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李岫今年已经四十出头,长得不太像李林甫,没有李林甫那种高胖之威,身材中等,还偏瘦,更像他母亲,看起来稍显文弱,李岫其实不是长子,他还有两个兄长,少年时就夭折了。
不过他儿子李渝却是不折不扣的嫡长孙,李渝年约二十余岁,长得像李林甫,身高至少在一米七五以上,比较胖大,和李林甫一样,也长了一张长脸,和他父亲的尖脸不一样。
李林甫还是很喜欢这个嫡长孙,不仅送他去国子学读书,又给了他门荫,封正九品登仕郎,出任秘书省主事,三年前又升为从八品承奉郎,出任荣王府参军事,一年后又升为给事郎,出任军器监主簿。
可以说,在李邺没有出现之前,李林甫为这个嫡长孙操碎了心,升官之快,连进士及第的状元都没有他快。
但李林甫还是有点遗憾,嫡长孙的资质平庸了一些,所任的各个职务都不出彩,碌碌无为,就算给他机会,写出的报告主官也看不上,只是看在李林甫的面子上,勉强采用。
直到李邺横空出世,李林甫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子孙还有选择。
李林甫的心思渐渐偏到了李邺身上,对长孙不太在意了,这两年,李渝一直在军器监当主簿,再没有得到提升的机会。
心中的不满在长子李岫的心中慢慢积累。
这两天父亲连续接见三十八郎,三十八郎才回来两天,父亲就接见他三次,今天一早还带他上朝,居然见了天子。
李岫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再也忍无可忍,决定向父亲摊牌。
“渝儿有什么事?”李林甫温和地笑问道。
“孙儿没事,就是给祖父请安!”
李林甫点点头,他才发现自己好久没有关注长孙了,便笑问道:“最近在军器监怎么样?”
“还好,军器监各种流程已经很熟悉了,上半年初评,孙儿得分是上中。”
李林甫眉头微微一皱,半年度初评是内部自评,比较宽松,初评连上上都拿不到,到了严格的吏部考评阶段,那就只能是上下了。
“为什么不是上上,哪一条拖后腿了?”
“回禀祖父,孙儿也不知道,可能是新任军器监令不容易相处。”
李林甫冷冷道:“你的意思是说,上司对你不赏识,打压你吗?”
“孙儿不敢这样说!”
旁边李岫道:“父亲,新任军器监令何源是杨国忠任命的心腹,在他手下做事,渝儿能评到上中,说明渝儿已经非常优秀了。”
“不要管别人是谁的人,关键要自己做好,让别人挑不出毛病才是正理!”
“父亲,只要是正常人,怎么可能挑不出毛病呢?你和同僚关系融洽,上面就会说你拉帮结派,你若谨言慎行,上面又会说你畏畏缩缩,做事没有担当,就算再优秀,上面也不会承认,真的很难。”
“那你是什么意思呢?直说吧!”
李岫咬一下嘴唇道:“父亲,能否外放渝儿为县令,让他去大县独当一面。”
“县令?”
李林甫摇摇头,“没有做过辅官,直接当主官,这恐怕不合朝廷规矩啊!”
李岫终于忍无可忍道:“十六岁就能封爵县公,封正五品宁远将军,什么时候又讲过规矩?”
李林甫盯了长子半晌,冷冷道:“要是渝儿能率十名士兵抗击数千叛军,保住一县百姓,天子也一样封他县公。”
“父亲.”
“够了!”
李林甫一声喝斥打断长子的述求,满脸怒气道:“我就知道你们对三十八郎不满,总以为我偏心,给了三十八郎多少资源,在族会上我也说过,太平坊的宅子和我无关,是别人留给三十八郎的,我压根就不知道,但就没有人相信,我也无话可说了。”
“孩儿相信宅子和父亲无关,那是飞龙的宅子。”
“你居然去查过了?”李林甫怒视儿子道。
李岫尴尬地点了点头,“孩儿也是想给族人说清楚,没有别的意思。”
李林甫注视儿子半晌,心中失望到了极点,他缓缓道:“你的诉求我知道了,我会考虑,但我有言在先,这一次三十八获得官爵和地位都是他自己在西域挣的,和我无关!”
李邺这两晚临时住在父亲的院子里,父亲李岱的院子占地约两亩,算是一个独院,其实是一排五个院子都联在一起,五个嫡子各有一座独院.
不过长子李岫、四子李岷和五子李岱都不住在这里,长子李岫有自己的官宅,四子李岷因背叛父亲,一家人被赶去汉中的庄园,五子李岱搬去太平坊居住。
实际上就只有次子李屿和三子李崿住在这里,但两家都人口众多,整个东大院显得很吵嚷。
李邺很快就从管家那里知道,其实平时很安静,就是他前天住进来后,忽然间变得很吵嚷,他们的妻儿走路也像带风一样,从自己身边擦肩而过,正眼不看,一言不发,虽然没有和他们说过一句话,但李邺却能清晰体会到,处处针对自己的歧视和冷暴力。
犯不着和这些人一般见识,李邺随即让两名手下将行李送去了太平坊,时间已是下午时分,李邺滑脚来到了常乐坊老宅。
一年多没有回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大门紧锁,院子里长满野草,房间倒是很干净,但还是有一种霉菌的气息。
不过,最大的变化是小黑终于认了新主,成了李洵家的一员,忠心耿耿地护卫着新家。
李洵居然在家,着实让李邺很意外,李邺当即请他来到巷口的小酒馆里喝一杯。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两年过去了,我都已经完成了学业,上个月正式离开明德学院。”李洵端着酒杯感慨道。
李邺点点头,“那兄长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我已经被明德学院推荐上了太学,过几天就去太学报到,但我打算一边上太学,一边准备科举,我决定参加明年春天的明经科考试。”
“有多大的把握?”
李洵摇摇头,“第一次只是去感受一下气氛,总结经验,后年才会全力以赴参加科举。”
“你父母什么态度呢?”
李洵苦笑一声道:“他们可从来不管我,我的路都是自己安排,自己决定,他们只管听到好消息庆祝。”
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从来不要父母操心,他给自己制定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然后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一步步去实现它。
李邺忽然发现李洵和自己很像,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可惜他正好遇到了祖父退仕,否则祖父还能帮他一把。
“不说我了,说说你吧!是不是这两天住在主府内不太舒服?”李洵又笑问道。
李邺点点头,“是感觉不好,今天我已经搬出去了,兄长似乎知道什么?给我说一说,说实话,我也很迷茫。”
李洵给李邺斟满一杯酒笑道:“你是前天下午回来的吧!你一回来,整个家族都知道了,都说布谷鸟又回来了。”
“家族都叫我布谷鸟?什么意思?”
“鸠占鹊巢呗!这里的鸠就是布谷鸟,经常抢喜鹊的窝,不过只是几家嫡子这样说,他们在家族内到处宣扬,一些依附他们的族人跟着嘲笑,但大部分族人并不认可。”
第296章 又见贵妃
‘鸠占鹊巢’这个说法让李邺心中很不舒服,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挣来,自己哪里占家族的便宜了?
“起因是那座太平坊的宅子,几个嫡子都认为祖父偏心你们,尤其是老二和老三,让他们很不满,其实祖父在族会上已经说过了,那座宅子和他无关,但他们就是不相信,一个人有了偏见,不管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李邺不屑撇撇嘴,“根子还是出于嫉妒?”
李洵笑了起来,“他们怎么可能不嫉妒呢?我们这些庶子庶孙,平时都被歧视习惯了,不公平已是家常便饭,我们根本不当回事,但他们嫡子就不一样了,认为你抢占了他们利益,一个个乌鸡眼似的盯着你,你可能感觉不到,但家族内部就是一个小市井,一点点什么消息立刻传遍家族。”
李邺冷冷哼了一声,“我懒得理睬他们!”
李洵沉吟一下道:“别人可不在意,但你要担心李岫,他是真的恨你,比从前的李岷更恨你。”
“我侵犯他的利益了?”
李洵苦笑道:“我的傻兄弟啊!你都不知自己做了什么吗?李岫的长子李渝可是嫡长孙啊!是世俗认可的祖父继承人,但祖父却对别人说,他的继承人是你,让李岫父子情何以堪?”
说起来确实是这么回事,嫡长子和嫡长孙在隋唐的世家社会从来都法理上的家族继承者,李林甫的各种遗产怎么也轮不到李邺。
李邺也认可这一点,但问题,自己所有得到的,都是他奋斗拼杀来的,祖父李林甫就给过他三千贯钱,自己最后还是还给了祖父。
所谓自己是祖父的继承人,真不知道从何说起?
如果严格说起来,自己只能算是祖父志向的继承人。
李邺笑了笑,淡淡道:“很多事情我没法解释,也不想解释,让时间证明一切吧!”
次日上午,李邺先来到吏部和兵部,他先要处理几件事,升任宁远将军,备案碎叶兵马使,这两件事很简单,填个表格便可。
麻烦的是卸任临时御史,需要去御史台开一个证明,吏部这边不难,麻烦的是御史台,两名监察御史对他进行严格询问,有没有使用过御史职权,如果使用了,是怎么用的?
如果没有使用倒也简单了,偏偏李邺使用了,他以御史的身份出任监军,跟随安西军讨伐朅师国,御史台有这个记录。
那么他就得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讲清楚,还要讲清楚他为什么中途离去,为什么没有跟安西军返回龟兹,严格说起来,这就是一个失职,作为监军,最后丢下军队跑掉了。
但关于莲花生的事情李邺不想说,那就没法向御史台交代,折腾了整整一个时辰,双方不欢而散,御史台不肯在证明上敲章,李邺的临时御史之职也卸任不了。
吏部替他办手续的官员笑道:“其实李将军也不用急着卸任,你御史头衔是天子御口亲封,很多边疆大员都有御史头衔,但这种御史不是专职御史,只是一个头衔而已,没有任期,也没有考评,更没有任免,其实你可以不用管它。”
李邺眉头微微一皱,“但我做过的事情,在御史台那边有记录!”
“这个.一般都会有记录,如果你反感,不想让御史台知道,那就不要使用它,那御史台就无从知晓了。”
“意思是,这个御史头衔会一直跟着我?”
吏部官员笑道:“因为你是头衔是天子给的,那么也只能由天子罢免,除非你自己辞去,但你辞职,御史肯定要严格审核,万一有什么事情,他们要承担责任。
可如果你不管它,天子也不免去,御史台也不会过问,它确实是会跟随你到退仕。”
李邺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管了,浪费我那么多时间,多谢!多谢!”
李邺告辞从吏部出来,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他又连忙来到高力士的官房,此时,高力士已经在官房内等他了。
“事情办好了?”高力士笑眯眯问道。
“别的都好了,就是那个御史头衔太麻烦,辞不掉。”
高力士呵呵笑道:“这种御史头衔不用辞,名义上的御史而已,你的官职的名字就叫‘带御史头衔’,以后还会升级,又升为校检御史中丞,然后再升为校检御史大夫。
可如果把头衔和校检两个字去掉,那御史台就要发给你御史牌和御史中丞令,那时,你才能真正具有御史的职权,之前你在安西当监军,不是因为你的御史头衔,而是因为你有天子金牌。”
“既然如此,今天御史台还为难我半天?”
“那是你自找的,谁让你傻乎乎跑去辞职,现在御史台被杨国忠控制,他们不刁难你才怪!”
“好吧!算我自找的。”李邺恨恨道。
高力士随即带着李邺走进宫城,一直来到承香殿前,“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去看看!”
高力士向殿内走去,李邺在大殿外耐心等候,过了好一会儿,走来一名小宫女,手提灯笼,上前施万福礼道:“是李邺将军吗?”
“我正是!”
“请随我来。”
小宫女带着李邺走进了偏殿。
偏殿内很空旷,周围站满了宫女和宦官,站得都比较远,偏殿正中间放着一个木台子,大约有十几个平方,木台中间则摆放着一架屏风,把木台一隔为二。
屏风前铺着厚厚的地毯,宫女笑道:“请李将军坐下吧!”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