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191章

作者:高月

  “当然有,按照本朝规定,当今天子五服之内为宗,出则为族,简单说从高祖算起为宗室,从太祖算起为皇族,我们只能算皇族,宗室可以封王,皇族不行,不过特殊情况还是可以。

  而且特殊情况很多,最早的幽州罗艺,高祖封他为燕王,还有神龙政变的五郡王,异姓都能封王,何况皇族,所以特殊情况由天子来决定,不过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我还是希望你低调点好,祖父能保护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现在祖父是什么情况?”李邺又问道。

  “我现在还是相国,但已经不是中书令了,而是尚书左仆射,据说这是贵妃娘娘建议的,很多人都说贵妃娘娘对我下黑手,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一步步退下了,我若能全身而退,那家族就保住了,最怕就是想退,却退不下来,最后从高处跌落,那必然惨烈无比。”

  李邺暗暗点头,这是杨贵妃履行对自己的承诺了。

  “邺儿,你觉得成立河中经略府或者河中都督府可行吗?”李林甫又问道。

  李邺眼睛一亮,欣然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这样一来,大唐便可以有效控制河中地区,才能巩固我们战胜大食的成果,非常有必要,朝廷决定了吗?”

  李林甫苦笑道:“还没有决定,天子可能还有什么顾虑,我也不清楚。”

  李邺想了想笑道:“这个很快就要做决定了,大食哈里发的使者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一旦双方达成协议,那么如果管理河中地区就会提到日程上,朝廷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你说得有道理,我们就期待大食使者到来。”

  停一下,李林甫又缓缓道:“最近长安发生了一件事,很蹊跷!”

  “祖父,长安发生了什么事?”

  “大概也是一个月前,杨国忠的儿子杨晞在教坊别馆被杀,这件事闹得很大,刑部、大理寺、京兆府都在查这个案子,但一个月过去了,一点线索都没有,刺杀的女子再也没有露面,很离奇。”

  “刺客是个女人?”

  李林甫点点头,“是个年轻女人,据说才十六岁,长得美貌绝伦,但她的来历无人知晓,她在洛阳的履历也是假的,洛阳歌舞坊根本没有这个人。”

  李邺沉吟一下道:“杨国忠儿子被杀,他会不会认为是祖父下手?”

  李林甫叹口气:“杨家就是这样认为的,杨国忠一口咬定是政敌所为,那不就是说我吗?”

  “或许还有太子!”

  “对!他们也怀疑太子。”

  “那天子是什么态度?”李邺又问道。

  “天子一直沉默,当然,杨国忠可以怀疑我,但他没有任何证据,难道他没有任何证据,还能杀我的子孙不成?”

  李邺沉思片刻道:“祖父,其实这是一个机会,如果处理得好,天子为了安抚杨家,只能让祖父辞去相国之位,祖父趁这个机会全身而退。”

  李林甫不悦道:“那岂不是让我背了黑锅?”

  “祖父,孙儿的前提是处理得好,这个案子如果最后查不出,天子又要给杨家一个交代.”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李林甫打断孙子的话,“你刚回来,不了解情况,这件事你就不要多管了,好好休息几天,你父母也快回来了。”

  李邺默默点头,他还是有点不太甘心道:“祖父可有这个案子的材料?孙儿没事想看一看。”

  李林甫从橱柜里取出一个很大的卷宗递给李邺,“这是大理寺的调查卷宗副本,你拿去看吧!杨家那边切记不要多事。”

  “孙儿遵命!”

  李邺接过卷宗,起身告辞走了。

  李林甫望着孙子的背影,脑筋开始迅速转动起来,他之前建议建立河中经略府,管理河中地区,结果被杨国忠坚决反对,而没有被天子采纳。

  高仙芝又建议成立河中都督府,推荐李邺出任第一任河中都督,得到太子系的全力支持,杨国忠不出意外的又一次坚决反对,但天子并没有采纳他的反对意见。

  估计天子要见一见邺儿,才能最后做决定,或许是要和大食谈判后才能决定。

  但这一步对李林甫的家族至关重要,李林甫根本就没有把长子李岫视为他的继承人,他把李邺视为自己继承人,二十年后,自己家族能不能重新崛起,关键就在李邺身上了。

  所以李林甫无论如何一定要让天子答应让李邺出任河中都督一职,这算是自己仕途生涯的最后一搏。

  李林甫拾起桌上孙子的调查报告,饶有兴致地翻看起来。

  就在李林甫翻看李邺报告的同一时刻,李邺也坐在父亲从前的书房里仔细审阅大理寺的卷宗。

  调查的内容很全面,可以说千头万绪,但李邺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只看一件事,杨晞被杀是蓄谋,还是巧合?

  这才是整个案子的关键,当然,蓄谋的可能性更大,那个舞姬不可能是为了守贞洁而杀人,也不可能随便杀一个男人,否则,她隐藏在教坊别馆又有什么意义?

  既然她用假身份蓄谋藏身在教坊别馆,那么她杀人一定也是蓄谋。

  这个俏芙蓉就是为了杀杨国忠的儿子。

  可这样一来,临时安排场地,临时安排俏芙蓉跳舞的武珪就有大问题了。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李邺知道,武珪的兄长武瑛可是在光宅坊偷偷上过安禄山的马车。

  那么,杨国忠之子被杀这个案子和安禄山有关系吗?

第288章 金鼎失窃

  次日一早,李邺收拾一下,准备去吏部办理一些任免手续,他的临时御史头衔要注销,正式升任宁远将军,还有碎叶兵马使也要在吏部和兵部进行备案。

  他刚走到院子里,管家便匆匆跑来,“三十八郎,外面有人找,好像是拔汗那的使者!”

  这是阿罗列来找自己了,李邺快步走到府门外,只见阿罗列和一名随从满脸焦虑地在台阶上来回踱步。

  阿罗列一回头看见李邺,仿佛见到救星一般,连忙上前道:“出事了,我们的金鼎昨晚失窃!”

  李邺吓了一跳,阿罗列带来的九鹿金鼎可是拔汗那的镇国之宝,准备献给大唐天子,居然刚到长安就失窃,这个性质严重了。

  而且金鼎重达一千斤,怎么偷得走?

  “带我去看看!”

  李邺带着两名手下骑马来到位于东市附近的拔汗那商会馆,基本上所有的粟特小国都在长安有商会馆,接待本国商人,介绍各种商业信息等等。

  像拔汗那王子这样的高等级使者应该住鸿胪寺的驿馆,只是昨天时间晚了,他们便来到会馆临时住一晚,没想到居然出事了。

  商会馆位于东市正对面的胜业坊,这里也是各家商会馆以及东市大商人的聚集地,当然,不光是粟特各国商会馆,也包括日本、新罗等其他各国的商馆。

  拔汗那的商会馆是一座不起眼的院宅,占地约两亩,县尉冯敏带着二十名衙役已经将商会馆前后封锁。

  刚才阿罗列告诉李邺,昨天把金鼎卸下骆驼搬进院子时,因为比较沉重,周围邻居街坊也有不少人来帮忙抬运,当时,一只鼎脚没有包裹好,露了出来,应该就是那时被人看到了。

  财不露白是古训,一旦钱财露了白,很可能就会被有心人惦记上,尤其是胜业坊这种三教九流汇聚的地方。

  “冯县尉,好久不见了!”

  李邺笑着给县尉冯敏打了个招呼,冯敏认识李邺,连忙抱拳笑道:“李公子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刚回来,就是和拔汗那的朋友一起回来,没想到昨晚居然出事了!”

  “是啊!一千斤的金鼎被盗,我当县尉这么多年,还第一次遇到这么昂贵的财物失窃。”

  “有什么线索吗?”李邺问道。

  “有一点线索,王子殿下,李公子也请随我一起来。”

  众人来到院子最里面,走进东面一间屋,这间屋就是放置金鼎的地方,李邺见屋子紧靠院墙,不由眉头一皱,看似在最里面,实际上和外面巷子只有一墙之隔。

  走进空荡荡的房间,地上铺着木地板,冯敏让人搬开最里面的一张桌子,掀开地上的木板,一个大洞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

  所有人都看呆住了,这里居然有个大洞,李邺上前看了看,泥土很潮湿新鲜,他回头问冯敏,“这是昨晚刚挖的?”

  冯敏点点头,“应该是昨晚刚挖的,这里紧靠院墙,出口就在院墙外面,被一捆麦秸遮挡住,整个洞的长度才七尺,土质松软潮湿,一夜时间确实可以挖成。”

  李邺蹲下仔细看了看洞口,又到墙外看了看出口,他发现整个洞打得非常规整,洞口的泥土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毛贼能做到,这是专家级的掘洞高手。

  “冯县尉,长安的掘洞高手在县衙应该有备案吧?”

  冯敏脸微微一红道:“我已经请人看过了,一夜能掘洞七尺,还这么规整利索,长安只有两人能做到,一个是都水监的司工刘长发,他是官员,这段时间不在长安,他可以排除,还有一个就是有名的夜盗吴沔,绰号土拨鼠,但找不到此人,已经失踪好几天了,不知去向。”

  “但金鼎不是细软,这么大的物件出来,难道长安没有什么消息?”李邺又问道。

  “我已经派人去打听,若有消息会立刻通知失主!”

  “冯县尉!”

  李邺冷冷道:“金鼎可是拔汗那国的镇国之宝,准备进献给天子,在你的治下失窃,若天子震怒,恐怕会影响你的仕途。”

  冯敏擦一下额头上的汗水,连忙道:“下官明白,我会全力以赴追回金鼎!”

  冯县尉带着手下匆匆走了,李邺又安慰阿罗列几句,让他先搬去鸿胪寺的驿馆,自己会替他想办法找回金鼎。

  阿罗列再三感谢,先去搬家了。

  李邺沉思片刻,敢偷金鼎可不是一般的胆识,这不是一般小毛贼所为,光指望官府是不行的。

  一年没有张平的消息,去看看这位老朋友如何了。

  李邺随即带着两名手下骑马来到了永和坊。

  大业武馆就位于永和坊的社庙隔壁,李邺路过自己的老房子,老房子已经被他母亲裴三娘以一百五十贯的价格贱卖了,接手人正是林家药铺,房子已经重建,现在是林家药铺的分店,生意看起来好像还不错。

  若是以前,李邺或许还有一点怀旧的情绪,但现在他已经没有这种想法了,他的事情多着呢,哪有时间怀旧?

  来到武馆,大门处无人,李邺立刻催马闯了进去,高声喊道:“张平在不在?给我出来!”

  忽然从一间屋子里跑出了一大群黑衣少年,足有三十余人,个个手执刀棍,围着李邺大喊:“小子,是来踢馆吗?胆敢在我们武馆放肆!”

  李邺的两名手下大怒,拔刀要动手,李邺摆手止住了他们。

  “我找张平,他是我兄弟,他人在哪里?”

  “李大哥!”

  忽然有人喊了一声,这声音有点耳熟,但不是张平。

  李邺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瘦高少年,他忽然认出来了,居然是乌鸡郎,也是当年跟随自己的小弟。

  “乌鸡郎,是你吗?”

  “大哥,是我!”

  乌鸡郎对一群黑衣少年大喝:“瞎了你们的狗眼,这是我大哥,都给我滚下去!”

  众少年见势不妙,纷纷溜之大吉,一眨眼便跑光了。

  李邺笑道:“乌鸡郎,你怎么会在这里,张平呢?”

  “大哥,说来话长,你先进屋喝口水。”

  李邺早上起来还没有来得及喝水,正有点口渴,他把战马缰绳扔给手下,跟乌鸡郎进了房间。

  乌鸡郎的真名叫做吴长兴,比李邺小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