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横推万界 第143章

作者:平步庆云

  袁世凯惊慌失措,连忙后退,举枪指着冯骥。

  “冯骥!冯兄,你……不要自误啊!”

  他惊怒大叫。

  冯骥顿时大笑,将奕亲王的辫子一把扯住,直接拉了过来,五指抵在他的脖子里,喝到:“袁世凯!开枪杀了这个满清王爷!”

  奕亲王慌忙大叫:“别听他的,袁项城,你若动手,你袁家跑不掉的。”

  冯骥冷笑:“袁世凯,你不杀他,休怪我杀你!”

  “你——你到底要做什么?”

  袁世凯惊恐大叫。

  冯骥咧嘴:“造反啊,你看不懂?”

  “袁世凯,你是一员将才,留在清廷只会埋没了你的本事,杀了奕亲王,交了投名状,我带你去南方!”

  “不,不行,我袁家世代忠诚,岂能叛乱?”

  他惊怒大叫,手里的枪都在颤抖。

  冯骥嗤笑起来,旁人信他,冯骥可不会相信他

  袁世凯此人,阴险狡诈,是个利己主义者。

  溥仪退位,他立刻就拥兵成王,成为大总统了。

  这种人忠诚?

  他当然不算忠诚,但是他练兵的水平是一流的,民国军阀割据时期,大部分的军阀头子,都是袁世凯手底下出来的。

  冯骥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若能现在就逼着袁世凯反出清廷,带他去海外南方练兵起义,历史或许会大不一样。

  然而袁世凯显然也知道冯骥的计策,他一把扔掉手里的转轮枪,挺起胸膛,道:“冯骥,我抓不住你,但是我也不会背叛朝廷,你要杀要剐,随你的便。”

  袁世凯双目死死盯着冯骥,已经萌生死志。

  冯骥不禁诧异,想不到袁世凯竟然有这样的勇气。

  他目光微冷,忽然一拳打向袁世凯。

  顿时远处谭嗣同惊呼:“住手!”

  只是他距离太远,根本无法插手。

  袁世凯心头一叹,眼睛一闭,暗道一声:吾命休矣。

  只是预料中的死亡并没有到来。

  冯骥的拳头,停在了他的面门前,拳风吹的袁世凯面皮震颤不止。

  这一次,冯骥确实有些意外了。

  袁世凯居然真的不怕死!

  仔细想想,袁世凯乃是大将之材,在朝鲜多次协助朝鲜王平叛,数次身陷险境。

  这种人或许阴险狡诈,或许不忠不义,但是绝对不会是一个怕死之人。

  说到底,他是一位枭雄。

  袁世凯深知,今日若是杀了奕亲王,清廷将再无他容身之所。

  不但是他,他的叔父,整个袁家,也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他宁死也不会杀奕亲王。

  冯骥收手,笑了笑:“袁兄,好骨气,只是你这般舍生忘死,朝廷未必领情。”

  他扔下奕亲王,道:“奕亲王,看在我这好兄弟的份上,今日不杀你,只废了你子孙袋,不过你给我记着,你这颗人头,老子想什么时候来取,就什么时候来取!”

  “不但是你,皇宫里的狗皇帝,老不死的慈禧,也是一样。”

  冯骥说罢,竟然真的放了奕亲王!

  奕亲王从死到生,又惊又喜,情绪太过激动,当场晕厥了过去。

  另一边王五激斗坂本,大刀挥舞如风,终于数十招之后,忽然一刀力劈华山。

  噗嗤一声,竟是直接斩落坂本人头!

  他顿时哈哈大笑:“杀不尽仇人头,哈哈哈……”

  冯骥大笑:“五哥,今日杀的不够过瘾,咱们去南方,杀日本狗!”

  “哈哈哈,好!”

  二人携手,大步走向演武场外,在场众人,无一人敢出手阻拦。

  等到冯骥二人消失,袁世凯与谭嗣同才猛然回过神来,相互对视一眼。

  谭嗣同走了过来,问道:“袁兄,你没事吧?”

  袁世凯摇头,脸色阴沉,道:“今日之事,怕是要闹到金銮殿上了。”

  “别说这些了,先救奕亲王吧。”谭嗣同不禁叹道。

  袁世凯看向奕亲王,心头更加沉重。

  今日冯骥故意留下奕亲王性命,最后说那番话,他岂会听不出来这是离间之计。

  只怕奕亲王就算醒了,他袁世凯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想到这里,他心头焦急万分。

  “这冯骥为何处处针对我?我与他有何仇怨不成?”

  ……

  不说京师如何大乱,冯骥与王五赶回强武会,命令众人收拾包裹,立刻离开京师。

  众人来不及多问,纷纷收拾行李离开。

  正当众人要上火车时,人群里,九斤骑马而来,大声喊道:“五爷!冯大哥,你们去哪儿啊?”

  冯骥回头,见到是她,不禁笑了笑:“九斤兄弟,倘若某日谭兄遇难,可去津门传信。”

  九斤心生难过之情,看着冯骥等人离去,不知为何,有种想哭的冲动。

  少女怀春,她见过太多英雄,眼光很高,但是当遇上冯骥之后,才发现天下英雄,竟无一人有他这般勇猛。

  论及见识,似乎……也要比少爷的老师康有为,更要不凡。

  只不过短短几天相处,她竟对这位有种模模糊糊的好感。

  铛铛铛……

  火车鸣笛,一路向前。

  佳人呆呆的望着离去的火车,不知不觉间,泪水溢满了眼眶。

  奕亲王一案,震动朝野。

  皇帝震怒,各地开始张贴告示,缉拿冯骥王五等人。

  可惜冯骥早已离开京城,回到天津。

  在天津这里,强武会势力庞大,别说远在京城的朝廷,就是天津府的知府,想要动强武会,也得掂量一二。

  眼下小站新军未成,甲午战败刚过,朝廷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山东又有义和团作乱,南方广州革命军起义,到处都是窟窿。

  大清国力衰退,以至于冯骥回到津门之后,根本没有大军能调来天津抓捕他。

  堂堂奕亲王,被江湖人士废了子孙袋,朝廷却捉拿不到要犯。

  一时间,冯骥的名声,随着这一大案,响彻武林!

  民间更是将冯骥的事情,写成了话本,街头巷尾,皆有说书人传唱。

  冯骥没有管这些,他回到津门之后,一下子忙碌起来。

  冯家产业往南方转移,北方这边,也不能放弃。

  强武会多次与义和团联络,最终达成一致目标,驱除鞑虏,振兴中华。

  冯骥更是成为津门义和团第三位义和团首领。

  强武会正式加入义和团,自立坛口,按八卦之中,巽字为坛。

  冯骥作为会长,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大师兄,天津义和团,皆以他为首。

  除此以外,农劲荪成为了南北革命军的联络人,经常出入冯家堡,在冯家源源不断的支援下。

  南方革命如火如荼,战果不断扩大,短短时间内,打下两广,一路向北扩张。

  浙江巡抚一天几十道八百里加急奏折递给京师,京师再也顾不得奕亲王一案,急忙从湖南调兵增援。

  同时清政府不断向洋人购买军火,扩充实力。

  所用银钱,一律从海关关税抵扣或是割让土地抵押。

  这个世界的格局,正在急速发生变化。

  ……

  时间一晃,三年已经过去。

  1898年6月,光绪终于全盘接受维新派的建议,实施变法!

  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与此同时,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朝野震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势力的利益遭受到了重大侵犯,朝廷之上,争吵不断。

  维新派人士据理力争,谭嗣同等人更是唇枪舌剑。

  荣禄等亲王更是愤怒抵制,明争暗斗,刀枪剑影,维新变法,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京城,景荣会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