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2、江汉军可以有偿提供五千石军粮。
3、江汉军最多可以提供一百五十艘大船,船只在江州湖口交割,每艘上限不能超过五千石,每艘船需缴两百两黄金为抵押。
李璘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他手中正好有一笔三万两黄金,李邺显然就是盯住这笔黄金了。
这时,李邺不紧不慢道:“我刚到江南,高适就来拜访我,我也承诺不干涉江南内战,高适也承诺我在江南期间,三个节度使的十五万大军将保持克制,我今天将离开江南,恐怕殿下的时间不多了。”
李璘心中叹息一声,李邺怎么可能白白把战船借给自己,他们都知道,说是借,实际上就不会还了,其实就是卖。
也罢,自己成为蜀中之王,也是需要战船的,就相当于向李邺买战船吧!
李璘指着第二条道:“粮食我还有一万石,就不需要了,其他可以签字。”
双方当即敲定了方案,李邺以每艘两百黄金的抵押,借给李璘一百五十艘五千石战船,如果三个月内不还,那么双方就自动改为出售,船只在江州浔阳县湖口交割,借道期间,永王军队不得下船。
双方签署了借船借道协议,永王李璘随即返回了宣城,他重新进行整编,不愿跟他西去的将士和官员都可以离开。
三天后,永王李璘率领三万大军和一千辆大车出发,浩浩荡荡向五百里外的江州开去。
李邺也在签字的当天,率领数百艘战船和五千护卫军队启程返回襄阳。
河西张掖,安西大都护兼安西北庭节度使、丰王李珙率领三万安西北庭军再次东进,杀了吐蕃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时,河西走廊上的八万吐蕃军分兵五万去攻占朔方,目前只有凉州、甘州和肃州各有一万吐蕃军。
肃州酒泉的吐蕃军被西北军击败,败军退回甘州,甘州吐蕃军自知不敌,便撤退进了大斗拔谷,凉州吐蕃军也暂时撤退到陇右。
西北军随即过境甘州和凉州,跟随他们一起过境的,还有三万头骆驼,其中也包括了李邺手下尉迟光带领的一千士兵和一万头骆驼。
尉迟光率领军队和骆驼去了成州走连云古道前往汉中,而三万西北军则从陇西渭州进入了关中,三万西北军到来,极大的充实了唐军实力。
二月下旬,郭子仪率八万大军在偃师迎战李归仁的十万精锐,名将李嗣业率三万西北军全歼三万拽落河骑兵,一战成名,李归仁大败,十万大军只剩下数千人逃回洛阳。
整个洛阳的燕军陷入极度惶恐之中,面对唐军咄咄逼人的攻势,新皇帝安庆绪下旨迁都相州安阳,企图拒河北对抗唐军。
三月初,郭子仪率八万大军进入洛阳,数十万洛阳百姓载歌载舞欢迎唐军光复东都。
洛阳光复,燕军北撤,整个中原的局势焕然一新。
中原的局势影响着荆襄,大量避难百姓都开始急急慌慌回家了,都想着要趁春天赶紧回去种一季粮食。
邓州官道上,北归的百姓络绎不绝。
很多节度府的底层文吏们也纷纷辞职回乡,大量人离开,使得襄阳城内变得稍稍冷清下来。
李邺府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王妃顺利生下一个孩子,不出裴三娘所料,又是一个女儿。
裴三娘盼孙子盼得脖子都酸了,居然又是一个孙女,裴三娘仿佛被迎头一棒,顿时蔫了。
当然,他在媳妇独孤新月面前还是强作笑颜,对新孙女也表现出了祖母的慈爱,但她心中的苦却无人诉说。
这天下午,裴三娘来到了隔壁太清宫,找到了李腾空,李腾空是裴三娘的大姑子,虽然接触不多,但毕竟是一家人,而且她和丈夫是亲姐弟,他们母亲就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李腾空,一个李岱。
李腾空请裴三娘到自己的道房里坐下,她见裴三娘无精打采,便笑道:“邺儿还年轻,生儿子的机会多的是,何必这么忧心忡忡?”
“我能不忧心吗?”
裴三娘长长叹了口气道:“一个女人能生几个孩子?新月已经生了两个女儿,她最多再生一个,运气好是个孙子,那么我也只有一个孙子啊!他父亲子嗣单薄,邺儿如果也一样,稍不留神就会断根了。”
“他不是还有妾吗?”
“那个妾就算吧!迷男人有一套,生孩子不行,看样子也生不了。”
“那就再娶一房妾,邺儿是亲王,按照唐六典规定,他可以有王妃一人、孺人二人、媵十人,娶就是了,你们家还怕养不起吗?”
“就怕邺儿不愿意,他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应该不是邺儿做主,是王妃做主,你去和新月商量商量。”
裴三娘苦笑一声,新月刚生了女儿,自己就跑去商量纳妾之事,明摆着是对她不满嘛!
这时,小道姑清羽送来了茶,裴三娘看见清羽,眼睛顿时一亮,这个道姑长得真美貌啊!简直像仙女一样。
她连忙拉住清羽,笑道:“伱转个身我看看?”
清羽不明所以,转过身去,裴三娘暗暗窃喜,这个后面很圆,蛮大的,绝对能生儿子。
“你叫什么名字?多少岁了?”
清羽施一礼道:“回禀夫人,小道姑清羽,十六岁。”
年方二八,这个年纪正好啊!
李腾空心如明镜,弟媳这是看上清羽了,李腾空当然也喜欢自己侄子,李腾空也知道小徒弟清羽不是当道姑的命,当年就和她父亲说好,十八岁之前还俗。
更关键是她长得倾国倾城,到哪里都会被人盯上,她在庐山就是被永王李璘的儿子盯上了,派三千军队来抢人,所以他们才吓得逃到襄阳。
反正清羽迟早要嫁人,那还不如嫁给自己的侄儿,当然,关键是清羽要自己愿意才行。
裴三娘笑眯眯问道:“清羽,你认识我家阿邺吧?”
清羽一头雾水,“夫人是说殿下,我当然认识!”
“那你觉他怎么样?你评价一下。”
清羽想了想道:“城里百姓对他评价都很高,我也觉得不错,照顾老人和孤儿,这一点我觉得很好。”
“我是问,你个人对他有没有不满的地方?”
清羽嘴一噘,“他骗过我!”
裴三娘愣了一下,“他什么时候骗你了?”
“五年前吧!他明明没受伤,骗我说他受伤了,让我照顾她,我记着呢!”
裴三娘呵呵笑了起来,“五年前的事情,你还记得那么清楚?”
清羽俏脸忽然一红,连忙一礼,慌慌张张走了。
裴三娘着实喜欢这个小姑娘,她急忙道:“大姑子,把清羽给我当儿媳吧!”
李腾空也觉得有点意思,清羽居然还记得五年前那件事,她便微微笑道:“只要她本人愿意,我很愿意成全,不过稍微有点麻烦。”
第727章 时机成熟
“什么麻烦?”裴三娘连忙问道。
“她父亲可是诗人李白。”
裴三娘心中顿时有点失落,居然是李白的女儿,那就不是一般贫寒人家的孩子啊!
裴三娘有点不甘心,又问道:“她是原配夫人生的吗?”
李腾空摇摇头,“怎么可能,原配许氏开元二十六年就去世了,她是继室刘氏所生,她母亲在她五岁时去世了,李白无法照顾她,便把她送到我这里来,她跟我十一年,我也把她视为女儿。”
裴三娘大喜,只要不是李白的嫡女就行。
她一拍巴掌道:“那不就行了嘛!她又不是嫡女,把她许给邺儿,还可以捞到一个孺人名号。”
孺人其实就是偏妃,正五品,地位可不低,一般只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妻子才能叫孺人。
李腾空倒是有点动心,她想了想笑道:“你去给王妃说一声,如果她愿意,可以让清羽过去帮帮忙。”
裴三娘回到府中,远远便听见房间里传来的笑声,这是独孤启明的笑声,裴三娘忽然有点头大,她发现媳妇这个妹妹似乎对自己儿子很有兴趣,总是在问姐夫到哪里了?
裴三娘可不太愿意要这个独孤二姑娘当儿媳,太瘦弱了,屁股那么小,一看就不是能生养的女人,这种女人必须娇宠地养起来。
开什么玩笑,一个杨玉环就已经让家里乱套了,再来一个不能生的娇宠小妾,李家还要不要后代了。
更何况这个启明也是独孤家的嫡女,嫡女怎么能当偏房,独孤家也不会答应。
关键是看不出媳妇的态度,裴三娘决定找个机会试探一下媳妇。
机会说来就来,独孤启明有睡午觉的习惯,吃罢午饭,独孤启明睡午觉去了。
裴三娘过来探望小孙女,她笑道:“长得粉雕玉琢,两姐妹还真点像,新月,你发现没有,她们眼睛很像。”
“婆婆,让你失望了。”独孤新月小声道。
“哎!说这话做什么,没关系!我在灵武见得多呢,哪个王爷不是十几个孩子,有的王爷连生五六个女儿后才有了儿子,邺儿还年轻,一点都不用担心,我就是太性急,唉!伱别放在心上。”
独孤新月叹口气道:“我这一两年也不会再生,估计阿竹也生不出来了,就让夫君再纳妾吧!
裴三娘试探着问道:“新月,你不会是想让启明”
独孤新月摇摇头,“启明倒是有这个想法,但我不太愿意,一是她身份不合适,家里绝不会同意,第二,她的性格太要强了,不适合夫君,关键是夫君也不愿意。”
和堂妹相处了一个月,独孤新月忽然发现了小时候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婚姻中却是大问题,那就是她的性格,启明从小就非常争强好胜,样样都喜欢和自己争,自己有什么衣服首饰,她也会缠着祖母要一样的,
自己有一颗极品蓝宝石为胸饰,独孤新月发现她也有一颗高品质的蓝宝石为胸饰。
男人也是一样,她未必喜欢阿邺,但因为自己喜欢,那她也想要,如果当初自己许给韦清玄,那么她也会和自己争韦清玄。
以前独孤新月还不觉得,现在她忽然意识到了,一旦让启明入门,她一定会和自己争王妃之位,自己生了两个女儿,她若生个儿子,她肯定要为儿子争世子之位。
那时,两姐妹争宠,自己没有儿子,独孤家就会支持启明了,让自己情何以堪?
裴三娘连忙道:“是啊!怎么可能,独孤家怎么会允许嫡女当偏房,新月,阿邺很快就要回来了,那就赶紧让她回去吧!”
独孤新月点点头,“我三叔很快就要来荆襄,到时就把她带回去。”
裴三娘又趁热打铁道:“刚才我去见了大姑,你这里没人照顾,大姑说可以让清羽来帮忙,你觉得如何?”
独孤新月立刻明白了,原来婆婆看中清羽了,那个小娘子长得真的美貌,好像阿邺也对她有点意思,对自己提起过两次。
她微微笑道:“婆婆,我要提醒一下,清羽可是我的师侄哦!”
裴三娘摆摆手,“这算什么,你还是邺儿大姑的师妹呢!”
独孤新月‘噗嗤!’笑出声来,“婆婆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原来我还是夫君的长辈。”
裴三娘叹口气,“这里面乱着呢!你师父烈凤是我的姑祖母,说起来你还是我长辈,所以算这个没有意思,反正又没有血缘关系,师妹师侄都无所谓。”
独孤新月点点头,“我答应了,让她过来陪宝儿一起玩。”
裴三娘惦记着自己的孙子,天子李亨却惦记着自己的南方。
收复洛阳后,李亨的目光便转向了荆襄,其实在他心中,李邺和安禄山没有什么区别?
安禄山是明反,李邺是暗反,都是割据自立,荆襄的官员朝廷控制不住,财政朝廷拿不到一文一米,军队也完全自立,甚至还吞并了江南西道,让李亨忍无可忍。
以前是因为有洛阳在那里顶着,李亨投鼠忌器,现在洛阳被光复,叛军撤退安阳,现在收复荆襄的也时机成熟了。
李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免去李岱的相位,改任为翰林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同时加封为虢国公,一堆荣耀的职务,却没有一项实职,实际上就是让李岱赋闲了。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