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521章

作者:高月

  这时,远处史思明大军的阵地里隐隐传来了鼓声,一名高台上的眺望兵手执千里眼大声喊道:“敌军骑兵快速向我们开来!”

  李邺凝视着远方,此时正值上午,万道阳光从乌云中透射出来,照亮了远方收割后的麦田,只见史思明的骑兵正铺天盖地向这边开来,他们也看出了河陇军的疲惫,开始主动出击了。

  李邺立刻冷冷令道:“大军立刻做好战斗准备!”

  “呜——”

  低沉的号角声在河陇军上空吹响,隆隆的战斗鼓声敲响了,河陇军士兵纷纷上马,勒紧了缰绳,张弓搭箭,长矛缓缓举起。

  河陇军最大的优势在于战马,他们在辽阔的河西走廊拥有数十万匹战马,还有从遥远西域带回来的大宛马、阿拉伯马,这些优良的战马使他们拥有了中原军队难以匹敌的机动能力。

  再加上河中军和安西军都身经百战,和不同的国家及种族作战,他们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大唐的任何一支军队。

  乌云再一次闭合,阳光消失了,乌云下,强风呼啸,河陇军列成了三角军阵,旌旗飘展,盔甲乌黑,长矛形成了锐利的森林,在阴沉的天地之间充满了杀气,足以令任何一个对手为之胆寒。

  史思明大军在三里外停了下来,开始迅速列阵,燕军宽度延绵十里,六千弓弩手排成三排,严阵以待,他们期待河陇军首先发动攻击,使他们弓箭能够发挥威力。

  河陇军的三万五千人由五千重甲步兵,两万骑兵和一万长矛步兵组成。

  但河陇军并没有发动攻击,双方都在等待,副将田乾真心中颇为忐忑不安,低声对身旁的主将蔡希德道:“大将军,河陇军根本就没有进攻的意思,会不会在等待援军?”

  蔡希德摇了摇头道:“河陇军是唐军,只要是唐军,他们的队伍里一定隐藏有最犀利的陌刀军,这一点值得我们警惕!”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双方对峙,谁都没有主动发起进攻,就仿佛在考验恒心和耐力,看谁先坚持不住。

  这时,一名燕军偏将忽然指着对方阵营喊道:“蔡将军,对方好像有动静了!”

  蔡希德凝神向远处望去,只见河陇军的阵脚开始现了变化,一支约一万人的安西骑兵离开了主阵,走斜线奔至距燕军两里外的左侧面,很明显是要进攻燕军的侧翼。

  这是凭空造出来的夹攻优势,目标是对方的弓弩步兵。

  如果蔡希德再不变阵,弓弩手将遭到致命的冲击。

  “呜——”唐军大阵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蔡希德霍地回头向河陇军主阵望去,只见一队骑兵在大阵前奔驰,为首是一名金盔铁甲的大将。

  “啊!是李邺。”

  蔡希德忽然认出来了,虽然他没见过李邺,但他知道,对方大将能头戴金盔者,只有一人,岐王李邺。

  蔡希德心中不由一阵暗暗后悔,早知道李邺也在河北,他就不来蹚这滩浑水了,他心中暗骂田承嗣,这只老狐狸竟然在关键时刻爽约了。

  河陇军阵前,李邺在做最后的战争动员,他纵马飞驰,手中战刀在将士的长矛上碰撞,高声喊道:“大唐陇右和安西将士们,你们对面的敌军是最凶残的野兽,杀害我们的父母和孩子,奸淫我们的姐妹,他们在河北大地上肆意杀戮无辜的百姓,今天他们的死期到了,为惨死的父母姐妹报仇,不接受投降,一律斩尽杀绝!”

  “报仇!报仇!”

  河陇军将士高举长矛愤怒呐喊,声如起伏的闷雷:“斩尽杀绝!”

  “右翼骑兵正面出击,左翼骑兵侧击敌军弓兵!”

  李邺一声令下,战鼓轰隆隆地敲响了,红蓝两旗在指挥平台上翻舞,这是两线进攻的号令,河陇军骤然发动了,只见三角大阵的两个底角向两边分开,一万犀利的骑兵杀了出来,形成了两道黑色汹涌的狂潮,由雷万春和南霁云各领五千骑兵,向燕军的左翼骑兵包杀而去。

  长矛和战刀俨如密集的森林,战马奔腾,尘土在空中飞扬,气势悲壮澎湃,令天地也为之变色。

  与此同时,河陇军左侧低沉的号角声响起,部署在蔡希德右翼一里外的一万安西骑兵也在大将白孝德的率领下,发动了进攻,他们向弓弩手的侧翼奔杀而去。

  蔡希德也看透了唐军的企图,他急下令道:“左翼骑兵迎战侧翼敌军,弓弩手向右翼集中,射杀敌军!”

  一支一万人的燕军骑兵在大将田乾真的率领下,向从正面杀来的河陇军迎战而去,双方越来越近,矛尖闪亮,气势奔腾,雷万春大吼一声,“杀啊!”

  ‘轰!’地一声巨响,两支万人骑兵如两道气势汹涌的大浪相撞,霎时间杀气迷乱人眼,兵戈相击,盔甲相撞,铿锵有声。

  两支大军激烈地鏖战在一起,喊杀声、惨叫声,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战马爆烈,跟着像主人一样捉对厮咬,疯狂地撞击,战争残酷到如此程度,士兵的生命在这一刻已如草一样卑贱。

  而这时,白孝德率领的一万安西军骑兵迅疾无比地向弓弩军侧面杀去,安西军战马的优良品质在这一刻显示得淋漓尽致,它们风驰电掣飞驰,骑兵们举盾迎接铺天盖地的箭矢。

  尽管不断有骑兵中箭倒下,但安西军骑兵还是以一种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冲进了正向右翼集结的弓弩军侧面。

  数百名燕军弓弩士兵在强大的骑兵冲击力下翻滚倒地,霎时间,人头滚滚,血光飞溅,哀嚎声响成一片,刀劈矛刺,战马冲撞,战马在人群中奔驰狂飙,弓弩军士兵难以抵挡这支犀利无比的安西骑兵,左翼的弓弩阵型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蔡希德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一万骑兵绕过了雷万春的骑兵,向唐军的帅旗杀去,蔡希德经验丰富,极为狡猾,他用一万普通骑兵对阵唐军正面骑兵,用六千弓弩军为诱饵去吸引另一支侧面唐军一万骑兵。

  他自己则率最精锐的一万拽落河骑兵杀向唐军主帅所在的一万驻军,他要亲手猎杀岐王李邺。

第851章 沙河大战(下)

  但兵不厌诈,李邺亮相激励士兵,何尝不是一种诱敌之计呢?

  他以自己为饵,吸引敌军的精锐骑兵。

  眼看敌军杀来,他沉声喝令道:“分兵!”

  一万长矛士兵如劈波斩浪一般分开,露出了五千重甲步兵,在正副大将黑矛和田珍的率领下,列阵如山,一步步向狂奔而来的骑兵走去。

  黑矛一举陌刀向天,前排两千名重甲步兵蹲下,用刀尾触地,锋利的刀刃四十五度向上。

  后面两排各有一千五百名重甲步兵,列队如山墙。

  在他们身后则是一万步兵,这里包括了两千投矛手,每人手执五根精钢短矛。

  这时,蔡希德猛然发现对方竟然是陌刀军,他心中暗暗叫苦,但这个时候已经无法改变路线,这个时候只要稍微出现配合上的失误,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连环绊倒事件。

  一百步…..五十步……三十步,唐军已经能清晰看见对方前军恐惧得变形的面孔。

  就在这时,一声鼓响,两千投矛军分成两步,奋力将手中的精钢短矛向三十步外的骑兵投去。

  钢矛化作一片暴风骤雨,射向奔腾而来的燕军骑兵。

  燕军骑兵顿时一片人仰马翻,近千名骑兵连人带马被短矛射穿,钉死在地上,后面的骑兵收速不及,重重撞在前面倒地的战马上。

  尽管燕军骑兵训练有素,纷纷越过了前面的障碍,但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对陌刀大阵的冲击也降低了,但骑兵还是义无返顾地冲进了陌刀大阵,数百名骑兵瞬间被锋利的陌刀戳穿,当场毙命。

  “杀啊!”

  田珍大吼一声,率先站起身,迎着一名骑兵狠狠劈去,竟将马头劈飞,鲜血飞射,人马倒地,不等骑兵爬起身,又一刀将对方劈为两段。

  五千陌刀军列队而行,挥舞陌刀和敌军骑兵作战,但这并不是势均力敌地作战,而是一边倒的屠杀,还包括投矛手精准地射杀,伤亡在迅猛增加。

  另一侧的战场上也打如火如荼,六千弓弩军伤亡近半,

  燕军毕竟也曾是大唐强军之一,训练有素,左翼六千弓弩手尽管被安西骑兵的杀得无力抵挡,也无法发挥弩箭的威力,但他们还是迅速跟随着军旗的变化而迅速后撤。

  这时,四千名燕军长矛兵组成的枪兵大阵,向左翼的一万安西骑兵迎战而上。

  白孝德当即令道:“元礼率三千骑兵继续追杀弓弩手,不给他们放箭机会!”

  荔非元礼一挥大斧喊道:“第三营弟兄跟我来!”

  他率领三千骑兵向后撤的弓弩手追杀而去。

  一万最精锐的拽落河军队最大的弱点是体力跟不上,他们普遍都三十余岁四十岁了,放纵的吃喝,放纵玩乐享受,已经渐渐掏空了他们的身体,在重甲步兵杀戮之下,根本抵挡不住,节节退败。

  蔡希德见一万最精锐的拽落河军队已伤亡过半,他心痛无比,他也意识到自己遇到这支唐军不是鱼朝恩统领的那六十万唐军,而是一支强大甚至超过他们的唐军,甚至有五千重甲步兵。

  心痛过后便是胆寒,照这样杀下去,他必然全军覆灭。

  蔡希德心一横,下令撤退了,“传我的命令,全军撤退!”

  “呜——呜——”

  悠长的鹿角号声吹响,这是就是燕军撤退的命令。

  南面两里外作战的燕军剩余骑兵和步兵都开始向南突围撤退。

  但李邺怎么能允许眼前这支残暴的骑兵逃脱,他当即命令道:“传令一万步兵围困敌军,不惜一切代价封死骑兵逃脱!”

  一万五千大军将剩下的约五千骑兵团团包围,骑兵左冲右突,皆冲不出包围圈,蔡希德最终率领数百骑兵拼死杀出了一条血路,向东南方向仓皇逃去。

  唐军一路追杀,不接受投降,杀得燕军士兵鬼哭狼嚎,尸横遍野,很多逃散的燕军步兵也被洺州和相州百姓所杀。

  这一战,蔡希德的三万军损失近九成,只剩下不足四千军逃回相州,由于唐军不接受战俘,就算受伤燕军士兵也全部杀死。

  没有逃回相州的两万六千余人全部阵亡,无一活命。

  蔡希德跑回洛阳向史思明哭诉,田承嗣没有出兵配合自己,导致自己全军覆灭。

  史思明大怒,谴责田承嗣不顾大局,田承嗣连声叫屈,派儿子田华来洛阳解释,他们被田神功军队牵制,不敢倾兵北上,但还是出动了一万五千人,但因为蔡希德没有及时送去情报,他们大军杀向赵州,结果在冀州南宫县遭遇两万唐军伏击,伤亡数千人,被迫撤退。

  田承嗣当然是胡说八道,他就赌史思明不会派人去核实,就算去核实也没有用,南宫县被两次屠城,已经荒芜了,周围百里人看不到一个人烟,能找谁核实?

  田承嗣这只老狐狸早就把说辞想好了,还倒打一耙,是蔡希德没有及时提供唐军情报,以至于他们走错路遭到伏击。

  史思明也抓不到田承嗣把柄,这件事也只得不了了之。

  但李邺没有在沙河久呆,战争刚结束,他立刻带着南霁云和一万骑兵疾速北上,他得到消息,恒州真定县难民营遭到一支数百人武士袭击,难民死伤千人,这支黑衣武士队伍逃进了恒山。

  李邺立刻意识到,这极可能是幽州阿史那承庆派来的武士,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对唐军的难民接收进行恐怖袭击,破坏唐军的难民计划。

  两天后,李邺赶到了真定县,真定县是难民接收行动的指挥中心,文官由难民署署令贾深负责,武将是高秀岩,他率八千士兵保护井陉口和真定县的安全。

  李邺风尘仆仆赶来,身体困倦之极,他在大帐内坐下,高秀岩匆匆赶来,躬身抱拳道:“卑职护卫不力,导致难民被袭,卑职愿承担一切责任。”

  李邺摆摆手,“我日行三百里赶来,不是为了追究你的责任,我要知道事情怎么发生的,问题出在哪里?”

  “回禀殿下,真定县一共有三座难民营,目前共有难民三十万人,一般都是各地过来的难民,在难民营内休息三天后然后启程去井陉,不断地走,不断地来。

  事情就出现在第三座难民营,它在北面一点,被袭击那批难民以老弱为主,大概三千人,他们正前往井陉的路上,我们有三百士兵沿途保护,因为都是老弱,走的慢,队伍拉长了,最后的一批人被袭击,我们士兵赶过去,结果前面的难民也被袭击,当时顾此失彼,很被动,最后一千人出头难民不幸死亡。”

  “发生交战了吗?和那群黑衣人。”李邺又追问。

  “有短暂交战,我们阵亡四人,伤十余人,对方死了十三人,伤二十七人,其中八名伤兵都被我们抓住了。”

  “有审讯吗?”

  高秀岩点点头,“我们当天就审讯了,他们来自幽州的光明会,是他们的国师阿史那承庆派来的。”

  “又是这个该死的混蛋!”

  李邺着实恼火,整个安史集团没有对他造成什么威胁,但这个阿史那承庆却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李邺脸色铁青,又问道:“这群黑衣武士退到恒山哪里?”

  “回禀殿下,他们在恒山里有个老巢,但被抓人的都不知道老巢在哪里?最接近的情报是在恒山七里谷附近。”

  李邺点点头,对方没有退回幽州,而是躲进恒山,说明他们还要发动袭击。

  李邺当即令道:“去把斥候郎将张典给我找来!”

第852章 惊闻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