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260章

作者:高月

  杨国忠望着李邺的身影,眼神狐疑不定道:“估计他要走了,不想再节外生枝,他的两个条件可以接受,交给你处理了。”

  “孩儿一定处理好。”

  李邺为什么好说话了?他实际上是在救程昌胤。

  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杨家恶奴在上元节冲撞广宁公主,广宁公主落马,程昌胤护妻心切,还被杨家恶奴狠狠抽了几鞭。

  事后广宁公主哭哭啼啼向父亲告状,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杨家屁事没有,李隆基的问责之刀却斩向驸马程昌胤,斥责他没有保护好公主,休了他这个驸马,并将他贬黜。

  广宁公主哭喊不肯,也没有用,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杨家的淫威拆散。

  关键是虢国夫人,现在她才是大唐最有权势的女人,连高力士都不敢惹她,她对天子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贵妃。

  李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克制住自己的怒火,妥善解决这件事。

  发生了这件不愉快之事,众人也没有心思赏灯了,正好李邺的马车就在旁边,公主的马车也在旁边,四人坐上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向平康坊而去。

  朱雀低声道:“广宁很愤怒,她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一心想向父亲告状。”

  李邺淡淡道:“你告诉她,如果她想和丈夫离婚,尽管去告状!”

  朱雀一惊,“为什么这样说?”

  李邺冷笑道:“朱雀,你不是不知道现在杨家被天子宠眷得无以复加,一边是心爱的女儿受了委屈,一边是自己全心依赖的杨家,你说天子会怎么选?”

  朱雀极为聪明,她心念一转,立刻明白了,“你是说天子会对第三者下手,问责驸马?”

  李邺点点头,“这是必然的,天子不光要给女儿一个交代,也要给杨家一个交代,那板子肯定打在驸马身上,他为什么不照顾好公主,为什么不让公主坐在马车内,却让她抛头露面?公主要出气,杨家要尊严,他这个驸马就别想再当了,不光革除驸马,还要追究责任,给杨家一个交代!”

  朱雀想了想道:“你这样说起来,驸马还真有责任,他不该让公主抛头露面,尤其在上元夜,确实不安全。”

  “他肯定有责任,只不过惹到了杨家,一分的责任也就变成十分了。”

  “我明白了!”

  朱雀点点头道:“等会儿我去劝公主,让她接受你的方案,他们夫妻很恩爱,为这件事分手,太遗憾了。“

  白玉堂雅室内,朱雀在低声劝广宁公主,走廊尽头的阳台上,李邺扶在栏杆上望着下面的灯火璀璨,人流如织。

  这时,程昌胤走到李邺身边叹口气道:“我真没用!”

  李邺淡淡道:“自责什么,好好活着就是了,这样的太平日子过不了几年了。”

  程昌胤点点头,“你说得对,公主不应该向天子告状,最后天子肯定会捡软的捏,而我就是最软的那一个。”

  “是啊!现在是杨家最强势的时候,和他们为敌不明智,连我都克制住了,没有杀人。”

  “但贤弟给杨家提的两个条件是不是太过分了?把十二个人的腿打断啊!”

  李邺笑了起来,“那是你以己度人了,你认为打断十二名手下的腿无法接受,但杨国忠不是这样,我太了解杨国忠,我给他开的条件恰恰是他最容易接受的,三千贯钱对他来说小意思,随便一个富商就能替他解决,至少手下的死活,他从来就不会放在心上,杨家的武士太多了,可如果有一天轮到他了,手下武士再多,也不会有人会救他,这就是他的命。”

第395章 再别长安

  这时,朱雀走过来道:“驸马,公主让你过去。”

  程昌胤连忙过去了,李邺笑了笑问道:“怎么说?”

  朱雀点点头,“她接受了,为了保住驸马,今天的委屈她只能忍了。”

  李邺笑道:“今天我表现不错吧!”

  朱雀赞许道:“今天表现真不错,我以为你会把他们都宰了,结果你克制住了,真是难得!”

  “那要奖励奖励吧!”

  李邺把嘴伸了过去,朱雀连忙推开他,“要死了,他们就在后面呢!”

  李邺一回头,程昌胤和广宁公主真在后面,看样子要走了。

  “你们要回去了吗?”李邺走上去问道。

  “我们走了,贤弟,大恩不言谢,我们以后见!”

  “兄长保重!”

  朱雀拉着广宁公主的手说了两句话,小夫妻便从贵宾通道下去了。

  李邺回到雅室,一下子躺了下来,“今天累死我了!”

  “起来!起来!某人答应给我的诗还没写呢?”

  “哎呀!我都忘了。”

  李邺懒洋洋笑道:“纸和笔我忘记放哪里了?”

  “别找借口,要是贵妃让你写,你保证会飞起来找。”

  李邺起身抱住她笑道:“你不会在吃贵妃的醋吧!怎么可能,年纪都摆在这里。”

  朱雀摇摇头,“师父说过,年龄是女人的天敌,唯独贵妃例外,年龄在她身上冻结了,就算老了,她也会让天下男人沉醉。”

  李邺拍拍额头,“我想起来了,我让侍女收起来,她好像放在这里!”

  李邺打开下面的小柜子,果然找到了笔墨纸砚,向朱雀招招手,“别胡思乱想了,快来给我研墨!”

  朱雀噘着嘴,坐在一旁给他研墨,这时,侍女进来行一礼道:“公子,夜宵好了,要端进来吗?”

  朱雀摆摆手,“先不急,他不饿,等会儿再端进来。”

  话音刚落,李邺的肚子便一阵咕噜噜叫,委屈地望着她,朱雀捂嘴大笑,连忙招手道:“快端进来吧!”

  两个侍女连忙把夜宵端进来,各色点心,莲子羹,还有两碗热腾腾的桂花汤团,这可不是汤圆,有馅的汤圆是宋朝才出现,唐朝的汤团还是实心的。

  吃罢夜宵,腹中不再饥饿,李邺将纸铺在桌上,柔声对朱雀道:“有一首词,我原本是打算七夕再给你。”

  朱雀低下头小声道:“就当今晚是七夕吧!”

  李邺提笔把心中词写了出来。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正月十七,浩浩荡荡的河中军出发了,一万两千大军带着两万头骆驼和三千辆大车离开长安向西进发。

  同行的还有十几支粟特商队以及拔汗那王子的队伍,另外还有七百余户家眷随军同行。

  送别的人群有数万人之多,大多是士兵的家属,士兵们告别家人,赶赴遥远的边疆,按照计划,他们这批军队将在四年后调回长安,由另一批军队轮换。

  李邺拥抱了送别的父母和木大娘,又紧紧拥抱朱雀,嗣宁王李琳已经做媒成功,李岱昨天备礼品上门求婚,独孤家族收下了礼品,接受李家求婚。

  这是六礼的第一步纳采,第二步问名和纳吉,就是算二人的八字是否合适,除了同姓不准婚配外,几乎都没有问题,昨天也一并结束了。

  下面还有三步,纳征、请期和亲迎,这三步就比较漫长,很多人家在请期以后,还要进行几个月到半年的婚礼准备。

  纳征就是送聘礼,这个和请期放在一起,这些都问题不大,关键是第一步,一旦女方家接受求婚,双方的关系就定了。

  也就意味着朱雀也就是独孤新月的身份变成了李家的未来儿媳,李邺的未婚妻。

  “去吧!一路顺风,早日归来。”

  “明年我一定回来。”

  李邺放开朱雀,又紧紧拥抱一下母亲,这才翻身上马,向父母挥手告别。

  望着儿子走远,裴三娘一下子捂着嘴哭了起来,朱雀扶着她的胳膊小声安慰,李岱叹了口气,儿子刚刚成长起来,就分手了。

  “夫人,我先回朝廷了。”

  下午还有一个关于科举日程的重要议事,李岱要回去准备一下。

  “你去吧!朱雀陪着我呢,还有大娘也在。”裴三娘红着眼睛道。

  老中青三个女人上了马车,大柱挥动马鞭,马车缓缓向长安城驶去。

  中午时分,阳光格外温暖,李林甫坐在院子里,慢慢抬起头,眯眼打量头顶上的大树,大树在去年就死了,李林甫不准人砍掉它,他知道自己命运和这棵大树一样,经历了无数的春夏秋冬和风花雪月,终于走到尽头了。

  “今天十七了吧!”他低声问旁边的小侍女。

  “老太爷,是十七了!”

  “他终于走了!”

  李林甫长长松了口气,慢慢闭上眼睛,小侍女连忙跑去拿一床毛毯给他全身盖上。

  “唐文宗!唐文宗!”

  李林甫低低念了两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过了好久,小侍女终于感觉有点不对劲,轻轻试了一下老人的鼻息,吓得一下子缩回手,惊恐大喊起来,“来人啦!快来人啦!”

  李岫等几个儿子跑来,摸了父亲的脉搏和鼻息,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天宝十一年正月十七,前相国李林甫终于走到了人生尽头。

  他一直在苦苦挣扎煎熬,等到孙子李邺启程走后,他才不再牵挂人世,闭上了眼睛。

  李林甫的去世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这个执掌大唐近二十年的权臣,见证的大唐的盛极而衰,人们对他贬多褒少,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结束了,而杨国忠时代开启。

  李林甫病逝,朝廷的气氛十分诡异,没有人赶去吊唁,只有儿孙女婿在忙碌他的丧事,朝廷所有大臣都在屏息等待,等待天子旨意下达。

  连原本想来平康府敲锣打鼓的宇文家族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直到李林甫去世三天后,天子的旨意终于下达,追赠李林甫为太尉、扬州大都督,并赐班剑武士、西园秘器,赐谥武贞。

  天子给李林甫定位还不错,开始有大臣陆续来吊孝了。

  这时,一连几个消息震撼了李氏家族,朝廷强制要求李氏子孙全部丁忧服丧,所有人都必须辞去官职,好几个女婿也被要求辞官服丧一年。

  但并不是所有女婿都被要求辞职服丧,杨国忠以朝务繁忙为由留任了其中四人,这就暴露了这四人早就秘密投靠杨国忠的事实。

  但也有例外,礼部侍郎李岱的丁忧申请被天子驳回,要求他继续留任,等科举结束后再申请,并不是不让他丁忧服丧,而是要求他延期服丧,这是允许的。

  李岱毕竟是李林甫的儿子,又是礼部侍郎,违反朝廷制度说不过去,所以李隆基特批,同意他在四月服丧,服丧期为十二个月。

  但朝廷的丁忧制度只是针对父母,而到孙子这一辈就不是那么严格了,主动申请为祖父丁忧服丧,朝廷会批准,嘉奖其孝道。

  但如果不申请,也没有违反制度,朝廷也不会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