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下面布告上有它说明,计时大钟,每天时辰,由长针指处为准,每到整点,进行敲钟报时。
更重要是,这钟是双面,南
北的民众都能看到。
这座报时钟引发的热潮立刻取代了科举,长安所有百姓都在议论。
但这座计时钟并不是唯一的一座,在齐王宫官署内也有一座同样的小钟,它比大钟要小一点,矮一点,主要是方便官员们计时。
当然,这钟大钟还会越来越多,矗立在大唐各地。
一连好几天,长安城的百姓都在谈论计时大钟,但这个计时大钟对人们的生活改变不是一下子就会起作用,它会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生活。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东市的商人,计时大钟面对东市,以前商人都是靠太阳来估算时间,上午中午或者下午,阴天就完全靠经验了,有了大钟,商人们明显感到方便了。
李邺和一群官员站在官署的大钟前参观,李邺笑着问姚春山道:「误差有多大,试验过吗?」
「回禀殿下,我们和沙漏对比了三天,基本上一致。」
李邺点点头,又问其他官员,「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刘晏笑道:「殿下,刚才我们几个还在说,晚上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李邺问姚春山道:「有没有考虑过晚上怎么看钟?」
姚春山躬身回禀殿下,「我们商议过这个问题,我们初步考虑用夜光石来解决,把夜光石镶嵌在钟针和钟盘上,夜间发光,大家一样看得清楚!」
夜光石其实就是萤石,夜晚能自己发光,最初是极为稀罕之物,但自从大食商人运来不少夜光石后,它的稀缺性就大大降低,很多达官贵人用它来装饰墓室。
但夜光石不是夜明珠,夜明珠是产自大海深处的明珠,那是极为稀少的宝物,只有皇室才能拥有。
目前大明宫内库中有上万大箱各种珍宝,都被贴上封条,还没有开启,而洛阳的财宝实际上只有极少一部分,除了历代皇帝陪葬用的夜明珠外,剩下的数十颗夜明珠都在这些大箱子内。
李邺欣然笑道:「这个方案不错,可以试一试!」
李泌问道:「有没有那种不用人敲的大钟,到准点就自己响?」
姚春山想了想道:「做是可以做,但自己响的钟声音不够响亮,要向全城报时,还是需要人敲大铜钟。」
李邺笑道:「以后家家户户都有一座小钟,大钟报时的作用就不大了。」
姚春山苦笑一声道:「家用小钟目前还不现实,动力来源暂时难以解决。」
李邺笑而不语,以
后有了发条,小钟的动力来源就解决了。
免费阅读.
第1133章 猛药民用
重力钟虽然普遍百姓的吸引力极大,几天都在谈论不断,热情高涨,但李邺对重力钟的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炸药的产量,他考虑不是用于战争,而是用来开矿,他需要铁和铜,大量铁和铜,还有煤矿,当然还有金和银。
对于战争,火药就足够了,在火药中添一些硝化棉,火药的威力为暴涨。
这天上午,官方内,陈焕向他汇报收集铜铁的情报,「目前收集到各种废旧铁器约一千九百万斤,铜器八百五十万斤,百姓很踊跃,但寺院进展缓慢,寺院都不肯交出多余的铜钟或者铁钟。」
李邺重重哼了一声,历史上,唐武宗灭佛不是没有原因,寺院不仅不缴课税,而且占据大量土地、财富和人口,严重影响到了社会运转。
自己并没有灭佛,只是让他们拿出多余的铜钟和铁钟都不肯,李邺负手走了几步,问道:「长安各个寺院的财产人口情况,你们调查过吗?」
陈焕苦笑道:「我们几次想调查,都被他们推三阻四,不肯配合,要么就绝食抗争,拿他们没有办法!」
李邺当即对手下道:「速去把内卫李都统找来!」
手下飞奔而去,李邺又对陈焕道:「煤矿开采矿如何?」
「效率比较低,我们希望得到火器署铁火雷的援助。」
李邺点点头,「我会交代他们支持!」
「卑职遵令!」
停一下,李邺又问:「寻矿要加快速度,我们研制出一种威力更大火器,用来开矿非常有效率,我们铁铜产量至少能增加三到五倍。」
李邺觉得自己是有必要去一趟火药火器署,看看他们进展了。
听说齐王到来,胡九龄连忙出来迎接,他现在升官了,升为军器司副都监兼三署署令,胡九龄技术一般,但他会用人,他能发现每个手下的长处,然后把他们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把他们的才华发挥出来。
李成华行一礼走了,内卫有稽查的职能,既然文官调查不了,他就让内卫去调查,李邺并不打算灭佛,但他一定要限制寺院对社会财富的侵蚀。
「我知道,你来安排,我会通知火器署。」
这时,李成华出现在门口,「卑职参见殿下!」
李成华进来行一礼,李邺淡淡道:「我要给内卫一件事,全部清查一下长安各寺院的规模、僧人、财产、土地以及他们控制的良人人数,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都可以。」
「卑职明白,现在在蜀中探矿颇有进展,不过殿下有更强大的火器,不如把三门峡的礁石再炸一炸,让三千石以上的大船也能通过。」
李邺从不担心火器火药署会出什么意外,汉人工匠的技艺天下冠绝,只要把方法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做到极致。
李邺一拍脑门,他竟然把这件事忘记了。
「李都统请进!」
下午,李邺又去了火器火药署,这一个多余月,他一直在忙碌科举之事,对火器火药丢在脑后,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李邺也是发现了胡九龄会用人的优点后,才让他兼任炼油署。
他们炼的不是油,炼的是硫酸和硝酸。
胡九龄陪同李邺参观新建的炼油署,位于火器署的南面,占地三十亩,紧靠河边。
目前有三十名工匠负责炼油,很快要增加到一百名,每个人都带着厚厚的口罩,这时,两名官员上前见礼,李邺想起来了,他们二人是洛阳召来的那批官员之一。
「马上工学要开课了,你们怎么在这里?」
两名官员连忙行礼,「启禀殿下,我们的专业是冶炼,冶炼中需要绿矾油
从矿石中提取铜银等金属,听说这边有绿矾油,我们就过来查看。」
李邺点点头,「这里的绿矾油和硝油主要用来生产火器,不过如果你们教学需要,这边可以少量提供,以后匠作署会大量制造。」
「卑职明白!」
这里的气味很难闻,李邺便离开炼油署,来到了火器火药署,大堂上,李邺坐下问道:「炸药制造情况如何?」
「已经制出了三百斤,目前还在继续扩大制造。」
「没有发生严重事件吧!」
「上次制作火棉时,发生了一次爆炸,但没有伤到人,」
李邺又惊又喜道:「你们制出火棉了?」
「不是殿下教的吗?把棉绒放进硝油和绿矾油中,阴干后,我们就制成了火棉,威力比火药大很多,我们把它作为填充物放入铁火雷,威力惊人。」
李邺点点头,「可是可以,但火棉很不稳定,它会自燃爆炸,你一定要记住!」
「我们上次的事件就是因为他受热燃烧爆炸,后来我们发现,不要完全晾干,稍微带点水分,它就稳定得多,但威力一样强大。」
李邺着实赞许,很聪明的工匠,能够举一反三,想到了含水火棉,不容易。
他又缓缓道:「这次我来想主要说三件事,第一。火药加火棉用在军事上目前足够了,炸药准备用来开矿,如果采矿署的官员过来,你要教会他们如何安全保管炸药,但炸药使用,必须由火器兵操作。
第二,任何人来提炸药,必须有我的亲笔批条,然后炸药不能交给他们,必须由火器兵保管使用,你们也要派一名工匠跟随。
第三,就是保密事情,上次我给你说过了,但我觉得还不够,我会在长安专门开辟出半个坊,给涉密的工匠以及家人居住,由内卫负责保卫安全。」
胡九龄点点头道:「殿下说得对,这里面涉及很多机密,一旦泄密,让敌人也学会制造铁火雷和炸药,那就麻烦大了。」
给胡九龄交代完,李邺起身去参观试验场,这时,胡九龄想起一事笑道:「我们发现了一种很强大的新式火器,殿下不妨试一试!」
李邺好奇问道:「什么新式火器?」
胡九龄很快派人取来一只木盒子,李邺打开,里面是一层纸板,纸板上掏了八个洞,每个小洞里放着一颗小瓷瓶,大小和一颗子弹差不多。
李邺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殿下,每个小瓶子里装满了硝化甘油!」
免费阅读.
第1134章 犀利武器
‘硝化甘油?"
李邺吓了一跳,连忙道:「硝化甘油装在小瓷瓶里,如果爆炸怎么办?」
「请殿下放心,我们反复做过试验,正常携带不会爆炸,就算不慎失手落地,只要瓶子不碎裂,它也不会爆炸,只有在猛烈撞击下它才会爆炸,只要放在盒子里,安全性没有问题。」
李邺点点头,「那你打算怎么用?」
胡九龄一招手,立刻有人拿来一副弩箭,胡九龄取过一支箭递给李邺,「殿下请看!」
李邺接过箭,忽然发现这支箭没有箭头,箭头处是一个凹槽,他忽然明白了。
「你是要硝化甘油放进去?」
「一点没错,这是我们想到它撞击起爆的原理,设计了这种特殊的爆裂箭。」
李邺顿时有了兴趣,他从盒子里取出一颗瓷瓶,塞进凹槽,设计得非常好,非常牢固地镶嵌在凹槽内。
苏惠却出任工部司主簿,从八品上阶承奉郎,这让苏惠十分激动,尽管落榜,他也感觉值了。
李邺举弩瞄准木房子,扣动悬刀,‘咔!"一声脆响,弩箭强劲射出,只见‘轰!"一声剧烈爆炸,木屋坍塌了。
而郭钧、苗春和李志祥都如愿以偿进入了工学读书,但他们毕竟是考进去的,所以在校读书期间,只要进入研究院,不仅有补贴,还正式算作职历,读书五年,就等于任职一届了,这个消息让所有算科中榜者都倍受鼓舞,官场上,年限资历最重要。
韦皋进入白虎堂,出任审核参军,他的官职定为正八品上阶给事郎,苏惠因为让出了进士,所以作为内定官,他就有了优待,一般内定官等同于明经科,从从九品官开始。
「卑职明白!」
李邺竖起大拇指赞道:「这简直是水战的大杀器!」
胡九龄呆了一下,挠挠头道:「我们没有想到海战,只想到给执行特殊任务的斥候使用。」
「厉害!」
李邺拉开军弩,安装进箭矢,胡九龄指着百步外一座木房子道:「那座木屋就是用来试箭的。」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