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485章

作者:指尖灵

  那石门周围,雕刻有唱戏的戏台子,想必墓主人生前挺小喜欢看戏,而那女性石人的举动,像是跑来叫主人去看戏一样。

  因为弄得活灵活现,所以更容易吓到人,被骆祥文他们三人,当成了女鬼。

  陈安扫视了一眼,目光就集中在墓室周围,可惜,里面墙角位置,不少坛坛罐罐都被打破了,没什么价值,棺材里他也看过,盗墓贼什么都没有给他们留下。

  要说有价值能卖钱的,大概是墓室周边砖墙上嵌着的石板浮雕。

  可当着骆祥文等人,总不能上去直接开撬吧。

  再者,那一块块石雕不小,也不容易搬回去。

  既然没什么能带走,陈安也就不打算过多逗留,催促几人,看够了,就赶紧往回走,那才是正事儿。

  转着看了一圈,除了赞叹墓主任家境不一般,一帮子外行,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只能瞎猜,里面气味难闻,倒也没多久,都纷纷钻出土洞,各自出来带上些黑娃子肉,往窝棚边赶。

  等回到窝棚的时候,天已经昏暗。

  众人忙着捡柴拢火,做晚饭。

  闲聊的话题,很快就又回到古墓上。

  在这方面,骆祥文自然成了主角,讲述那些审讯得到的盗墓秘闻。

  说元朝的墓很难找。

  由于花土容易暴露目标,古人也曾想出一种方法,就是挖葬坑的时候,将挖出的土按先后不同的顺序,由下往上对放,封土的时候再反过来回填。

  元朝荒地的陵墓,至今一个也没有发现,这与秘葬有直接关系。

  在秘葬的时候,蒙古人将坑挖得很深,但土不能碎,要成块。

  土块都要小心地按次序放好,等棺椁下葬后,再按原位置将土块放回。

  这样处理后的墓葬,即使北派的洛阳铲,也无法发现异常。

  但汉人就没有考虑这么远,似乎不拘小节,不但不秘葬,还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堆老高老高的坟头让人看。

  这一说就说远了,骆祥文很快又讲到了盗墓贼的派别的划分。

  说中国古代盗墓贼,从地区上坟,有南北两派,是以长江为界。

  北派中又分出洛阳帮,关中帮等很多派别,每帮各有活动范围,外帮很难进来。

  一般情况下,各帮互不侵扰,各做各的。

  北派以巧力见长,如盗洞搭在棺前还是棺尾,掘成方形还是圆洞都有讲究,十分诡异。

  南派则以“巧技”见长,手段超强,通过自己或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堪舆理论来探穴盗宝,对风水知识有独到研究。

  说着说着,又扯到清代盗墓南派中的广东帮的盗墓掌眼大佬焦四,他能将古代白事中使用的风水术、望气法等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是位神奇的摸金高手。

  他掌眼的本事了得,观风、望气、听声、看土样样在行,甚至还有什么所谓的入地眼、听风耳等。

  通过三听一看,就能知道地下是否有古墓,墓中是否有金银玉这些贵重的随葬品,多还是少。

  所谓三听,就是听风、听雨、听雷。

  实际操作并不是焦四一个人听,也不是大家一起傻傻地随意站在某个地方,一个个竖起耳朵听,而是将手下的同伙分散到不同的探寻方位,选择在雷电交加、电闪雷鸣之时。

  事情说得神乎其神。

  陈安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种神奇能耐的人,但骆祥文所说的这些,却都是几人喜欢听的秘闻,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直到吃饱喝足,都躺窝棚里休息了,还在说。

  没有粮食了,剩下的只是一些肉。

  正如骆祥文所说的那样,明天得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安等人简单地吃了点东西,早早进山,沿着黑娃子沟两侧去看那些陷阱。

  大面积撒网,隔上一晚上的时间,效果还是不错的。

  豹猫被套住两只,石貂弄到五只,黄鼠狼三只,毛冠鹿一只,水獭两只,然后就是一只麂子和一只香獐子。

  东西带回,也将猎具全部拆除。

  有黑娃子这种大家伙和各种肉,六人背篼装得满满的,下午回到进山时的第一个窝棚,将埋着的另一只黑娃子、云豹和珍皮兽都给刨了出来,零零总总,那是上千斤的东西。

  除了一些背着,陈安三人不得不砍木头,用山藤绑了拖框,将东西放在里面,拖着往回走。

  到了傍晚,回到牟阳故城,在那里找了地方过上一夜,第二天继续往家赶,在下午两点左右的时候,回到盘龙湾。

  和以往一样,所有东西送到陈安家院里。

  吃过饭后,骆祥文等人忙着回去,赶明天早上的班。

  陈安只得让甄应全和宏山两人留在家里,打理那些皮肉,他自己亲自送三人离开。

  “不好意思,这次领你们进山,没有玩尽兴了!”

  路上的时候,陈安歉意地说。

  “说那些,没给你们添乱就不错了,再说了,这一路上,野味吃了不少,陷阱技巧也学到很多,看你们打猎,我们自己也学着打了,还见识了古墓,也是相当刺激、有意思嘞。

  何况,你一路上,也是为我们安全考虑,感觉相当好,该谢谢你才是!”

  骆祥文挺会说话。

  陈安从怀里掏出一沓钱,每人数了三百递给他们:“沿山打鸟,见着有份,我大概盘点过那些皮毛,估摸着该一人分伱们三百,把钱收起来。”

  骆祥文不肯接钱,把陈安递钱的手推回来:“干啥子…一路上吃喝拉撒,全是你们三个在忙,我们就是三个拖油瓶,纯粹是来耍的,啷个还能分钱嘛?”

  陈安不由分说,将钱塞到三人兜里,笑道:“该是你们的就是你们的,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在县城里边,还想请你们帮忙照看下我老丈人他们的馆子。”

  这才是陈安真正的用意,不然九百块钱就这么出手,他也心疼。

  八三年了,接下来三年,形势严峻,陈安很清楚,少往县城跑为妙,等车学出来,老实呆在山村里,该撵山撵山,该种地种地,更保险。

  好好积蓄三年,三年一过,形势明朗,就该是自己一展心中所想的时候。

  而在县城,骆祥文、齐庚、江习三人,都有些背景份量,若是馆子有事儿,他们应该多少能帮上忙。

  见陈安这么说了,三人相视一眼,都明白陈安的用意,很乐意地将钱接下。

  “放心,有我们三个在,那馆子出不了啥子事儿。”骆祥文拍着陈安肩膀说道。

  陈安微微点点头,但一想到三人的做派,还是提点到:“在县城里边,还是低调点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容易出事。”

  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人脉,他可不想就这么断了。

  “晓得!我都是结婚的人咯,也怕婆娘的蜀道山。”

  “对了,等娃儿出生了,满月酒记得给我来信。”

  “你躲不了!”

  四人说说笑笑,一路到了镇上,陈安又去车队找到陈文志,请他帮忙送上一趟。

  陈文志有钱赚,当然乐于前往,这可比拉重物轻松多了。

  何况,霜雪不断,他已经闲了好几天了。

  看着几人上车离开小镇,陈安也匆匆回家,盘算着抓紧时间,再进山一次。

第534章 寄回的手铐

  接下来三天的时间,宏山和甄应全每天过来,帮忙打理那些皮毛。

  石貂肉、黄鼠狼的肉不好吃,留着喂狗。

  但黑娃子、水獭、云豹的肉是好东西。

  三人家里条件宽裕,都能杀上两头猪,一头交到食品站,还有一头腊起来自家吃,这是土地到户之前不敢想的。

  隔三差五能吃上肉,油水也足,对野味的需求没那么大,两人除了带一些黑娃子肉回去炼油,其余的野味儿就全留在陈安这里,并帮忙腌制装缸。

  等过段时间烟熏腊起来,到县城的时候,送到馆子里出售。

  至于皮毛等东西的钱,得卖了才能分。

  三人玩一样,事情做了,龙门阵摆了,也休息好了。

  过了元宵节,山里又下了一场大雪,雪停后,三人抓紧时间,又往牟阳故城那边去了一趟。

  没有骆祥文他们,三人手脚也能完全放开,七天下来,没有找到黑娃子,也没碰到豹子之类,倒是石貂、黄鼠狼、水獭弄到不少,还有竹溜子、斑鸠、野鸡、野兔这些野味也打了一些,收获倒也不算差。

  直到东西实在拿不了,才结束这次狩猎。

  等这些猎获的皮肉处理出来,天气却是放晴,不过三天时间,雪就化得干干净净,只有背阴坡面和山沟,还能看到些残雪。

  陈安知道,这意味着冬猎的结束,接下来天气转暖,万物开始生发,不再适合撵山了。

  田地里的油菜花没几天时间,开得满地金灿灿的,他趁着天晴的时候,将屋后石崖上的蜂窝清扫了一遍,也把去年秋冬季节的野坝子蜜割了一些。

  给返校后开始正常教学的冯正良送去一些过滤出来,三四天就完全结晶变得如同猪油的野坝子蜂蜜和腊制出的野味。

  他到学校冯正良的住所时,推开门的时候,恰巧看到冯正良领着个妹儿在吃中午饭,抓抓闹闹的。

  这妹子个子不高,身体有些清瘦,但脸蛋很精致。

  陈安的突然到访,妹子显得很局促。

  放下碗筷,低着头站在一旁,红着脸,指头不断地绞着衣角。

  冯正良也好不到哪里去,愣愣地看着陈安,好一会儿才问:“妹夫,你啷个过来了,进来也不晓得敲哈门?”

  陈安冲着他笑笑,将提来的东西放在桌上,伸手搂在冯正良肩膀上往外面走。

  冯正良一开始还有些抗拒,但瞟了一眼那妹儿后,还是跟着陈安出了房门,到操场东边的篮球架下边的石头上坐着。

  这篮球架是冯正良自己摆弄的,没钱买规矩的篮球架子,就到山上砍了两棵青杠树立着栽起来,上面钉了块板子充当篮球板,又用小木板掏了個圆框充当篮筐。

  平日里,没少看到一帮孩子追着冯正良买来的篮球在小小的操场上疯跑,时不时的,冯正良也会在放学后的傍晚,跟村里孩童一起打上一阵篮球。

  他倒是在这里过得悠然自得,连盘龙湾也很少去,也没听他说有回去的想法。

  “老实交代,啥子时候的事情?”

  “啥子事情?交代啥子?”

  “装,你给老子继续装,那妹儿是啷个回事?”

  “那是学校里边新招嘞民办教师,普同村的。”

上一篇:星际大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