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655章

作者:高月

  马车里,信成公主阴沉着脸,齐王妃竟然给她甩脸色,让她心中着实恼火。

  她本来就不赞成这门婚事,勉强才答应,今天第一天上门,居然憋了一肚子的火,简直岂有此理。

  当然,她从来不会检讨自己,为什么别人会给她甩脸色,你不乱说话,贬低羞辱别人,谁会对你摆脸色?

  信成公主看了一眼女儿,见她气鼓鼓地望着窗外,不理睬自己。

  她心中更是恼火,咬牙道:“太微,这个王妃不好相处,恐怕你会吃苦头的。”

  “娘,你在说什么,她是我姐姐,有什么不好相处?”

  “今天你也看到了,我就是随口说两句,她就受不了,给我摆脸色,我只能说,她的气量太小。”

  独孤太微冷冷道:“这不是气量问题,这是原则问题,要是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父母心胸太小,我非骂死她不可,在我看来,大姐已经很宽容了。”

  信成公主眼睛一瞪,“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对?”

  “娘,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提就是了,如果你非要揪住不发放,我保证最后肯定是你自取其辱。”

  信成公主怒道:“伱对自己母亲这样说话吗?”

  独孤太微扭过头去不睬了。

  信成公主盯了她半晌,才重重哼了一声。

  信成公主很想说,这门婚事取消!但她开不了这个口,已经走到迎亲这一步,基本上婚事已经定了。

  一般只有豪门大户不想把女儿嫁给平民人家,才敢在亲迎前取消婚事。

  但对方是齐王,事实上的长安之主,不是他们家得罪得起,信成公主再恼火也不敢提退婚二字。

  何况这确实不是什么大事情,大家只是想赌一口气,找回面子罢了。

  信成公主想再说点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来,想到女儿小豹子一样的性格,再说两句,恐怕又要被她呛得半死,想来想去,竟无计可施,只得把这口恶气憋闷在心中。

  虽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但信成公主和独孤新月之间还是有了一丝不满的间隙。

  李邺让马车把杨玉环母女送回府,他自己前往官房。

  这几天他感触很多,他从前对科技不太重视,但现在他越来越深的意识到,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起来了,不能害怕改变历史而束手束脚,虽然自己还面临统一天下的问题,但不代表他现在就不作为。

  回到官房,李邺立刻吩咐道:“去把陈司马找来!”

  不多时,陈焕匆匆赶来。

  “参见殿下!”

  “我现在对铜铁很关心,我希望拿到一份详细的报告,包括我们存库情况,开采情况,矿山情况,三天时间,这份报告能拿出来吗?”

  陈焕点点头,“应该可以,卑职立刻安排!”

  他正要走,李邺叫住了他,微微笑道:“我记得三个月前,延州凿井队送来一份报告,发现一座大型煤矿,三尺深的土层下面就是厚厚的煤层,品质很高,有没有派人去看过?”

  “已经派人去看了,位于延州丰林县,紧靠清水河,水运非常便利。”

  “有多大?”

  陈焕想了想道:“占地大概有数百顷,储量很丰富,报告说品质确实也很高。”

  “既然如此,尽快安排着手开采,还需要什么,尽快把计划做出来!”

  “殿下,矿产署希望得到火雷支持,卑职听说铁火雷研制已经有突破了,是不是要研制出来了?”

  李邺点点头,“已经成功了,但还不可靠,十个只能爆炸三個,还需要继续努力,至少要提高到十爆七八才算合格。一旦研制出来,我会特别批准在煤矿上使用!”

  “多谢殿下照顾!”

  “去吧!铜铁是重点,三天后我要看报告!”

  陈焕行一礼匆匆走了。

  李邺这段时间很痴迷交通运输,尤其他从安西回来后,他开始意识到唐朝控制安西的困难,将来他想向河中乃至更远的西方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交通工具。

  李邺沉思良久,起身来到门口,对韦应物道:“我要休息半个时辰,不要来打扰我!”

  韦应物点点头,上前关上房门。

  李邺这才来到书架前,他蹲下在书架后摸索片刻,只听‘咔!’的一声响,他起身缓缓推开书架,书架背后出现一扇小铁门,这是他的密室,他的密室远没有飞龙密室那样复杂,用三把钥匙便直接打开了。

  “吱嘎嘎!”

  李邺推开了铁门,走进了约八个平方的密室。

  李邺一共有两座密室,一座在府中,一座在朝房,府中的密室主要是各种奇珍异宝,而朝房的密室则是各种重要文书,比如太上皇给他的圣旨等等,都在朝房密室内。

  他从屋角铁架上去过一只木盒子,走出了密室。

  李邺坐在桌上,慢慢打开木盒子,里面是一本发黄的册子,这是天宝九年,他来大唐不久后记录下来的一些东西。

  李邺慢慢翻看册子,第一页就是火绳枪,他画了一张草图,把原理写下来,第二页是燧发枪,也是草图和原理,这些暂时都不太现实,主要是铜管解决不了。

  他慢慢向后翻,看到了玻璃,这其实是最容易实现的,毕竟大唐的琉璃制作技术已经十分精妙了。

  李邺小心翼翼将这一页扯了下来,放在一边,他又继续翻看下面,他又把重力钟一页撕下了,这也是比较容易实现。

  又翻了几页,李邺忽然停住了。

  这是一台蒸汽机的草图,他中学物理老师给他们详细讲解过蒸汽机原理,这位老师还坚持认为蒸汽机是宋元时中国人发明的,是从传统的风箱技术演化而来,任务技术都是不断积累,最后从量变到质变,郑和的宝船就是安装了蒸汽机,才能纵横四海,最后还去了美州。

  虽然老师的想法有点天马行空,但李邺多少还记得蒸汽机原理,他可以把原理告诉工匠,由工匠来替自己实现,如果有一天能铺就一条从长安到撒马尔罕的铁路,那大唐必将征服整个欧亚大陆。

  想象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干,小到一颗螺丝,大到火车轮子,还有那么多钢铁又去哪里搞到?

  当然,可以优先发展水运,水运就是要疏通河道,从海运可以直接去辽东,那边有一往无际的肥沃土地。。

  还可以开发海外种植业,比如吕宋岛,用新罗人和日本人做劳工去开发吕宋,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谷地和中央平原是最好的农业区,光中央平原就有两万平方公里,全部种粮食可以养活一亿人口。

  如果能搞到美洲高产农作物,那么大唐人口在百年内能增加到三亿人,向西扩张,向海外扩展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李邺提笔在纸上写下了船和动力,还有炸药,这是人类改造自然最有力的武器。

第1097章 报复到来

  在长安西市旁边的延寿坊内,有一家高平客栈,客栈二楼最东面的上房内住了三名行踪神秘的客人,每天早出晚归。

  说他们是来参加科举的士子,却又不像,也不想商人,他们更像是武士,三人都长得高大强壮,行动敏捷,还带着刀,后背弓箭。

  当然,唐朝这种游侠很多,就像是武士也不奇怪。

  傍晚时分,为首武士匆匆从外面回来,掌柜迎上来笑道:“韩壮士请留步!”

  为首武士停住脚步,冷冷道:“你有什么事?”

  “我只是提醒你一下,按照内卫规定,任何住宿超过十天的外地客人,都要重新登记一下,现在已经八天了,后天你们就要再登记一次。”

  “登记什么?”武士眉头一皱问道。

  “伱们刚来时,只登记了姓名和来处,这个属于日常登记,不用交给内卫,只是客栈的登记,可是住了十天后,就要详细登记了,你们的姓名,籍贯、身高、体格,体貌特征、是否携带兵器,来长安做什么等等。”

  “是否携带兵器也要管?”

  “当然要管,是否携带兵器是内卫的重点关注人,一般读书士子都是佩剑,但你们却是带刀,还背了弓箭,内卫肯定会过来调查。”

  “然后呢?”

  “如果内卫检查后没事,你们接着住下去,再居住满一个月,你们又被内卫检查过,那就要在长安找担保,这是内卫的规定,第二次登记,我就要把你们的资料报送给内卫了。”

  “我可不想和官府打交道!”

  “所以我要提前提醒韩壮士,还有两天你们就要再登记了,要么老老实实登记,要么换别的客栈,重新开始算时间!”

  “我明白了,多谢掌柜提醒!”

  为首武士匆匆来到自己房间,进门关上房门道:“收拾一下,准备搬走!”

  “大哥,怎么了?”两名手下都很诧异。

  “刚才掌柜提醒我,长安超过十天,就要重新登记送内卫备案,我们是第八天了,必须去其他客栈,重新开始计算!”

  “再登记应该没有关系吧!”一名手下挠挠头道。

  “蠢货!”

  为首武士骂道:“我们携带了兵器,是重点关注对象,一定会有内卫前来盘查。”

  三人连忙收拾了行李,下楼结了帐,便坐上牛车走了。

  客栈掌柜不想惹事上身,第八天把三人赶走了,但他不知道自己放过了一个魔鬼。

  为首武士叫做韩再瑜,是幽州著名的杀手,史朝清就是他所杀,他被朱泚收买,同样刺杀朱希彩,这次朱泚许他两万贯钱,让他来长安刺杀李邺或者他的儿子。

  两名手下也跟随他多年,三人配合十分默契,这些天他们都在收集李邺的各种信息,寻找各种刺杀的机会。

  韩再瑜既然被称为幽州第一次杀手,自然有他过人之处,得到掌柜的提醒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把战刀扔进漕河内,又将弓弦取下,装在长袋中,然后去兵器店各买一把华丽的长剑,剑很锋利,剑鞘很华丽,再换一身儒袍,头戴平巾,买一只装满经文的书箱让手下挑着,看起来就和赶考的士子没有区别了。

  这一次,韩再瑜住进了紧靠齐王宫的胜业坊,找了一个悦来客栈,包下一间独院,看起来就像一个有钱的公子哥前来赶考。

  住独院还有不少好处,一是不会被人来人往的士子们关注,一旦聊起来,他会露陷,其次伙计不会直接推门进房换水,有个院子作为缓冲,伙计会在院子里喊一声。

  桌子上放着这几天收集来的各种情报,韩再瑜沉声对两名手下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平时我们遇不到李邺,他住在宫内,从宫内直接来官房,回去也直接回去,路上刺杀机会没有,那我们只有两个机会,要么等他外出巡视,要么潜入皇宫。”

  一名手下道:“大哥,他外出巡视我们也不知道啊!”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对他的外出行踪一无所知,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潜入皇宫,等他回宫时,在半路刺杀。”

  说到这里,韩在瑜又摇摇头,显然他也认为这个想法不太现实。

  “大哥,办法不行?”

  “办法是不错,但皇宫内的防御我们一无所知,所以我们第一步不是考虑刺杀,而是要研究皇宫,把皇宫研究透了,我们的办法就有了。”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似乎有无数人上楼了,吓得三人连忙把桌上资料扔进火盆内,几页纸迅速燃烧起来。

  这时有人敲院门,“韩公子,快开门!”

  是伙计的声音,手下出去开了门,只见伙计带着一群军士,为首军士走了进来道:“我们是内卫,例行检查,请屋里人都出来,钱袋放在身上,其他物品我们都要检查。”

  韩再瑜走出来问道:“住客栈的士子都要检查?”

  “倒不是!齐王周围的客栈和租户,我们必须检查,如果怕麻烦,可以去远离齐王宫的坊居住。”

  韩再瑜心中暗骂,查得这么严,也幸亏他经验丰富,所有信件都不携带。

  他让手下把钱袋子搬出来,十几名士兵进屋去搜查,为首内卫校尉打量他一下问道:“公子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