不错。
确定好目标后,他上到崖顶,选着位置绑好藤绳,打了升降结,用蛇皮袋装了工具,顺着石崖下去,进行采挖。
石崖上确实有寒号鸟被惊飞出来,只是,如同预想的那样,石缝或是石洞里的五灵脂早被人收了。
花了大半天时间,弄到七八个成化料疙瘩,也采挖下四棵茎秆扭动飘逸造型不错的崖柏。
至于那些不容易够到的,他也不勉强。
就采挖下来的这些,就足够他背了。
傍晚回到家里,陈化料送进仓房放着,活着的崖柏则是进行了栽种,一直忙活到深夜。
第二天,陈安早起,邀约宏山一起进山。
他打的主意很简单,秋季是采药的好时节,好多药材都到了采收的时节,他主要以采药为主。
至于野物,到冬季采不了药的时候,再去折腾。
在山里遇到麂子,他不介意打回来做肉,遇到野猪,也打上一只,犒劳一下猎狗,如果遇到香獐子、黑娃子或是豹子,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当然,遇到竹溜子、獾子、果子狸等野物,也不能放过。
宏山早就等着陈安了。
事实上,这两天他也没少在山里折腾,挖了一些草药回来,还运气很好地找到了一大棵厚朴,被他剥了皮,收了种子背回来。
这是一种叶片大得像是芭蕉扇的树木,叶片的叶脉顶端还天然的开裂形成一个开叉。
厚朴在山里剩下的不多,皮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花和种子都能入药。
价格虽然只是三四毛钱一斤,但胜在量大,那棵厚朴,估计能给他带来至少三十块钱的收入。
在陈安找来的时候,宏山也正准备上山,正在收拾东西,见到陈安,他大喜过望:“准备往哪里走?”
陈安略微想了下:“往北边…阴地沟那边,撵山的时候,我记得在山里看到不少山茱萸,这个时候果子红了,正是采摘的好时候!”
三月是山茱萸化开的季节,山坡林木间,不时就能看到一片片淡黄。
它也算是一种名珍贵药材,药用部分是它的果实,长得有点像枸杞,中药里头称“萸肉”,有滋补肝肾的功效,六味地黄丸里便有山萸这味药。
此时,正是山茱萸采收的时节。
山里比较常见,也就意味着量大,尽管收购价格不高,但一天采摘下来,拿回家里面晾干,积少成多,每天也会有十来块钱的收入。
村子附近这些山上的,早就被人采收了,想要有好的收获,只能往更深的山里走。
阴地沟,距离村子差不多二十里地,属于深山区域,普通那个村民很少到那种地方。
陈安之所以想着往那边走,心里还有着盘算。
他可没忘记,那是苏同远那挂掉的师傅高大春寻找了大半个月财宝的地方。
他之前花了不少时间在那里折腾,后来在掏蜜蜂的石洞中弄出些银元,不知道是不是高大春的老辈子留下的。
还有那些领着猎狗在山里转悠的人所寻找的东西,会不会真是张献忠的藏宝也不知道。
这场洪涝过后,不少地方山体滑坡,加之流水冲刷,如果真有藏宝,那些埋藏在山里的东西,会不会显露出一些来?
借采药撵山之机,碰碰运气也不错,三不误的事情。
第379章 锈蚀的古钱币
碰运气的事儿,自然是碰,而不是刻意追求。
心里有想法,并不意味着陈安会花大把的时间去寻找这些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有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还是山岭中明眼可见,只要用心去找去追寻就能弄到的药材和猎物更实在。
对于陈安的提议,宏山没有意见。
两人一路闷头进了深山,在所见的未被采摘的山茱萸渐渐多起来的时候,两人分头行动,各自找着挂满通红果子的山茱萸就是一阵撸。
当然,在转移阵地的时候,路上见到别的药材,只要能换钱的,适合采挖的,也都带上。
几条猎狗也没有闲着,在山里搜寻着,碰到猎物洞穴,或是乌梢蛇之类,也会出声吠叫进行提醒。
接连十数天下来,收获不菲。
冯丽荣在家里带娃,也多了不少事情,她每天都需要花不少时间来处理陈安带回来的草药和猎物。
盘龙湾的院子里,架子上放着的簸箕,晾晒东西的晒席上,铺满了红彤彤的萸肉,还有党参、天麻、柴胡、黄芪、黄连、黄精之类。
碰到猎物,只要合适的就打,隔三差五,总会带回一些。
收购站收购的皮毛、獾油之类的留下,其它的肉,吃不完的就腌制后烟熏腊起来。
兔肉、竹溜子、黄毛野猪、獾子、果子狸、还有麂子的肉,在仓房里挂了不少。
遗憾的是,一直没有遇到过黑娃子、豹子,香獐子倒是遇到了两只,一公一母。
虽然已经进入发情时节,但那只公的香獐子还未发情,没有麝香的香獐子,陈安记下了地方,等过一段时间再来猎杀。
猴子见到过一群,稍微有点动静,就呼啸着窜进林子里。
在找天麻这事儿上,几条猎狗建功不小。
天麻有着的特殊气味。
家种的天麻有一股酸味,而野生的则是一股子尿臭味。
正是利用这一点,陈安在山里找到一棵天麻以后,就让猎狗嗅了气味,将它们撒了出去。
往往在遇到有天麻的区域,它们总能及时找出来。
这让陈安获得天麻数量,远超宏山所找到的,惹得宏山好一通羡慕。
这天,在穿过一片松林的时候,陈安忽然停了下来。
“蛋子哥,上来一哈,今天教你认识一下新药!”他冲着在山坡里挖柴胡的宏山喊道。
“来咯!”
宏山几下挖掘,将那蓬柴胡揪起来抖抖泥巴,塞到背着的蛇皮袋里,朝着陈安快步跑了上来:“是啥子药?”
“你先看看这里跟别处有啥子不同!”
陈安没有直说,而是让宏山自己观察。
宏山转着扫视四周,除了看到几个干枯的松树桩子和几棵显得有些枯败的松树外,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于是摇摇头:“到底是啥子,我实在看不出来!”
陈安笑笑:“这里有茯苓!”
在中药材中,向来有黄金白银之说,黄金指的是黄连,而白银指的就是茯苓。
它可是华夏九大仙草之一,药用价值极高,一向是药材中的上品,也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有十药九茯之说,另外,就是其棕褐色或是黑褐色的外皮揭开,里面呈现的白色的茯苓肉,也正是因此,有了白银的美称。
无论是茯苓皮还是内部的茯苓肉,都是药材。
这些东西,平日里闲聊的时候,陈安跟宏山说过,他当然知道其价值。
“野生的茯苓,一般生长在比较老的松树林里,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挖。你注意看,生长有野生茯苓的树桩周围的松树,有明显的枯萎或衰败迹象。你看这几棵松树,是不是半死不活的?”
陈安指着前面这几棵松树说道。
宏山微微点点头,这一点,他已经注意到了,和周围的松树一比对就能明显地看出来。
“还有,你看那几个树桩…”
陈安领着走了过去:“这个树桩靠近地面的部位,有这种白色或淡棕色的菌丝,揭开树根皮,可见黄白色浆液渗出来。”
他说着,用手中药锄铲掉树桩根部的树皮,果然有黄白色的浆液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