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罗胜非颓然坐下,半晌他问道:“你们能帮我吗?”
李成华摇摇头,“没有人能帮你,只有你先出手把刘家先置于死地,罗东主,上次我来找过你,你却告诉我,你一无所知。”
罗胜非沉默了,上次他不敢说,是因为他担心辛家不准他乱开口,而今天下午辛政来找了自己,特地告诉自己,不需要有顾虑,可以知无不言。
罗胜非当然知道,一旦他开口,他就彻底得罪刘家了,以刘家的实力,罗家根本不是刘家对手,一旦官府打不死刘家,自己必然会遭到刘家的惨烈报复。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自己沉默,刘家就会放过自己?
就像眼前这位女统领说的,自己和长子突然去世,幼子接手家业,罗家真的就完了。
罗胜非长长叹了口气道:“庞武元就是刘升殿的次子刘元,他母亲姓庞,他自己小名武郎,所以改名庞武元,他精通吐蕃语,在鄯州时就投降了吐蕃人,跟随吐蕃军来了兰州,所以刘家才安然无恙。”
“那他怎么突然消失了呢?”李成华问道。
“这个我不知道原因。”
“你猜测呢?”
罗胜非想了想道:“我猜测和你们军队进入陇右有关,刘家害怕了,所以刘元才会突然消失。”
“吐蕃军会放过刘家?”
“据我所知,吐蕃军没有为难刘家。”
李成华又淡淡问道:“我很好奇,刘家为什么没有利用吐蕃军来夺取你的粮铺?”
“怎么没有?”
罗胜非恨恨道:“我店铺的粮食被吐蕃军全部抢走,店铺也被查封,刘家的粮铺继续营业,如果吐蕃能占领到现在,估计他们就会拍卖店铺了,我的粮铺全部被刘家接手。”
李成华喝了口茶,又缓缓问道:“我们一直怀疑吐蕃军在金城县有情报点,但怎么也查不到,如果这个情报点是刘家协助创立,你觉得会在哪里?”
罗胜非沉思良久道:“西市皮货街有一家老羌皮货行,那里原本是庞家的草原皮货铺,三个月前忽然改名,东主伙计都变成羌人,一般人不会注意,但我知道,那家皮货行名义上庞家的,实际上是刘家的,我一直很奇怪,那家店铺地段好,生意好,刘家怎么会卖掉,而且卖给羌人,还有一件事,我在西市粮铺的掌柜,有一次在皮货铺里看见了刘元。”
李成华点点头,“多谢了,如果你舍得,可以把你儿子交给内卫严格管教,三个月后,保证他脱胎换骨,变成另一个人。”
罗胜非想到自己那个无可救药的儿子,自己已经拿他没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交给内卫真能把他挽救回来。
他当即咬牙道:“行!我就把他交给内卫,只要能保住他性命就行。”
第781章 关键证人
李成华当即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去监视暗中监视西市的老羌皮货行,她自己则来到县衙,调查皮货行的变更。
主簿陈枫将厚厚一本商铺登记簿抱出来,放在桌上道:“这些都是西市的店铺,所有资料都在这里,如果变更的话,我们这里也会有记录。”
李成华翻到皮货行一栏,这里大概有十几家店铺,都是做皮货的,第二家就是草原皮货行,没有任何更改记录,上次更改还是三年前,东主改为庞宏伟。
也就是说,老羌皮货行没有在县衙进行过任何变更,李成华基本上确定了,老羌皮货行就是吐蕃人的情报点。
李成华当即又赶到岐王府向李邺汇报。
李邺在客堂接见了他,他听完李成华的汇报,这才缓缓道:“吐蕃情报点只是我需要的一个把柄而已,我打算收拾刘家,要找一个堵人说情的借口。”
李成华这才明白主公的意图,她当即道:“卑职明白了,私通吐蕃就是最好的罪名,关键就是刘家次子刘元,他是庞家的外孙,一定是他把庞家的商铺给了吐蕃做情报点,卑职怀疑刘元目前就藏在庞家。”
李邺摇摇头,“不要怀疑,必须要有确凿证据,抓住刘元,要他交代,找到刘家勾结吐蕃的证据,我就能以雷霆手段收拾刘家了。”
李成华沉思片刻道:“除夕之夜,刘元一定会回刘氏宗祠祭祖。”
李邺点点头,“这个契机不错,但要先把他的落脚点确定。”
“卑职明白了!”
次日上午,李成华来到了西市,找到了内卫副统领谢森,谢森年约三十岁,京兆鄠县人,和李成华同乡,是从李邺的亲兵卫选调去内卫,已经成为李成华非常得力的干将。
谢森征用了老羌皮货行对面一家店铺的二楼,带着几名手下严密监视老羌皮货行内的一举一动,老羌皮货店的背后是内河,另外一个监视点就设在内河对面的一家店铺内。
昼夜不断对老羌皮货行进行监视。
李成华来到监视点,假装看货,给掌柜闪了一下腰牌,掌柜连忙带她进去了,居然是内卫金牌,掌柜立刻猜到这个女人是谁,肯定就是传说中的俏罗刹,内卫头子。
掌柜夫妇都是老实人,哪里敢怠慢内卫,只得硬着头皮配合。
上了二楼,李成华见到了副手谢森,“如何?有收获吗?”李成华问道。
“回禀统领,从表面上看不出他们是吐蕃探子,没有任何痕迹,就是正常的经营,掌柜和伙计一共六人,都是羌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但我怀疑他们其实是吐谷浑人。”
“怀疑的理由是什么?”
“他们外出都用黑罗幂遮住脸。“
吐谷浑人由鲜卑人和羌人组成,前者是统治阶级,后者是普通居民,所以吐谷浑人又叫西海羌人,他们和陇右羌人相貌风俗差不多,但西海羌人受鲜卑人影响,男女都喜欢用黑幕遮脸,主要是防风沙,已经成了一种风俗习惯,陇右羌人就没有这种习惯。
更重要是,吐谷浑已经被吐蕃征服,西海羌人是吐蕃国人,而陇右羌人是大唐人,两者的政治立场完全不同。
所以这家羌人开的皮货铺,大家都以为他们是陇右羌人开的,如果知道他们是西海羌人,早就举报了。
这时,一名手下跑来报告,“对面来了一个庞家人!”
众人连忙走上前,透过窗户竹帘向对面商铺望去,只见商铺前站了两个人,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管家打扮,后面是一名黑衣武士,后背写了个白色的庞字。
士兵小声道:“刚才店铺掌柜叫中年男子庞管家。”
“要五十张上等羊皮,务必下午送过去,这是十贯定钱,剩下的货到支付。”
中年男子把一个皮包递给了掌柜,掌柜点点头,“庞管家放心,一定送去!”
庞管家带着武士走了,那掌柜左右看了看,便拎着皮袋进里屋去了。
李成华冷笑一声,“那皮袋里有东西啊!”
谢森低声道:“现在可以动手,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成华轻轻摇头,“不急,现在动手就打草惊蛇了,我要先找到刘元,把他抓捕归案后再动手。”
谢森心中忽然一动,“刚从那个庞管家说不定是个突破口。”
李成华笑着点点头,“我们想到一起去了。”
庞管家叫做庞福,是庞家的大管家。
庞家是依附刘家的一个商人家族,和罗家一样,庞家主要经营牲畜、皮货,长年和羌人打交道。
家主叫庞宏伟,有个妹妹,嫁给刘升殿为妾,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刘元,曾改名为庞武元,在鄯州投降了吐蕃,成为吐蕃治理兰州的汉官。
李成华的思路很清晰,既然庞家派庞福来皮货店联系,那他一直知道刘元的下落。
明天就是除夕了,家家户户都格外忙碌,包括庞福也一样,他虽然是庞家大管家,但他也有自己的家,他其实姓单,有自己的祖先,庞福只是他的工作名,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明天除夕,主人家要祭祖,庞福必须在一旁伺候,所以他要提前祭祖,今天他就要祭祀祖先。
他匆匆回到自己家,刚进院子,忽然被人掐住了后颈,痛得龇牙咧嘴,叫不出声来。
他被揪进了客堂,客堂内灯火通明,只见他的父母、妻子和两个儿子都被双手反绑,嘴被破布堵住,靠着墙而站,每个人脖子被黑衣大汉用一把刀顶着,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恐惧。
客堂上坐在一个穿盔甲的女人,三十余岁,相貌长得不错,脸色雪白,嘴唇却涂成黑色,眼却寒意森森,手中玩着一把飞刀,身后站着五六名大汉。
庞福被按跪在地上,女人冷冷道:“我是内卫统领,杀人不眨眼的俏罗刹就是我,我只问你一件事,你说一句谎,你的家人就会死一个,伱明白吗?”
庞福吓得浑身发抖,他立刻明白了,一定是皮货铺的事情案发了,对方查出了那是吐蕃探子。
“我交代!我交代!老羌皮货铺是吐蕃探子。”
李成华哼了一声,“我当然知道那是吐蕃探子,我想问不是这个,我要知道刘元的藏身之处,怎么找到他?”
庞福稍稍犹豫一下,李成华使个眼色,一把刀稍稍向前,庞福的父亲立刻惨叫,脖子上见血了。
吓得庞福大喊道:“他就在藏在庞府后宅。”
“我想不打草惊抓他,怎么办?”
李成华手竖起来,逼视庞福,只要他再犹豫,他父亲就没命了。
庞福吓得哭道:“他明天下午要回刘府祭祖,由我负责安排马车。”
“刘府知道他要回去吗?”
“他父亲刘升殿让他别回去,但他一定要回去,刘府应该不知道。”
李成华点点头,“你今天上午送给皮货店的那只皮包里装的是什么?”
庞福吓得呆住了,对方连这个都知道,他连忙道:“是一堆情报,刘家收集的,刘元审核后,再由我送过去。”
“他对你很信任?”李成华哼了一声。
“他是在庞家长大的,一直是我照顾他。”
李成华一挥手,众士兵撤下了战刀,庞福也瘫倒在地上,一句话说不出来。
第782章 一网打尽
次日便是除夕,昨天还忙忙碌碌的金城街头忽然安静下来,街头上人车稀少,偶然只看见维持秩序的巡逻骑兵队走过,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年夜饭,忙碌着准备祭祀祖先。
中午时分,庞府的后宅停了一辆马车,不多时,后宅小门开了,庞福走出来,向左右看了看,回头一摆手,只见一名戴着竹笠的瘦高男子快步走出来,直接上了马车。
马车随即调头疾驶而去,庞福望着马车走远,无奈地叹了口气,“公子,实在对不起了!”
马车里,刘元已经被摘掉斗笠,双手双脚被反绑,嘴也被堵住,他惊恐地望着眼前三名彪形大汉,这时,马车停下,一名瘦小的男子走上马车看他一眼,点点头,“就是他!”
刘元认出了这名瘦小男子,他当吐蕃汉官时的手下宋义,他顿时明白了,自己要被清算了,无尽的绝望涌上他心头。
宋义走了,马车继续行驶,一只黑布袋罩在了刘元的头上,绝望中的他又陷入无尽的黑暗。
除夕,李邺的府上也在准备年夜饭,下人的年赏已经发过了,大部分本地人都已放假回家,留在府上一起过年的下人,基本上都是从襄阳跟随主人来陇右的下人,还有几个乳娘和女护卫们。
李邺今天也开始休息,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初五,连休六天,书房内,李邺正和妻子独孤新月商议祭祀之事。
独孤新月对李邺道:“我刚刚问过阿姑了,她说其他非直系家祖暂时不添也无妨。”
李邺家里当然也要祭祖,他们辟了一间独院为祠堂,奉上了先祖长平郡王李叔良、高祖李孝斌、曾祖李思诲、祖父李林甫的牌位,当然,整个家族很大,要一并祭祀也可以,如果嫌麻烦也没有关系,毕竟李邺这里不是家祠,只是临时祭房而已。
李邺便让妻子去问姑母李腾空的意思,李腾空也同意了李邺的想法,祭祀直系祖便可。
“阿姑说她要来吗?”李邺又问道。
“她说不来了,会给祖父母念一卷经文。”
李邺完全理解,李腾空是出家之人,她有自己的方式悼念父母,不需要遵从世俗礼仪。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