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172章

作者:高月

  另外在其他几处城墙上则部署了三百士兵,这主要是一种警戒式的部署,一旦发现敌军偷袭城墙,就会发出警报,城内大食军士兵就会及时撤离。

  主将埃古里站在城头注视着唐军的一举一动,河流里放进了数百只中型皮筏子,士兵开始列队登上皮筏子,很明显了,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误,唐军就是要利用俱战提河这个防御薄弱处,乘坐皮筏子杀进城。

  “弓箭手准备!”埃古里大喊道。

  近三千名守军手执弓箭,已经严阵以待。

  在俱战提城的西南角,不远处便是一片树林,树林占地很大,延绵十几里,李邺率领他的三百士兵就潜伏在这片树林内。

  城头上也有守军在来回巡逻,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巡逻,做做样子,他们既然已经认定唐军将从河里杀进来,自然不会在城头防御上下功夫。

  所以在西南角就看不到一个巡逻的士兵,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上防御,看起来好像很认真,实际上漏洞百出。

  李邺轻轻一挥手,他带着三十名手下向城墙奔去,很快奔至城下,士兵都贴城而站,李邺背负着长槊和绳梯,无声无息向上攀爬,两层楼的高度对他就是十几秒的事情,只片刻,他便爬上了城头。

  李邺小心翼翼探头看了看,他能看到西城墙上有士兵巡逻,但距离他至少有两里的距离,北城墙的巡逻士兵,距离他也至少有一里。

  他将绳梯套上了西面城墙上的城垛,扔了下去,手下士兵立刻沿着绳梯向上攀爬。

  李邺从后背取下长槊,一纵身跳上城头,他也不惊动敌军,直接贴着城头蹲下,远处的巡逻士兵根本看不见他。

  这时,三十名手下陆陆续续上城,也跟随李邺贴墙蹲下,尽可能为后面的士兵争取时间,两百五十名手下奔出树林,一起向城墙疾奔而来,只片刻,便聚集在五挂攻城绳梯下方,开始迅速向上攀爬。

  第一个上来便的裴琇,紧接着数十名手下也先后上了城,李邺这才率领五十名手下向北城门处奔去。

  北城门上方有百名大食军士兵,这里有开城门的机关,所以这里必须要有守军,李邺率领手下向城门上方奔跑而去,距离三十步时,对方终于发现了不对,大喊起来:“有敌情!”

  李邺大喊一声,“放箭!”

  五十名士兵一起放箭,箭如疾雨,守军措不及防,纷纷被箭矢射倒。

  李邺大喝一声,率领手下杀了上去,七十余名大食士兵见对方人数不多,也迎战杀上来,李邺就像虎入羊群,杀进了敌军群中,破甲槊上下翻飞,杀得敌军人头滚滚,所过之处,一片血腥。

  北城头也有一处断城,断城处有三百士兵,手执弓箭准备防范从北部河流入城的唐军。

  尽管唐军主力是在南城外集结,但主将埃古里也害怕唐军从北面偷袭入城,所以在北面也部署了数百士兵。

  北城门上方的激战惊动了三百弓弩手,他们立刻敲响了警钟。

  “当!当!当!”表示唐军从北面偷袭了。

  埃古里率领数千士兵正等得不耐烦,唐军虽然有两千余人上了皮筏子,但他们迟迟不肯出发,让大食士兵等得十分焦虑。

  就在这时,北城方向忽然传来急促的警钟声,埃古里顿时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唐军是从北面杀来,他大喊道:“全体集结上马,准备突围出城!”

  既然知道上城,那么唐军在城外乘坐皮筏子也就是摆摆样子,他们根本不可能从河里强攻入城。

  埃古里心中后悔万分,早知道他就不该逞强,及时撤退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千五百军队翻身上马,向北城门处冲去

  此时,李邺的手下都赶到了,已经全歼了北城上士兵,打开了城门,等候在城外的李嗣业率领一千五百名陌刀手杀进城内,形成了一道道刀墙,冷冷等待着敌军上前。

  而李邺正率领两百士兵和守卫断口处的三百敌军激战,杀得敌军屁滚尿流,尸体堆积,最后的数十名士兵不得不从城头跳进下方河中。

  城下,埃古里率领三千五百骑兵杀到北城门处,正好遇到唐军陌刀大阵,这是他们第一次遭遇陌刀军,根本不知道这支军队的厉害。

  埃古里回头见南城门已开,上万唐军杀进了城内,形势危急,埃古里急得大喊道:“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去!”

  他一马当先,挥矛向李嗣业刺去,李嗣业大喝一声,手中陌刀如闪电般劈去,力量大得惊人,顿时将埃古里连人带马劈为两段,其他跟随杀上来的数百大食士兵躲闪不及,被发动起来的陌刀大阵劈成碎片,每个士兵都至少被劈了两三刀。

  陌刀最狠之处就是它刀刃长,异常锋利,劈砍下去身体必然会分成两段,不是拦腰斩断,就是人头劈成两半,或者断脖断手断脚,死者绝不会有完整尸体,异常血腥。

  冲击了三轮,但一个陌刀军士兵也没有倒下,反而近八百名大食士兵被劈成碎片,一千五百名陌刀军踩踏着血肉和脑浆一步步向前杀去,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息和令人作呕的内脏臭味。

  但对于陌刀军士兵,这早已是家常便饭,根本不当回事,大食骑兵吓得魂飞魄散,拼命向回逃命,但后面的骑兵也被从南城杀来的唐军士兵堵死,他们根本无路可逃。

  很多大食吐火罗骑兵吓得大小便失禁,眼看着地狱来的长刀手杀到眼前,都绝望得哭喊起来。

  但哭喊求饶也没有用,唐军重甲步兵陌刀翻飞,杀得敌军骑兵血肉横飞,像割麦子一样,一片片敌军被陌刀大阵劈碎。

  李邺站在城头上默默看着这支天下最强大的军队,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支军队成为自己的手下,为自己效力。

  高仙芝下达了杀绝令,不接受战俘,一律赶尽杀绝。

  城内到处是喊杀声,唐军分不清百姓或者敌军士兵,但凡出现在街上的年轻男子一律杀死。

  半个时辰后,喊杀声渐渐停止,城内的大食吐火罗军团全部被斩尽杀绝,连普遍百姓也被杀死了数百人。

  紧接着是处理尸体以及善后,所谓善后,也就是收刮钱财,这才是高仙芝让人诟病之处,虽然他并不是全部给自己,也分一部分给将士,但毕竟大部分钱财都是从城内民间收刮抢掠。

  这也是安西食物链,最顶上是强大的唐军,下面是各个胡国,在安西唐军眼里,这些弱小胡国就像蚂蚁一样,任他们欺凌、碾压或者宰杀。

  汉唐时代,汉军或者唐军之所以威压四方,也和这种霸权思想有关,所有小国都害怕天朝强大的军事力量,不得不派王子为人质,不得不万邦来朝。

  这时,一名士兵跑来对李邺道:“高帅请李将军过去!”

第255章 石国宝册

  李邺匆匆来到城外一顶临时行军帐内,他意外地在帐内见到了莲花生大师,正和高仙芝谈论着什么?

  李邺大喜,连忙上前见礼,高仙芝笑道:“大师给我带来一个消息,石国爆发政变,石昆已经被他兄弟石彻囚禁。”

  李邺冷笑道:“天怨人怒,他罪有应得!”

  “刚才大师希望让你率军去接收石国,我答应了。”

  高仙芝又拍拍李邺胳膊,“我们去外面说!”

  两人来到帐外,高仙芝叹口气道:“天宝六年,我第一次攻打小勃律,正是得到莲花生大师的帮助,我才能成功抵达小勃律,我欠他一个人情,他今天来提出条件,我也只好答应了。”

  “高帅以前认识他吗?”

  高仙芝犹豫一下,还是点点头,“十几年前我和王忠嗣陪同飞龙去大慈恩寺见他,飞龙对他很敬畏。”

  “大帅向他请教过吗?”李邺又问道。

  高仙芝叹息道:“我和王忠嗣都向他请教了,他送给我们每人八个字,困扰了我十几年。”

  高仙芝当然不会告诉李邺是哪八个字,李邺也不打算问,但看样子莲花生大师说对了,才会让高仙芝对他这么敬畏,给他面子,所谓欠人情只是借口而已。

  “大帅需要我做什么?”

  “你带两千军队赶往石国,替我做两件事,第一,把石昆父子押送回碎叶;第二,把石国的银库送往碎叶,这是我和莲花生大师达成的妥协。”

  李邺躬身道:“卑职遵令!”

  高仙芝拍拍他胳膊道:“你休息一下就出发,我们碎叶见!”

  说完,高仙芝骑马进城去了。

  李邺走回大帐,莲花生大师合掌施礼,“李将军,我们又见面了!”

  李邺微微笑道:“请问大师,联军组建了吗?”

  莲花生大师点点头,“吐火罗诸国组建了一支一万人的联军,已经夺取步师城,彻底消灭了残余的吐火罗军团,高帅就答应我,不去吐火罗和步师国了,作为条件,一万联军将听从高帅调遣。”

  “和石国的条件差不多?”

  “李将军睿智,钱财乃身外之物,石国舍钱财而买平安吧!”

  历史上,高仙芝纵兵在石国掠夺屠杀,粟特诸国恐慌之下,向大食求救,使大食军找到了出兵的借口,最后爆发了怛罗斯之战。

  现在历史稍稍改变了一点,对石国只有掠夺而没有了屠杀,但对大食,发生了拔汗那之战,不管有没有借口,他们都一定会出兵。

  “大食那边有消息吗?”

  莲花生大师点点头,“拔汗那之战后,穆斯林去了巴格达,请求出兵灭拔汗那和粟特诸国,听说阿拔斯没有同意。”

  “为什么?”

  “因为大食正在全力进攻埃及,呼罗珊的军队也被调去了,我估计大食军会在下半年开始东扩战争。”

  沉吟一下李邺又问道:“大师为什么建议默多国王把哈里发宝石给我?”

  莲花生大师微微笑道:“伱帮了我和拔汗那那么大的忙,总要报答你,哈里发石和你有缘。”

  “但我在碎叶把金盒还给了圣女会?”

  莲花生大师淡淡道:“你把宝石放在心上,足见它和你有缘,贫僧告辞了!”

  李邺暗叫一声厉害,他现在可不就是把宝石放在心的上面吗?

  他见莲花生大师要走,连忙问道:“大师当年送给高帅八个什么字?”

  莲花生大师走出了大帐,远远听他丢下一句话,“遇安而兴,遇安而灭,你应该知道的。”

  他飘然而去,李邺追出大帐,只见莲花生大师已经上了船,船只驶入了真珠河

  天快亮时,李邺率领两千骑兵过了浮桥,赶往石国王都拓枝城,

  拓枝城位于费尔干盆地内,就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距离俱战提不算太远,李邺率领两千军队走了三天,便进入石国境内。

  这天上午,李邺率军抵达了拓枝城,新国王彻毕石率领官员请罪。

  李邺淡淡道:“石国是曾经走错了路,这是石国的不幸,希望国王陛下能够扭转之前的错误路线,不要再一错倒底!”

  “昆都石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引狼入室,差点将石国陷入万劫不复,我们衷心恳求大唐的宽恕!”

  李邺点点头,“进城再说吧!”

  他率领两千军队进入了拓枝城,一直来到王宫,王宫旁边有一座军营,两千军队便在军营内驻扎下来。

  彻毕石立刻命令官员杀羊置酒,犒劳远道而来的唐军。

  李邺带着百名手下来到了王宫,双方在大殿上坐下,李邺开诚布公道:“我来石国第一件事,就是要收回宝册,这是大唐天子的命令,请你们把它交给我!”

  彻毕石知道宝册的重要,他立刻让一名宫女去把装宝册的箱子拿来,李邺打开箱子,见里面有两个绢轴,和明松告诉自己的一样。

  “你们可录了副本?”

  彻毕石连忙道:“民用卷确实录了副本,石国才有了造纸、纺织等技术,军用卷之前也录了副本,但我已经下令将所有副本全部销毁。”

  “民用卷已经学到了什么技术?”

  “只有三样,造纸、纺织和炼银,其他就没有了,我们想要的丝绸和瓷器,上面都没有记录,我以国王的名义保证就只有这三样。”

  李邺淡淡道:“我要警告你们,这是大唐皇宫内的绝密之物,民用卷学到的三样我就不追究了,但如果你们还私下有留存,一旦被发现,那就是灭国之祸,别怪我言之不预。”

  “保证没有存留!”

  彻毕石迟疑一下,又忐忑不安道:“但之前昆都石给了大食一份军用卷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