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两人一路回到石河子村,看到两人从山里出来,村里人早已经习惯,纷纷开口询问:“今天又弄到了些啥子东西?”
陈安笑着回应:“今天运气运气不错,找到了些茯苓。”
“还是你们厉害,天天进山,都能找到点好东西,换作是我们,有好东西在眼前,也认不出来。”
交谈的内容大抵如此,多是羡慕。
两人一路穿过村子,顺着出村的大路往回走,然后各回各家。
陈安回到盘龙湾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冯丽荣背着孩子,忙着将那些晾晒的药材收拢,送到仓房里面放着。
他将带回来的茯苓倒在引来的地脉水旁边,忙着过去帮忙将那些装在蛇皮袋里的萸肉、经过两次蒸晒的黄精、蒸透晾晒的天麻,和一捆捆晒干的药材,搬进仓房,这才将孩子接过来抱着逗弄。
冯丽荣去看了陈安背回来的袋子,认出里面是大块的茯苓后也是欣喜:“耶,今天又弄到了点好东西嘛,厉害哦!”
“那是…你家男人进山,向来不空手而归!”
“夸你一句,你还喘上了!”
冯丽荣笑道:“要不是挂着娃娃,我也想跟你进山!”
“在娃儿会走路,断奶之前,伱还是不要想了,家里边那么多事情,有得你忙!”
陈安笑道:“说不定啥子时候,我又塞个娃娃到你肚子里边,又是一两年出不去。”
“你敢…你晓不晓得,我天天守在家里边,有多无聊?”
“我要求不高,只要两个娃儿,我觉得还是早生早好,你想,一个娃儿是带,两个娃儿也是带,一起带大了多好,省得以后你还要花费更多时间,明年,等娃儿会走路了,就再怀一个!”
“你倒想得美!”
“我说的是事实撒!”
冯丽荣没在这件事情上纠结,她很清楚,陈安说得很有道理,早生早好,一起带大,确实能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辛苦一天了,你领着娃儿耍,我去做饭,这些茯苓放着,我明天再来清洗、发汗!”
听到发汗两字,陈安就知道冯丽荣也清楚该怎么处理这些茯苓,倒是省事。
他抱着娃儿在院子里转悠,去看看石崖上的蜂群还有没有马蜂来骚扰,又去看看自己育下的杜仲和金银花,情况都挺好。
墙上放着的那几盆兰花,之前还想着不容易养活的那几苗银边的兰草,貌似也成功养活了。
令他意外的是,墙上又多了两盆,是两盆春兰。
一看栽种手法就知道是冯丽荣学着他之前的做法栽培的。
回到厨房里,陈安随口问道:“你哪里弄来的兰草哦?”
“不是我弄来的,我哪有那时间上山嘛,是之前给你说看到好兰花就给你送来的那个人下午送来的,叫啥子?”
村里人还有不少人,冯丽荣只是眼熟,完全叫不出名字。
“金博礼!”
“对头,就是他送来的,他说去年开春在山上搂草见过,是棵开白花的兰草,觉得有点稀奇,今天到哪地方找木耳,看到了就挖了送来了,我就按照你之前的法子栽种起来!”
开白花的!
难道是棵白素?
春兰里面,抛开瓣型,就花色来讲,素花向来是佳品。
素分全素与舌素(素心),以白素为极品,红素、绿素、黄素、黑素为上品;
色花绿为本色,白色超凡脱俗,黄色雍容华贵,红色喜气十足,黑色虽稀少却略逊一筹;
当然,有的兰花,虽然是素花,可惜花品较差,花守较次,也不能称之为上品。
他倒是挺期待,来年这两苗春兰,会开出怎样的花色,如果普通倒也罢了,要是盆极品,那价值就大了。
转念一想,陈安觉得是个不错的借口:“这两天感觉有些累了,休息几天,我明天随便上山转转,看能不能弄到啥子野味,得去谢谢人家。无论如何,总是好意。”
“自己都说累了,不在家好好休息,就不能缓几天再说蛮?”
“我就是空身转转,也当是休息了!”
“管你嘞!”
正说话间,耿玉莲从地里回来,背着一大背篼的猪草,背篼靠着院墙放下,拿着一把南瓜藤藤尖和一些南瓜花送到厨房里。
南瓜藤生长旺盛,总会分出很多杈藤,这些刚刚生长出来的嫩藤和嫩叶,采摘回来,剥掉外皮,清洗后,过热水焯一下,拿来凉拌和清炒,都很不错。
还有那些开出的雄花,也一样可以用来吃。
这是山里常见的菜蔬。
看着耿玉莲满头大汗,脸上和头发上还沾着不少泥土和杂草,一脸疲惫的样子,陈安不由说道:“老妈,适当注意哈休息撒,时间还长,没的必要那么辛苦,悠着点来!”
“现在不忙几时忙?你是不晓得有多少人天天往山上去刮肥土,你慢上几天,都被别人刮走了,想去弄就得往远处走,那样更费力!”
耿玉莲瞪了陈安一眼:“你看你啥子运气,挑到的田地,不是远的就是瘦的,今年不忙,明年吃啥子嘛!”
“是咯,都怪我!”
在这种事情上,陈安没法跟她争辩,只能笑着打哈哈:“赶紧去洗把脸,再等哈饭菜就熟了。”
耿玉莲转身出了屋子,就站在院子里,拿着块干毛巾,拍打身上的尘土杂物,然后去倒水洗漱。
饭菜做熟好一阵,天都快黑了陈子谦还不见回来,是不是羊放丢了还是出了啥子状况?
觉得情况不太对的陈安问了一下冯丽荣,然后拿着手电筒,顺着陈子谦去放羊的方向去找,一路边走边喊。
翻过两道山沟的时候,终于听到了陈子谦的回应。
见到陈子谦的时候,正看到他来回搬送两只熊猫。
“哎哟,累死我了,今天带去的奶瓶不小心打翻了,没得瓶瓶奶,这两个小家伙,不管怎么哄逗哄都哄不走…唉!往回抱着一只走上一段,回去抱另外一只,刚抱回来这只还给老子又往回跑…”
领着两只熊猫去放羊,也是把陈子谦折腾得够呛。
碰到这下班困难户,头疼得不得了。
可是,就因为有它们在,陈安挂职在潘石玉团队里,每个月还有二三十块钱工资可拿,却也不得不好好招呼着。
陈安也是苦笑,这种时候,他都开始怀疑,把这两个小家伙给留在家里,是不是明智之举了。
“圆圆、滚滚,果赖!”
陈安冲着在小路上咿咿叫着不肯走的两只熊猫叫道。
听到声音,滚滚立马朝着陈安虎窜着跑了过来,到了面前,人立起来,张着一双前臂要抱,而圆圆则是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就这么看着。
它对陈安一直比较亲近。
陈安咧了咧嘴,捏了捏滚滚胖乎乎的脸,过去将圆圆给抱起来往回走,这下,滚滚不爽了,咿咿叫着,一直追在陈安后边,动不动就挥着爪子去抓陈安小腿。
就这样,一直将滚滚送回院子,将圆圆放下后,跟在后边的滚滚还不解气。
没办法,陈安只能将它也像抱孩子一样搂起来抱一抱,总算是让它心里平衡了。
直到让冯丽荣兑了瓶瓶奶,才算是将它摆脱。
第381章 差点折了命的横财
第二天早上,陈安难得睡了个懒觉,天光大亮了才起床,帮着冯丽荣将那些药材搬出来晾晒好,煮了碗面条吃过,提着双管猎枪,领着猎狗往青沟去了一趟。
昨天晚上的时候,陈平到家里来坐了一会。
茶厂的茶园里的秋茶采过,茶树也已经修剪完毕,接下来是养茶根以待来年春茶能生发得更健壮的时段,暂时没什么事儿,也就放假回来休息。
陈安让他抓紧时间,将栽种茶叶的坡地给打理出来。
那些扦插的茶树苗,已经发出枝条了,明年开春,就该移栽了。
他到青沟的时候,看到陈平正卖力地挥动大锤,将那些用撬棍撬出来得石头砸小,瞿冬萍帮忙搬去给陈子谦堆垒那一台台的地埂。
就连两个小侄女,也用撮箕捡拾那些碎石,端去给陈子谦堆砌地埂。
陈平去茶园上班,只留瞿冬萍领着她们在家,这大半年下来,就连云兰都一下子听话了很多。
云梅已经到了上一年级的年纪,只是今年这洪涝灾害,都不敢领她去大队小学报名,生怕出了意外,只能拖上一年。
这些山坡上的台台地,陈子谦虽然只是每天早上去弄一下,耿玉莲也时不时去帮一下忙,这些日子以来,还是有不小的成绩。
已经顺着山坡,辟出十多台两米宽的山石窄地,因地制宜,看上去顺着山坡弯弯扭扭的,远远看去,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陈安也就去那里转了一圈,跟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然后领着猎狗往大村子走。
穿过大村子的时候,看到苏同远在皂角树场子上,和几个闲着没事儿的小青年冲壳子,打打闹闹的。
他没有理会,径直穿过石河子村,往西边兜了個圈子,这才又绕回北边的山间小道,往阴地沟方向赶。
一路上,并没有看到什么人。
等到了昨天遇到苏同远的地方,他看到那些锈蚀的铜板就被随便扔在路边上。
他捡拾起来看了一下,那些锈蚀得挺严重的铜板上,被铜绿包裹得严严实实。
他将一枚被苏同远敲下来的铜板,在石头上磨去表层糊着的铜绿、杂物,露出暗黄色的铜质。
铜钱背面没有字,只是正面有端正的四个字:大顺通宝。
大顺?
光绪通宝、道光通宝之类的常见,陈安自家抽屉里还有几个,但大顺通宝,他还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带顺字的,印象里似乎就只有一个顺治通宝。
这些铜板应该是用麻绳穿成一串的,锈蚀沾连在一起,苏同远也就敲下几枚,大概就只是好奇地看看,然后就没有再管,被陈安全都捡拾起来,有七八枚的样子。
四下看看,再没什么发现后,他顺着苏同远昨天爬上来的山坡下到下方山沟里。
山沟里有条小河,河流不大,也就两米宽的样子,水很浅。
涨了洪涝的时候,冲刷的痕迹犹存,那时估计得有两丈那么宽。
现在踩着河心石,都不用湿鞋就能直接跳过去。
到了对面淤积出的泥滩上,陈安看到了一连串的脚印,是从河沟下游上来的。
陈安顺着往下走了二三十米的样子,看到在一片浅滩上,有不少凌乱的脚印,再往下,脚印又没了,反倒是山坡上有人滑下来的时候,蹬出的新鲜痕迹。
看样子,苏同远就是从这对面的山坡上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