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城头上,论布扎仁忧心忡忡望着城外铺天盖地的帐篷,他城内只有一万八千兵力,让他怎么击败十余万唐军?
第903章 夺取鄯州
这时,副将论伽热低声道:“将军,唐军火器犀利,他们今晚必然会火攻湟水城,不如在夜晚派一支敢死军从东城门突围出去,火烧唐军大营,一旦唐军混乱起来,我们便可趁机出击。”
论布扎仁担忧道:“就怕进攻不利,我们连城池都回不来了。”
“所以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大败唐军当然最好,可如果击败不了唐军,我们索性直接突围西撤,湟水城就放弃了。”
论布扎仁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道:“就依你所言!”
黄昏时分,唐军三十架大型投石机轰隆隆抵达湟水城以南两百五十步外,随着唐军将领一声令下,士兵用火把点燃了投兜内的火油陶罐,每只陶罐中装满了五十斤火油,三十只熊熊燃烧的火油陶罐腾空而起,划过一条条赤亮的抛物线,向城头飞射而去。
唐军的投石机抛射精度极高,三十只陶罐有二十五只击中城头,其余五只擦着城头投进了城内,城头上顿时燃起一片熊熊烈火。
投石机不断发射,一只又一只火陶罐砸中城头,南城头上几乎都被火焰和浓烟吞没了。
李邺在远处观战,辛云京在一旁建议道:“殿下,南城上应该没有守军了,此时攻打南城正是时候!”
李邺摇了摇头,“吐蕃军也知道守不住城,必然会寻找退路,我估计吐蕃军今晚会突围,索性在开阔处利用骑兵来宰杀他们。”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来,抱拳禀报道:“启禀殿下,东城门吊桥放下,敌军似乎有出城的迹象!”
“东面?”
李邺一转念便明白了,他当即令道:“命令弓箭手压住,骑兵包围,不准他们靠近大营!”
李邺又对辛云京道:“这是敌军的声东击西,他们要从西城突围了,立刻命令西城把帐篷拆除,放他们走,辛将军可率三万骑兵追杀,投降者可饶,顽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遵令!”
辛云京立刻率军去安排了。
东城城门大开,一千吐蕃骑兵手执火把冲了出来,他们目标是三里外的唐军大营,但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万弓弩手暴风骤雨般的射击,吐蕃骑兵纷纷中箭落马。
只一轮箭雨疾射,一千吐蕃骑兵只剩下三百余人,他们大喊大叫,拼死想冲过唐军的阻挡,但他们没有机会了,很快便被数千唐军团团包围,无路可逃。
与此同时,西城门也悄悄开启,论布扎仁率领一万七千吐蕃军从城内如一阵狂风般冲出来,在黑暗中,他们奋力奔跑,向唐军西面大营扑去。
此时,西面的大营已经拆除得差不多了,营栅也拆除,露出一条长达两里的空白地带,但唐军的三万骑兵也整备就绪,战刀出鞘,战马喷着鼻息,跃跃欲试。
论布扎仁没想到西面居然是一片空挡,他喜出望外,也无心再攻击唐军大营,大喊道:“直接突围出去!突围!”
黑暗中,一万七千余人冲过了唐军大营,向西面高原方向奔去。
就在这时,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了,唐军骑兵疾速出击,他们手执火把和战刀,铺天盖地向吐蕃军追杀而来,在广袤的大地上俨如漫天星辰。
一万七千余人中只有不到两千人是吐蕃士兵,其余全部都是吐谷浑人,如果吐蕃很强大,他们或许会老老实实为吐蕃人卖命。
但现在吐蕃已经是看得见的衰落,都是老弱之军,甚至赞普也死了,吐谷浑人开始不愿再为吐蕃卖命,表现出来就是士气低迷,厌战情绪强烈。
在新城只有十几名吐蕃将领,所以三千吐谷浑人能团结起来,杀死吐蕃将领向唐军投降。
而在湟水城,有两千吐蕃人压制,吐谷浑人还暂时无力造反,但一旦冲出城池,没有了吐蕃将领的压制,吐谷浑士兵便完全自由了。
他们拼命向家乡方向奔逃,不过很快被唐军骑兵追上,他们也无心抵抗,立刻跪地投降,大片大片的吐谷浑士兵跪在地上举手投降,唐军骑兵从他们身边风驰电掣般冲过,他们立刻被后面赶来的唐军步兵押走。
尽管如此,但还是有数千吐谷浑士兵和吐蕃士兵被唐军骑兵无情杀戮,副将论伽热带着三千人拼死抵抗唐军骑兵,掩护主将逃跑,三千人很快也全军覆灭,论伽热战死。
得到了后军的掩护,论布扎仁带着千余吐蕃士兵仓惶奔逃,一口气跑出四十余里。
天亮时,后面追兵没有了,一千多吐蕃士兵累得筋疲力竭,倒在地上动弹不得,论布扎仁的战马也折断了腿,他被几名士兵扶着逃命,论布扎仁毕竟已经四十余人,无法和年轻士兵相比,他累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号角声忽然在四周吹响,“呜——”
只见四面八方出现了无数唐军骑兵,论布扎仁一颗心顿时坠入了深渊,他们运气不好,正好遇到了李抱真率领的两万唐军。
天亮后,李邺进了湟水城,此时湟水城已经被唐军完全控制,原本近三万户百姓的大城,现在只剩下六千户人家,而且大部分都是羌人,汉人只剩下几百户,都是老弱人家。
原本的陇右节度使府还在,现在被改为吐蕃河湟元帅府,县衙也成了吐蕃的官衙,不过吐蕃官员都事先撤走了,剩下一些羌人衙役。
走在破败不堪的大街上,李邺着实痛心,原本富庶繁华的陇右,被吐蕃占领短短几年后就变得如此残破,没有别的办法,汉人只有发展强大的武力,才能保家卫国,痛歼敌军。
李邺回头问行军司马程潜道:“秦州那边还有多少鄯州难民?”
“大概还有十多万人!”
李邺点点头,又吩咐副将雷万春道:“组织士兵在城内清产核资,严禁羌人霸占汉人的房宅土地,已霸占者,立刻清退,不服从清退者,杀!”
雷万春知道主公动了怒,便点点头,“卑职这就安排士兵,尽快完成清查!”
中午时分,所有战俘都被押送回湟水,一共一万三千余人,望着一队队垂头丧气的战俘,辛云京低声问道:“殿下打算怎么处置他们?”
“按照规矩来吧!”
李邺淡淡道:“战场上的战俘服劳役三年放回家。”
敌军投降有两种,主动投降和被动投降,待遇也不一样,主动投降就像新城吐谷浑士兵一样,杀死吐蕃将领,开城投降,这种投降会获得优待,要么编入唐军,要么立刻释放回家。
被动投降就是战场上被击败后投降,这种战俘一般都要服劳役三年后才释放。
当然也有特殊情报,比如洛阳抓获的战俘,李邺全部都释放了,主要是因为那些战俘都是刚刚参军的农民,不是幽州的胡兵,农田需要他们耕种。
行军司马程潜建议道:“卑职知道西海以西盐湖颇多,从前朝廷曾在那里大规模采盐,不如让战俘在盐湖采盐,有利于财政。”
李邺欣然道:“这是个好办法,可以考虑!”
这时,远处奔来一队斥候骑兵,被亲兵带到李邺面前,为首斥候校尉躬身道:“启禀殿下,李抱真将军在西面五十里外全歼敌军主将和一千三百余吐蕃军,全部歼灭,无一逃脱。”
李邺大喜,李抱真来得太及时,正好截断了敌军的退路。
李邺派出数万骑兵分成三十队,在鄯州全境进行清扫,不留死角,不留漏网之鱼,同时清点全境人口,包括羌人和汉人。
三天后,鄯州清扫完毕,全境除了赤岭石堡城外,再无吐蕃军,鄯州全境人口还在继续清点,至少需要十天时间才能清查完成。
李邺当即留一万军队看守战俘,他则率领大军继续向赤岭方向推进。
第904章 石堡之城(上)
赤岭就是今天青海湖东边的日月山,在很长一段时间,赤岭一直就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线,但在天宝十三年,唐军连续大败吐蕃,将两国分界县继续向南推移了数百里,包括西海、大非川和黄河九曲地区都成了唐朝领地,一直向南推到茶卡盐湖。
在赤岭中部有一个宽约数里的缺口,正好是吐蕃军队进入河湟的天然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东面的高山上有两座天然平台,唐军便在平台上用大石修建了两座军城,这就是著名的石堡城和定戎城。
这两座军城扼守住了赤岭通道,随时可以切断唐军或者吐蕃军的后勤补给线,所以石堡城一直就是唐蕃两军争夺的战略重地,曾数易其手。
李邺大军抵达了赤岭,望着山上的两座城堡,李邺命人把后勤大将高秀岩找来。
“卑职参见殿下!”
李邺微微笑道:“故地重游,感觉如何?”
高秀岩苦笑道:“物是人非,感慨万千!”
李邺指着石堡城道:“天宝八年,石堡城是你率军拿下来的,有什么经验?”
高秀岩摇摇头,“回禀殿下,那是卑职一生中最不愿回顾的惨烈血战,唐军阵亡了一万五千余人,我们是头顶着阵亡将士的尸骨夺取城堡城,可山上只有一百多吐蕃士兵,太令人痛心了。”
李邺点点头,“我让熟悉石堡城的工匠制作了一座模型,请高将军指点一下。”
“不敢当!卑职可以提一点建议,给殿下参考。”
一行人来到大帐内,大帐正中的桌上摆放着一座很大模型,是工匠用一块巨石凿成,山型、山路、平台、城堡完全和两座石堡城一样。
高秀岩看了片刻道:“石堡城是吐蕃名字,我们的名字是振威军和定戎城,但在实战中,我们都称呼它们为大小石堡城,攻打石堡城分为三段,第一段叫磨盘谷,从山脚到山腰三里处,这一段是螺旋上攀,就像推破磨盘一样,所以叫磨盘谷。
上去后有一段百步左右的平坦道路,吐蕃军一定会在这里设下第一个防御点,磨盘谷最好攻打,当然只是相对后面几段容易攻打一点,其实也不容易。
第二段叫通天道,这里是最难,也死伤最惨重的地方,三百步高的通天道死了七千多人。”
“为何?”
“因为这是一段悬崖峭壁,山岩陡峭笔直,根本没有路,在峭壁上凿一些踏脚的石坑,攀着绳梯向上爬,但吐蕃把绳梯割断了,我们只能一段一段打入桩子,但数十名吐蕃躲在侧面山崖上用绳索甩石,非常精准,爬在山岩上的唐军被一个个打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为上去的人都死了,没有一个活着下来。
死了数千人后,我们才知道上面吐蕃士兵埋伏打石,我们特制了三百套用藤编城的盔甲,不怕打石,虽然抗住打石,但还是没有用,数十名吐蕃士兵用长矛在山顶上用长矛捅刺,士兵们在岩石上打眼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怎么夺下来的呢?”李抱真忍不住问道。
“我们找了二十几名武艺高强的士兵用飞刀射杀,我们射杀了三十多名吐蕃士兵,但武艺高强的士兵也只剩下两人,或许是吐蕃军以为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士兵,认为他们伤亡太大,不合算,所以把通天道的士兵都撤了,我们才占领了通天岩,做了绳梯放下去,让士兵们攀绳梯爬上峭壁,三百步高的悬崖峭壁,不能向下看,很多士兵都是吓得摔下悬崖。”
“用弩箭不行吗?”
雷万春问道:“比如手弩,可以单手射箭。”
高秀岩摇摇头,“手弩射完一箭,还要拉弦上箭,但只有一只手空余,跟本办不到,只能用飞刀。”
李邺又问道:“只有通天道,没有别的路吗?”
“回禀殿下,别的路也是一样,至少通天道上还有现成的石眼,把木桩打进去,就能挂上绳梯了,前面两百步比较安全,就是最后一百步,躲不过吐蕃军士兵的打石。”
李邺沉思良久道:“或许我有办法!”
入夜,三百名武艺高强的士兵已经准备就绪,走在最前面的是号称拼命三郎的虎贲郎将余长阳,他手持盾牌和短矛,后背军弩,他的任务是负责率领三百士兵夺取磨盘谷。
李邺充分吸取了哥舒翰夺取石堡城的深刻教训,不再使用人海战术,而是学习吐蕃军夺取石堡城的战术,用精兵模式。
当年哥舒翰使用人海战术,唐军伤亡极其惨重,光攻打磨盘谷就死伤了五六千人,但李邺认为,绝大部分士兵都死得毫无意义。
当然,这不排除哥舒翰的心机,以惨重代价夺取石堡城,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很多时候,任务太容易完成反而不受上位者的重视,只有在惨烈大战中获胜,才能最大程度上显示主将的光环。
尤其对于李隆基这种好大喜功的帝王,惨烈中的获胜是他最喜欢的方式。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夺取石堡城的惨烈胜利,天子李隆基重重封赏了哥舒翰,哥舒翰的地位也由此得以树立。
想想都有问题,上万人拥挤在磨盘谷山道上,一块巨石砸下来,不死数十人上百人才怪。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方几十人守山,那你也出兵百余人,这才是真正的攻山之策,和对方人数对等或者略多一点。
吐蕃军就是利用这种精兵之策,两次夺取了石堡城,伤亡也不过数百人,哪里像唐军死得那么惨烈。
余长阳一挥手,三百士兵跟随着他,紧贴着内壁向山上奔去。
紧贴内部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怕滚木巨石,如果对方用箭矢,他们用盾牌抵挡,用弩箭回射。
距离山顶还有半里时,吐蕃士兵发现了他们,立刻敲响了警钟,“当!当!当!当!”山上警报声大作。
一块块滚木礌石顺着山道翻滚着砸下来,士兵们紧贴内壁,滚木礌石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
第一轮数百块滚木礌石砸下,山坡陡峭,呈近八十度斜角,巨石和滚木的冲力十分强劲。
如果是数千人攻打磨盘谷,这一轮滚木礌石砸下来,至少要死伤数百人甚至上千人。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