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462章

作者:高月

  四人一起躬身施礼,“遵令!”

  吐蕃对陇右的占领时间并不久,也就一年的时间,他们对陇右腹地远远不熟悉,基本上都驻军在主要的县城内,除非是执行任务,他们才会去边远地区,否则都会呆在中心城市。只有时间久了,三到五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吐蕃才会真正确认陇右归属自己,开始在陇右建立自己的官府,对土地和百姓进行治理,现在还是占领阶段,掠夺阶段。

  辛云京率领一万五千大军沿着各州南部边缘地区行军,一路上莫说吐蕃军,连普通百姓也遇不到,大军朝行夜宿,五天后进入了洮州地界,

  这天傍晚,大军在一条河边临时驻营休息。

  “张将军,听你口音,好像也是陇右、河西一带人!”

  辛云京的副将是鹰扬郎将张冰泉,也是跟随李邺最早的一批人,他的妻子还是一名粟特史国人,当年和一批战友一起成的亲,和一群返回粟特胡姬结缘。

  张冰泉笑道:“卑职是张掖人,最早是裴老将军的亲兵。”

  辛云京明白了,李邺是裴方的外甥,裴方一定把一批亲兵给了李邺,被李邺带去了碎叶,在西域建功立业。

  说起来辛云京和李邺也有点转弯抹角的亲戚关系,他的妻子便是陇西李氏,李邺大舅裴伽的妻子便是辛云京妻子的堂姐,所以辛云京和裴伽是连襟,不过这个亲戚关系也太远了一些,很难扯上关系。

  唯一的好处就是,李邺会因为他外公的缘故,容易被陇右河西的豪族们接受,毕竟裴家的势力在河西很大,家族之间联姻广泛,多少都会有点关系。

  “张将军在河中参加过多次战争吗?”

  张冰泉点点头,“卑职参加过大大小小三十几场战争,和突厥人、回鹘人、葛逻禄人、粟特人、大食人、吐火罗人、可萨人、吐蕃人还有燕军作战过。”

  辛云京肃然起敬,竟然和这么多民族交战,难怪能从一个小兵一步步升为鹰扬郎将,完全就是靠实力和自身的努力。”

  “张将军能读书识字吗?”

  张冰泉笑道:“以前不会,后来在碎叶读了两年书,所有的将领都参加读书,是大诗人王昌龄教我们,现在基本上读写没有问题了,殿下对读书有要求,像徐建和余长阳,以他们的资历应该升虎贲郎将了,就是读写没过关,所以天天看见他们二人在读书练字。”

  “读书确实很重要,要不然连情报都看不懂!”

  辛云京有点担忧起来,他兄弟辛长武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自己得压着他读点书,要不然他以后怎么升职?

  辛云京笑了笑又问道:“张将军觉得临潭县吐蕃军该怎么打?”

  张冰泉想了想道:“殿下说过,最好让吐蕃军认为我们就是秦州军,所以卑职建议我们一分为二,卑职率五千军去偷袭汉人战俘营,吐蕃军一定会来追赶,将军率半路伏击,卑职调头回杀,一定能将吐蕃军击败!”

  辛云京眉头一皱道:“但这样一来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过程太快,无法实现诱饵的功能,变成了单纯的救人,其他吐蕃军来不及调动,第二个就是真正兵力就会被吐蕃军知晓,我们不止五千人。”

  张冰泉笑道:“我们可以直接占领临潭县,不急着撤军,给敌军支援争取时间,至于兵力超过五千人,就像殿下说的,一点都不奇怪,秦州可是有百万难民。”

  辛云京想了想,要想击败追兵,还真的必须全军压上,所以岐王让他们带上秦州军大旗,就是这个道理。

  辛云京下定了决心,“那这样干了!”

  这时,前期派出的斥候回来禀报,向他们汇报了战俘营和吐蕃军的情况。

  “战俘营在县城东面,距离临潭县十里左右,修建在大山内,其实是两座紧靠一起的峡谷,男女战俘各关押一座峡谷内,峡谷前面挖了三丈宽的壕沟,大概有一千吐蕃军看守战俘。”

  “战俘营东面可有埋伏在地?”辛云京又问道。

  “有!在战俘营以东约五里左右,有一大片树林,可以让军队埋伏!”

第746章 洮州激战(上)

  次日中午,大军抵达了临潭县,在县城十五里外,辛云京率领一万军在树林内埋伏起来,由张冰泉率领五千军队继续前往汉人战俘营。

  汉人战俘营又叫唐人战俘营,一共有两个,实际上是两座紧靠在一起峡谷,一座大峡谷为男俘营,一个稍小的峡谷为女俘营,里面关押了三万余男俘和七千多女俘,都是各个堡城被击破后抓来的年轻男女和孩童,七八岁的孩童也能干活,再过几年就成壮丁了。

  女人主要是用来奖励从军的吐蕃汉人,给他们做妻子,继续生儿育女,如果男人阵亡,那就再嫁另外一个男人。

  几十年来都这样过来,生活在黄河九曲地区的吐蕃汉人已经繁衍到数十万人之多,成为吐蕃军重要的兵源。

  目前战俘营由一千吐蕃士兵看守,提供几百顶帐篷和一些粮食,吐蕃士兵也就不管了,让他们在军营内自生自灭,但如果胆敢逃亡,则格杀勿论!

  汉人战俘营距离临潭县约七八里左右,远远能看见县城,吐蕃人的军营有两座,一处在山脚下,封锁了山谷出口,一座在山上,从上向下监视战俘营。

  战俘营的峡谷出口都被巨石堵死,外面还挖了一条三丈宽的深沟,里面倒插满了长矛,战俘们没有任何工具,没有木头,没有绳索,什么都没有。

  在路上没有人想逃跑,现在更没有机会了,更重要是,战俘们都饿得没有力气逃跑,就算侥幸逃出去,要么饿死,要么被吐蕃骑兵追上杀死。

  吐蕃士兵也知道他们逃不走,只派一千人看守他们就足够了,山顶上驻扎五百人,每天昼夜巡逻,山谷口也驻扎了五百人,监视着一举一动,一旦有异常,他们就会立刻通知城内大军。

  整个洮州驻军五千人,都集中在临潭县,这里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地。

  张冰泉率领五千士兵靠近了山谷口的大营,他们事先得到斥候的消息,特地做了几架桥板。

  唐军越来越靠近,渐渐到了军营的八十步外,藏身在一片矮坡背后,此时,吐蕃士兵都在军营内吃饭,张冰泉一摆手,士兵都停止下来。

  “准备弓弩!”

  数千士兵一起举起了军弩。

  “射箭!”

  顿时千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吐蕃军大帐。

  正在吃饭的吐蕃军士兵措不及防,一片惨叫,没有中箭的两百多名吐蕃士兵如炸窝一般四散奔逃,但还是跑不过箭矢,被第二轮数千支弩箭全部射倒。

  张冰泉大喊一声,五千唐军士兵杀了出去,将剩下的受伤吐蕃士兵全部杀死。

  唐军士兵开始搭建木桥,奔跑过去,就在这时,山顶上响起了急促的号角声。

  这是山顶上的士兵向城内士兵求援了。

  唐军士兵搬开巨石,冲进了山谷内,但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

  士兵飞奔回来禀报,“启禀将军,里面的汉人战俘都饿得走不动路,只能背着走,但人太多了,我们根本背不了那么多人。”

  这个情况让张冰泉始料不及,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这些战俘饥饿得走不动路。

  张冰泉一时汗都下来了,这可怎么办?

  旁边一名郎将建议道:“将军,不如我们佯装撤退,引吐蕃军来追赶!”

  张冰泉摇摇头,”吐蕃军不会来追赶我们,他们只会把战俘全部杀死,然后撤回城内死守城池!”

  这一刻,张冰泉果断对一名士兵道:“速去通知辛将军,告诉他情报有变,让他立刻来支援我!”

  士兵转身飞奔而去。

  唐军士兵撤掉了木板,暂时放弃营救战俘。

  张冰泉喝令道:“全军集结,准备迎战!”

  就在唐军搬开堵峡谷大石的同时,远处城门已经开启,一支长长的队伍从城内奔跑出来。

  吐蕃军普遍以步兵为主。

  可能大家都以为吐蕃是游牧民族,实际上不是,吐蕃也是以农业为主,战马很少。

  但他的很多附庸势力是游牧民族,像吐谷浑人,后期的沙陀人等等,他们基本上以放牧为住。

  高仙芝也评价过吐蕃军,弓弱骑弱,唯重步兵骁勇异常。

  李邺在安西也领教过吐蕃重步兵的厉害,两千重步兵将他们打惨痛无比。

  吐蕃重步兵头戴铁盔,身披锁子铁甲,手持短剑和盾牌,体力充沛,强悍惊人。

  另外吐蕃军的移动投石机也十分厉害,成为唐军的噩梦。

  但也并不是说所有吐蕃士兵都是重步兵,他们的国力也承担不起全军锁子铁甲,只有少数贵族的直属军队才身披锁子甲,绝大部分吐蕃士兵还是皮甲,也是手持短剑和短牌。

  吐蕃军的厉害其实在于两点,一是他们个人体力充沛,从高原上下来,每个人的肺活量都很高,以至于普遍力量强大。

  第二点就是他们的作战意志,士兵绝不逃跑,也绝不投降,没有主将的撤退命令,他们都会一战到底,前仆后继,不死不休,正是这一点让唐军极为不适应。

  五千唐军列队完成,对面一里外,四千五百名吐蕃军也同样列队完成。

  双方都是步兵,虽然唐军都是骑马而来,但马匹只是代步工具,他们本身不是骑兵。

  唐军倒是有三千骑兵,由辛云京统领,张冰泉手下全部是步兵。

  唐军士兵手持短矛和圆盾,后背弩箭,腰挎战刀。

  “三千弩箭准备!”

  张冰泉也很紧张,这还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军队作战,对方竟然是强悍的吐蕃军。

  三千弓弩士兵将盾牌和短矛放在地上,单膝跪地,向军弩举起,斜角四十五度,瞄准了远处的吐蕃军士兵。

  张冰泉在为辛云京的主力到来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呜——”低沉的号角声吹响,吐蕃军队开始动了,列队向唐军大阵快速走来。

  张冰泉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他深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厉声大喊:“放箭!”

  “梆!梆!梆!梆!”清脆的梆子声响起。

  三千唐军士兵一起放箭,三千支弩箭腾空而起,密集地射向一百五十步外的吐蕃士兵。

  吐蕃士兵忽然加快了速度,高举盾牌呐喊奔跑,箭矢如雨点般射进人群中,一片片士兵中箭倒地。

  唐军的箭矢穿透力十分强大,吐蕃军的盾牌稍小,只能遮挡头部和胸腹等要害处,但下身无法遮挡,很多士兵都是腿部中箭,扑倒在地上。

  “第二轮,射箭!”

  唐军举弩再射,弩矢如暴风骤雨,向已冲到百步外的吐蕃军射去,吐蕃士兵纷纷惨叫着跌倒,虽然大部分士兵没有被射中要害死去,但箭矢射得很深,伤及筋骨,吐蕃士兵就算不死,但也失去了战斗力。

  但还是有不少士兵拔掉箭矢后血流如注,根本无法止血,痛苦得大喊大叫,拼命捶打腿部,最终失血过多晕厥过去,这些士兵神仙也救不活了。

  紧接着第三轮箭矢射进了人群中,这次是七十步平射,奔在足最前面的吐蕃士兵再次倒下一片,如果对方是骑兵,那唐军只有两次射箭机会,但对方是步兵,唐军在七十步时又抢了一轮平射。

  三轮箭矢射罢,四千五百吐蕃军只剩下了三千八百余人,伤亡超过了一成,但吐蕃士兵却视而不见,继续奔跑。

  “准备迎战!”张冰泉再次厉声大喊。

  “呜——”

  号角声吹响,三千弩兵背上了军弩,拾起盾牌和短矛,准备迎战了。

  “杀啊!”张冰泉长矛一挥,率先冲出去。

  “杀啊——”五千唐军呐喊着向吐蕃军冲去,两支军队越来越近,轰然碰撞在一起,激烈地厮杀起来。

第747章 洮州激战(下)

  吐蕃士兵个个身体强壮无比,双臂力量很大,虽然使用短剑,但短剑十分厚重,每一把短剑都至少重十斤,以至于每一剑劈出都十分沉重犀利。

  而且吐蕃士兵体力远比唐军充沛,特别擅长缠斗,有时候唐军士兵人数明明远多于敌军,但在激战一个多时候后,吐蕃士兵越战越勇,唐军士兵体力不支,会突然崩溃,全军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