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谢东主点点头,“我们进去再说!”
两人进了贵客堂,分宾主落座,李邺问道:“假如我想追查一个住店的人,能查到吗?”
谢东主微微笑道:“如果有名字可以查,至少高升客栈做得到,我会事先把名字发给各地的三百多家高升客栈,如果这人来住店,掌柜就会立刻用鸽信通知我,我们经常协助朝廷抓通缉犯。”
李邺写了一个名字递给谢东主,谢东主接过看了看,笑道:“富平县主簿毛平不是死了吗?”
“我要查的人的可能会冒充这个名字,他不会用真名。”
谢东主点点头,又问道:“还有别的名字吗?”
李邺又写了聂鹰两个字,谢东主笑道:“明天一早我来处理这件事,李将军放心,只要有这两个名字出现,各地掌柜会立刻通知我!”
“感谢东主,所需钱物全部由我负担!”
谢东主笑着摆摆手,“举手之劳罢了,以后我去碎叶开店,还请将军多多关照!”
李邺点点头笑道:“只要东主来开店,我送给东主一块碎叶城内占地三亩的官地。”
李邺返回太平坊府宅,在门口正好遇到父亲的马车,在李邺的劝说下,李岱不再骑马,而是乘坐马车上朝放朝,马车是官方马车,非常坚固结实,可防御弩箭,按照规定,京兆尹和京兆少尹都可以配备马车,京兆府当然有这个条件。
另外还有四名带刀护卫,骑马跟随在马车两旁,这都是京兆府给高官的待遇,李岱原本不想要,但在妻儿的一再劝说下,他也接受了,人身安全要紧。
李岱作为京兆府次官,说忙也很忙,但也不至于忙得脚不沾地,京兆府下辖二十二个县,每个县都有各自的县官,出了什么事情,自然是县官先忙碌起来,只有发生大事,才会通知京兆府,由京兆少尹或者京兆尹赶去处理。
京兆少尹更多其实是处理各县的送来的各种报告,对各县官员的各种考核等等,毕竟不会天天发生大事,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算什么,比如神龙党当初在长安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最多也就县里出面规劝,但最后往往都是不了了之,根本就影响不到京兆府。
但权贵家眷被刺杀就是大事了,关键还是看人。
“邺儿,今天怎么样?”李岱问儿子道。
李邺摇摇头道:“被杨家的青山楼横插一杠子,人跑掉了,没抓到。”
“那就再等下次机会,也不用太着急,不过你刚才说到青山楼,有件事我倒要和你商量一下。”
父子二人回到内堂坐下,丫鬟进来给他们上了茶。
李岱这才道:“青山楼你知道吧!算是杨家的私人军队,可以配备盔甲和重兵器。”
李邺点点头,“我知道,天下特批的,怎么了?”
“问题就是这个盔甲和重兵器,天子只批准三百名披甲武士,但杨家实际购入了一千套,今天被万年县衙截获了五百套,冯敏立刻向我汇报。
我今天下午去拜访了青山楼,管事承认他们购置了一千套,但他说多出来的是备用的,他们实际上只有三百人,可问题是杨家庄园里也有近一千庄丁,他们虽然暂时不配备盔甲和重兵器,可一旦他们杨家有需要,这些庄丁立刻会变身成为军队,那就远远超过三百人了,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第323章 赏金猎人
李邺笑了笑道:“这其实就是父亲有点多事了,担忧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做什么?父亲觉得杨家要组织庄丁,给他们穿上盔甲,那只是父亲的猜测,万一人家真是备用呢?
况且就算杨家想用盔甲和兵器装备庄丁,想造反,那也是御史台和兵部的事情,和京兆府衙无关。”
李岱眉头一皱,“万一杨家真造反,我有失察之责.”
“没有万一!”
李邺打断父亲的话头,“要造反也是安禄山,给杨家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造反,他们那点小兵,给龙武军填牙缝都不够,父亲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好吧!你说该怎么办?”
“公事公办!”
李邺果断道:“天子批给杨家三百名带甲武士,那么只要杨家带甲武士不超过三百人,那他们就没有违规。
至于多出来的兵甲,就按照他们的意思,作为备用兵甲,那么青山楼必须要有备用仓库,要有兵甲的使用和备用台账。
父亲可以明确要求青山楼建立备用仓库和台账,然后把兵甲还给他们,放置在备用仓库内,最后父亲再写一份完整报告上报兵部,这样法理上就没有了漏洞,父亲也就没有责任了。”
虽然有点自欺欺人,但李岱也知道,儿子这个建议目前是最适合的,确实,杨家好好的,自己却无端怀疑他们要造反,换谁都要急眼。
“你们两个,要怎么请你们才肯吃饭?要不要我给你们下请帖!”
裴三娘在院子里发怒了。
父子二人对望一眼,吐一下舌头,连忙起身去吃饭了。
青山楼内,虢国夫人杨玉珮以及杨国忠正在听取杨建的汇报。
杨建躬身道:“武瑛很狡猾,部署了好几道暗哨,我们干掉了三个暗哨,但还是被一个极为隐秘的暗哨发现,敲响了警钟,武瑛抢先一步逃掉了,卑职办事不力,请夫人和相国责罚!”
实际上,杨建和手下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对方安排了暗哨,直接鲁莽地翻墙闯进去。
但杨建这几年在长安没有白混,别的本事没有长进,却深得官场精髓,对于领导们而言,有时候结果并不重要,但态度和过程却很重要。
所以杨建要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一样,都没有成功,可他的态度很认真,办事也谨慎得力,干掉了三个暗哨,怎奈对方太诡异,防不胜防,才使他最后功败垂成。
换个说法就是,他做得已经很好了,只是敌人太狡猾,换任何人来都不会成功。
杨国忠眉头一皱,“就这么跑掉了,怎么再抓住他,还有线索吗?”
杨建连忙道:“卑职知道他带的钱不多,一旦囊中羞涩,他一定会回京城要钱,要么是他母亲,要么是他姐姐,把这两个地方盯住,一定会抓到他。”
其实杨家也是害怕武瑛狗急跳墙,再次刺杀杨家子弟,他们也是和李邺一样,想主动出击把武瑛干掉,但武瑛跑掉了,让杨国忠有点头大,他是现在的杨家的头面人物,对方若对杨家下手,一定会从他开始。
这时,杨玉珮缓缓道:“刚才你还说,另一家也没有得手,另一家是谁,李邺吗?”
“正是他!”
“那他怎么没有打草惊蛇,没有被暗哨发现?”
“回禀夫人,他是独自一人潜入,但他还没有开始行动,刚刚才翻过围墙,比我们晚一步,他如果提前下手,也肯定会被发现。”
杨玉珮点点头,“下次要抓捕武瑛之前,一定要先向我汇报!”
“卑职遵命!”
“去吧!继续搜查。”
杨建行一礼走了,杨玉珮喝了口茶对杨国忠道:“我没猜错的话,李邺原本要得手了,却被这帮蠢货打草惊蛇。”
杨国忠笑道:“三姐对他这么有信心?”
杨玉珮哼了一声道:“前不久我特地调查过他,两年前,他一个人潜入金山堡,杀死了阿布思和三百名手下,这个庄园里区区几个暗哨对他来说,除掉他们不要太轻松,肯定是杨建他们鲁莽闯进去,打草惊了蛇,否则,武瑛的人头就应该在我们面前了。”
“三姐说得有道理,那依你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杨玉珮冷冷道:“我的意思很简单,我们负责提供情报,让李邺去杀武瑛,不要再让那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蛋去坏事了。”
次日一早,李邺陪同父亲去了王元宝府上,王元宝和王玄海二人亲自在大门口迎接京兆少尹到来,众人寒暄几句,王元宝请李岱进府,这时,王玄海低声对李邺道:“赏金猎人都来了,将军要见他们吗?”
李邺点点头,快步走到父亲身边道:“我有点重要事情,父亲一个人没有问题吧!”
李岱呵呵一笑,“你去吧!等会儿我就直接回官衙了。”
这种拜访属于礼节性访问,李岱只是需要儿子替他穿针引线,具体谈话就不需要儿子在场了。
但王玄海也要陪在京兆少尹身边,他便安排一名大管事带李邺去见赏金猎人。
大管事带着李邺往侧院走去。
路上,大管事低声道:“李将军,按照规矩,如果他们愿意替李将军找人,不管能否找到,每个人都要付五十贯车马钱,你可以限制人数,十个人、二十个人都可以,不限制的话,估计他们都会接活,车马钱就太高了。”
李邺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告之!”
停一下,李邺又问道:“他们有没有团队一起来的?”
大管事摇摇头,“这些人都各做各的,互不干涉!”
“我知道了!”
说着,两人走进了一座侧院内,只见院子里挤满了三十余人,或坐或站,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看起来每个人都独行特立,各有风格。
这些人就是长安城比较有名气的赏金猎人了,他们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江湖游侠。
大唐是游侠时代,很多身负武艺之人都不愿意平平庸庸生活一辈子,他们学成之后便离开家乡去寻找机会,背一口剑四海为家,浪迹天涯,成为大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游侠。
其实在后世也有很多类似的人,也是四海为家,居无定所,比如江湖卖药的,摆摊卖唱的,带着大帐篷去每个城市郊区表演少轮武术或者花瓶姑娘什么的,等等等等,每个时代都会有这种四海为家的人。
唐朝的游侠只是一种身份统称,但并不是他们的职业,其实他们什么都做,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当赏金猎人替官府抓逃犯,给权贵当打手刺客,实在混不下去,便去做江洋大盗,甚至落草为寇,当初刺杀李邺的魏瘸子最初也是一个赏金猎人,后来才做了江洋大盗。
大管事拍拍手道:“各位,这位就是悬赏人李将军,请大家聚拢,他会给大家说悬赏细节!”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围拢上来,这次李邺开的悬赏是两千贯钱,由王玄海做担保,这便将所有高手都吸引来了,两千贯啊!几年也遇不到一次,何况有王玄海做担保,不怕他最后不付钱。
李邺对众人缓缓道:“我想请各位替我找一个人,是我的仇人,此人叫武瑛,以前在长安打马球,绰号叫猎鹰,是原国子监祭酒武信的儿子,他和父亲武信因为刺杀杨家一案,被发配岭南,在潼关驿站,他父亲武信被人杀死,武瑛跑掉了。
昨晚在富平县三棵树庄园,我没有抓到他,又被他跑掉了,去向不明,我只能给带大家提供几个简单线索,他可能化名毛平,身份是富平县主簿,真正的毛平已经死了,他做了个假鱼符冒充,他还可能叫聂鹰,双耳聂,老鹰的鹰,他现在可能还在关中,也可能逃走了,希望你们把他挖出来,找到他后通知我,一句话,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请问李将军,他在长安有家人吗?”一人问道。
李邺摇摇头,“他在长安的母亲和姐姐有其他人盯住,你们千万不要打草惊蛇,我明确可以告诉你们,他母亲和姐姐的情报已经被榨光了,从她们这里得不到任何线索。”
“可线索太少了!”
李邺冷笑一声道:“要是好找,我还花两千贯钱做什么?我钱多烧得慌?若愿意做,请上前签字画押。”
第324章 群体事件
尽管线索寥寥,但三十几名赏金猎人都签字画押,这就像达成一个协议,签署了协议,所有人都必须尽力去寻找,但不管能否找到,都能得到五十贯的车马钱,这也是行规,车马钱一般是悬赏额的一成,最高不超过五十贯。
拿到一张武瑛的外貌绘制图和王家垫付的五十贯车马钱,三十几名赏金猎人便各自出发了,大部分人都直扑富平县,那是武瑛的起点,说不定能找到他更多线索,大家都怀疑武瑛并没有走远,就在庄园附近,很可能还会回来。
但武瑛很狡猾,就仿佛人间蒸发一样,彻底消失了,两千贯钱确实不好挣。
转眼又到了十一月,长安进入初冬时节了。
云阳县是京兆府的下属县,今年遭遇了严重的病虫害,秋天收成不好,县城内外都被一片愁云笼罩,和关中其他县城一样,云阳县的麦田基本上被百余个庄园瓜分了,自耕农还不到一成,绝大部分农民都是庄园的佃农,要纳税交租,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税租都是固定的,风调雨顺,收成好,剩下的粮食会多一点,可如果遇灾,那就惨了。
今年小麦遭遇了严重的病虫灾,注定是云阳县农民倍感煎熬的一年。
在县城南面有一座社庙,平时也就供奉几座社神,但这几天来了一伙人,为首男子是个中年胖子,姓袁,他长一对招风大耳,绰号袁弥勒,原本是岐州雍县的一个无赖头子,他发现了京兆府有发财的机会,便带着一群小弟赶到云阳县。
袁成剃个光头,披件袈裟,自称弥勒转世,他能准确说出每一个信徒家里情况,以及过世老人的生前状况,一时间轰动了云阳县,十里八乡百姓纷纷跑来磕头供奉,连周围泾阳县、三原县、栎阳县的大量百姓也跑来供奉。
短短两个月不到,便发展信徒十余万人,如果只是为了骗钱敛财倒也罢了,偏偏这帮人还趁机公报私仇。
袁成手下的老三便是云阳县本地人,叫李滔滔,当初他为争一个女人而被仇家威胁,才逃去了雍县,现在他有了钱,还有那么多信徒,便开始琢磨着报仇了。
李滔滔的仇家是云阳县大户关家的老五,叫做关伟,年轻时也是一个整天走马斗鸡的纨绔子弟,但十年过去了,关伟逐渐懂事,也收敛了不良习气,父亲便给他找个差事,当上了万马大庄园的管事。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