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589章

作者:高月

  “七十七还是七十八,我有点忘了。”

  “人到七十古来稀,我觉得老祖母保养得好,活到八十问题不大,她是有福气的人,伱应该高兴才是。”

  独孤新月苦笑一声道:“其实我也能接受生离死别,师父羽化时很安详,我的内心也很平静,道法自然,一切都是天道轮回,有生就有灭,有来就有去,我曾经是女道士朱雀,不应该这样失态。”

  杨玉环笑道:“你不说,我都忘记你以前的名字叫做朱雀,武艺那么高强,马球也打得好。”

  独孤新月摇摇头,“有了孩子,我就没有把武艺放在心上了,我现在就想着再给夫君娶两房妾,他只有两个儿子,太少了。”

  杨玉环低声笑道:“吃饭的时候,大姐没有看出来吗?”

  独孤新月愕然,“看出什么?”

  杨玉环抿嘴笑道:“太白一直在偷偷看夫君。”

  “我真没注意到,可是她才十五岁啊!”

  “大姐喜欢夫君的时候,是多少岁?”

  独孤新月脸一红,“好像也是十五岁,但我觉得我十五岁时,比太白要成熟。”

  “那你是小看她了,她只是性格内向,话不多而已,和清羽很像,而且她长了一张娃娃脸,总让人觉得她还小,哪天你和她一起沐浴,你就知道了,她其实已经可以嫁人了。”

  “咦!今晚上我们索性一起沐浴,我倒要好好检查一下,还真没注意她已经发育了。”

  杨玉环微微笑道:“晚饭的时候才是重头戏!”

  独孤新月点点头,她心中略略有些担心,她可不希望太白成为第二个启明。

  晚饭时,一大家子又坐在一起用餐,李邺比较看重仪式感,他喜欢全家一起吃饭,哪怕两岁的长子李晋和一岁的次子李檀,都由乳娘带着一起坐在旁边喂饭。

  其他三个女儿都能独立吃饭了,长女星沙不用说了,次女瑶光和三女秋河也都四岁了,也一样乖乖坐在餐桌前吃饭。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长女都六岁了,去年还十分调皮,今年一下子就变得文静了很多。

  李邺坐在长餐桌的尽头,旁边是王妃独孤新月,然后是杨玉环,对面是刘清羽和独孤太白。

  在他们身后站着两排侍女,饭菜也很丰盛,有三十几道菜和十几道点心,李邺毕竟是天下权势第二的齐王,虽然不需要一顿几百道菜那样奢侈,但太过于简朴也没有必要。

  餐桌上各种小点心很多,孩子们都喜欢。

  清羽指着太白的碗吩咐身后侍女道:“给七姑娘盛一点鸭汤,鸭脖子也给她。”

  侍女连忙接过小碗盛汤,独孤太白好奇笑问:“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啃鸭脖子?”

  清羽笑嘻嘻道:“我夫君说的,说你在家里酷爱啃鸭脖。”

  独孤太白眼波流转,含羞地白了李邺一眼,李邺呵呵笑道:“我倒忘记是谁告我的了?”

  独孤新月叹了口气,“除了我,还有谁会说?”

  她看得清楚,太白刚才白自己丈夫一眼,分明是爱恋中的小女子才会有的眼神,太白果然对夫君动情了。

  独孤太白撒娇道:“阿姐连这种事情也要告诉姐夫啊!”

  杨玉环强忍笑意,这‘姐夫’二字叫得太甜了。

  星沙好奇问道:“小姨,鸭脖子好吃了吗?”

  独孤太白点点头,“如果炖得很烂,用嘴一吸,骨肉就分离了,我喜欢这种感觉,不过你还小,还没有到吃鸭脖子的时候,等你十岁后,小姨再好好教你怎么吃。”

  说着,独孤太白挑了一点炖烂的肉丝放在她小嘴里,星沙一边吃,一边点头夸赞,“好好吃呀!小姨的鸭脖子就是香。”

  “在说什么呢?谁的鸭脖子?”

  众人都笑了起来,独孤新月对女儿道:“好了,乖乖吃饭,小孩吃饭时不准说话,这可是爹爹的规矩,你看两个妹妹都很安静。”

  星沙吐一下舌头,不吭声了。

  吃罢晚饭,李邺回书房了,几个女人在湖里乘画舫泛舟乘凉,花园里蚊子比较多,但在湖面上却没有蚊子,湖里养了很多鲤鱼和鲢鱼,将湖中蚊子的幼虫都吃光了。

  唐朝的官宦和大户人家都很注重这种生物灭蚊法,家里的水塘一定要用活水,到夏天时,大量放养小鲢鱼,鲢鱼特别喜欢吃水面上的孑孓,蚊子就会少很多。

  独孤太白和清羽坐在前面窃窃私语,杨玉环和独孤新月坐在后面。

  “大姐看到了吧!”

  独孤新月点点头,叹息道:“还真是的。”

  “大姐担心什么?”

  独孤新月忧心忡忡道:“当年启明也是这样喜欢夫君,但夫君不喜欢她,结果哎!我害怕重蹈覆辙。”

  杨玉环缓缓道:“应该不会!”

  “为什么?”

  “你我都看出来了,你以为夫君看不出吗?男人比我们更敏感,他没有躲着太白,说明他心中能接受,尤其独孤明对夫君非常重要,他肯定不会伤害独孤明唯一的女儿,或许他们之间已经有了默契。”

  “你是说,夫君和三叔有了约定?”

  “我是这样猜测的,否则独孤三叔不会让女儿来金城县。”

  独孤新月点点头,“我找个机会问问夫君,今天晚上我就来问他。”

  这时,清羽笑道:“大姐,浑身都是汗,我们去莲花池泡浴吧!”

  这个建议正中独孤新月下怀,她笑着点点头,“行!太白也一起去。”

  结果让独孤新月很惊叹,难怪玉环说太白可以出嫁了,怎么也想不到太白一张娇嫩的娃娃脸下面,竟然隐藏着如此的波涛汹涌。

第974章 等级制度

  入夜,独孤新月在和丈夫一番激烈的缠绵后,终于平静下来,独孤新月心满意足地亲了亲丈夫的脸,这才伸手拉了一下床头的绳索,很快,侍女进屋点亮蜡烛,给王妃披上绸衣,扶她去屏风后净身。

  不多时,独孤新月回来穿上小衣,坐在床榻边笑道:“夫君不去方便一下?”

  李邺懒洋洋道:“现在懒得动,等会儿再去!”

  独孤新月吩咐一声,贴身侍女出去端来两盏温热的清茶,夫妻二人起身喝了茶,一番收拾后,重新躺在清凉的竹席上,身上盖上薄薄的丝被。

  “你们退下吧!”

  两名侍女行一礼,退到外屋去了。

  在唐朝权贵的观念里,侍女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从没有把她们当做人看待,明朝的春宫画中也能看到,夫妻行房事,侍女就在旁边伺候。

  唐朝的等级观念不是现代人能理解的,官员去青楼嫖妓,会被朝廷重罚,不是因为嫖妓,而是因为官员自降身份,居然去青楼和走卒贩夫合流。

  朝廷如果只是禁止官员嫖妓,那开教坊宜春院做什么?

  宋仁宗喜欢看女子相扑,上元夜坐在宣德门上和百姓们一起看,被司马光上书批评,《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不是女子相扑违法,而是你堂堂的天子,怎么能和普通百姓一起看?礼法在哪里去了?

  如果宋仁宗让相扑女子进宫表演给他看,司马光保证屁都不会放一个。

  北宋鼓励商业,统治阶级略略放宽了对社会阶层钳制,只是朝廷财政需要而已,并非真的士庶平等,像东京汴梁的丰乐楼,就不是商人有钱就能进去,必须有身份。

  为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身的阶层,这是低层百姓唯一的上升之路。

  礼部是做什么的,就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部门,为什么科举由礼部负责,就是因为科举是跃升阶级的唯一通道。

  扯远了,转回来。

  李邺不喜欢寝房里有外人,所以侍女们都睡外间,若是规矩严厉的权贵人家,侍女必须彻夜站在床边伺候。

  “夫君能不能告诉我,太白是怎么回事?”

  李邺呆了一下问道:“你怎么想到问这个?”

  “因为我不想让太白重蹈启明的老路。”

  李邺点点头,“我和独孤三叔之间有约定,将来我会迎娶独孤太白。”

  独孤新月眉头一皱,“这么重要的事情夫君怎么不告诉我?”

  李邺苦笑一声道:“一个原因是我忘记了,另一个原因是有前提.”

  “什么前提?”

  “前提是我要更上一步,伱明白我的意思吗?”

  独孤新月笑了起来,“真正的原因是太白还小吧!才十五岁,所以你不想提这件事。”

  李邺哑然失笑,“知夫莫若妻,还真是这个原因,至少要等她十八岁以后再考虑。”

  独孤新月笑了笑又道:“我三叔所谓再上一步的意思,其实我心里明白!”

  “他什么意思?”

  “因为亲王只有两个良娣名额,已经被玉环和清羽占了,如果太白入门,那就没有名份了,他可能不太愿意,但我保证他现在不会再提了。”

  李邺明白妻子的意思,他现在只是名义上的亲王,实际上早已经突破了亲王的各种限制,一般亲王的女儿封县主,太子的女儿封郡主,而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封郡主,儿子也封郡王,这其实是太子的待遇。

  比如太子李亨在登基之前为太子,长子李俶封广平郡王,李亨登基后,李俶也跟着升级为亲王。

  实际上李邺现在的等级是同等于太子,妾杨氏和刘氏在朝廷就备案为正三品,这就是良娣,如果再娶太白,那么太白的身份就是良媛,属于正四品。

  良媛下面还有承徽正五品,昭训正七品,奉仪正九品。

  所以独孤新月才会说,保证三叔独孤明不会再提此事。

  李邺轻轻揽住妻子的腰,笑道:“太白还小呢,等她长大再说,睡吧!”

  李邺渐渐入睡了,独孤新月却怎么也睡不着,她在想丈夫的未来,想自己,想三个孩子,想妹妹太白,一直到天快亮才迷迷糊糊睡去。

  次日一早,李邺来到官房,他刚坐下,记室参军韦应物走进来,将一份急报呈上,“这是鄯州今天一早送来的军报。”

  李邺连忙接过细看,是辛云京发来的,一万多吐蕃军反扑,攻占了九曲地区,驻守九曲的三千唐军不敌,伤亡一千余人,郎将郑辉不幸阵亡,剩下的军队撤退到西海。

  李邺站在地图前看了片刻,对方的军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要对付这一万多吐蕃军,必然要调动两到三万军南下,这极可能是吐蕃军的调虎离山之计。

  想到这,他在报告上批示道,‘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西海和盐道不得有失。’

  他把报告递给韦应物,嘱咐道:“让军部司立刻派人急送去鄯州。”

  “卑职明白!”

  韦应物答应一声,快步出去了。

  李邺沉思片刻又吩咐道:“速去召内卫李都统和情报署令仇玄来见我!”

  两人还没有到来,李泌先来了,李泌有两个职务,一个是军师,一个是节度府长史。

  军师相当于大学士,长史相当于宰相,下面有几个副相国,也就是副长史,一个是主管政务的陈涣,一个是主管财税钱粮的刘晏,一个主管刑律监察的王维,一个是主管军队事务的仇玄,还有一个是主管商业贸易的杨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