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顾兴元在山里又发现金香玉,陈安是一点都不奇怪。
毕竟,最大的金香玉产地,就在碑坝镇。
但是限于开采难度,那些深入山石内部的金香玉,很难被弄出来,得过些年,各种开采、切割技术完备了,才好操作。
隔天早上,陈安和顾兴元吃过面条,带上些准备好的干粮,一起往山里走。
这次顾兴元发现金香玉的地方,并不是铁船山方向,而是往村子北边一直走,翻过两道山岭,在背阴坡面的半山坡上。
那里是大片凸出地面的嶙峋山石,其间间杂着不少灌木、松树。
“我来这里捡菌子的时候看到嘞!”
到了其中一块不大的山石旁边,顾兴元停下脚步,蹲下去将山石脚下的那些他用来掩盖的枯枝松叶给弄开。
那金香玉所在的位置,被一层黑黢黢的青苔糊着,只是被顾兴元敲掉的那地方,露出了一面断口。
陈安用工具将那些青苔铲掉,又将山石根脚清理了一些泥土,所能看见的,不过是两个巴掌那么宽,三尺多长渐窄的一条,再往下挖,露出的就是些普通石头了。
陈安又在周边转了下,并没有多余的发现。
“这金香玉有个特点,要受热以后才会散发香味,这也是你在暴雨过后火辣的晴天能闻到香味的原因,这东西时间放长了,气味会慢慢消散,放得时间越长,就越不值钱,一块没有香味的玉石,也就不能称之为金香玉了!”
两人随即轮换着动了錾子开凿。
忙活一整天,到了傍晚的时候,算是将山石中嵌着的那一块金香玉石给凿了出来。
往石头内部深入,这块金香玉并不连贯,被弄成了大大小小的七八块,最大的不过一两斤的样子,小的鸡蛋大小,并且表面风化严重,所携带的气味已经很淡了,没什么作用。
估摸着能用的,也就十多斤的样子,剔除掉没用的,应该还剩下五六斤,比顾兴元自己带回家那些还要少一点。
这让顾兴元有些遗憾:“我还以为会有不小的一块,结果,被我敲下来那些,才是大头!”
“也已经很不错了,按照山里人的说法,这可是老天对充满灵性的米仓山的恩赐,只有有缘的人才能遇到,说明你是个有福之人呐,已经很不错了。”
陈安在山里走过的地方不少,也听过些传闻。
这年头,还被叫做飘香石的金香玉,在南郑那边的山里也有,听闻有人捡到,并且用来放置在山里悬崖峭壁上的蜂箱里,吸引蜜蜂。
也就是现在,大家伙还没对这石头有太多了解,觉得稀奇,但也不会太过深入了解,也只有一些自认为懂货的,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等到后世发现山里有大量储藏后,似乎也就变得平平无奇了。
东西没多少,估摸着也就是五六千块钱的东西,陈安也就安心收下,算是这趟过来的一个惊喜。
隔天早上,陈安帮忙将顾兴元积攒的那些山货装车,临走的时候,将顾兴元弄来那些金香玉也一并带走,准备帮他换成钱,再给他送来。
对此,顾兴元高兴还来不及,主要是他自己去卖,还担心被坑,抱着几千块钱回来,说不定在路上就会被人拦截,从他家到汉中,那也是上百里的山路啊,那些钱,已经能让人选择玩命了。
陈安没有回盘龙湾,开着车子直接去了县城,将那些顾兴元收来的山货,一部分店里所需的,留在店里,其余的按行价,送到那些打过不是一次两次交道的山货土杂店里。
至于盘龙湾,所需要的山货,从村民手里收了不少,家里仓房里,一直备着有。
晚上叫着跑车回来的陈文志去馆子吃饭的时候,又碰到骆祥文他们几个,倒是又凑在一起,好好热闹了一番。
陈安返回盘龙湾后,有事没事,就开始摆弄那些带回来的金香玉。
他不懂雕琢,只是将那些一小块一小块的金香玉用砂纸、问荆草,再换上稻草,把表面打磨光滑。
这稀罕的东西,自然引起不少游客的注意,闻过、看过,还真有人出钱购买。
事情传出去,随后几天的游客,还来了一个搞雕刻的老爷子,在细细看过后,当即将那些金香玉一下子包揽,说是准备拿回去雕佛公。
所以,陈安又往碑坝镇跑了一趟,专门给顾兴元送钱,并叮嘱他,有机会见到,就弄回家里。
当然,这种几率很小。
陈安他自己就专门去找过,若是没有顾兴元指点,再加上招财,找到那个有金香玉的石洞的机会很渺茫。
毕竟,裸露在外面多少年了,该有的香味,早消散得差不多,再加上风化,没特殊天气,很难逼出那种香味,更多的是藏在山体里边,岩层之中,陈安知道米仓山里储量不少,但他更清楚,自己弄不出来。
动静大了,引起关注,估计也落不到自己手里。
算来算去,反倒觉得有些吃力不讨好,这也是这两年陈安没有盯着去找金香玉的原因。
在他这里,碰到就弄,碰不到就算。
趁着天气转阴,盘龙湾没什么游客到来,陈安招呼人手,将自家的年猪给提前杀了。
剩下的时间,有人家杀年猪来请就去帮忙,没别的事,也就是到养鸡场看看情况,剩下的时间则是让陈平去竹林砍来一捆捆老竹,去青沟那边编织采茶所需要的箩筐、晒席和簸箕之类的东西。
时间快速地流逝着,转眼到了冬月二十三,数日连续阴雨,北风回得越来越猛,终于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
也就在这天中午,没了往日热闹的盘龙湾来了两人,引得猎狗狂吠不已。
陈安到门口看了一眼,见是两个穿着厚厚棉服青年,其中一个挎着个包,另一个背着一个背篼,正朝着自家院子走来,怎么看也不像是来盘龙湾游玩的。
他迎了出去,冲着这两个陌生青年问道:“你们是来干啥子嘞?”
“到你们村里边收麻钱,在外边听说你们家这里能看到熊猫,火锅也非常巴适,就过来看看熊猫,也顺便吃顿饭,啷个,不欢迎蛮?”挎包的那人笑着问道。
陈安也笑了笑:“欢迎,啷个不欢迎嘛,快请进!”
话是如此,陈安却因为收麻钱三字,心里一下子变得警惕起来。
第594章 是冲着铜鼓来的
之所以警惕,大抵是因为这时候些收麻钱的人,十有八九跟偷尸贼或是沿海一些往境外倒卖古董的贩子有关系,这其中的脉络错综复杂…
或许,里边就有可能夹杂着试图来寻找铜牛、铜鼓的人。
这些日子,陈安外出次数不多,一有时间,就领着招财它们几条猎狗在石河子村周边转悠,却始终没有意想中那样,看到有行迹鬼祟的外来者。
他心里的提防,从未放松过。
收麻钱的两人进了院子,没有急着往屋里走,而是自顾自地四下观望。
“没想到,这么一个偏僻的山沟里,竟然被打理得那么好,竹林、流水,石崖、青峰…这地方漂亮哦!”
“快看,那两只熊猫…”
竹林里,圆圆像是不怕冷一样,爬到林间那棵枝叶已经被它折得光秃秃的青杨树上的枝杈间,蜷缩成一团睡着,任凭窸窸窣窣的碎米雪落到身上,一动不动。
树下,团团咿咿叫唤着,试图抱着树干往上爬,但总是爬上去不到一米,就跌落下来。
这是团团该学习的生存技能,虽然觉得圆圆变懒之后,这妈当得多少有些不称职,但他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让团团多练练,终究不是什么坏事。
收麻钱的两人正是被团团的叫声吸引。
两人看了一会儿,收回目光,随着陈安往屋里走。
天气太冷,又没什么游客,山洞里没有准备火盆之类的东西,还是屋里暖和。
背背篼那人,背篼里只是塞了两个麻袋,似乎并没有别的东西,随手就在门外靠墙放下。
而挎包的那人,却是将包搂在自己面前,看护得很紧。
陈安招呼两人在壁炉前坐下烤火,冯丽荣忙着送来茶水,跟着问道:“你们是想吃啥子火锅,麻辣、清汤还是鸳鸯锅?”
挎包那青年,抬头看了眼冯丽荣,笑道:“这大冷天的,肯定是麻辣的才过瘾撒!”
“那配菜嘞?”
冯丽荣将菜单递给她。
这是她自己手写的菜单,根据山里时令菜蔬和家里山货配备的情况所写,随时更换。
那青年接过去看看菜单:“随口点道,洋芋、木耳、豌豆颠、豆皮,素菜就要这几样,荤菜…来一个老肉片、毛肚,再来個腰花,只是两个人,吃这些东西应该够了,有没得酒?”
“有嘞,山里的苞谷酒,度数有些高,还有些泡酒…我领你去看哈,看喜欢哪样?”
“算了,苞谷酒就可以咯,给我们一个人来二两!”
“要得,你们稍等哈,我去准备!”
冯丽荣说着就去厨房忙活了。
陈安,耿玉莲也去帮忙。
在冯丽荣准备锅底的时候,陈安忙着削洋芋,耿玉莲则是将陈想交给陈子谦抱着,去院里的菜园子掐豌豆尖,至于陈澈,早出外边去玩了,通常是去宏山家,找宏山的儿子宏志强,然后一起去大村子,不玩到冷得遭不住或是饿了不会回来。
在三人忙活起来的时候,客厅里边,那挎包的青年朝陈子谦递过去一支纸烟:“叔,抽烟!”
陈子谦扬了扬手中的烟锅:“我不习惯抽纸烟,感觉没劲,还是旱烟好!”
挎包青年也不介意,随手将那支烟递给同来的同伴,自己另外抖出一支,掏出打火机点上,这才又接着说道:“叔,我们是来村子里边收麻钱嘞,有没得啥子以前留下来得铜钱、银元、坛坛罐罐,金银铜器之类的东西,只要是品相不错的老物件,我们都收!”
“以前还有几个铜钱,盖了新房子,洪水那年又把老房子埋了,手头啥子都没得,你去别人家问问,估计别人家里边有!”
陈子谦有自己的分寸,他很清楚家里是什么情况,也有着足够的警惕,哪怕家里有些铜钱,也担心会因此露出马脚,再说了,以家里现在的条件,也不在乎那几个铜钱能不能卖钱了。
顿了一下,他接着问道:“你们是哪里人,听口音,不像是川北的嘛!”
“我们啊,是山城那边过来的。”
“那跑得有点远哦…收麻钱赚不赚钱?”
“一般般吧,勉强能混口饭吃。”
“能有口饭吃不错了…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收那些铜钱和瓶瓶罐罐之类的东西,有啥子用。”
“有些人喜欢嘛,他们管这些东西叫文化,有啥子历史沉淀。”
现在这年头,古董类的东西几乎没什么假货,收到一样就是一样。
三人在壁炉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陈安也在听着,说来说去,都没有露底,毫无营养。
陈安在客厅里准备好木炭泥炉,又专门烧了个烘笼放在桌下,一应准备就绪后,招呼两人上桌吃饭。
两人随即起身,到客厅里涮火锅,一顿饭吃下来,大冷天的,也吃得大汗淋漓,直呼过瘾。
大概是酒水喝了不少的缘故,两人的脸上都有了些不自然的红。
既然陈安家这里没有要卖的东西,两人吃饱喝足后,结了钱,忙着外出,带上放在外面的背篼就走。
在两人离开后,陈安想了下:“我也跟去看看,顺便把娃儿叫回来,这大冷天嘞,在外边疯玩,怕是会生病…宝儿,老汉儿,招呼好家里边!”
两人都大概猜到陈安主要还是不放心刚才到盘龙湾来的两人,都没有多说什么。
陈安出了盘龙湾,往石河子村不紧不慢地走去,到麻柳坡的时候,看到宏山正在跟两个收麻钱的说话。
见到陈安,他高声喊道:“狗娃子,你这是要去哪里?到家里边来耍!”
“我出来找娃儿,扯扯有没有在伱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