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陈安特意给坐到旁边的董秋玲,夹了不少菜肴,这让董秋玲看着他的眉眼,都笑弯了:“我还以为,真的那么不近人情,你还是很关心我的嘛!”
一顿饭吃完,已经是早上十点。
一行人不再耽搁,宏山和甄应全坐进车厢,把副驾驶的位置,让给了董秋玲。
两人上车后,发动车子,陈安开着向东出了小镇,过了玉泉坝桥,然后拐向西北方向行进。
这是一条蜿蜒在山间的普通公路,连接峪河镇、五马镇。
两边皆是林木茂密的山林,沿着公路两侧,偶尔有几个零散的小山村。
这些村落,大都在山间坝子里,也有不少羌族的宅子,很有一番古意,大概是接近年底的原因,能看到不少人穿上了民族服装,路上看到的几个妹子,很是亮眼喜庆。
在接近河潭梁的时候,陈安开着车子拐上东北方向的山道。
这条山道,陈安曾走过,通往深山里边,并无村寨,也是极少有人往来的地方。
在山道的尽头,曾是一个匪窝。
事实上,魏辅唐本人就是雄霸陕甘川、声名震三遍的匪头,亦匪亦绅,亦武亦文,亦善亦恶的存在。
虽然出身贫寒,又生活在三边小镇,乱世之秋,夹缝求生,身为草莽,一生却始终致力于兴文重教,培育英才,厦庇群英,甚至试图糅杂中西先进文化。
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有了魏辅唐,才让这青木川古镇,更多了一些特殊的滋味。
山里有不少匪窝据点,都是当年留下的。
而陈安所选择的这匪窝,他和李豆花还曾在里边住过一夜,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早在剿匪的时候,就已经被毁得差不多的在半坡山洞。
周边十数里地,没有人烟,能见的,就只是山岭,层峦叠嶂的山岭。
一路上,董秋玲看着认真开车的陈安侃侃而谈,讲自己回锦城后的点滴,还问陈安愿不愿意到锦城生活,说他有驾驶证,又有汽车,到城里边也能生活得很好,说陈安应该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能只局限于石河子那样的小山村,应该要走出去,才有更广阔的天地。
还说,陈安愿意的话,自己厂子里的运输事务,完全可以包给陈安,每年轻轻松松就能赚不少。
陈安只是默默地听着,最后开玩笑的说:“我注定是个泥腿子,也没什么大的理想抱负,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领着一家老小进了城里,讨生活可不容易…难道你包养我啊?”
“耶,包养,你还晓得啥子叫包养嗦,你也学坏了!”
董秋玲笑盈盈的,最后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你要是愿意来锦城,也不说包不包养,我们还是可以在一起嘞,反正我一直都是一个人…我的,也可以是你的。”
“听上去很不错哈!”
陈安一脚刹车停住车子:“我要是跟你去混了,我妈老汉会啷个看我,婆娘娃儿又啷个办?居心不良哈!”
“你其实是舍不得婆娘是不是?”
董秋玲转头看着陈安:“不得不承认,你那婆娘是不错,但终究只是个乡下女人,我哪点不比她好?你把妈老汉和娃儿都领着锦城,我帮你养着他们…只要你跟她离了!”
陈安闻言,笑了起来:“我啷个觉得,你这是在嫉妒,想着拆散我们?有点毒哦!”
就在这时候,车厢里传来宏山的声音:“狗娃子,啷个不走了,到地方了蛮?”
“还有一阵!”
陈安回了一句,继续开着车子顺着坑洼不平的土路往山里走,也不再跟董秋玲说话。
董秋玲说了几句后,见陈安不搭理她,也把嘴巴给闭上。
又过了大约半小时的样子,前方没路了,到了一座大山下边,前方只有几条小道,往山坡上延伸,没入林木之间。
陈安将车子熄火,打开车门跳下车,到车子后边,解开篷布绳索,打开后门板,几条猎狗纷纷从车上跳了下来。
宏山和甄应全将车里准备的东西搬出来,陈安帮着接下车子,关上车门,锁好车子后,三人背上东西,顺着崎岖小道往山上走。
董秋玲早已经跳下来,跟在三人身后:“啷个走着走着就没得路了,我还以为你们会先带我去你们说的那个村子。”
“莫急撒,反正你也想体验哈,我们是啷个撵山嘞,我们就一边撵山,一边往那边走…明天晚点,就能到了!”
陈安头也不回地说。
董秋玲也没有多想,跟着三人往山上走,攀行了大约十多分钟,林子上坡方向,突然变得开阔,成了一片草地,再往上,一面石壁耸立,石崖脚底,一个黑黢黢的山洞出现在眼前,还有些残破的用石块堆积成的石墙,布满了枯萎的藤蔓、荆棘。
能被土匪当成窝点的山洞,自然不会小,里边还曾建造过屋子之类的东西,经历了不少年,现在还能看到一些残檐断壁,和一些被烧剩下的木桩。
陈安放下背篼,让宏山他们等着,自己端着枪,领着猎狗往山洞里走,在里边转了一圈后,确定没有潜藏在里边的野物,这才让三人进洞。
董秋玲看着黑黢黢的山洞,上面那巨大的山石,给人一种像是随时会翻滚下来的样子,脸色变得煞白,踟蹰了好一会儿,才跟着走了进去。
宏山和甄应全却是见怪不怪,在山里边,什么样的山洞没见过,这样的山洞并不稀奇。
在山洞里选了片比较平整且背风的地儿,靠着石壁放下箩筐,开始忙着将那些腐烂木头收集起来,又到外面找来松毛,拢了一大堆火。
“现在时间还有点早,我出去转转,看能不能打点东西回来晚上吃!”
陈安提着猎枪,往洞外走:“剩下的事情交给你们咯!”
“你去嘛!”
甄应全摆摆手:“等你回来,保证把你们睡觉的地,弄得舒舒服服嘞!”
陈安笑了笑,转头看向宏山:“蛋子哥,要不我们两个一起,留甄叔一个人在这里,等回去了,好跟婶子告状,看他啷个证明清白!”
这下轮到甄应全急了:“我只是开个玩笑!”
宏山顿时被逗乐了。
陈安也摆摆手,没有再去管他们,领着猎狗,沿着来时的土路一侧的山林往回走。
打点野味是其一,最主要的还是想看看,究竟有没有人跟来。
第601章 还真是一个人来的
这么有城府心机的一个女人,陈安不觉得她会一点后招都没有。
一个女人,就敢跟着三个大男人进山,实在胆大妄为。
只是单纯的信任三人?
还是真觉得陈安跟她有些旧情,就以为有了依仗?
从一路过来的点滴来看,有这方面的可能,但陈安还是不放心,生怕她留了后手,会因为接下来的事儿处理不当,给自己引来更多麻烦。
只是,让陈安挺意外的是,顺着山林往回走了数里地,没有看出任何异样。
一路上,除了打到两只斑鸠,三只松鼠外,陈安没有看到别的猎物,在临近黄昏的时候返回。
山洞一侧的石缝间,就有水珠子不断滚出,早年间有人在那里用錾子,开凿了一個不小的石窟,用来装水,现如今布满青苔,也落了不少从石崖上方掉落的泥土、枝叶。
里边的杂物,已经被宏山清理掉,脏水也被舀出来,重新汇集的地脉水,已经又装了满满当当的一汪,清澈见底。
陈安回到石洞,将打到的斑鸠、松鼠放在一旁,搬了块石头,在火堆边坐着烤火,不停地搓着手。
铁鼎罐挂在火上,正在熬煮小米,被水汽掀得盖子当当当地响着,喷着水汽,也冒着白沫。
在火堆一旁,堆放着两人收集来的一些松毛,还砍了些木棍枝条回来,在这种阴寒的天气,能不睡地上,尽量不睡,一个简单的木床还是很有必要的。
木柴也收了一大堆,足够在这里烧上一两天了。
陈安坐下烤火,宏山和甄应全跟着就起身,带着斑鸠和松鼠,到外面打理,在饭煮下来以后,就用两只斑鸠煮了汤,松鼠肉则是被炒了出来,在加上带进山的泡菜和咸菜,简简单单吃上一顿。
泡菜,毫不夸张地说,是蜀地菜肴的魂,是很多走出蜀地的人都在试试惦念的东西。
再也没有哪种食材可以像蜀地泡菜这般千变万化。
它可以一会儿悠闲地泡在酸菜粉丝汤、酸萝卜老鸭汤里洗涤出自己的酸味;
一会儿又在鱼香肉丝中友情客串却不小心成了定味的主角;
一会儿则洗尽铅华乖乖的铺在饭碗里上让所有的料理顿失颜色。
似乎它与每一种食材又能演绎出不同的风情,却不失自己独特的味道。
蜀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口泡菜坛子,其中泡满四季时蔬。
一万个蜀地人有一万种泡菜水,而每一坛泡菜最重要的还是那一勺老泡菜水,人们把它称为母水,还是屋头的“传家宝”。
这次带来的泡菜,是冯丽荣泡的。
晾晒好的新鲜蔬菜泡菜均匀放入泡菜坛,倒入盐水,把红辣椒、青花椒、八角、桂皮、生姜、冰糖,白酒等各种原料按比例放入,再加入一碗母水,就成了一坛新的泡菜水。
人们一般将泡菜区分为滚水菜和深水菜——滚水菜又爱称为“洗澡泡菜”,意思是像洗个澡一样,只在泡菜坛中泡一两天即成,多是一些易熟的季节性蔬菜。
冯丽荣往里边放了不少东西,有萝卜、豇豆之类能随泡随吃的。还有如仔姜、蒜、泡椒之类能长时间浸泡的。
如果说洗澡泡菜像是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带着蔬菜最纯然原始的清新之气。而老酸菜则像是一位饱经世事的成熟女人,在时间中将所有的坚硬磨得柔软,值得细品的韵味。
新的泡菜水里边加入萝卜、青菜等东西,泡上三五个月,出来的泡菜清脆爽口,是农家火锅一道让人稀罕的开胃菜。
而老酸菜,久的甚至能泡数年、十数年,味道非常酸,不直接食用,却是不少菜肴中极其重要的调料。
至于咸菜,则是宏山带来的,用大头菜切条腌制而成。
这玩意儿,在过去食物匮乏的年头,一坛大头菜能支撑一个家庭度过很长的时间,简简单单的一碟小咸菜,不作任何加工,就着小米粥,脆生生的,让人口齿生香、口留余味。
在吃的时候,董秋玲下筷不慢,没少往泡菜里边招呼,里边的泡椒、萝卜条、生姜、大蒜,那是来者不拒:“这泡菜做得不错,比我当初在石河子村吃过的所有泡菜都好吃…”
陈安看着董秋玲笑笑:“那是当然,我家婆娘泡的,在整个石河村,我敢说是独一份,最好的味道。”
董秋玲正夹着一根切成拇指长的萝卜条,愣了一下,就放下了,接下来吃饭,似乎就没了什么胃口,将碗里的小米粥喝完就把碗筷放下。
“不多吃点,明天在山里边可走不动!”甄应全劝了一句。
董秋玲勉强笑了笑:“我胃口不是太好…肚子饿了,不是还带了不少核桃馍之类的东西嘛,有的是吃的。”
这次进山,不少吃食,就是她花钱买的,精致美味的糕点不少,还从供销社里边,买了些瓶装酒,豪横得很。
见她这么说,甄应全也不去管她。
等吃完饭,天早就黑了下来,打着手电,简单铺好那些砍来的木条、松毛,又往上铺了被褥,几人早早睡下。
三个大男人挤在火堆一边,董秋玲则是睡在靠石壁的另一边。
还是一如既往,三人轮流守夜,前半夜,董秋玲很不习惯地翻来覆去,直到后半夜,大概是实在扛不住了,终于睡去。
结果,一夜过后,外面还是一点响动都没有,几条猎狗也都没有叫过一声。第二天一早,陈安外出查看了一下,也没有发现任何踪迹。
这让陈安心里大定,能确定董秋玲就是一个人来的了。
估计,十有八九,还是不想铜鼓的事情泄露出去,所以选择了冒险。
早上简单吃过点东西,将被褥行李收拾,送到驾驶室里边装着,四人在陈安的带领下,往东北方向的山林里穿行。
这里的地形,没有石河子村北边、鼓城山那些地方复杂,山势不小,但其间大多山谷开阔,没有那么多悬崖峭壁和沟壑,莽莽的森林覆盖下,尽是原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