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李邺脸一沉,“我第一次悬赏就要让我失去信誉?”
彭海盐吓一跳,连忙解释道:“卑职不是这个意思,卑职是担心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万贯钱他们守不住,反而会遭到居心叵测的歹人窥视,被人灭了满门。”
李邺脸色稍霁,这样解释还差不多,他沉吟一下问道:“洛阳城内一座两亩的院子多少钱?”
“以前很贵,安禄山造反后就便宜了,现在中等的,也不过千贯一亩,最多两千贯钱吧!”
“城外农田呢?”
“城外上田十贯一亩,中田七贯,下田五贯。”
李邺点点头,“这样吧!给他们一座两亩的洛阳城宅子,再给五百亩上田,再给三千贯钱的宝记柜票,让他们自己在柜坊内提钱存钱,再替他们把户籍迁来洛阳,替他们改名,务必替他们保密,明白了吗?”
“卑职明白,请殿下放心,卑职一定会办得妥妥贴贴。”
“去吧!把人头也一并处理了。”
彭海盐拎着首级盒子,行一礼走了。
这时,外面热闹起来,官员们纷纷向外走去,李邺走出门笑道:“怎么了?”
亲兵躬身道:“回禀殿下,好像是阉党的财富都运到了。”
李邺点点头,“看看去!”
应天门前,士兵们从一辆接一辆的大车上卸下堆积如山的箱子,这些都是从阉党手中缴获的财富,一共有三千四百大箱,包括金银、珠宝、玉器和名贵瓷器等等,光李辅国和鱼朝恩两人就占了六成多。
户部的官员大致估算一下,价值近两千万贯,相当于大唐两年的税收,当然不是直接贪污大唐的税收,主要是来自于唐朝百年的积累,绝大部分都是行贿收取。
比如之前李邺为拿下巴蜀,一次性给了李辅国十万两黄金,折算成钱就有三百万贯,现在又重新回来了。
数百名官员站着外面,指着小山一般的财富议论纷纷,李岱带着辅相们兴奋地查看箱子,他们实在是穷怕了,有了这些财富,财政可以宽裕一两年了。
“监国来了!”
众人纷纷闪开一条路,李邺快步走来。
李岱笑眯眯问道:“这么多财富,监国打算怎么处置?”
虽然他们是父子,但在正式场合,两人还是以官职称呼,没有父子之谊。
李邺微微笑道:“自然是送往长安左藏库,今天给大家看看,晚上就要装船了,各位使相,现在不要关心这些箱子,赶紧回去收拾自己的箱子,咱们十天后,第一批船队就要出发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韦见素道:“殿下不用担心,我们之前从长安运来的大箱子都还没有开箱呢!直接再运回去就是了。”
众人大笑,这时,跑来一名士兵,附耳对李邺低语几句。
李邺点点头对众人道:“不出我所料,田神功派使者来了。”
第1163章 心怀侥幸
李邺在十天前就得到消息,太原被田神玉侵占,李邺随即下令,命令云州的雷万春随即占领朔州和代州。
李邺知道,失去根基的田神功无路可走,迟早会来投降朝廷。
果然,田神功派使者来了,不过这也表示他是有条件的归降。
李邺随即安排兵部尚书独孤烈去和对方接洽。
次日上午,田神功的首席谋士李丰被领到了兵部,有官员把他带到了独孤烈的官房。
独孤烈是老兵部尚书了,在李隆基时代他就是兵部尚书,不过现在他是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武相。
李邺实行的是职能相,全能相只限于右相。
职能相一般叫做辅相或者使相,但大家更喜欢直接称呼职能,不太喜欢辅相这个名称。
所以现在七相又分别叫做:吏相、财相、礼相、武相、律相、工相和枢密相。
然后左相被称为门相,右相被称为宰相。
“小人先要说一件事,卫王殿下已经自刎而亡。”
李丰沉吟一下道:“如果田使君归顺朝廷,会有什么待遇?”
独孤烈微微笑道:“请坐!”
独孤烈一怔,“为什么?”
“卫王威胁田神功什么?”
独孤烈在外面都被称为独孤武相,李丰被领进独孤烈官房,躬身行礼道:“小人李丰,是田使君幕僚,参见独孤武相!”
独孤烈淡淡道:“有几句丑话要说到前面,第一,朝廷要实行爵位清理,亲王只有一人,那就是齐王殿下,其他亲王统统降为郡王或者嗣王,郡王降为县公。
“卫王逼迫田使君和田神玉合作,建立北唐,建都太原,田使君当然不会答应。”
“因为诸将都不愿背叛朝廷,田使君也不愿背叛朝廷,卫王不肯答应,就用自刎来威胁田使君,田使君不接受他的威胁,他索性就拔剑自刎,没有能救回来。”
独孤烈点点头,“看来田神功还是比较顾全大局,值得赞赏!”
李丰有些忐忑不安坐下,独孤烈又道:“我奉监国的委托,和先生谈一谈田神功的事情,不知道田神功有什么想法。”
其次贯彻高祖之令非皇族者不可为王,所以异姓王就不会有了,包括我自己,我要从郡王降为国公,齐王父亲李岱也会被削除郡王之位,降为晋国公,田神功也一样,降为徐国公,表彰他当初在徐州平叛刘展之乱。
至于藩镇之类,直接取消王位,连国公都不会有,参加造反还能封爵,简直是笑话,让天下将士都不满,这并不是针对田神功,所有人都一样。”
李丰默默点头,连李岱都被削除王爵,那田神功更不可能保留王爵了。
“那职务呢?”李丰又问道。
“官阶定为银青光禄大夫,任命为太常卿,太常卿可是实官,如果不愿在朝为官,也可以封为上府尹,如果不想为官,想在家休息几年,那加封太子少保,赐紫袍,佩金鱼袋。”
如果想做实官,那就封部级高官,如果想退休,就享受副国级待遇,至于军队就别想了,已经封你为文官,就从此和军队无缘。
独孤烈笑了笑又道:“当然,我们也要听听田使君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过分,朝廷也会考虑!”
李丰小心翼翼试探道:“我家使君比较倾向于潞泽节度使,防备田神玉大军南下!”
独孤烈摇摇头笑道:“以前是因为朝廷实力不足,不得不接受藩镇的存在,但现在不会了,不会再允许中原出现任何藩镇,现有的藩镇也会一个一个取消,至于田神玉,我保证三个月内,他将不复存在!”
李邺听完独孤烈的汇报,点点头笑道:“田神功还是抱有一丝侥幸,以为朝廷还是会向从前一样,无节制地妥协让步,让他成为潞泽节度使,可惜那個时代已经过去,现实会教训他。”
独孤烈沉吟一下道:“如果他不愿接受朝廷的安排,想保持现状,那又该怎么办?”
李邺淡淡道:“他只有一个月时间,如果他在一个月之内没有任何回复,那朝廷大军就会好不犹豫剿灭他、斩杀他,不过既然他干掉了卫王,那他不会那么愚蠢和朝廷对抗,成为朝廷杀鸡骇猴中的那只鸡!”
独孤烈一惊,“殿下认为卫王是田神功杀掉的?”
“必然是他,卫王不死,他怎么投降朝廷?”
在向监国汇报后,李岱又召集了政事堂议事,听取独孤烈关于田神功的汇报。
政事堂议事,李邺不会参加,它是由宰相李岱召集,包括门相和其他七相聚集商议朝政事务。
政事堂议事没有新意,一直就有,李邺开创的是军政议事,它取代了朝会,众相国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太后没有了召集权,同时朝会又消失了,那么他们就没有机会再见到太后和天子,只有每年正月初一的新年大朝,太后和天子才会出现。
另外在政务分级上,李邺增加了一个紫级,这是太后的级别,也就是紫级的政务事项,才会交给太后审批,比如册封王爵、拟定年号、迁都、大朝安排等等重大礼仪事项,才会由太后审批,太后便只是名义是最高权力者。
这样,不管是军国议事还是政务分级,就从技术上把太后和天子架空了。
张太后说到底只是李邺的一颗棋子而已,李邺需要她和天子作为过渡,而并不是真的要给她权力,怎么可能真的给他权力?
政事堂内,众相国听完了独孤烈叙述,都一致同意监国的方案,不可能再给田神功任何机会了。
韦见素颇为感慨道:“以前朝廷真是憋屈,眼睁睁看着河北和中原一个个节度府设立,让藩镇成为国中之国,严重损害的朝廷利益和朝廷集权,统一的江山四分五裂,到处都是军队和战争,让百姓生活在生死存亡之间,还要负担沉重的军费,现在新的大唐诞生,我们有了足够的实力,朝廷也绝不允许藩镇延续下去,田神功居然还想再当潞泽节度使,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韦见素的发言赢得了众人一片鼓掌。
第1164章 历阳拦截
自从淮南节度水陆分家后,王仲昇率领两万军队去了徐州,扬州这边只剩下淮南防御使兼水军都督皇甫侁率领一万五千人。
李希烈当然想吞并力量薄弱的扬州,他一直在虎视眈眈,等待着机会。
‘三王讨逆事件’出现后,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洛阳身上,李希烈便意识到自己机会到来了,他率先攻占了楚州,驻扎楚州三千军全军覆灭。
皇甫侁吓坏了,立刻派人去恳请谈判,说是谈判,实际上就是有条件的投降,李希烈当然也想不磕牙地吞掉扬州一万多驻军和几百艘战船。
因为攻打楚州虽然歼敌三千,他也损失了一千多人,李希烈当然不爽,不战而吞人之兵才是王道嘛!
双方你来我往谈判了好几天,眼看双方要达成共识,段秀实和南霁云率领的三万大军乘船杀到了,本来就不愿投降李希烈的扬州将士立刻开城欢迎齐王大军到来。
这个时候,李希烈已整顿军马准备南下收取扬州,不料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眼看到嘴的鸭子飞了,李希烈气急败坏,立刻出兵三万人攻打扬州,却在运河上被关陇军火烧战船,三千多人葬身火海。
这时,李希烈得到了关陇军占领洛阳的消息,他很清楚,一旦李邺在洛阳站稳脚跟,下一个必然是收拾自己。
扬州暂时拿不下来,他也没有兴趣了,他开始考虑自己的退路。
李希烈的目光投向了更加广袤富饶的江南。
李成式恍然,“那主将就是元景曜对吧!”
这天上午,段秀实收到了从襄阳转来一封快信,李邺在信中告诉两件事,一是洛阳已经拿下,待陈焕过来替代他后,他便可尽快返回长安。
而裴戎是淮南节度使李希言的部将,淮南军分家后,五千步兵留下守扬州城,就是由裴戎统领。
不多时,李成式匆匆赶来。
他便把三千军以及宣州献给皇甫侁,皇甫侁替他说了好话,元景曜没有被追究,一直率军驻扎在江宁,是皇甫侁心腹大将,所以只要皇甫侁投降了李希烈,那元景曜十有八九也会投降。”
李承庆原本是江南采访使韦陟的部将,一直率三千水军驻扎在京口,当时,扬州水军副都督李成式投降关陇军后,鱼朝恩便将李承庆从京口调到江都,替代李成式成为水军都统。
李承庆点点头,“就是他!”
李成式便对段秀实道:“启禀枢密使,元景曜曾是卑职的手下,当年曾投降李璘,李璘去巴蜀后,并没有带他,而是让他留守。
李成式眉头一皱,不解问道:“什么时候历阳县有水军驻扎了?”
李承庆比较了解情况,他抱拳道:“回禀李都督,历阳县的水军实际上就是江宁水军,江宁县因为码头修缮,水军便暂时移到长江北岸的历阳县,那边有军营和水军码头。”
另一件事,皇甫侁投降了李希烈,将位于历阳县的江北水军出卖给李希烈,李希烈大军很可能会在历阳县渡过长江,转战江南,命令他立刻派水军封锁长江江面。
这个消息让段秀实大吃一惊,立刻命人找来扬州守将李承庆和裴戎了解情况,又派人去请驻扎在长安岸边的水军副都督李成式。
“原来如此!”
段秀实又追问道:“历阳县有多少战船和水军?”
李成式不太清楚了,段秀实目光又转向李承庆,李承庆躬身道:“水军三千人,战船一百艘,都是千石战船!”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