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369章

作者:高月

  主帅逃走无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燕军士气顿时崩溃了。

  “殿下跑了!殿下跑了!”

  士兵们大喊大叫,纷纷调头跟着安庆绪拼命奔逃。

  燕军士兵全线崩溃,骑兵和步兵争先恐后逃命,一万河中军骑兵在后面掩杀,杀得敌军人头滚滚,尸横遍野,十几里后到了平原地带,骑兵更加占优势了。

  步兵跑不过骑兵,纷纷被骑兵追赶屠杀,这一战追出近三十里,一万五千人只剩下一千余骑兵跟随安庆绪逃命。

  安庆绪刚逃到向城,忽然有士兵指着后面大喊:“唐军在后面追来了!”

  安庆绪见后面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他顿时心惊胆战,原本打算进向城县休息,此时也不敢入城了,绕过向城继续向北奔逃。

第576章 短兵相接

  安庆绪率领千余残军一口气奔出三十余里,前方迎面遇到了一万后军。

  安庆绪稍稍松了口气,又忍不住心中怒火升腾,将谋士张通儒叫上前,一阵大骂,“我听信你这个蠢货的建议,又上当了,李邺根本就没有被抓,他率军伏击我的中军,一万五千中军全军覆灭,这是第二次了,一头猪都比你强,快滚!给我滚回洛阳去!”

  这时,田承嗣上前劝道:“殿下息怒,这次反间计本身是成功的,但李邺敢和皇权对抗,我们始料不及,不说张军师,我们所有人都误判了,加上李邺连自己军队也欺骗,连鲁阳关守军都相信了,更不用说我们,卑职认为,问题还是出在襄阳的情报点,他们连续送出假情报,严重误导我们,首要责任襄阳是情报点,而不是我们。”

  牛介庭也说情道:“卑职刚开始有点犹豫,但后来我也相信了,只能说李邺的计谋滴水不漏,我们不可能不上当,我们也是正常行军,就算攻下鲁阳关也会大军南下,确实不能怪张军师。”

  张通儒叹口气道:“殿下,我们这次失败主要败在行军方式上,其实对方也是在赌,赌我们会采用乘胜追击的行军方式,分三段行军,但细细想来,我们必然会采取这种行军方式,说明李邺身边有高人,他策划细密,不惜让李邺对抗皇权,各种悲情气氛渲染等等,所有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有获胜的心态,然后采用三段式行军,他们才能各个击破。”

  张通儒也算是有本事之人,虽然他事先没有看出,但事后他却一下子明白过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们就输在一个心态上,他有了一种获胜者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他们就会缺乏畏惧,就会轻敌,说到底,他们还是败在轻敌上。

  这时,远处传来咚咚咚的战鼓声,士兵们惊呼起来,“殿下,追兵杀来了!”

  “田将军,我们是战还是不战?”安庆绪问道。

  田承嗣犹豫一下道:“如果战,利用对方战马疲惫,我们还有三成获胜的机会,但对方是李邺的话,他绝不会和我们迎战,而会让将士休息,等对方休息好了,他再一举出击,我们必败!”

  牛介庭也道:“田将军说得对,撤退的话,我们虽然狼狈一点,但还能保住一万军队,如果迎战,悲壮是悲壮了,但我们肯定会全军覆灭。”

  安庆绪已经没有士气了,他长叹一声,“传令全军撤回鲁阳关!”

  燕军丢下辎重,全军败退,向鲁阳关迅速奔逃,不多时,李邺率领骑兵杀到,缴获了对方丢下的粮草辎重,足足有两千辆大车,大车上都是粮草、铜钱以及攻城梯。

  李邺没有再追赶,下令军队将辎重押进向城县,他留下一千军队守向城县,便率领其余大军向南面奔去。

  南阳那边还有一支敌人的前军,足足一万骑兵,李邺没有先攻击前军,而攻击中军,就是为了把前军也留在邓州一举全歼。

  就在唐军丰山伏击敌军中军的同时,一万骑兵也抵达了南阳县,但让燕军失望的是,南阳并没有城门大开,望风而降,城头上居然有守军。

  燕军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只得后退数里等候中军到来,主将李承福又派骑兵去附近乡下劫掠粮食,一时间,南阳县周围陷入了黑暗恐怖之中,燕军士兵到处烧杀劫掠,奸淫妇女,数万百姓恐慌地拖家带口奔逃。

  南阳城内有唐军约一万一千人,由裴琇率领,正是之前裴琇佯装两万人带来的军队,加上南阳县原有的一千守军。

  南阳的守军中有八千人是荆襄各州原来的州兵,已被改编为江汉军,这八千人训练得还不错,但他们没有上战场的实战经验。

  还有另外两千人则非同小可,这两千军队正是一直深藏不露的重甲步兵,他们被安排在南阳,就是为了对付敌军的骑兵。

  城头上,裴琇注视着数里外的燕军骑兵,心有不甘地对李泌道:“敌军派出很多人去乡下劫掠粮食,军师,这是我们的机会啊!”

  李泌果断摇头道:“时机不到,无论如何不得出兵!”

  “万一他们得到丰山那边的消息,撤离了呢!”

  “就算他们撤离,也有节度使的军队来对付他们,这是节度使制定的计划,没有发生异常情况之前,不能改变。”

  裴琇苦笑一声,只得无奈地叹口气。

  李泌见他满脸沮丧,便笑着安慰他道:“我们在丰山南面的路上安排了火油,一旦起火,向南的官道就封锁了,这种情况,燕军士兵不会向南逃命,而是调头向北。

  而且节度使还在南面山区部署了一百多名斥候巡哨,就算有敌军士兵偶然向南逃跑,也会被斥候巡哨拦截,所以正常情况下,这支骑兵不会知道丰山发生的事情。”

  “好吧!我继续耐心等候。”

  次日清晨,在县城西面忽然出现了几支火箭,直射天空,有士兵立刻禀报了裴琇和李泌。

  这就是主将李邺的信号,时机已经成熟,李泌当即命令裴琇率一万军队出城作战。

  “呜——”城头上吹响了号角声。

  低沉的号角声立刻惊动了正在吃早饭的燕军骑兵,李承福快步上前,注视南阳县城,只见城门缓缓开启,有军队列队出来了。

  李承福大喜,厉声大喝道:“全军上马列队,准备作战!”

  一万骑兵纷纷上马,迅速进行列队。

  这时,一万步兵已经全部出城,列成一座万人大方阵,虽然是州兵,但他们也进行了几个月的严格训练,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步兵对阵骑兵,结长矛大阵,以集体的力量来对付骑兵。

  但真正的主力却是两千名站在最前面重甲步兵。

  一万幽州骑兵已准备就绪,战马的前蹄在急躁地敲打着地面,杀气弥漫在一万骑兵之中。

  李承福狞笑一声,举刀大喊:“冲上去!冲垮他们,杀光他们!”

  “呜——”出击的号角声敲响。

  一万骑兵骤然发动,大地在震颤,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一万骑兵以排山倒海的力量杀向数里外的一万步兵。

第577章 前军之战

  李承福是安禄山帐前十猛将之一,使一把宣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虽然是汉人,但他已经胡化,满脸大胡子,双目如鹰,长得十分凶悍。

  他见自己手下阵型已成,立刻举起号角,吹了起来,几十名号角手一起吹响,“呜——”低沉的号角声席卷大地。

  李承福一挥宣花大斧,率一万燕军骑兵迎着一万唐军步兵冲杀而去。

  这一万骑兵并不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幽州铁骑,幽州铁骑有三万人,又叫曳落河骑兵,马上披有铠甲,可以抵御弓箭,骑兵是从数十万范阳军选出,个个武艺出众,装备精良,成为安禄山的亲兵铁骑队,很少参与战斗。

  而今天这支骑兵只是普通骑兵,骑兵身穿皮甲,战马也没有披甲。

  可是再普通的骑兵,到了一万人,那种声势还是惊心动魄,令人胆寒。

  一万骑兵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他们的相貌,几乎都是东胡士兵,一个个相貌凶狠。

  八十步时,第一排的唐军后退,露出了五百名重甲陌刀军,半蹲在地上,一字排开,用刀柄顶着地面,陌刀呈四十五度斜角。

  目前三排一千五百名陌刀军都在正北,东西两侧没有陌刀军,一旦燕军骑兵变阵,他们也会跟随变阵。

  在陌刀军的身后,是两千名的投矛手,每人背着五支短矛,一千五百人同样分布在正北面,每一排五百人。

  骑兵已经冲到五十步外,漫天的尘土带着杀机扑面而来,天地间顿时变成暗黄色。

  骑兵杀到三十步了,骑兵如决堤的海浪滚滚翻腾,咆哮着席卷而来,很多唐军士兵吓得闭上了眼睛。

  一名唐军将领大喊:“投矛手发射!”

  五百名投矛手一步上前,奋力将手中短矛投射出去,他们立刻退下,第二排的五百名投矛手再度上前,投射出五百根短矛,紧接着第三排的五百人上前,奋力投出五百支短矛。

  这实际上就是弓箭的三段射,只是短矛的杀伤力更加猛烈。

  这也是安西军和河中军在无数战斗中积累的经验,利用敌军自己的战马和骑兵尸体来阻挡骑兵大队的进攻势头。

  一千五百支短矛先后射进敌军骑兵群中,顿时一片人仰马翻,一片片的骑兵和战马被短矛刺穿了身体,就算举着盾牌也低挡不住。

  紧接着第二轮投射开始,燕军骑兵也迅速吸取了教训,后面的骑兵纷纷躲在马肚下面,第二轮的杀伤力立刻减弱了不少。

  满地的人马尸体和短矛还是影响到了燕军骑兵,使他们奔行的速度为之一涩,速度慢了下来,不少战马被绊倒。

  但这只是少数骑兵,更多的骑兵是跃过了尸体,向唐军大阵奔袭而来。

  三十步.二十步.十步

  一万骑兵纵马奔驰,仿佛一股铁流,瞬间便杀气腾腾地冲至陌刀军面前,‘轰!’地一声巨响,铁骑强大的冲击力将数十名陌刀军冲翻在地。

  但后面的陌刀军却如山一般巍然不动,他们齐声大喝,寒光闪闪的陌刀翻飞,霎时间便将数百骑兵劈成数千段,一时残肢断躯,血腥刺鼻,呛得人气都喘不过来。

  陌刀军是骑兵的克星,尽管燕军骑兵骁勇异常,但在山一般的陌刀山墙面前,他们依然无计可施,被陌刀军步步进逼,杀他们连连后退,刀锋所过,人仰马翻,血流如注。

  李承福被杀得恼羞成怒,他大吼一声,纵马斜冲上前,用尽千斤之力横斧劈过,他这一斧竟将三名陌刀士兵的人头劈飞,热血喷了他一身。

  李承福得意得哈哈大笑,笑声未了,两名陌刀军一左一右冲至,刀锋闪过,他的战马惨嘶一声,两条前腿被齐齐切断,咕咚翻到在地,将李承福甩出去两丈多远,几名亲兵架起他便向后奔逃。

  燕军骑兵不敢和陌刀军正面作战了,他们从前后围住陌刀军,寻找他们的空挡,但陌刀军也立刻改变了阵势,他们向东面和西面奔跑,原本三层的陌刀军变成了单层,抵挡住燕军骑兵的四面进攻。

  就在这时,燕军的后面忽然出现了重大危机,一支唐军骑兵从后面突然杀至,毫无征兆,漫天尘土掩护了铁骑突袭,杀了幽州骑兵一个措手不及。

  李邺大吼一声,“冲击敌军,不准任何人逃走!”

  一万唐军骑兵汹涌而上,冲击如暴风骤雨席卷而来,瞬间便冲乱了燕军骑兵的阵脚,燕军骑兵一阵大乱,饱受唐军重甲步兵杀戮的骑兵大阵终于有点坚持不住了,骑兵们惊慌失措,阵型大乱,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这时,唐军骑兵号角声终于吹响了,骑兵群中鼓声如雷,李邺下达了最后攻击的命令,他亲率一万名精锐的骑兵,喊杀声震天,战马风驰电掣,马蹄滚滚,俨如乌云下的狂风,杀透了敌军大阵,向敌军主将所在的中军席卷而来。

  李承福刚换了一匹马,却发现身后大乱,唐军骑兵竟然杀来了,着实让他震惊不已。

  “不要慌乱!给我顶住!给我顶住!”

  李承福大声吼叫,他的声音却被马蹄声和战马嘶鸣声淹没了。

  这时,他身边一名将领指着前方大喊:“上将军,那就是李邺!”

  李承福也愣了半晌,太子殿下不是说李邺被唐朝皇帝抓走了吗?怎么会出现在战场上。

  “确实是他?”

  “卑职能确定,卑职在长安见过他。”

  李承福见李邺身边只有数十人跟随,他心中生出一个念头,擒贼先擒王,能若杀了李邺,那自己军队不进能反败为胜,也能立下大功。

  而且李邺胯下骏马也让他心动不已,真是一匹雄壮的宝马啊!刚刚失去战马的李承福格外眼红。

  “跟我来!”

  李承福一催战马,拎着宣花大斧向李邺冲去,后面跟随着数十名士兵。

  “小贼,拿命来!”

  李承福纵马疾奔,举起了宣花大斧。

  这时,李邺并没有意识到对方就是敌军主将,还以为是一名普通将领。

  他手一挥,一根钉子闪电射出,正中李承福胯下战马的额头,铁钉刺穿了战马额头,战马向前方扑倒在地。

  李承福措手不及,也跟着翻滚出一丈多远,手中的宣花大斧飞了出去。

  他刚爬起身,只觉后颈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