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毕竟是专业猎枪,精准度和稳定性也比火枪要好得多。
操作使用恰当,用的熟练了,也能在短时间内连开几枪。
枪里两颗子弹自然不用说,打了一枪还能再跟着开上一枪,如果再在指缝里准备上两发子弹,完成快速装填,又能紧跟着射出两枪,短短五六秒的时间就能办到四发子弹射出。
这在猎杀的成功性和自身安全的保障上都有很好的提升。
最起码上树的时候,不用担心像火枪一样向下射击出现哑火等情况。
“怎么都是赚钱,不一定非要指着那点工分撒!有了钱,也能在黑市场上换来粮票、油票、布票之类的东西,能买来细粮、好油、好布,如果能比上工换工分强,为啥子不选?”
担心陈子谦因为面子问题,还是要求自己去上工,陈安进一步说明自己的理由。
陈子谦听完,深深吸了口气:“话是没错…你自己看着办,注意安全就行了。其实,我主要是担心有人眼红!”
他本也就是简单抱怨一下陈安让他答应当了队长而又不积极拥护他的工作,同时,那房子盖得太漂亮了,心里不免担心。
不管是山里山外,容易犯眼红病的都不少,看着别人好起来,各种谣传跟着冒出来的情况很常见,传着传着,弄成大事情都正常。
甚至就连自家人或是亲戚造谣生事的都有不少。
不过,他陈子谦也不是什么古板的人,不然也就不会支持陈安做这许多在这年头让人光想想都觉得很悬的事情了。
他这不过是在提醒陈安,打猎的时候注意自身安全,也要学会做人。
“我晓得了!”陈安认真地说。
陈平也跟着说道:“我也暂时不去上工,在附近山里去弄些桐油果回来。”
两座房子,不说其它,单是用料实在的楼板,涂抹一遍都需要不少桐油,只是靠陈安一人,怕是很难弄到那么多桐油果,榨出足够的桐油来。
陈安点点头:“可以撒,自己注意安全,就在村子周边,莫跑远了!”
“我晓得!”
大房子建起来,陈平对自己这亲弟弟,算是真的服气了。
陈安从没跟他计较过用了谁谁谁的钱,很多事情更是亲力亲为,做得比他自己都上心,也更卖力。
他再没有身为大哥,却处处被陈安说教的那种不爽。
那么长时间下来,虽然每天都很劳累,但时间长了,人也变得适应,等现在真正放松下来,陈安才觉得那种突如其来的疲惫感是那么实在。
吃完饭,喂了两条青川狗,倒了盆热水上楼简单擦洗,然后直接躺下睡觉,只听到陈子谦说要出去串门,家里人闲聊着,没多长时间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接下来两天,他也就领着两只青川犬到盘龙湾转悠,用砂浆和石块,铺了通往小河拐弯处大水潭的几级台阶,那里是山石边缘,有十多平米大的那么一块山石平台,旁边生长着几簇木竹。
上辈子,这里被他简单修理后,弄成了一个供客人钓鱼的地方。
这次,在修筑房子和围墙的时候,他特意从这弯拐处形成的水潭边捞了不少的河沙和石头,被清理扩大了不少。
他准备等明年洪涝过后,旁边让水流转弯的土坡会被流水下切而改道,将现在这个河湾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水潭,到了那时候,稍加打理,就能成为一個现成的鱼塘,养上些鱼还是很不错的。
趁着中午热,到水潭里泡了个澡,又在河岸边的大石头上躺着晒舒服了才回家。
陈平在这两天倒是没歇着,每天挎着背篼上山,早晚各弄来一背篼加一袋子桐油果。
陈安回去后,帮忙将桐油果外壳剥掉,只留下里面如同蒜瓣的三五颗桐油种核,这玩意儿还有一层外壳,里面的果仁也是空心的,晒干后用石碓捣碎,就能通过挤压的方式,榨出油来。
就在这第二天晌午过后,陈安回到家,见陈平也回来了,正在柿子树下给桐油剥外壳,他也过去帮忙。
却听陈平笑着说道:“老弟,今天在山上,看到两个竹溜子洞,我看都有刨出来的新土,旁边还有啃咬过的新鲜树根,洞里边应该有竹溜子。要不我领你去,把它们刨出来,好长时间没有吃过竹溜子肉了,刚才回来跟两个幺儿一说,她们也是馋得很。”
这话说得陈安心里一喜,确实有不少时间没吃过竹溜子了。
听陈平的说法,那两个洞里肯定是有竹溜子的。
今天,有两只竹溜子要中暑!
陈安也来了兴趣,当即问道:“周边有没得水?”
“有嘞!”陈平点头。
“那走撒!”陈安当即起身,找来木桶、锄头和开山,催促陈平。
陈平也扔下手头的桐油果,领着一路往老梁包走,一路翻过老梁包背面,到了对面的山沟下半腰,果然在一片山坡上找到了第一个竹溜子洞。
看地上留下的粪便来看,这竹溜子不小。
上坡的时候陈平就提着水来的,在陈安用锄头和开山简单挖刨,砍掉几根碍事的树根后,将竹溜子藏身的洞道找出来,一桶水还未灌完,浑身湿淋淋的竹溜子就钻了出来。
它倒是直接,出来得也很快,一出洞口直接就往高处爬。
陈安伸手朝着它脖子一把抓了过去,手还未碰触到,竹溜子扭头就咬了过来,并发出呼呼的凶声,逼得他赶忙缩手,而竹溜子则是一转身往草丛中钻。
两条青川犬早嗅到它的气味了,陈安刨洞口的时候,它们就不止一次凑过来对着洞口嗅,一双前爪不断地往里刨。
陈安也注意到,两条青川犬都能很准确地判断出竹溜子所在的洞道。
此时竹溜子开溜,招财和进宝立刻追了出去,被招财一口咬住。
陈安见状,冲着招财喊道:“招财,过来…”
招财叼着竹溜子听话地回到陈安身边,他伸手提着竹溜子尾巴,命令道:“吐出来!”
它们都接受过陈安这些基础指令的训练,立刻松口,放掉咬住的竹溜子。
陈安揉了揉招财的脑袋,然后换左手捏着竹溜子的后脖子,用开山给它放血。
随后,在陈平的带领下,顺着这道山沟继续往里面,大概走了一里地,到了另一个竹溜子的洞穴,看留下的粪便颗粒也不小,陈安刨了几下,他都没去仔细判断,见招财和进宝争着往哪个洞道刨,等陈平提来水后就往哪个洞道里灌。
很快,竹溜子被灌出来,缩在洞口的时候,被陈安一把逮着尾巴提了起来,很快放血。
事情办完,两人也没有继续逗留,一起回家。
回到屋子后,稍作休息,陈平继续剥油桐果的皮,而处理两只两只竹溜子的事情,被陈安接手过来。
烧水烫过后,仔细拔毛,然后在火上细细烧过,将表层烧得黑黄黑黄的,用刀子刮洗干净后进行开膛。
两只竹溜子的内脏一只狗喂了一副,剩下的肉被陈安剁成小块,先用油炸得金黄。
两个侄女在看到陈安打理竹溜子的时候就已经步步跟随,油炸竹溜子的时候更是一直守在火塘边看着,陈安也就拿来碗筷,用锅铲选着好肉挑选出几块,分给两个侄女吃着,这才加水炖煮着,然后抽空出去帮着陈平剥那些油桐果。
等到陈子谦、耿玉莲和瞿冬萍放工回来,家里的饭菜都已经做熟了,就连猪圈里的猪都已经喂过,喜欢蹲李子树上的一群鸡也被捉下来关鸡窝里。
劳累了一天回到屋里就不用管其它杂事,还能有做好的饭菜等着,一家子也都相当高兴,简单洗手后,直接上桌吃饭。
天气晴好,尽管已经进入秋季,但暑气未消。
尽管老房子是土木结构,说的是冬暖夏凉,那也是针对这年头普遍不高的楼房来说的,其实老屋里也很热,加上有那个火塘在就更热了。
收拾好锅碗瓢盆后,随着天色昏暗下来,屋子里也开始随处能听到嗡嗡嗡的声响,紧跟着,腿肚上、手臂上和脸上,都一下子痒了起来,一家子时不时就得照着痒的地方拍上一巴掌,然后抓挠几下,渐渐变得搓脚捻手。
经过春夏的繁衍,到了此时,正是蚊虫鼎沸的时候。
这玩意儿,上个茅房出来都不让人安生。
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都能跟屁股或是卵蛋来上几次亲密接触,于是离开的时候,经常能看得到有人要么挠着屁股,要么挠着胯裆,龇牙咧嘴地出来…当真可恶至极。
反倒是外面清凉点的地方要还要稍微舒服些。
瞿冬萍也在这时候趁机抓了些松毛,泼点水弄潮湿了盖在火塘的火堆上,一时间滚滚浓烟翻腾,很快弥漫整座屋子,驱赶着蚊虫。
就在这时候,大村子里隐约传来叫骂声。
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苏同远他老妈——吴巧花。
陈子谦拿着烟袋站了起来,遥望着大村子,眉头也皱了起来:“这又是啷个了?”
第103章 不看好
村子里有争吵,身为队长的陈子谦,如果不知道还好说,知道了总是要去看看,避免出现大的问题。
陈安也有不少时间没去大村子了,在陈子谦给自己卷了旱烟点上,拿着手电筒往大村子走的时候,他也跟着去,准备到宏山家去串门。
陈平也想着去凑热闹,于是也跟在后边。
爷仨到了大村子皂角树的时候,看到吴巧花正在不停地咒骂,而被骂的对象,正是董秋玲。
看着吴巧花张嘴就喷涌出来的脏话,陈安也是目瞪口呆,只是这一段路上,就听她从“日泥马哟”骂道“千人骑万人压”,中间就没停过,像是不需要换气一样,而且还没什么重样的,堪称神通。
大村子里吃过饭出来纳凉的人不少,也有不少人是听到叫骂声出来看的,都在看着这一幕,但却没有人上前劝说。
而另一个当事人,却是微蹙着绒眉,泪水盈盈的秋眸,羞赧而涨红的脸颊,紧抿的嘴唇。
她想辩解却完全插不上嘴,只能低头受着,裸露在外的皮肤红的要命,像颗熟透了的果子。
陈子谦挤进人群里,冲着吴巧花吼道:“吵吵吵…啷个回事?”
见到陈子谦过来,吴巧花却是立刻收了神通,转身就走,反倒看得他们爷仨莫名奇妙。
吴巧花走后,一旁有好事者扯着嗓子问董秋玲:“董知青,你咋惹着她了?”
董秋玲嘴一撇,眼里又蓄了泪,晃晃荡荡要落不落。
此时,她早已经没了一贯的冷清,更像是一朵风雨蹂躏了一番的娇嫩鲜花,看的人心痒痒。
她不知所措的看着周围看热闹的人,试图解释,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从嘴里吐出三个字:“我没有。”
“没有什么?不是你勾引的人家男人?”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快而下流的笑声。
董秋玲的泪水终于落了下来,她使劲搓着自己的衣角,无助的摇头:“没有,我真的没有。”
“瞎鸡儿乱说,就晓得凑热闹,这些话是能乱说的,晓不晓得你们几句话就能毁了一個人清白,更是几句话就能害人性命,小心祸从口出!”
陈子谦环顾周围一圈,最后走到董秋玲面前,问道:“女娃儿,到底啷个回事?”
董秋玲抬头看看陈子谦,又看看旁边的陈安,重新将头低了下去。
大概是觉得这父子俩比较可靠,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我也不晓得,我在河边洗衣服,看到吴巧花揪着他男人的耳朵骂骂咧咧地过去,等我回到屋头,正在做饭的时候,吴巧花就找过来了,对着我劈头盖脸一通乱骂,说我…说我勾引她家男人!”
“我晓得是啷个回事!”
一个村民说道:“当时我在皂角树那里坐着休息,看到苏春贵顺着大路回来,当时董知青在河里洗衣服,这老杂毛就在路上看着人家,正好,吴巧花大概也是想着苏春贵会从林场回来,就出来张望,结果撞了个正着,过去揪着苏春贵的耳朵就走,跟着出来就骂开了。”
陈安听得一阵无语。
明本是苏春贵动了些歪心思,吴巧花不是责骂自家男人,反而把过错归咎在董秋玲头上…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全村也就只有一个苏春贵是个正式工人了,听说工资涨到了十九块,吴巧花估计也是担心苏春贵有别的想法,宝贝得不得了,生怕别的女人跟她抢似的。
至于她儿子苏同远,在锦城三江制鞋厂的工作弄丢了的事情,也早已经传出来。
没什么人愿意招惹吴巧花,也就是私底下议论一下、说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