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冯丽荣四下瞟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道:“老是想着往外边跑,是不是在县城有人咯?”
陈安瞪了她一眼:“乱想些啥子,我是那种人蛮?”
“开个玩笑,看伱紧张成那样子!”冯丽荣笑了起来。
“我那点紧张咯,乱说!”
“才有二十来天就要过年了,忙了一年了,十天半个月不着家,在家多闲两天又会啷个嘛!”
“也是哈!”
陈安伸手去抱冯丽荣抱着的陈想,小家伙一脸戒备地看着陈安,忽然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
冯丽荣连忙轻轻摇晃:“这是你老汉儿,啷个才出去几天,又不认咯。”
和陈澈小时候谁都能抱的情况不同,陈想更为敏感,特别认生,陈安估计,不花上一两天好好熟悉熟悉,估计想要抱抱自己女儿,都是种奢求。
看着起床后,独自一人在院里弹弹珠的陈澈,陈安当即将他叫了过来,跟着自己打蚩尤拳。
小家伙倒是天赋异禀,大概是经常看到陈安早晚练习的缘故,也早已经将陈安那些练习的套路学会,打得有板有眼。
陈安只是没有将那些杀伐的招数教给他,生怕小家伙再长大些,干出些难以收场的事儿,至于其它的套路,用来强身健体活动筋骨倒是很不错。
冯丽荣好不容易将陈想哄乖,就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院子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那儿呼哈。
直到陈安打了三遍,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她才说道:“昨晚上你酒喝得有点多,到了床上睡得跟头猪一样,有点事情没来得及跟你说,潘石玉交给你寄钱过来了,汇款单前天送到家里来,还附带了一句话,说是今年忙,他来不及过来看圆圆滚滚了,希望你能写封信告诉他情况。”
“写信?”
陈安挠挠头:“这就有点难我了。”
上辈子和这辈子,陈安就没干过写信这事儿。
但思来想去,他估计潘石玉想要的,应该是对圆圆滚滚的记录情况。
这些日子,陈安真的没有去管两只熊猫,那些记录的事情,也只能交给冯丽荣打理着。
小的时候还能称重什么的,现在冯丽荣所能做的,也就是每天去看下两只熊猫排出的青团的情况,记录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圆圆滚滚其实还是挺喜欢外出溜达,在它们自己圈定的范围内活动,但大概是真的养家了,每天都会回到木竹林里,经常和人接触的原因,表现得很温顺,
冯丽荣经常会在陈安回来的时候,说到一些关于熊猫的趣事。
他回到屋里找来纸笔,酝酿了半天,写了个潘教授你好,就开始抓嘴挠腮了。弄了半天没能多写一个字,干脆领着陈澈去竹林看圆圆滚滚,冯丽荣暂时没事,也抱着陈想跟来。
去的时候,正看到滚滚奋力地在竹林里翻刨着,已经是个大熊猫了,弄得一身泥土,而就在旁边,圆圆正坐着吃笋。
这是有冬笋的时节了。
滚滚刨得很努力,好不容易刨出个笋尖,张口咬着猛甩两下脑袋,将那节不过十多厘米的竹笋给掰下,然后一屁股跌坐下来,正在剥笋的时候,早已经虎视眈眈的圆圆立马凑了过来,伸着爪子去夺笋。
本来陈安还觉得,滚滚多少也会躲避一下,谁知道这货干脆将抓着的竹笋扔在地上,还往圆圆面前扒拉了一下。
“这么和睦吗?”
陈安咧了咧嘴。
谁知道,陈澈在旁边来了一句:“我妈说,滚滚就是个耙耳朵!”
陈安偏头看向冯丽荣。
“滚滚在圆圆面前,从来就没有雄起过!”
说完这话,冯丽荣凑到陈安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听得陈安一愣:“我晓得写啥子了。”
在陈安手里养了四年了,两只熊猫早已经长大成熟,已经能分辨出两只熊猫的雌雄,滚滚果然是雄性的,而圆圆是雌性。
刚才冯丽荣跟他说,前两天看到滚滚和圆圆已经有过深入交流。
这可是大事儿!
第560章 又得一块地皮
陈安回屋,将关于圆圆滚滚发情的事情写在信笺上,顺便说了圆圆滚滚在自己这里过得很好,大概是将盘龙湾周边的山岭当成了领地,哪怕移居到竹林里,它们习惯生活在这里,会自己找吃的,自己刨竹溜子。
成年后,陈安已经减少给他们喂奶的次数,隔三差五来上那么一次,倒是家里的蜜渣、油菜蜜,被两只熊猫吃了不少。
它们时不时就会绕着围墙,爬到陈安屋子后边的石崖,试图去那些蜂窝里掏蜂蜜,只是,攀爬石崖不比上树,可不容易抠住,因而不敢下去。
只是林子里的那几群,直接被他们给毁了。
即使如此,分蜂的时候,陈安还是会在外面林子里养上几群,任凭两只熊猫折腾。
时不时,圆圆滚滚还会翻过院墙来敲房门,这逼得陈安不得不将院外那棵流苏伸入院里的长枝条给锯了。
几次进院不得逞的圆圆滚滚,在咿咿叫唤一阵后,选择离开。
除了在周边山里溜达,它们吃饱后就会返回盘龙湾的木竹林,或是在河水里泡一阵,或是爬到树上睡一觉,显得很是惬意。
但效果其实已经开始有了,桃源小镇上,时不时有人会到盘龙湾来看熊猫,尤其是别的地方来的人,没见过熊猫,听到陈安这里生活着两只熊猫后,也会专门往这里跑上上一趟。
有人甚至还带了相机。
只是,来的人零零散散,做不成什么生意。
但陈安相信,只要圆圆滚滚在自己这里,终会是一个聚宝盆。
潘石玉寄来的汇款单,只是这一年下来的陈安挂着那虚名的“工钱”。
自从那次在秦岭别过之后,潘石玉再没有来过这里,但给陈安的工资,却是从没有断过。
其实陈安也知道,他挂的这名,估计只是潘石玉教授的随口一说,包括这工钱,也是他自己自掏腰包。
他也明白,潘石玉只是不想这两只熊猫被送入动物园,一贯主张放在山林才是它们的家,之所以同意陈安留在盘龙湾,一来是陈安救回来的,二来则是,在陈安这里,虽然也经常跟人接触,但能比在动物园有更大的活动范围,也更能保持它们的天性。
最主要的是,他相信陈安能很好地护住他们。
这其实已经是潘石玉教授对大熊猫尽可能的善意了。
所以,陈安写好信,领着陈澈闲逛一般去镇上走一趟去寄信和记那些记录的数据,在邮电所犹豫了一下,又去买了笔,在信的末尾补充了一句:圆圆和滚滚我能养好,不用再给我寄钱了。
这才到邮电所买了邮票,将东西给寄了出去。
暂时无事,他又去看了那被烧毁的两个铺面,见那里围了不少人,正在商量怎么处置这两处废弃的铺子。
两个村子分别办的合作社,这是出售产出东西的铺面,出了这么一桩破事后,管事的人在这里争吵不休,双方相互指责对方,要不是杜春明他们几個管事的人在场,恐怕早就大打出手了。
吵来吵去,双方都不想收拾这个烂摊子。
准确地说,这镇上的两个铺面,是两个合作社买下的,两方人手吵闹不堪,吵来吵去,无外乎就是一方想让另一方将屋子重新给盖起来,将损失降到最低。
杜春明夹在中间也是听得火冒三丈:“遇到点破事,就互相推诿,都不想担责任,啷个,还想推到我头上来,让我给你们兜底,可能蛮,是我放火烧的,还不是你们安排的人手瞎鸡儿乱搞弄出来的破事,我不相信你们一点都不晓得?
这铺子要是不想要,我给你们出个主意,转手卖了,另外寻各自的铺面,离远点,井水不犯河水,省得吵吵嚷嚷的让人心烦。”
听到杜春明的怒吼,两方人马一下子熄火。
嘀嘀咕咕商量好一阵以后,卖篾器的一方,为首的汉子说道:“反正已经在县城找到铺面了,大不了赶场的时候卖也行,不一定非要这个地方,反正也不见能赚几个钱…”
顿了一下,他见周围围了不少人,高声说道:“当初合作社买这个铺面的时候,花了六百块钱,如今房子没了,只剩地皮,哪个要,三百块钱卖了!”
另一方也不甘示弱,也跟着喊价三百。
于是,双方又开始大眼瞪小眼。
可是,这样的价格出来,围在周边的人却是窃窃私语,隐约中,陈安听到更多的话是“晦气”两字。
把房子盖起来,这个面积,按照现在的情况,估计得要七八百块钱的样子,连上地皮,那就是上千。
小镇上的人,能拿出这笔钱的不多。但其实,能拿出这笔钱的,大概也不缺房子。
一大帮子人议论半天,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陈安倒是相当心动了,这面积算下来,一平米不过两块钱的样子,上哪去找那么好的事儿。
就在他准备应承的时候,篾器合作社那边,却是等的不耐烦了,跟着又喊了一句:“二百五!”
豆腐坊那边也跟着来了一句:“我们这边也是二百五!”
陈安听到这价,有些想笑,他不再迟疑,当即挤进人群:“你们确定要卖?”
“废话,不卖留着干啥子?”
篾器合作社那边的汉子粗着声音说道。
陈安又看向开豆腐坊的那边,问了相同的话,也得到肯定答复。
“那两间我要了!”
陈安转头看向杜春明:“能不能帮我做个证?”
“帮你做个证没得问题…”
杜春明犹豫了一下,将陈安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道:“伱娃儿考虑清楚了,五百块钱,像这种老房子,都可以买一座好的了,何况这里刚刚被烧过,还出了这么一桩破事,怕是划不来,再说了,你买了做啥子?”
“你也说了,这些房子太老旧了,买现成的房子,我肯定不得买,主要是把地皮买下来,我准备在这里盖个铺子,你晓得,我婆娘做火锅的手艺还是不错嘞!”
冯丽荣早心心念念要做点什么事了,带着去撵山采药不合适,陈安觉得让她做自己更擅长的也不错。
尽管县城里已经有着一个馆子,但是铺面这种东西,哪会嫌少,哪怕这是在一个并不算热闹的小镇。
到了以后,想买还不一定能买到。
再说,以后游客多了,弄成个酒店、宾馆之类的,也不是不行。
三百多平米,临街的位置,很值。
听到陈安这么一说,杜春明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倒也是!”
陈安看看旁边的两家,也被大火烧毁了一些的屋子,干脆走上前:“还有旁边两家,要是你们也愿意出手,找我商量!”
那两家,只是单纯的住户。
谁点的火去找谁,人都进去了,这种事情,他们也只能找两个铺子,纠缠不少时间,各自得几十块钱的修葺费用而已。其中一家条件好一些,见陈安开口,也就找来跟陈安商量,被陈安五百块敲定一家。
另一家犹豫不少时间,见陈安给的价格挺高,一家子回家商量好一阵,觉得凑一凑,也差不多快要够另外择址重盖了,在陈安都领着三家人到办公大院办转卖手续的时候,也找到办公大院里来,以五百的价格出售。
这么一盘算,花了一千五百块,差不多得了近一亩的地皮,陈安也不墨迹,找到车队老主任那里,将这笔钱借了出来,当场就把手续和钱给付清。
商定给他们半年时间搬家,陈安领着陈澈,优哉游哉地回家,心里还想着,到时候好好打理一下,估计还能多少扩张出一些面积,估计能超过一亩地,心情就更好了。
这点钱,他开车两月,就能赚回来。
回到盘龙湾,先一步跑回家的陈澈,立马就把这一趟陈安干的事情,汇报给了冯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